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分析BOPPPS模式内涵,结合当前《运动生理学》教学中存在的常见问题,试图打破《运动生理学》传统教学模式的壁垒,探索BOPPPS模式教学运用新途径,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
1 BOPPPS模式内涵分析
BOPPPS模式,1976年由加拿大温哥华大学道格拉斯·克尔(Douglas Kerr)教授团队创建,已被全世界超过33个国家引进采用,在全球超过100所大学和产业培训机构推广,其应用实践表明该模型是一种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的且能够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由六个独立教学模块组成:(1)引入模块(B―Bridge-in)。该模块主要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入本次课程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以便更专注地进入课程学习。常见的引入方法主要有以视频、音频,动漫、抖音等形式提出挑战性问题。(2)目标模块(O-Objective)。该模块主要任务是明确学习目标和任务,使学生明白学习这些知识的用途。如:课程的重难点知识、需要掌握和了解的内容、学习价值、知道习得之后的应用方向等。(3)前测模块(P-pretest)。此模块主要做法是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状况,以便为后续深入学习铺垫。(4)参与模块(P-Participation)。该模块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采用情境设置、分组讨论等多种方式设计学习活动,使学生主动学习,全员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5)后测模块(P―Post-test)。该模块主要措施是采用多元考核测试方法,获取教学的反馈信息。如:知识点考核可采用客观题的方式来进行量化评定。应用技能与情感水平可采取案例分析、现场展示等方式来评价。(6)总结模块(S-Summary)。该模块的主要目标是对课程进行总结归纳,遵循全流程管理过程,进行教与学的反思。如进行本章知识点的社会实践应用,进行下次课程知识点的学习,鼓励学生课后通过网络平台发表和分享学习心得。以上六个教学模块既可以相对独立,又可以整体贯通,这些特点可为开展探究式、个性化、参与式课堂教学,满足新时代教育内涵式发展提供保障。
2 当前《运动生理学》教学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2.1 课程内容繁杂宽泛
运动生理学是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必修基础理论课程,教材分为基础理论和应用两部分。从肌肉收缩原理到身体素质的生理学基础,从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到运动技能的形成,从能量代谢、内分泌调节到体重控制与运动處方等,学习内容丰富而且广泛。现阶段本科高校开设的运动生理学课程为64学时,每节课2学时,时长16周,学时少、内容多,给教学增加了难度。
2.2 学生知识结构参差不齐,学习自觉性欠缺
本科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文理学科基础差异大,学生个体知识结构参差不齐,运动生理学课程对于理科基础知识较差的学生而言学习更费力,难度大。另外,由于长期受轻理论、重术科训练的思想影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普遍不高。对于晦涩难懂的知识内容,更容易感到枯燥无味或不感兴趣。因此,只是简单地运用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模式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热情,达不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2.3 课程理论性强,与实践脱节
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在体育运动的影响下机能活动变化规律的科学,人体对急性运动的反应和长期运动训练所引起的机能结构变化规律,在实际应用中,科学地指导不同年龄、性别和不同训练需求人群的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以达到增强全民健康水平或提高运动员竞技水平等目标。运动生理学本身是一门实践性要求较高的课程,由于教材知识点多而难,不自觉地使学生由于理论学习压力过大而无暇关注运动实践的意义,致使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
3 BOPPPS模式在运动生理教学中的改革策略
(1)BOPPPS模式将教学过程模块化,为教师提供一个涵盖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完整框架和理论支撑,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强,从而使课堂教学的安排更加条理化、合理化。
(2)BOPPPS模式促进教学目标的明确化,学生能更好地掌握课程的重难点知识,提高教学的情感价值目标和应用技能目标,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学生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3)BOPPPS模式遵循教学规律,创新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为了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的教学思想,坚持了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等教学原则。
(4)BOPPPS模式充分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创新方式、拓展渠道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讨论,深入思考,水到渠成得出结论。
(5)BOPPPS模式,以问题导入、以前测和后测等环节,诱发教与学的互动,着重参与式学习策略的选择,体现了学生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学习。
(作者单位:江西警察学院)
1 BOPPPS模式内涵分析
BOPPPS模式,1976年由加拿大温哥华大学道格拉斯·克尔(Douglas Kerr)教授团队创建,已被全世界超过33个国家引进采用,在全球超过100所大学和产业培训机构推广,其应用实践表明该模型是一种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的且能够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由六个独立教学模块组成:(1)引入模块(B―Bridge-in)。该模块主要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入本次课程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以便更专注地进入课程学习。常见的引入方法主要有以视频、音频,动漫、抖音等形式提出挑战性问题。(2)目标模块(O-Objective)。该模块主要任务是明确学习目标和任务,使学生明白学习这些知识的用途。如:课程的重难点知识、需要掌握和了解的内容、学习价值、知道习得之后的应用方向等。(3)前测模块(P-pretest)。此模块主要做法是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状况,以便为后续深入学习铺垫。(4)参与模块(P-Participation)。该模块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采用情境设置、分组讨论等多种方式设计学习活动,使学生主动学习,全员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5)后测模块(P―Post-test)。该模块主要措施是采用多元考核测试方法,获取教学的反馈信息。如:知识点考核可采用客观题的方式来进行量化评定。应用技能与情感水平可采取案例分析、现场展示等方式来评价。(6)总结模块(S-Summary)。该模块的主要目标是对课程进行总结归纳,遵循全流程管理过程,进行教与学的反思。如进行本章知识点的社会实践应用,进行下次课程知识点的学习,鼓励学生课后通过网络平台发表和分享学习心得。以上六个教学模块既可以相对独立,又可以整体贯通,这些特点可为开展探究式、个性化、参与式课堂教学,满足新时代教育内涵式发展提供保障。
2 当前《运动生理学》教学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2.1 课程内容繁杂宽泛
运动生理学是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必修基础理论课程,教材分为基础理论和应用两部分。从肌肉收缩原理到身体素质的生理学基础,从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到运动技能的形成,从能量代谢、内分泌调节到体重控制与运动處方等,学习内容丰富而且广泛。现阶段本科高校开设的运动生理学课程为64学时,每节课2学时,时长16周,学时少、内容多,给教学增加了难度。
2.2 学生知识结构参差不齐,学习自觉性欠缺
本科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文理学科基础差异大,学生个体知识结构参差不齐,运动生理学课程对于理科基础知识较差的学生而言学习更费力,难度大。另外,由于长期受轻理论、重术科训练的思想影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普遍不高。对于晦涩难懂的知识内容,更容易感到枯燥无味或不感兴趣。因此,只是简单地运用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模式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热情,达不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2.3 课程理论性强,与实践脱节
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在体育运动的影响下机能活动变化规律的科学,人体对急性运动的反应和长期运动训练所引起的机能结构变化规律,在实际应用中,科学地指导不同年龄、性别和不同训练需求人群的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以达到增强全民健康水平或提高运动员竞技水平等目标。运动生理学本身是一门实践性要求较高的课程,由于教材知识点多而难,不自觉地使学生由于理论学习压力过大而无暇关注运动实践的意义,致使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
3 BOPPPS模式在运动生理教学中的改革策略
(1)BOPPPS模式将教学过程模块化,为教师提供一个涵盖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完整框架和理论支撑,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强,从而使课堂教学的安排更加条理化、合理化。
(2)BOPPPS模式促进教学目标的明确化,学生能更好地掌握课程的重难点知识,提高教学的情感价值目标和应用技能目标,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学生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3)BOPPPS模式遵循教学规律,创新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为了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的教学思想,坚持了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等教学原则。
(4)BOPPPS模式充分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创新方式、拓展渠道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讨论,深入思考,水到渠成得出结论。
(5)BOPPPS模式,以问题导入、以前测和后测等环节,诱发教与学的互动,着重参与式学习策略的选择,体现了学生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学习。
(作者单位:江西警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