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遭看衰的传统产业凭什么“我行我素”?

来源 :中外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ckyliang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风向变了。一方面,乐视、滴滴、ofo、蚂蜂窝等人们追捧的互联网明星企业,纷纷出现严重危机,甚至直接迅速倒掉;另一方面,中美贸易摩擦频生,核心技术成为掣肘。我们终于意识到,与昙花一现的浮躁式互联网创业相比,回归于研发和创新,聚焦于产品和质量,坚守于正道和主业,才是中国民营企业永恒不变的制胜策略和成长点。
  1月12日,由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主办,《中外管理》杂志社、湖南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承办的“聚势谋远?创变未来——2019年湖南中小企业新年论坛”在长沙成功举办。《中外管理》杂志社社长、总编杨光主持的《聚势谋远,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圆桌沙龙环节,作为压轴大戏将整个论坛推向高潮。众多企业家嘉宾分别分享了自己对于工匠精神、互联网浮躁式创业、核心技术突围、工业互联网的看法,与会者时而屏息聆听,时而拍手叫好,纷纷被诸位嘉宾富有激情、让人顿悟豁然的观点所打动。
  夹缝中核心技术如何突围?
  杨光:中美贸易战开打之后,我们希望在这个时候用中国和欧洲的关系,平衡和美国的分歧摩擦。德国是中国在欧洲最铁、最稳固的盟友,但即便如此,德国社会也对中国企业的并购产生了一些疑虑。在此复杂背景下,怎么看待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及国际化运营?
  唐岳:中德关系、中美关系现在都发生结构性的巨大变化,双方已经不是互补型经济了,而成为竞争关系。所以说产生任何摩擦,甚至打贸易战都毫不稀奇,并且避免不了。20年前,我们都是卖服装、卖打火机给他们,买回来的都是空客、波音、高端机床、大型装备。现在中国的高端装备在抢欧美的市场,这是结构性的矛盾,所以这方面不要太乐观,会越来越紧张。
  杨光:去年爆发的中兴通讯事件,让我们举国痛心疾首。在核心技术上的缺失,恐怕不能通过一些科技噱头来弥补。在当前环境下,我们的核心技术研发,特别是基础层面的核心技术研发,能通过国际化的协同研发来实现吗?
  刘可安:国际化方面我们公司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是市场的国际化,把产品卖到国外去。第二个阶段是产业国际化。第三个阶段就是正在布局的研发国际化。
  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我有三点体会:第一,在当前大环境下,产业并购确实越来越难。第二,在产业国际化过程中,要达到战略目标的话,面临很多冲突,要经历很长的磨合过程。但有的地方把研发当成产业输出的一部分,这种定位就意味着将技术成果转移回来的时候,受到的阻力是最小的,可以充分利用。在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研发的国际化是必然之路,企业为了做到领跑而不是追随,核心技术的突破非常重要,所以必须从前端去发力。
  杨光:中小企业该如何去搞技术研发呢?
  顾东来:中小企业路在何方?必须加大创新。这个创新不是简单的产品创新,而是战略创新、思想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工艺创新,把创新始终贯穿到工作和生活之中。另一方面,一定要高度重视产品的质量,质量不但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道德问题。我们是搞高铁配套的,所以把质量看得比生命还重要。人可以缺钱,但千万不能缺德。
  通过提升技术水平和质量水平,我们生产的散热器打败了德国贝尔,我们不但把它挤出中国市场,并且又把散热器销售到了德国和日本。这世界上没有什么“不可以”,关键怎样为实现这个“可以”而奋斗。
  杨光:我觉得应该给这样的企业以更多的掌声!
  顾东来:所以产品一定不能比别人差,很多德国人都想做我们企业的代理。民营企业现在必须要做的事就是降本增效,这要依靠科学的方法和好的制度,做到智能化生产、规模化生产、模具化生产,也要把降成本贯穿到生活中,把降成本当做核心竞争力。
  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
  杨光:在座的各位都是受到社会各界尊敬的企业。但是在过去四五年,当我们谈到“尊敬”,甚至谈到另外一个词——“伟大”的时候,人们经常会关注那些似乎更吸引眼球的“独角兽”。但从2017年开始,又有新的变化在发生:乐视、滴滴、马蜂窝、ofo,这些人们追捧的明星企业,甚至被奉为“新四大发明”的领军者,纷纷出了大问题,请问为什么会出现极端低级的丑闻?症结到底在哪里?
  张友君:传统才是最经典的,传统才最有生命力。
  中国的基础工业确实还非常落后,基础工业是什么?就是我们传统制造业。一些互联网创业项目你方唱罢我登场,一阵大风刮过之后,满地鸡毛。有人说传统制造业该抛弃了,可是放眼全球,德国人会提“传统”制造业吗?
  一个小小的螺栓,之前还需要依赖进口,这里面有多么创新的技术吗?200多年前螺栓就已经出现了,就是实现简单连接的功能。为什么中国人能造航母,可是就连高端装备上的小小螺栓,之前都生产不出来?最传统、最基础的产品,我们为什么不做好?
  我们公司只做一件事情,就是做螺栓,专注在一个细分领域,做到这个行业的龙头。我们生产的螺栓产品在全世界已有70%的市场占有率,其实螺栓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全世界螺栓市场6400亿元。很多人说,创业太难,或者说这个行业太“传统”了,那是因为不够坚持。我们立志成为全球领先的高强度系统方案提供商,实际上做任何产业,唯有站在全球高度去看待市场、看待管理,企业才有可能活得比较好。
  杨光:通过您的发言,我才知道什么叫专注,您就专注在螺栓上了,以至于对我的提问“弃之不顾”。接下来问下艾总,您做的是电容器,跟信息化产品有直接关系。您作为一个传统产业的企業家,又如何看这些互联网独角兽企业在2018年集体出现的问题?以至于让我们目不暇接地发现,这个社会原以为最绚烂的行业,都在原形毕露。
  艾立华:刚才讲的新技术、新业态,成功的因为有能力,失败的因为追风。30多年前,我辞职下海,用3700元开始创业,租了50平方米的房子,专注于做好电容器这一件事,产品最便宜时只卖2分钱,终于做到了今天的中国第一,也创造了很多世界第一。从默默无闻的小工厂成为行业的龙头企业,营业收入比创业时增长1.1万倍,靠的就是持之以恒的坚守、绝不中断的创新。   其实传统产业和互联网,不必纠缠哪个好、哪个差,关键要看你的适应性,能不能适应未来的趋势发展。这世上技术可以买得到,设备可以买得到,唯有管理买不到,管理要靠你自己去做。所以这几年我一直在探索,未来该怎么走?我们公司2018年做到了全世界第4位,假如盲目扩大规模、增加人员,要做到世界第1太容易了。但是我希望企业成为一个高质量、高品位、受人尊重的高效率公司,所以提出“建百年企业,创幸福艾华”。
  我记得几年前去日本,看到一个汽车企业的车间里,写着这一年的奋斗目标是每辆车的生产速度提高一秒。以前我们总说提高20%、提高30%,可是人家说提高一秒,我触动很大。我想到工厂是设计出来的,不是做出来的。所以回来以后号召全员努力,产能一定要提高3倍,最终我们用4年时间达到了这一目标。前年,我在沈阳的宝马车间,看到他们有1000天的产能翻倍计划,所以我又设置了一个目标:在不换设备的情况下,产能在目前基础上再提高3倍。
  所以,我觉得任何事情都可以无限改善。包括我们工厂是一尘不染的,所有地方都干干净净,全部要求达到五星级标准。我觉得财神爷是不会到邋遢的地方去的,一定会到干净的地方去。
  杨光:我一直在静静地听您讲,没有打断您,因为我豁然开朗,实际上二位是在用你们的方式回答我刚才提的问题。
  我想如果整天谈论流量、谈论资本、谈论估值的互联网企业家在台下的话,他们此刻一定会非常的汗颜。不管外面在刮什么样的风,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这六位企业家的定力和专注非常可贵,给了广大中小企业管理者以巨大的鼓舞和信心!
  張跃:现在这个时代IT业特别拥挤,有大量资本在里面,但其他产业实际上也有非常大的空间。做幸福的老板,就要做市场上稀缺的事情,不做恶劣竞争环境下的行业。比如IT业,可以帮助其他行业搞创新,但不能“当饭吃”,信息太发达反而不好,还是必须下力气发展传统的、基础的行业。
  当前世界有几个比较突出的特征,第一,商业过度发展对经济推动作用非常大,但对环境的破坏也非常严重。第二,IT业非常发达,但也造成一定的“信息污染”。第三,基础工业极其落后,100年以来人类真正的原始发明、原始创新很少,除了芯片以外,目前使用的大多都是100多年前的技术。我们现在所用到的,无论是天上飞的,地上跑的,都是在100年前发明的。现在手机的无线信号,跟100年前没有区别。高铁看上去很漂亮,飞机看上去很先进,事实上都是六七十年前的技术。
  其实最坏的环境恰恰是创业最好的环境,但在中国有个大问题是原始创新太少,不是国家奖励不够,目前中国的科研投入已占到GDP的2.1%,但实质创新还是太少,因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太差。包括中美贸易战和接下来可能发生的中国跟欧洲、日本的争端,最核心问题其实还是知识产权保护。中国传统文化里有一个缺陷,往往认为知识应该共享,偷书的人不算小偷,但事实上你共享了别人的知识,就掠夺了人家的劳动,为知识所付出的劳动必须得到尊重和保护。
  因为知识产权保护不到位,我就把拥有核心技术产品的生产车间分成12块,完全隔绝出12个区域,所有工人都只掌握核心技术的1/12,这非常耗成本,也造成效率低下,但没办法,这是非常可笑的事情。
  美国“怕”的是华为,不是阿里巴巴
  杨光:杨光:中国文化好像很难孕育出原创的创新,那么中国的工匠精神到底能不能培育出来?
  唐岳:在工匠精神方面,我们跟西方还是有很大差距,只有极少数人在真正践行。儒家文化让中国难以形成工匠精神的培育土壤,一流的人才绝对不会去读高职,导致中国的职业技术人才带着自卑的心理去学习、去就业,这样何谈工匠精神?
  做企业强调两个能力:一个是专业能力,一个是职业素养。专业能力是做事的能力,职业素养就是做事的态度。中国员工的专业能力很好培养,但职业素养很难培养。职业素养跟文化一样,需要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沉淀。
  管理德国企业比管理中国企业要容易得多,按道理说,管理德国企业是困难的,不但有语言差异,还有文化差异、法律差异,这就是职业素养的问题。
  但工匠精神在中国肯定是可以培养出来的,因为强大的竞争会促使中国重构工匠精神。现在大家也看到了,风向已经开始在转变。几年前凡是搞互联网的公司,一个个都“牛”得要命,资本围着他们转,地方政府也围着他们转。但现在,回归初心,回归原本,“产品和质量为王”是王道,不管你工业4.0,还是工业8.0,都得以产品和质量作为载体。
  乐视终究还是没飞起来,不是潮水把共享单车的裤子脱掉,它本来就没穿,不就是裸泳嘛。互联网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生活互联网,比如:淘宝、京东、微信之类;另一个是对人类影响最大的工业互联网,这才是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前途与命运的。美国就认为,中国在生活互联网领域再怎么玩也不会有太强竞争力,所以诞生100个阿里巴巴都没关系,但如果再诞生一个华为,美国就会觉得危险了。因此创新为王、创新为道,中国企业必须回归、聚焦于产品和质量,一些公司连创新都没有还谈什么所谓的估值?你实在不怕摔死,就跟着风去跑;实在不怕丑,就不穿裤子下海。
  从起源处回看工匠精神
  杨光:杨光:唐总(唐岳)有很深刻的洞察,确实有一种积极的信号:价值观在2018年回归正道,回归一直存在的常识。刚才说管理德国人要更容易,所以对中国企业来说,管理就变成特别现实的问题。但是现在容不得我们在国内关着门搞管理,必须要适应国外市场,在全球竞争当中去成长。
  张跃:在日本是这样规定的,如果你三代都是做相同的东西,就是匠人,其实就是“专注”两个字。但我们很多人把工匠精神狭隘化、庸俗化了,以为做手工的才可称工匠精神,其实做音乐的,做杂志的,只要坚持下去就是工匠。
  顾东来:作为一个营收规模并不算大的企业,我们先后投入7000万元用于员工培训,不断打造出优秀的员工队伍,培育出优秀的工匠。并且十年如一日去做培训,最终形成学习文化,把制度的强制性、文化的人性化有效结合。那么路在何方?路在脚下,路在坚持,路在与时俱进!   我经常开玩笑说,制造业与金融行业相比是“孙子”,与房地产行业相比是“儿子”,确实非常辛苦,但只要用“拥抱”和“专业”这两个心态去做事业,肯定会比金融业和房地产业“活得好”。
  张友君:互聯网是方法和工具,传统产业可以把它应用到市场推广上,来打开市场通道;应用到工业互联网上,来快速提升生产效率。2018年,我们公司被工信部评为“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我们把螺栓制造的全过程,做到高度自动化与信息化,而其中所有技术系统集成,都是自己开发的。下一步我们要打造一个无人工厂,来提升产品品质、降低制造成本,从而让产品在全球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杨光:一位传承到了第三代的日本制造业企业家对我说,你们对日本的匠人精神很感兴趣,但是你们知道日本匠人精神的起点在哪里吗?他说,精神源泉来自于离京都不远的伊势神宫,这是1300年前日本天皇下令建造供奉历代天皇的神社。
  为什么说它和匠人精神有关系?1300年前这座古庙建成之日,当时的天皇就下旨规定神宫必须每20年重修一次,不管大梁,还是柱子,哪怕里面一个杯子,每20年都要重来一遍,这就是日本匠人精神的起点。这个旨意确实一直执行到了21世纪,至今这座神宫已经修缮过62次。因为这62次修缮,得以留存传承下了上千种精美工艺,传承了著名的匠人精神。
  那为何是每20年一次?对于匠人而言,这意味着他一生会从事至少两次大工程,一次为徒,一次为师。第一次作为学徒,熟悉这道工艺是怎么回事。再过20年,技术已经达到一定的纯熟程度,然后带着徒弟再做一次。每20年重修一次,技术就可以不断地一代代传承下去。于是日本这些匠人家族,一方面意识到这门手艺,永远不会担心因为没有活干而失传;另一方面,有了这种安全感,他会用一生去深究,不断精研,不断提升技艺。
  因为这些匠人是为供奉天皇的寺庙做手艺活,因此他们在日本社会具有极高的社会地位,但因为一辈子只做两次,他们又不可能靠这个事儿发大财,于是他们就能把很纯朴的匠人精神世代相传至今。所以日本的匠人精神,来源于一种机制,这种机制与其说在传承一种技艺,不如说在不断地、一代一代地造就这些匠人——并非在于修物,而在于造人。
  所以当我们逐渐都对匠人精神有了高度认同后,需要共同在一起打造一种机制,使得匠人的产生、传承、提升,都有切实的路径。管理
  (本文根据“2019年湖南中小企业新年论坛”现场发言节选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其他文献
1970年代,日本經济进入萧条期,尼达利家居店濒临破产。  为了让企业起死回生,社长似鸟昭雄专程前往美国考察。回国前,考察团一行来到洛杉矶一家服装店购买礼物。似鸟昭雄和其他人早早选好了服装,可年轻职员浅冈仍然没有挑到心仪的衣服。结账时,浅冈指着一位顾客的衣服问:“你们店里有这个款式的裙子吗?”店员摇摇头说:“这里是品牌专卖店,那件衣服是从别的门店购买的。”浅冈大失所望,似鸟昭雄的心里却有了一个好主
期刊
习总书记在2018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观察经济,要从长期大势看当前趋势。  杰克·韦尔奇先生曾经说过一句话:我们往往容易高估短期变化,又往往容易低估长期变化——这会导致我们在做判断的时候,有时候更多聚焦于短期,而忽略了长期趋势。所以,一定要把长期和短期结合起来看问题。  从需求侧、供给侧看企业发展策略:巨变下的坚守  党的十九大时,党中央对社会主要矛盾做了一个全新的判断:当前社
期刊
始建于1912年的德國克林根堡酒庄曾在世界享有盛誉。遗憾的是,在市政府经营下,酒庄百年来一直无法盈利。2010年,来自德国西部的年轻小伙子本·巴特斯买下了克林根堡酒庄。神奇的是,酒庄一到他手里就起死回生了。  原来,本·巴特斯一接手酒庄就开始大刀阔斧改革,比如提出了“卖一欠一”的营销活动。  “卖一欠一”,顾名思义,就是酒庄卖给客户两瓶酒后,先给对方一瓶,另一瓶欠着。本·巴特斯刚开始想出这个主意的
期刊
近期,已经92岁高龄的“定位之父”艾·里斯、新一代定位大师、里斯伙伴全球总裁劳拉·里斯,来华发布重要理论研究成果。  此次来华,由艾·里斯、劳拉·里斯和里斯全球伙伴张云合著的《21世纪的定位》英文版,在华章书院主办的“21世纪的定位”高峰论坛举行了新书全球首发仪式。里斯和劳拉讲解的21世纪五大定位新原则,《中外管理》已在2019年1期的报道中精编呈现。  在2018年12月1日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品
期刊
9月19日,由山西省侯馬市委组织部、统战部主办,侯马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侯马工商业联合会协办,中外管理商学院侯马东鑫书院承办,《中外管理》杂志社支持的“2018山西侯马民营经济恳谈会”在山西侯马市举行。来自山西各地的政商人士、专家学者、媒体代表约300人出席了本届活动。  本届论坛以“新环境·新发展·新思维”为主题,围绕当前民营经济的发展引擎、民企出路、山西活力、侯马机遇等议题展开了探讨和交流。  
期刊
9月15日-16日,由《中外管理》主办、远大科技集团、中外管理商学院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企业自媒体大会在远大科技集团成功举办。  本届自媒体大会的主题为“捧起内容的王冠”,近300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企业自媒体人汇聚一堂,就当下媒体传播特点、选题挖掘、内容建设、写作技巧、借势营销等方面进行了研讨,一起在橘子洲头为企业自媒体的未来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第二届中国优秀企业自媒体评选颁奖活动也同期举行。  《
期刊
诚信,是当前中国企业和中国社会的老大难问题。甚至可以说,当代中国的所有问题,往深层次挖都是教育问题,而往本质上看则都是诚信问题。  但诚信,却并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老大难问题。甚至也不是中国传统企业的老大难问题。回头望一望,从2000年前到200年前,从军政到商贸,我们老祖宗都做到了很多令今天的我们颇为汗颜的事情。  谁敢动辄用牺牲一切去盟誓?  当我们在上世纪的动荡岁月中,从地下将春秋晋国时期的数
期刊
9月20日,由加里·哈默管理實验室(MLab)和海尔集团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人单合一模式国际论坛”在青岛盛大开幕。  《中外管理》杂志社社长、总编杨光受邀参会,并以VIP嘉宾身份组织了70余位《中外管理》联合出品人、企业家的参会团队,深度参与了此次论坛。  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中外管理》杂志联合出品人张瑞敏在论坛发表了题为《首创“三生”体系,率先引爆物联网范式》的主题演讲。他说:“希望
期刊
绝大多数的推广人员会在社交媒体广告中采用“广撒网”的方式来吸引客户。同时,营销经理通常还会有一个追加预算,用来做定向广告以及增加曝光率,吸引潜在消费者。然而,通过对CNN(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络)、ESPN(娱乐体育节目电视网),以及《国家地理》对人体睡眠规律的研究发现——根据人类的生物钟投放广告,可以将效果提升8%。  在对Facebook上5706个帖子和链接进行调查之后,调查者们得出这样一个结
期刊
近日,美國一家名为LogicInk的公司研发了一款炫酷感十足的文身,这种文身的外观和小朋友们玩的文身贴没有两样,但是它却拥有高科技元素,贴上它可以检测紫外线、体内的酒精摄入浓度,还可以检测周围的PM2.5的浓度。其他还有检测蓝光、皮肤水分的功能等等。  它的原理跟使用的颜料有关,这些特殊的颜料会在人体的化学成分和周遭环境的影响下逐渐改变颜色,不同款式的文身拥有不同的功效。目前,这些文身的时效一般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