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持续发展的动力。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该研究以河海大学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专业为着眼点,阐述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当前该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中遇到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合理建议,对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实施办法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专业;教学方案改革;实验资源开放;政策引导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8)08-0029-03
为适应建设高水平特色研究型大学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促进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科学研究三元结合,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河海大学在大学生创新(以下简称为大创)训练计划的基础上实施“河海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計划”。该计划旨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意识,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1,2]。到目前为止,该项目已经资助了5批本科生的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其中4批资助项目已经验收。河海大学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以下简称为港航学院)同步进行了该训练计划项目的探索与实践,在项目伊始就迅速组织并确定了专项工作小组及专家组成员,制定了一系列保障和激励政策。5年来,河海大学在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促进了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发展。
一、项目实践
“河海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主要包含两类:创新项目和创业项目。其中创业项目相对较少,90%以上都是创新项目。创新项目根据学院、学校组织的多级专家讨论、答辩、评审后确定为国家级、省级和校级3个等级,并给予相应额度的经费资助。对于学生主动积极性较高但未获得学校资助的课题,可由学生和其指导教师自筹资金,在等级评定上认定为校级[3]。
在课题组成员的组队上,实行“学生自由结合,师生双向选择”的原则。以研究兴趣为导向,鼓励不同学院的学生相互交叉、合作和互补[4,5]。组织有意向的教师进行宣讲会,将每个导师的研究领域和感兴趣的研究方向介绍给学生。由师生进行联系和沟通,让双方均能了解到彼此的特点和研究兴趣,最终达成合作意向。
在项目的选题来源上一般有三种方式:一是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及特长自主命题,二是由指导老师结合其科研项目和方向推荐题目,三是学生根据指导老师的研究领域综合命题。一般来说,后两种方式比较常见,学生进入研究状态也较快。在确定选题后,学生需经过多次和指导老师讨论,独立完成课题申报书的撰写,并参加学院和学校的答辩,最终确定项目等级。
创新项目资助周期为一年,每半年进行一次项目进度汇报,一年到期后最长可申请延期一年。从2012年该项目开始实施,港航学院批准立项的创新项目总体上来说呈增加的趋势(表1),最近两年还出现了一些创业项目的申请和立项,学生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
近3年来,港航学院本科生公开发表会议、期刊等科技论文120余篇,授权实用新型和发明专利40余项。在参加的2届全国水利创新设计大赛中,取得特等奖2项、二等奖3项的不俗战绩。更重要的是,通过项目的实施锻炼了学生科学思考的能力,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加深了学生对专业的理解和认识。本科阶段培养的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对学生的就业、升学以及出国深造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积极影响。2017年,河海大学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达到了98%,其中出国、升学比例为64.28%,近3年出国深造的人数达到40余人。与此同时,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也有效地促进了教师和本科生的交流,使学生对学校、学院和专业都有了更具体的认识,增强了其专业认同感,这一点在学生决定择校报考硕士学位时对保证本校的优质生源愿意留校尤为重要。在最新一期的硕士生免推入学择校摸底中,河海大学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专业有接近72%的免推生选择了继续留在河海大学攻读硕士及以上学位,超过了学校制定的60%的指标。
二、较为突出的几方面问题
近5年的实践与探索固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存在以下问题和不足。
(一)学生的专业知识欠缺,理论深度不够
考虑到本科生的课程安排,一般在大二下学期就要开始进行师生互选以及项目选题的工作,而学生此时还没有进入专业课的学习,专业知识十分欠缺,只能依靠其基本常识和自学的一些专业知识进行导师的选择和项目选题,存在很大的盲目性。选题后,无论是学生的知识积累还是其能力和素养,都无法满足解决课题关键问题的需要。而如果是导师指定题目,对学生来说又容易出现题目太难或者题目理论性很强的情况,容易使学生产生挫折感,这对项目的开展十分不利。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过分依赖老师,缺乏主动性,这就更加背离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举办的初衷。
(二)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差,项目进度慢
传统专业教学重视关注学科体系和理论知识的教授,忽略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以及全面素质教育。学生的学习大都以书本知识为主,沿袭了高中阶段学习的特点,重视知识的积累和记忆,而忽略了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由于大二的本科生教学还没有进入到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动手能力一般,而指导老师往往又没有精力对本科生进行系统的训练,这就导致了学生在项目开始的激情过后,很容易在困难面前产生气馁和懒惰的情绪,从而使得项目进度缓慢甚至延期完成。
(三)项目成果成熟度不足,难以转化应用
由于当前高校科研普遍偏向理论研究,多数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也以理论研究为主,其科研方向与市场需求脱钩,项目在立项和选题阶段缺乏指导和市场调研,因而其项目成果不是技术水平不高就是缺乏实际意义。仅有的少量应用产品类项目也受制于研发周期短(一年)等因素,其成果或技术往往只是部分单元技术,项目成果的成熟度远远达不到市场或现实的要求,无法兼具工艺、装备、技术等工程研究开发上和经济效益上的可行性,难以进行成果转化或推广应用。市场不确定因素较多更加降低了成果转化的成功率。 (四)教学资源不足,培养手段落后
近些年的大学扩招使得高校学生数量增长迅速,然而相应的教育投入并没有跟上。加之实验设备和场地建设等价格高昂,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实验场地和相应设备的数量都存在较大的缺口。在当前重科研轻教学的大环境下,受实验时间、空间和条件的限制,许多实验教学无法很好地开展,很难保证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同时,时代和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现有的教学工具和手段更新速度较慢,频繁更新成本太高,实验教学的计划、大纲、方法和理念等都亟待更新。
三、建议与举措
(一)改革本科生教学方案
理论教学方面,在本科生教学方案制订窗口期,要充分考虑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现实需求,将部分专业课提前,使学生能够更早地接触到专业知识。另外,还可以临时开设专业公选课,并引导学生选课。实践环节上,对传统实验项目内容进行合理改革,并结合最新研究热点更新部分内容,添加一些综合性、启发性强的实验项目,实现实验教学的多样化、科学化和系统化,使其与最新的水利学科发展方向相适应,与生产、建设及工程应用相衔接。在暑期学校开设第二课堂,设置有针对性的、学生感兴趣的创新创业课程,邀请其他院校或者本校其他院系的教师为学生进行专题授课,指导学生进行创新创业项目思路设计。社会实践环节尽量让学生到第一线的生产生活中去,与现场工程师、专家交流,结合实际工程寻找创新创业灵感。
(二)提高实验室资源利用率
针对目前已有的硬件资源,要建立健全使用制度,在实验室的使用申请流程、使用方式、操作人员资质等方面要有明确的要求。除了特殊的实验设备之外,所有实验资源原则上都要面向学生开放,特别是要支持学生进行科技创新创业活动。一方面,公开现有的实验资源包括实验场地、设备及其功能,选定实验室公开日并安排专业教师为学生进行讲解和功能演示;另一方面,公布各个场地进行的各类实验(研究性实验和生产实验)的日程安排,鼓励学生有组织地参观和系统地参与,加深学生对老师们研究方向的了解,形成更直观的认识。
考虑到硬件教学资源数量有限,还应建立并完善软件教学资源,包括专业知识素材库和虚拟工程教学平台。其中,专业知识素材库应包含收集、整理和标注过的专业相关资料,资料类型有工程设计图纸、现场调查资料、建设过程图片、视频影像资料、宣传资料、使用说明等,这些资料同时也可以作为对理论教学的一种支撑,给学生带来更为形象具体的认识。在收集资料时可扩大专业领域范围,不局限于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专业,水利工程大类、船舶与海洋工程、环境工程和能源工程等专业都可以有所涉及,鼓励多学科交叉。
(三)实施政策引导
制定相关政策,鼓励、资助和奖励指导老师和学生共同开展应用性强的项目研究。对特别有潜力的项目,可实行多批次持续滚动资助,重点培育技术成熟度高、有成果转化前景的项目,力图冲击“挑战杯”等社会影响力大的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特别注意鼓励工程经验丰富、和社会生产结合紧密的教师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将指导创新创业实践环节纳入教师考核指标,根据项目进展和效果对教师进行奖励和补贴。对于成绩特别突出的教师,可在岗位考核其他方面放宽要求,在职称晋升上给予优先,以提高其指导工作的积极性。
(四)加强过程管理
从项目评审伊始就着手进行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过程管理工作,对每个项目进行跟踪服务,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在项目评审及各阶段考核时,将评审专家的意见反馈给各个项目组的学生和指导老师,使其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方案调整。尤其在项目初期,各个项目设计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评审专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给出宝贵的意见,这些意见往往都是非常实用且一針见血的,这对于完善各个项目及项目后续的执行都有借鉴意义。学院还组织了督查小组,以定期和不定期抽查的方式督促学生和教师认真对待已经立项的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如发现项目执行遇到困难,可协调资源配置并协助项目组成员进行解决。
(五)营造创新创业环境
在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以外,应采取一系列的配套举措,努力营造创新创业环境,激发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设立创新创业专项奖学金,联系企业和各种社会资源筹措资金,对经过学院成果评定教授委员会认定的成果予以表彰和奖励,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以及成果成熟度等方面进行评分,提高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积极思考问题和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定期组织学生创新项目小组间的讨论与展示,让学生畅所欲言,发散思维,集思广益,精益求精。邀请曾经参加过创新大赛并获得优异成绩的高年级的师长给学生开讲座,介绍成功经验,指出关键的注意事项。组织学生参加各个层次的学科竞赛,如河海大学能源与电气学院组织的校级节能减排大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创新性实验竞赛等,鼓励学生参加、观摩,提高师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项目的积极性。
四、结论
加强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有效模式的实践与探索,对于培养其创新创业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培养创新创业型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6,7]。本文总结了近几年河海大学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专业大创训练计划的实施情况,阐述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给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和方法。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师生的共同努力下[8],河海大学大创训练计划能够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管理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发挥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学生将从中受益。
[ 参 考 文 献 ]
[1] 付成华,涂兴怀,刘晓辉,等.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J]. 教育教学论坛,2014 (16): 206-207.
[2] 匡翠萍,刘曙光,钟桂辉,等. 实验教学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以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水利工程系为例[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9): 86-88.
[3] 赵璐,李洪涛,曹以. 水利水电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实践与思考[J]. 实验科学与技术,2017: 1-5.
[4] 王松林. 改革实验教学模式 培养水利创新人才[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4): 239-240.
[5] 刘艳,孟威,孟令军,等. 大学生创新实践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1) : 166-168.
[6] 任少伟,杨建,陈冉. 协同创新视阈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与实践[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12): 147-151.
[7] 王慧,魏松,张瑞钢,等.水利工程专业大学生创新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合肥工业大学为例[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6): 116-119.
[8] 贾冯睿,黄玮,李焱斌,等. 高等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模式的探索:以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为例[J]. 大学教育,2016(3): 169-170.
[责任编辑 庞丹丹]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专业;教学方案改革;实验资源开放;政策引导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8)08-0029-03
为适应建设高水平特色研究型大学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促进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科学研究三元结合,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河海大学在大学生创新(以下简称为大创)训练计划的基础上实施“河海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計划”。该计划旨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意识,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1,2]。到目前为止,该项目已经资助了5批本科生的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其中4批资助项目已经验收。河海大学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以下简称为港航学院)同步进行了该训练计划项目的探索与实践,在项目伊始就迅速组织并确定了专项工作小组及专家组成员,制定了一系列保障和激励政策。5年来,河海大学在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促进了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发展。
一、项目实践
“河海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主要包含两类:创新项目和创业项目。其中创业项目相对较少,90%以上都是创新项目。创新项目根据学院、学校组织的多级专家讨论、答辩、评审后确定为国家级、省级和校级3个等级,并给予相应额度的经费资助。对于学生主动积极性较高但未获得学校资助的课题,可由学生和其指导教师自筹资金,在等级评定上认定为校级[3]。
在课题组成员的组队上,实行“学生自由结合,师生双向选择”的原则。以研究兴趣为导向,鼓励不同学院的学生相互交叉、合作和互补[4,5]。组织有意向的教师进行宣讲会,将每个导师的研究领域和感兴趣的研究方向介绍给学生。由师生进行联系和沟通,让双方均能了解到彼此的特点和研究兴趣,最终达成合作意向。
在项目的选题来源上一般有三种方式:一是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及特长自主命题,二是由指导老师结合其科研项目和方向推荐题目,三是学生根据指导老师的研究领域综合命题。一般来说,后两种方式比较常见,学生进入研究状态也较快。在确定选题后,学生需经过多次和指导老师讨论,独立完成课题申报书的撰写,并参加学院和学校的答辩,最终确定项目等级。
创新项目资助周期为一年,每半年进行一次项目进度汇报,一年到期后最长可申请延期一年。从2012年该项目开始实施,港航学院批准立项的创新项目总体上来说呈增加的趋势(表1),最近两年还出现了一些创业项目的申请和立项,学生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
近3年来,港航学院本科生公开发表会议、期刊等科技论文120余篇,授权实用新型和发明专利40余项。在参加的2届全国水利创新设计大赛中,取得特等奖2项、二等奖3项的不俗战绩。更重要的是,通过项目的实施锻炼了学生科学思考的能力,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加深了学生对专业的理解和认识。本科阶段培养的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对学生的就业、升学以及出国深造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积极影响。2017年,河海大学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达到了98%,其中出国、升学比例为64.28%,近3年出国深造的人数达到40余人。与此同时,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也有效地促进了教师和本科生的交流,使学生对学校、学院和专业都有了更具体的认识,增强了其专业认同感,这一点在学生决定择校报考硕士学位时对保证本校的优质生源愿意留校尤为重要。在最新一期的硕士生免推入学择校摸底中,河海大学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专业有接近72%的免推生选择了继续留在河海大学攻读硕士及以上学位,超过了学校制定的60%的指标。
二、较为突出的几方面问题
近5年的实践与探索固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存在以下问题和不足。
(一)学生的专业知识欠缺,理论深度不够
考虑到本科生的课程安排,一般在大二下学期就要开始进行师生互选以及项目选题的工作,而学生此时还没有进入专业课的学习,专业知识十分欠缺,只能依靠其基本常识和自学的一些专业知识进行导师的选择和项目选题,存在很大的盲目性。选题后,无论是学生的知识积累还是其能力和素养,都无法满足解决课题关键问题的需要。而如果是导师指定题目,对学生来说又容易出现题目太难或者题目理论性很强的情况,容易使学生产生挫折感,这对项目的开展十分不利。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过分依赖老师,缺乏主动性,这就更加背离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举办的初衷。
(二)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差,项目进度慢
传统专业教学重视关注学科体系和理论知识的教授,忽略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以及全面素质教育。学生的学习大都以书本知识为主,沿袭了高中阶段学习的特点,重视知识的积累和记忆,而忽略了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由于大二的本科生教学还没有进入到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动手能力一般,而指导老师往往又没有精力对本科生进行系统的训练,这就导致了学生在项目开始的激情过后,很容易在困难面前产生气馁和懒惰的情绪,从而使得项目进度缓慢甚至延期完成。
(三)项目成果成熟度不足,难以转化应用
由于当前高校科研普遍偏向理论研究,多数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也以理论研究为主,其科研方向与市场需求脱钩,项目在立项和选题阶段缺乏指导和市场调研,因而其项目成果不是技术水平不高就是缺乏实际意义。仅有的少量应用产品类项目也受制于研发周期短(一年)等因素,其成果或技术往往只是部分单元技术,项目成果的成熟度远远达不到市场或现实的要求,无法兼具工艺、装备、技术等工程研究开发上和经济效益上的可行性,难以进行成果转化或推广应用。市场不确定因素较多更加降低了成果转化的成功率。 (四)教学资源不足,培养手段落后
近些年的大学扩招使得高校学生数量增长迅速,然而相应的教育投入并没有跟上。加之实验设备和场地建设等价格高昂,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实验场地和相应设备的数量都存在较大的缺口。在当前重科研轻教学的大环境下,受实验时间、空间和条件的限制,许多实验教学无法很好地开展,很难保证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同时,时代和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现有的教学工具和手段更新速度较慢,频繁更新成本太高,实验教学的计划、大纲、方法和理念等都亟待更新。
三、建议与举措
(一)改革本科生教学方案
理论教学方面,在本科生教学方案制订窗口期,要充分考虑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现实需求,将部分专业课提前,使学生能够更早地接触到专业知识。另外,还可以临时开设专业公选课,并引导学生选课。实践环节上,对传统实验项目内容进行合理改革,并结合最新研究热点更新部分内容,添加一些综合性、启发性强的实验项目,实现实验教学的多样化、科学化和系统化,使其与最新的水利学科发展方向相适应,与生产、建设及工程应用相衔接。在暑期学校开设第二课堂,设置有针对性的、学生感兴趣的创新创业课程,邀请其他院校或者本校其他院系的教师为学生进行专题授课,指导学生进行创新创业项目思路设计。社会实践环节尽量让学生到第一线的生产生活中去,与现场工程师、专家交流,结合实际工程寻找创新创业灵感。
(二)提高实验室资源利用率
针对目前已有的硬件资源,要建立健全使用制度,在实验室的使用申请流程、使用方式、操作人员资质等方面要有明确的要求。除了特殊的实验设备之外,所有实验资源原则上都要面向学生开放,特别是要支持学生进行科技创新创业活动。一方面,公开现有的实验资源包括实验场地、设备及其功能,选定实验室公开日并安排专业教师为学生进行讲解和功能演示;另一方面,公布各个场地进行的各类实验(研究性实验和生产实验)的日程安排,鼓励学生有组织地参观和系统地参与,加深学生对老师们研究方向的了解,形成更直观的认识。
考虑到硬件教学资源数量有限,还应建立并完善软件教学资源,包括专业知识素材库和虚拟工程教学平台。其中,专业知识素材库应包含收集、整理和标注过的专业相关资料,资料类型有工程设计图纸、现场调查资料、建设过程图片、视频影像资料、宣传资料、使用说明等,这些资料同时也可以作为对理论教学的一种支撑,给学生带来更为形象具体的认识。在收集资料时可扩大专业领域范围,不局限于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专业,水利工程大类、船舶与海洋工程、环境工程和能源工程等专业都可以有所涉及,鼓励多学科交叉。
(三)实施政策引导
制定相关政策,鼓励、资助和奖励指导老师和学生共同开展应用性强的项目研究。对特别有潜力的项目,可实行多批次持续滚动资助,重点培育技术成熟度高、有成果转化前景的项目,力图冲击“挑战杯”等社会影响力大的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特别注意鼓励工程经验丰富、和社会生产结合紧密的教师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将指导创新创业实践环节纳入教师考核指标,根据项目进展和效果对教师进行奖励和补贴。对于成绩特别突出的教师,可在岗位考核其他方面放宽要求,在职称晋升上给予优先,以提高其指导工作的积极性。
(四)加强过程管理
从项目评审伊始就着手进行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过程管理工作,对每个项目进行跟踪服务,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在项目评审及各阶段考核时,将评审专家的意见反馈给各个项目组的学生和指导老师,使其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方案调整。尤其在项目初期,各个项目设计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评审专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给出宝贵的意见,这些意见往往都是非常实用且一針见血的,这对于完善各个项目及项目后续的执行都有借鉴意义。学院还组织了督查小组,以定期和不定期抽查的方式督促学生和教师认真对待已经立项的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如发现项目执行遇到困难,可协调资源配置并协助项目组成员进行解决。
(五)营造创新创业环境
在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以外,应采取一系列的配套举措,努力营造创新创业环境,激发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设立创新创业专项奖学金,联系企业和各种社会资源筹措资金,对经过学院成果评定教授委员会认定的成果予以表彰和奖励,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以及成果成熟度等方面进行评分,提高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积极思考问题和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定期组织学生创新项目小组间的讨论与展示,让学生畅所欲言,发散思维,集思广益,精益求精。邀请曾经参加过创新大赛并获得优异成绩的高年级的师长给学生开讲座,介绍成功经验,指出关键的注意事项。组织学生参加各个层次的学科竞赛,如河海大学能源与电气学院组织的校级节能减排大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创新性实验竞赛等,鼓励学生参加、观摩,提高师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项目的积极性。
四、结论
加强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有效模式的实践与探索,对于培养其创新创业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培养创新创业型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6,7]。本文总结了近几年河海大学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专业大创训练计划的实施情况,阐述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给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和方法。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师生的共同努力下[8],河海大学大创训练计划能够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管理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发挥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学生将从中受益。
[ 参 考 文 献 ]
[1] 付成华,涂兴怀,刘晓辉,等.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J]. 教育教学论坛,2014 (16): 206-207.
[2] 匡翠萍,刘曙光,钟桂辉,等. 实验教学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以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水利工程系为例[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9): 86-88.
[3] 赵璐,李洪涛,曹以. 水利水电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实践与思考[J]. 实验科学与技术,2017: 1-5.
[4] 王松林. 改革实验教学模式 培养水利创新人才[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4): 239-240.
[5] 刘艳,孟威,孟令军,等. 大学生创新实践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1) : 166-168.
[6] 任少伟,杨建,陈冉. 协同创新视阈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与实践[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12): 147-151.
[7] 王慧,魏松,张瑞钢,等.水利工程专业大学生创新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合肥工业大学为例[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6): 116-119.
[8] 贾冯睿,黄玮,李焱斌,等. 高等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模式的探索:以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为例[J]. 大学教育,2016(3): 169-170.
[责任编辑 庞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