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备考心理困境及其赋能调适的路径选择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ayida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从对学生备考心理困境的思考出发,结合学习能力理论,提出了系统化的赋能心理调适路径。該路径试图通过提升学生的认知策略能力、调节控制能力和激发维持能力帮助学生实现考试中的知识性、自律性和动力性增分。
  关键词:备考心理;学习能力;赋能心理调适
  考试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考试成绩很多时候也是竞争中“录取”与“淘汰”的考查指标。因此,学生在应对考试,特别是大考,如中、高考时难免会出现一系列的心理困境。特别是在疫情常态化的背景之下,学习方式和考试节奏的变化给学生带来更新、更大的挑战。对这个备考过程中学生心理困境产生的原因进行系统性分析,并据此给予学生相应的应对策略,以此赋予学生内生式的适应与调节能力,对应试而言是一个强力助推器。
  一、 备考心理困境的表现
  (一)认知困境
  1. 知识欠账太多,后续学习困难
  知识的学习本身是一个系统的建构过程,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影响后续新知识的学习,同时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动力。如果前期知识累积不足,在启动大考的复习备考时,就会明显感觉到复习得吃力。如何将欠缺的知识补上,让复习能进入一个相对顺畅的进程是考生的一大困境。
  2. 复习欠缺策略,复习效果不佳
  学习不仅讲积累,也讲究方法和策略。符合脑科学原理的科学的学习策略才能在复习阶段帮助学生提高效率。学生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如果缺乏对自我认知模式的探索和总结,就会导致死记硬背或欠缺技巧,复习效果不佳。因此,考生在备考重要考试时,都会在学习方法上产生疑惑和思考。
  (二)情绪困境
  1. 情绪波动,导致注意涣散
  情绪影响人的认知活动,特别对于正值青春期的中学生来说,情绪的波动更大。无论是来自人际关系的困惑还是来自学习成绩的打击,都会带来心理上的负担。如果考生无法及时地处理这些“情绪的杂质”,就会影响他们在复习中的专注度。一个平稳的情绪状态才是复习阶段最重要的精神保障。
  2. 缺乏自信,导致目标动摇
  自信心是一个学生在特定情境下对自我实力的评估。如果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因为各种原因而丧失了自信,他就会对已确定的目标产生怀疑,从而动摇自己的努力方向和行动方式。缺乏信心和自我怀疑是备考中的第一大忌。
  3. 过度焦虑,导致自我消耗
  适度的焦虑水平能帮助考生集中注意力,调动心理和身体的所有资源来应对学习活动。但是过度的焦虑会让考生在认知、情绪和生理上都出现不良反应。如对自我的消极评价;难以如常回忆已知的知识;考试时心跳加快、头脑空白等。考试焦虑表现为对考生考试过程的影响和对备考过程的影响,它对考生来说是一种自我消耗,是引起考生考试失常发挥的常见原因。
  (三)意志困境
  1. 意志不坚定,备考缺乏持久性
  备考是需要长时间持续付出努力的过程。如果考生意志不够坚定或者目标不够明确,就很难克服惰性。这种“一时兴起”或“三分钟热度”的备考方式不可能实质性地提高考生的实力,也就很难提高考试成绩。
  2. 受挫力不足,失败后容易放弃
  受挫力是指一个人在遭遇挫折情景时,是否经得起打击和对压力的耐受能力。备考过程既考查了学生的知识储备,也全面检验了学生的个性品质,其中充满了挑战。如果考生不能客观、积极、全面地看待挫折,就容易放弃。
  二、 困境调适的学理基础
  学生备考过程中心理困境产生的原因往往是学习能力的不足。学习能力是学生运用科学的学习策略去独立地获取信息,加工和利用信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个性特征。这种能力通过学习过程形成、发现并呈现。它是学生提高学习成绩的核心能力。对学习能力研究有助于剖析和看清“学习”这个心理活动的本质和特征,进而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
  在20世纪20年代的研究中,从智力理论研究出发,到认知心理学兴起,再到人本主义心理学成为主流,在这个过程中,主要形成了以下两个典型学习能力理论取向。
  (一)学习能力信息加工理论
  早在20世纪70年代斯登伯格就用信息加工的观点研究了智力,认为智力受成分智力、经验智力和背景智力这三个成分的控制。毕华林在2000年的时候提出了学习能力信息加工理论。他认为学习能力的基本要素就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策略。而且,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加工的素材,基本策略是加工的方式。前两者在后者的统整、导向下,内化并结构化、网络化,形成相对稳定的学习中的认知结构。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需要一步步递进,首先是掌握认知、技能和策略,然后是整合并运用信息加工方式去形成特定结构,最后是对以形成的策略进行概括化和迁移。他同时也认为学习能力不仅是以智力因素为基础,也需要非智力因素的参与。
  (二)学习能力的结构功能理论
  李红等人通过考查学习活动过程中信息的输入、输出的动态过程,了解学习能力的内部心理结构,即学习能力的组成、功能及其运行机制。该理论认为学习活动可以分为学习的基能力和学习的元能力。学习的基能力对应认知操作性活动,如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归纳、建构和获取等操作。学习的元能力则是对学习的基能力的监督和控制。它的作用在于帮助学习者为学习活动做出计划、分配学习操作资源、了解学习操作的执行过程、监控学习操作的执行过程等。学习能力的内部心理结构包含四种能力的亚结构,它们是学习能力的基能力亚结构、元能力亚结构、表现性亚结构和影响性亚结构。学习能力的基能力亚结构和元能力亚结构分别是支配学习能力的基能力和元能力形成的因素。而这两种能力的外观表现结构,就是学习能力的表现性亚结构。同时,该理论还认为学习活动还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学习者的情绪、毅力等,而这个影响因素就是学习能力的影响性亚结构。
  三、 困境调适的主要路径   在备考阶段,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结构不合理,导致其学习潜力难以被激发。赋能心理调适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策略能力、情绪调控能力和激发维持能力为目标的系统化构想。从心理学的视角赋予学生全面而综合的学习能力和充足而持久的备考能量,从而为复习备考增效、提速,最终达到考试增分的目的。
  (一)认知维度——复习备考的认知策略能力与知识性增分
  从学习能力等同于智力的理论,到信息加工、学科能力、结构功能等理论,都一致认为学习能力首先是个体认知能力的体现,即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和观察力等。在教学实践中,表现为学生获取、运用新知识是通过一系列的认知能力将知识拆解、消化并吸收,然后在考试的过程中运用已掌握的知识综合性、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基于学习能力的信息加工过程论,这一认知过程就是知识在个体头脑中加工、处理新知识的“先行组织者”,它在不断地同化、激活、加工、提取、储存学习对象提供的信息,使之处于有序的、组织化和网络化的状态。这部分的能力更接近传统意义上的智力,它既由先天的因素决定,也受后天开发的影响,也就是说学生可以通过一定的策略与方法来提升认知的效率和效果。所以,学生的学习和复习过程不仅需要原生的思维加工,还需要通过学习策略来组织。
  (二)元认知维度——复习备考的调节控制能力与自律性增分
  对教育教学实践的观察发现,学习成绩不仅反映了学生认知过程,还体现了学生对自身认知过程的调节和控制,即学生的元认知水平。造成学生学习能力水平差异的主要原因并不是他们的认知水平差异,而是他们的元认知水平和策略的差距,所以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关键成分,在学习活动中发挥关键作用。
  备考心理调适需要引导学生对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进行思考,并进一步提出优化元认知策略的对策,让学生在复习备考过程中实现动态、实时的自我监督和调节,提升复习效果。针对元认知策略的心理调适,具体的内容包括指引学生学会如何管理和分配时间;如何面对和处理注意力的波动;对自我的认识和目标的管理;如何合理地制订计划;如何评估学习效率;怎样找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等。通过提高学生的调节和控制能力,帮助学生在复习过程中能随时调整状态和策略,始终处于一个高效的复习状态,最终实现自律性增分。
  (三)动力维度——复习备考的激发维持能力与动力性增分
  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首先要提高学生的认知和元认知维度的能力,也就是解决如何让学生提升“硬实力”的问题。如果将学习活动作为一个动态结构来看,它还受到很多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如动机、信心、情绪情感、兴趣、态度等,这些因素虽然不直接参与认识活动,但会对学习活动起到动力调节的作用。如果忽略了动力维度的心理调适,势必会影响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近年来,动力维度的调节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成为考前心理调适的重要內容。
  备考心理调适的作用在于激发学生持续的学习动机和热情,保持对学习的兴趣和对个人的信心,提高受挫力。同时心理调适也能处理备考过程中学生出现的负面情绪,如焦虑、担忧或人际困扰,帮助学生以持续的积极情绪应对备考中的挫折和压力,提升学生应对学习和考试任务的“软实力”。通过增强学生的激发与维持能力,能让学生在整个备考中保持较高的能量状态,以应对高强度的备考心理压力,实现动力性增分。
  赋能调适是将学生的备考心理调适工作视为一个系统工程来进行干预,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备考能量,让学生用已蓄积的“能”来自主、长效地开展一系列的备考活动。赋能心理调适试图通过提升学生的认知策略能力、调节控制能力和激发维持能力这三大途径来帮助学生实现考试中的知识性增分、自律性增分和动力性增分。而这些途径的内涵在于帮助学生增加知识、提高自律和保持动力。在赋能心理调适的路径中,提高学生的认知策略能力属于认知维度,是实现系统性增分的基础。提升学生的调节控制能力属于元认知维度,为实现增分起到调控作用。提升学生激发维持的能力属于动力维度,是否能实现增分的影响性因素。如果复习备考的心理调适工作能按此路径系统化开展,则能够同步提升学生的“硬实力”和“软实力”,并进一步增强备考心理调适的实际作用。
  参考文献:
  [1]毕华林.学习能力的实质及其结构构建[J].教育研究,2000(7).
  [2]李红.关于智力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5).
  作者简介:
  丁薇,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生态环境厅(局)、交通运输厅(局、委)、商务厅(局、委)、市场监管厅(局)、银保监局
期刊
一、推荐要求rn(一)拟推荐的工艺技术设备主要面向工业固废减量化、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3个领域.rn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
期刊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天津市市容园林委、上海市绿化市容局、重庆市市政委,计划
期刊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进一步对劳动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江阴市一些学校立足实际,积极探索实践劳动教育落地的新路径,开发种植课程.创设真实情境,
摘 要:美育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生活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促使受教育者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和政策,并提出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小学礼仪是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
所谓项目化教学就是指以项目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围绕项目进行自主探究,发挥其主动性,培养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此,文章解读了初中科学教学中项目化教学的意义,探索了
摘 要:在中国教育水平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学校对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而开展社团活动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形式。其中包括音乐、美术、舞蹈、手工等,这样不仅仅能够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还能够提升学校的知名度以及品位。文中主要讲述了学校开展社团活动以来所积累的经验,包括但不限于课程开发、特色学校建设等。  关键词:农村学校;学生社团活动;策略分析  一、 引言  目前,中国正大力推广实施素质教育,因此学校
摘 要:德育教育是初中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对初中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开展德育工作,培养学生的高尚品质,是初中教育工作的关键所在。文章以乡镇初中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为背景,探索了该阶段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出现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开展德育工作的具体措施,以此促进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德育教育;初中生;班主任工作  一、 引言  “
摘 要:在中国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教育教学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教师来说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素养才能够将课本知识传授给学生。通过调查可以发现,小学教师在开展微型课题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文章主要讲述了中国目前小学教师在微型课题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只有从根本上解决存在的问题,将各个地方差距缩小,才能够提高中国整体的教育水平,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
摘 要: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农村教育的重要性地位得到了明确。农村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是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也是新课改在农村地区推进的重要基石。立足农村地区教师队伍的现实情况,在现有农村经济发展和技术条件的支持下探索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可以更好地促进农村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提高教师素质并推动新课改在农村地区的推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有利于丰富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并为教师群体专业发展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