【摘 要】
:
研究对月湖底泥疏浚后底栖动物群落动态进行逐月的周年调查,并分析了底栖动物密度、生物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疏浚导致大型底栖动物基本消失,现存量从疏浚前的(4
【机 构】
:
湖南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8CB4180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73066;40903030;41173081);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2011FBZ15)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对月湖底泥疏浚后底栖动物群落动态进行逐月的周年调查,并分析了底栖动物密度、生物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疏浚导致大型底栖动物基本消失,现存量从疏浚前的(4387±885)ind·m-2降低至(80±21)ind·m-2。疏浚后,寡毛类成为受干扰系统恢复过程中的先锋种类,在春季(4月)和秋冬之际(11月)出现2个密度高峰,分别为(1010±230)ind·m-2和(1538±408)ind·m-2,而摇蚊幼虫在疏浚一年后的秋冬季密度达到高峰(2021±612)ind·m-2,二者均基本恢复到疏浚前的密度水平。种类组成与疏浚前相似,优势种类数较疏浚前多,7月份以前,以霍甫水丝蚓占绝对优势,7月份以后以长足摇蚊占绝对优势。生物多样性在秋冬季恢复到疏浚前水平。寡毛类、摇蚊幼虫的密度、生物多样性与湖水溶氧、透明度呈显著正相关,与水体营养水平(TN、TP、有机碎屑)呈显著负相关(P<0.05)。分析认为疏浚后底栖动物群落的季节变化与动物的生命周期(繁殖和生长)密切相关,而营养水平不是限制动物种群密度分布的主要因子。从底栖动物群落的恢复情况来看,疏浚后的底质环境更有利于底栖动物群落的生存和底栖生态系统的重建。
其他文献
本文对1例艾滋病(AIDS)并发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合并急性阑尾炎肠穿孔的患者针对性进行术前心理疏导,经患者及家属同意后进行了急性阑尾炎切除术及肠穿孔修补术。加强操作
目的:56例化疗患者用药前后实施护理干预,旨在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化疗药物主要毒副作用的临床意义。方法:针对不同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及并发症,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干预。结果
本文研究再生粗骨料代替天然石子骨料配制再生混凝土技术,论述了再生粗骨料物理性能及再生骨料和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及物理力学性能,为今后的应用提供参考。
多媒体技术的出现和广泛应用为概率统计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辅助手段,本文讨论了多媒体技术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并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对多媒
从40株保藏菌种中筛选得到一株能发酵啤酒糟高产木聚糖酶的菌株黑曲霉An27 2 1。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黑曲霉An27 2 1固态发酵啤酒产木聚糖酶的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
男性乳腺癌是一种极为罕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约占所有乳腺恶性肿瘤的1%,青年男性原发性乳腺癌更为罕见。由于本病的特殊性,早期常因被忽视而导致延误诊治。该病例使我们更多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及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E)对甲状腺良恶性肿瘤鉴别的价值。方法:对41例甲状腺肿瘤患者(良性31例,恶性10例)行CDFI和CDE检查,了解肿瘤囡边和内部血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