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情感教育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渗透,需要教师结合学生实际特点,充分进行沟通与交流,通过对学生的合理引导,在情感上引起学生与文章作者的共鸣。这样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文章将探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情感教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一、创设生动情境,初步感知情感
“情随境生”,教师创设生动、鲜活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感知作者描绘的情感世界,这是情感教育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的有效手段。学生根据课文中设置的语言情境,感知作者及文中主人公的情感历程,可以在情感上形成共鸣,以此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灵、完美个性[1]。在充满感染力的情感认知平台上,除了可以将学生文学兴致调动起来以外,也可以逐步内化学生的情感。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以情感为主线来授课,指导学生感受古诗中的意境,并将其中的情味品出来。例如,在古诗《春晓》教学中,作者孟浩然擅长写山水诗,过着淡泊恬静的生活,在字里行间中反映了他对人生、山河的热爱之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在情感上进行把握,将古诗中美好意境营造出来,将诗人愉悦心情展现出来。教师采用情随境生、境随情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利用语言渲染感知人情美,增强文化品位,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境。
二、注重激情朗读,释放学生情感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作者要采取寓情于景、借物抒怀等方法,将课文中的真实情感呈现出来。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全面掌握学生的认知心理,引导学生感知与体会。这样学生将更加积极、主动地探索文学领域,并在大声、有感情的诵读过程中,使自己感知的情感得到有效的表现与释放,从而形成强烈的共鸣。
三、合理提出问题,渗透情感教育
小学低年级语文中有很多故事类课文,教师应合理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逐步进入故事情景,加深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理解,并在情感上实现共鸣。同时还要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结合起来,让学生获得有益指导与启示。如此一来,学生可以正确理解并牢固掌握课文知识,实现了感知能力的增强,让情感教育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得到了体现。例如,在课文《我叫黑脸琵鹭》教学中,抒发了作者对琵鹭的喜爱之情,表达了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思想。在课堂教学中,为让学生体会作者如何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并感受关键词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在学生阅读完课文后,教师可提出如下问题:“你们可以说说琵鹭有哪些特点吗?琵鹭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琵鹭的美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学生在思考并回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可以更加轻松地理解文章主旨,感受到作者对琵鹭的喜爱,也能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四、拓展延伸阅读,加深情感体验
语文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在课文的基础上进行拓展,课堂教学任务完成以后,教师应该指导学生突破课文界限,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文外空间,进行横向拓展与纵向延伸,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不断提升[2]。例如,在课文《掌声》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阅读《爱的教育》,这些文章都表现了同学之间的鼓励和关爱,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友情觀。在课堂上教师要抓住描写英子的动作、表情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增强学生感受。通过掌声,英子最后发生的变化,让学生明白鼓励朋友的意义,实现了情感教育的有效渗透。
总之,情感教育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教师应该高度重视“情感”因素,合理采取教学方法,在课堂上渗透情感教育,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教师还要创设良好的氛围,陶冶学生的情操,滋润学生的心灵,健全学生的人格。这样既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也能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为今后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吕立尊.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研究[J].华夏教师,2015(11):26-27.
[2]尚景峰.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4(31).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情感教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一、创设生动情境,初步感知情感
“情随境生”,教师创设生动、鲜活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感知作者描绘的情感世界,这是情感教育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的有效手段。学生根据课文中设置的语言情境,感知作者及文中主人公的情感历程,可以在情感上形成共鸣,以此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灵、完美个性[1]。在充满感染力的情感认知平台上,除了可以将学生文学兴致调动起来以外,也可以逐步内化学生的情感。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以情感为主线来授课,指导学生感受古诗中的意境,并将其中的情味品出来。例如,在古诗《春晓》教学中,作者孟浩然擅长写山水诗,过着淡泊恬静的生活,在字里行间中反映了他对人生、山河的热爱之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在情感上进行把握,将古诗中美好意境营造出来,将诗人愉悦心情展现出来。教师采用情随境生、境随情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利用语言渲染感知人情美,增强文化品位,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境。
二、注重激情朗读,释放学生情感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作者要采取寓情于景、借物抒怀等方法,将课文中的真实情感呈现出来。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全面掌握学生的认知心理,引导学生感知与体会。这样学生将更加积极、主动地探索文学领域,并在大声、有感情的诵读过程中,使自己感知的情感得到有效的表现与释放,从而形成强烈的共鸣。
三、合理提出问题,渗透情感教育
小学低年级语文中有很多故事类课文,教师应合理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逐步进入故事情景,加深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理解,并在情感上实现共鸣。同时还要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结合起来,让学生获得有益指导与启示。如此一来,学生可以正确理解并牢固掌握课文知识,实现了感知能力的增强,让情感教育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得到了体现。例如,在课文《我叫黑脸琵鹭》教学中,抒发了作者对琵鹭的喜爱之情,表达了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思想。在课堂教学中,为让学生体会作者如何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并感受关键词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在学生阅读完课文后,教师可提出如下问题:“你们可以说说琵鹭有哪些特点吗?琵鹭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琵鹭的美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学生在思考并回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可以更加轻松地理解文章主旨,感受到作者对琵鹭的喜爱,也能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四、拓展延伸阅读,加深情感体验
语文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在课文的基础上进行拓展,课堂教学任务完成以后,教师应该指导学生突破课文界限,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文外空间,进行横向拓展与纵向延伸,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不断提升[2]。例如,在课文《掌声》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阅读《爱的教育》,这些文章都表现了同学之间的鼓励和关爱,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友情觀。在课堂上教师要抓住描写英子的动作、表情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增强学生感受。通过掌声,英子最后发生的变化,让学生明白鼓励朋友的意义,实现了情感教育的有效渗透。
总之,情感教育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教师应该高度重视“情感”因素,合理采取教学方法,在课堂上渗透情感教育,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教师还要创设良好的氛围,陶冶学生的情操,滋润学生的心灵,健全学生的人格。这样既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也能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为今后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吕立尊.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研究[J].华夏教师,2015(11):26-27.
[2]尚景峰.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