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竹木作为通用书写媒介的时代,人们使用长约一尺的竹木简牍传递书信。故尺牍亦作为信札的别称。文人的书信墨迹,因其直接反映着个人的书写情绪,交流对象亲密友好而使得其书写状态放松,内容真切。故一直以来是自然流畅的书法珍品。“书圣”王羲之的尺牍书迹,历代被奉为法书圭臬,刊刻传拓入《淳化阁帖》《大观帖》《绛帖》《宝晋斋帖》等官私刻帖,为后世习书之人临习模仿,堪称帖学的正脉。本次我们选取王羲之《裹鲊帖》(入刻《宝晋斋帖》)《采菊帖》(入刻《淳化阁帖》等)《适太常帖》(入刻《宣和书谱》等、三幅草书作品及赵孟頫的临作,请读者体会两位书法家对于尺牍用笔行文的细微考量。
赵孟頫临王羲之《裹鲊帖》
继唐太宗后,赵孟頫又一次继承和推崇“二王”,把“二王”书风引向高潮,他自己身体力行,临摹“二王”成了其日课,可以说,“二王”成了其家法。无论临摹还是创作都有王字的明显特征。王羲之的《裹鲊帖》仅十八字,赵孟頫临得十分从容,用笔,结体,章法全方位“入帖”,揣摩一下当时赵氏的运笔动作应与羲之十分相似,这是临摹在技法层面的最高境界。如果能在运笔速率与节奏上与原帖相接近,则神形兼备也是可以达到的,而这往往是后学者不常关注的重要环节。
赵孟頫临王羲之《采菊帖》
原帖共五列,第一列九字,第二、三、四列七字,第五列六字。如果写一张草书作品,最讨巧的是三列,或者二列半,留半列落款,这种章法成功概率较大。如果文字形式要超过三列,則列与列之间的疏密起伏就比较难安排了,既要有对比冲突,有要平衡协调,很难兼顾。在两者之间,赵孟頫仍然我行我素,以不变应万变,随原帖的列数字数,缓缓临写。临本在节奏上显然不及原帖强烈,然也不乏变化,尤其是中间三列,同样七个字,仍能错落有致,疏密得当,使人赏心悦目。
赵孟頫临王羲之《适太常帖》
王羲之真迹现今已无法见得,学书者不得不从唐人的临摹本,以及各种翻刻的阁帖中去打探信息,然而这些石刻本的失真度是不小的,这就要求后人去伪存真,体察出王氏墨迹的本来面目,这对初学者的要求未免太高,于是参考前人的临本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赵孟頫临《适太常帖》,最明显的特点就是点画较原帖加重了,这正是对原帖的一种“复原”,一般石刻本都会较真迹本“瘦身”一些,其原因很多,这里不去分析,我们只需看看失真较少的唐荜本,就会发现羲之下笔尽管有重有轻,但总体来说,比阁帖要重的多。
赵孟頫临王羲之《裹鲊帖》
继唐太宗后,赵孟頫又一次继承和推崇“二王”,把“二王”书风引向高潮,他自己身体力行,临摹“二王”成了其日课,可以说,“二王”成了其家法。无论临摹还是创作都有王字的明显特征。王羲之的《裹鲊帖》仅十八字,赵孟頫临得十分从容,用笔,结体,章法全方位“入帖”,揣摩一下当时赵氏的运笔动作应与羲之十分相似,这是临摹在技法层面的最高境界。如果能在运笔速率与节奏上与原帖相接近,则神形兼备也是可以达到的,而这往往是后学者不常关注的重要环节。
赵孟頫临王羲之《采菊帖》
原帖共五列,第一列九字,第二、三、四列七字,第五列六字。如果写一张草书作品,最讨巧的是三列,或者二列半,留半列落款,这种章法成功概率较大。如果文字形式要超过三列,則列与列之间的疏密起伏就比较难安排了,既要有对比冲突,有要平衡协调,很难兼顾。在两者之间,赵孟頫仍然我行我素,以不变应万变,随原帖的列数字数,缓缓临写。临本在节奏上显然不及原帖强烈,然也不乏变化,尤其是中间三列,同样七个字,仍能错落有致,疏密得当,使人赏心悦目。
赵孟頫临王羲之《适太常帖》
王羲之真迹现今已无法见得,学书者不得不从唐人的临摹本,以及各种翻刻的阁帖中去打探信息,然而这些石刻本的失真度是不小的,这就要求后人去伪存真,体察出王氏墨迹的本来面目,这对初学者的要求未免太高,于是参考前人的临本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赵孟頫临《适太常帖》,最明显的特点就是点画较原帖加重了,这正是对原帖的一种“复原”,一般石刻本都会较真迹本“瘦身”一些,其原因很多,这里不去分析,我们只需看看失真较少的唐荜本,就会发现羲之下笔尽管有重有轻,但总体来说,比阁帖要重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