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瑶山—大明山地区寒武纪砂岩-泥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构造环境分析

来源 :中国地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ture_007_007_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瑶山—大明山地区位于钦杭结合带西南段,是研究华南大地构造问题的关键部位。对区内寒武纪地层中采集的27件砂岩、泥岩样品进行了主量元素、微量元素测试和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样品普遍具有较高的Al2O3/TiO2(11.95~36.26,平均20.81)、低Rb/Cs(13.02~68.27,平均32.21,接近上地壳值)和低Cr/Zr(0.14~1.15,平均0.59)比值。在砂岩-泥岩物源判别函数和Ni-TiO2、Th/Sc-La/Sc、La/Th-Hf图解中,投点特征均显示大瑶山—大明山寒武纪沉积岩的物源以上地壳长英质、石英质岩石为主,含有少量的火成物源及古老再循环沉积物。通过微量元素蛛网图、稀土元素配分图和La-Th-Sc、K2O/Na2O-SiO2等图解判别,再根据大部分样品的δEu值(变化于0.47~0.68,平均0.58);δCe(0.61~1.10,平均0.89);Tb/Yb(0.21~0.41,平均0.34);La/Sc(1.45~7.66,平均3.97);Th/U(3.37~11.18,平均5.80)等特征,及其与不同构造环境参数进行对比,并结合浅水沉积标志、沉积古地理及区域地质和地球化学资料分析,认为研究区寒武纪碎屑岩成分主要代表了被动大陆边缘浅海环境物源,早古生代岩石中不存在反映"华南洋"洋壳成分的地球化学证据。
其他文献
中国东部中生代造山带不同于陆缘俯冲作用和陆间大陆碰撞造山带,也不是陆缘和陆间碰撞造山带发展演化的某一个特定阶段的产物。它是一种由深部软流层上涌造山作用形成的一个
通过地表地质调查和钻探资料,厘定了湘东太湖逆冲推覆构造。推覆构造总体呈北东走向,自北西往南东依次由前缘逆断裂(螺丝桥断裂)、推覆体前带和上部滑脱构造、下断坡(铁铺坳
<正> 中华民族的历史悠久,中华民族用玉的历史同样也源远流长。考古证明,在我国古代,无论是从喜爱程度,还是运用广泛程度上,绿松石都能列为玉石之冠。我国从新石器时代,已广
期刊
华南地区早中生代经历了强烈的构造变形和岩浆活动,构造动力体制发生了重大的转换。这个时期大地构造过程及其发生的构造动力学背景一直是地学界争议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在
本文从理论上介绍克拉申控制理论的五个假设,总结控制理论对第二语言习得和外语教学的有益启示,旨在为推动我国外语教学的发展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
<正>高校志愿者工作的社会化可以理解为高校志愿者工作向全社会范围的过渡,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大学生志愿者工作队伍把服务活动由校内延伸到校外,由课堂延伸到社会,
江山—龙游南部地区晚中生代侵入岩分布广泛,以往被认为是钙碱性系列岩石,笔者通过野外地质、岩石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石英二长岩、二长岩、正长岩以及与之伴生的花岗
文章基于中国名人的高校演讲语料,分析汉语演讲语篇中转喻表达不同类别的频率及特点,旨在构建汉语演讲语篇转喻策略模型,便于系统完整地抓住汉语演讲语篇的转喻表达模式及意
本文介绍了香港电气产品的法规,市场准入制度和认证制度,并根据工作实践案例,分析了电气产品在进入香港市场遇到困难的原因。
对南岭中段北部湘东南地区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及成矿作用进行了较系统研究,主要提出以下认识。(1)中三叠世后期—中侏罗世初(早中生代)为板内造山阶段。中三叠世后期在区域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