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记忆

来源 :文学教育·中旬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q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家乡在保康县一个小乡村,鸡冠河村。村里有一条小河,叫鸡冠河,清清的河水流过了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红尘若梦,凝眸回望走过的岁月,“天上布满星,月牙儿亮晶晶,生产队里开大会…”那声泪俱下的訴苦场面,至今历历在目,难以忘怀。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初,村里经常召开生产队大会。会议内容有评工分的,有忆苦思甜的,有搞社教运动的,有搞路线教育运动的等等。那时我年纪虽小,但每次开会的场面,会议气氛,以及人们听会时那种虔诚心情,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中。
  生产队大会的会场基本上都是在大屋场曹万春家的厅屋里,他家阶级成分好,土改分的是地主的房屋,是一幢坐南朝北的四合院。曹万春是个热心人,在村里人缘极好,所以开会的会场就选在他家。来开会的人都是一个生产队的,大家都很随便,有盘腿坐炕头的,有坐凳子的,有坐磨架子和板仓角的,也有坐粮袋子的,还有蹲着的。有的户老爷们没有来,妇女就抱孩子来,很少有缺席的。农村人几乎都会抽烟,有含小烟袋的,有叼喇叭筒的,也有抽烟卷的。开会前,闹闹哄哄,大家开着玩笑,各种“骚坎子”不知道从哪个人嘴里冒出,大家便哄堂大笑,妇女们也不觉得不好意思。
  开会的时候,大家都很安静,一个个如虔诚的信教徒。那阵子,农民都没有多少文化,对外面的世界也不了解,一心一意坚信我们的共产党,坚信社会主义,坚信毛主席。记得在一次忆苦思甜大会上,一位大伯诉完自己的苦以后说:“今天我们贫下中农翻了身,做了主人,我们要感谢共产党,感谢毛主席﹗”说着一边用手背揩拭眼角的泪水,一边哽咽着向自己的座位走去。这时一位刘大娘急切地走到台前,她诉自己小时候被卖到地主家作童养媳,如何受尽折磨,讲到心酸的时候,也许是太过激动,她泣不成声地说:“我十三岁结婚,十二岁生我的明娃子,你们说我苦不苦啊﹗”这时只见眼角还噙着泪水的群众个个掩嘴偷笑,会场响起一阵窸窸窣窣的轻笑声。“安静﹗安静﹗”队长发话了,刘大娘继续说道:
  “刚才是我把话说倒了,那时候我是十二岁结婚,十三岁添的娃…”没等刘大娘把话说完,站在右前方的民兵连长举手高呼:“打到地富反坏右﹗无产阶级专政万岁﹗”群众也都不约而同地站起来喊着口号,忆苦思甜大会达到高潮。
  新的一天降临了。朦胧中听到生产队长举着喇叭筒高声喊道:各家各户请注意啦,今天男劳动力在中畈插秧,女的到沙埫子薅草……那声音由远到近,从低到高,铿锵有力,人们随着声调慢慢苏醒。几分钟后又传来母亲的唠叨:小杂种,还不起床,日头把屁股晒焦了…这声音也不知重复了多少年。东边的天穹红霞一片,报晨鸟在树上“叽叽喳喳”叫个不停。人们扛着犁耙迎着朝霞牵着老牛,伴着粗犷的哞叫声走向田间小路,开始一天的劳作。田间里,老人吆喝老牛,犁耙荡漾着泥水,年青人担着秧苗唱着小曲,和年青的姑娘们在田园里编织着绿色交响曲。
  夕阳西下,忙碌了一天的人们终于盼到了收工的时候,不知是谁在说:“今晚上陈家湾儿打(放)电影,”话音刚落,记工员来到田边,登在田埂上,把账本摊在膝盖上,慢条斯理的问道:“张三几歇(一天为五歇)?李四…”“我,四歇打一点”(“打一点”就是上工迟到了一会儿,因为迟到要扣工分的),社员们个个都诚实,农村干部们也都很负责。
  春夏之交是一年中最为繁忙的时节,叫做“麦收四快”,指的是快收割、快整田、快脱粒、快插秧。故有“芒种打火夜插秧”之说。夜色渐渐昏暗,田野里依旧忙碌着,庄稼地里不时地传来人们吆喝牲口的声音,打麦场上灯火辉煌,脱粒机隆隆作响,扬叉扫帚的撞击声打破了小村的宁静。大人们打晚工,孩子们在稻场周围嬉戏打闹藏猫猫儿。
  几十年,弹指一挥间,改革开放的力量就像鸡冠河汹涌的浪花,一浪接一浪而来,给家乡带来了如沧海桑田般的巨变。
  蓦然回首,我仿佛看到了家乡明天的四季,春天,那房梁下燕子的呢喃声,是家乡幸福和谐的歌;夏天,那郁郁葱葱的田野,是家乡一幅幅绿色的油画;秋天,那金色稻香泛起的波浪,是家乡一曲曲优美的旋律;冬天,那片片飞雪,是家乡书写未来的华章。
  鸡冠河村,我魂牵梦绕的地方,我儿时的记忆。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在新时期如何更好地推进民办高校艺术类专业学生干部建设是和谐校园建设与发展的新要求。本文通过反映民办高校艺术类专业背景学生干部存在的问题,多方面地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并结合工作实际,科学理性的探究民办高校艺术类专业背景下学生干部的培养途径。  关键词:艺术类专业 学生干部 培养途径  在民办高校艺术类专业学生的思政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中,学生干部是重要组成力量,在艺术类专业学生的自我管理
内容摘要:民族声乐的演唱需要演唱者对作品进行基本了解和把握。要想让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充分而又完美地体现出来,让歌唱者心灵深处流淌的东西流进听众的心灵,让新颖独特的歌唱方式来表现作品,只有“以声传情,寓情于声”才能使作品更具情韵。而情韵的渗透并非单一的技巧加之所谓表现形式上的高亢、悠远、低沉、或者模仿别人的处理方法及演唱风格,而是指歌唱者将用心灵体会到的作品的艺术境界,用自己的声音将其表现出来,让演
内容摘要:在工业转型升级发展背景下,对工业设计人才需求逐年呈上升趋势,但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需求。在对现代工业设计概念的理解以及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的分析下,提出新形式下应用型院校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  关键词:工业设计 人才培养 课程体系  2010年,工信部等11个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工业设计发展的若干指导意见》;2011年底,国务院发出的《工业转
内容摘要:美术课是普通中小学的一门基础文化课,是中学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美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艺术的创造能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乃至将来步入社会参加工作,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中小学美术课是不可或缺的。  关键词:美术教育 重要性  美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不可缺少的环节。美术课作为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手段和途径
内容摘要:随着信息快速化的发展,小学数学教学应该多元化。通过对小学数学课堂文学化教学,教师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学发展,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 文学化教学 教学探索  当前,随着全球信息化的快速发展,都市与乡村的差距越来越小,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乡村小学的数学教育也不在是封闭式的教学,而是教师进入接收信息多元化,学生视觉感官化、生活化、快速化的发展阶段。当然,作为地方小学数学课
期刊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伴随着接受教育的一生,我也不例外。年届六十,我想把这一生接受教育与从事教育的简短经历回顾一下。细细品味,这一生都是与教育有缘份的。  教育能够帮助人的成长,能够成就人的一生。每一个人都要经历教育的过程,从教育的起点,最后回归到教育的终点,人的一生是成长的一生,也是接受教育的一生。一个人,无论到了多大的年龄、多高的职位、有了多么难忘的沧桑经历,教育总是会与这个人息息相关的,最宝贵的
期刊
《诗经?鲁颂》在诗经中虽只有短短的四篇,但是在这四篇颂中“马”这一意象却在每一篇中都出现了。可以说“马”在《鲁颂》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历来学者们对马这一意象的解说也众
村西北的那条蒲河给我的童年留下了难忘的记忆,许多往事在它的引领下总会很快鲜明生动起来……  每年的第一声春雷过后,雨季就会按约准时到来。蒲河似乎也一夜间从干涸的冬季醒来,河水滋润了河底河岸大大小小的生命。芦苇从浅滩的淤泥中钻出身子,招摇着成双的苇叶,獨赏着蒲河水波荡漾的风景。  芦苇冒出苇尖,抽出两三片苇叶的时候,河心里会多出一些嘈杂,那是早来安营扎寨的鸟儿在争吵,时而婉转,时而清丽……  苇荡里
期刊
目前学术界还没有提出中国的文化形象的构建理论,虽然有一些零星的叙述,但没能形成完整详细的理论体系。本文的创新点就在于通过对总结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精髓的基础上,在论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