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世纪70年代,女性主义绘画取得了令人震惊的成果,她们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情感阐述对艺术的理解。中国早期出现的一批个性鲜明、具有革新精神的女性艺术家不能被忽视,在以女性闺阁生活、反抗传统社会伦理、对社会文化进行革新等题材之上,她们同时选择了为政治发声,女性艺术家也开始以活跃的姿态展露在艺术舞台上,开始谱写艺术史的新篇章,为中国当代艺术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女性绘画艺术在中国的发展与演变,结合时代背景进行系统的分析,来窥探中国早期当代女性艺术家作品的绘画风格、感情视角以及艺术创作价值。
关键词:中国早期 女性画家 自我意识
一、时代背景对女性绘画的影响
女性艺术运动从社会运动中得出领悟,在艺术领域用独特的绘画语言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与对社会的反思,它是时代背景的彰显,在艺术创作层面一反过去的视觉形式,尝试用多种材料、媒介,在形式、空间、表达方式上做出了很大突破,它更加强调用女性的视角阐述对生活的理解,从女性的角度去对传统文化和现实生活进行革新、批判。无论是西方艺术史还是中国艺术史,女性艺术家的记载几乎无史料可循,文艺复兴时期有致力于艺术创作的女性艺术家,例如凯瑟琳娜·梵·赫莫森、安圭索拉,作品内容和形式并不亚于男性作品,直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伴随西方女性主义运动,西方艺术史中被埋没的女性艺术仿佛才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
女性艺术能在中国这个有着五千年传统文化的古国里掀起热浪是与时代有着紧密联系的,一方面,封建制度的土崩瓦解,社会的自我进步,教育的普及使得女性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另一方面,新中国以来,“妇女能顶半边天”“男女平等”口号的出现,使女性的社会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一大批女性开始选择挣脱封建的枷锁,投身到社会发展中,以自我对生命的感悟去诠释作品。更有一些艺术家将自己的民族情怀融入到作品中,彰显时代情怀,这是一种久违的认可,更是一种荣誉感、使命感,那股被积存在几千年传统下的力量,开始了反抗旧制、表达欲望。另外,在这个追求标新立异、追求多元化的世界,我们看多了英雄主义的题材,看多了钢铁般的意志,也需要新的视觉冲突,需要生活化的艺术。
二、中国早期女画家作品中的自我意识
(一)女性艺术家独特的情感视角
中国女性自古以来被冠以“大家闺秀”的头衔,这些渗入人们骨髓里的观念以及审美观延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大部分女性艺术家在视觉领域不同于男性最大的一点是与生活的联系程度不一样,女性多居家,以照顾家庭与孩子为先,所以视角会更贴近日常生活。回顾中国当代很有代表性的几位女画家,夏俊娜的《骄阳》、阎平的《母与子》、申玲的《注水的女人之一》等等,她们的作品基本上都是在自己日常小事中得出创作灵感,这股艺术创作上的“清流”在传统的艺术史上是不常见的,它看待事物的独特角度也为丰富艺术史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二)早期女画家自我意识的体现
当代女性画家的作品伴随着历史的变迁逐渐走向开放和自由。申玲,是中国第一个用非常开放的心态去表现性主题的女性艺术家,在当时是非常了不起的突破,是对传统女性观的挑战,强烈的色彩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赏心悦目,媒介的运用上以女性的缝纫、编织、手工等营造出独特的艺术效果,颠覆传统的男性审美标准。潘玉良作品中的女性总蕴含着一种悲的情感,不同于柔弱、嫵媚,而是透露出一股对社会、对人生的愤慨和无奈,深刻地揭示了旧社会女人的生存状态和命运,蕴含着强烈的女性意识。何香凝的艺术是与中国革命紧密相连的,她的一生都在艺术创作与艺术救国的道路上,她的画不仅是艺术情感的寄托,更是一种符号,是对时代的记录,同时也为女性画家指明了方向。
三、结语
中国早期女画家作品中自我意识的觉醒,使女性艺术开始从边缘文化逐渐走向人们的视野,她们的艺术作品是具有特殊的美学价值和文化内涵的。女性艺术一直以来饱受争议,但无论是以怎样的态度或形式参与其实都是进步的体现,是成长之路必然要经历的。她们的发展也告诉我们,当下乃至未来的艺术是包容的、多元化的,我们需要审视自我、发现自我、肯定自我,有这种独立向上的力量才能从孤独走向成熟。
(作者简介:石洁,女,硕士研究生在读,湖南科技大学,研究方向:美术学)(责任编辑 葛星星)
关键词:中国早期 女性画家 自我意识
一、时代背景对女性绘画的影响
女性艺术运动从社会运动中得出领悟,在艺术领域用独特的绘画语言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与对社会的反思,它是时代背景的彰显,在艺术创作层面一反过去的视觉形式,尝试用多种材料、媒介,在形式、空间、表达方式上做出了很大突破,它更加强调用女性的视角阐述对生活的理解,从女性的角度去对传统文化和现实生活进行革新、批判。无论是西方艺术史还是中国艺术史,女性艺术家的记载几乎无史料可循,文艺复兴时期有致力于艺术创作的女性艺术家,例如凯瑟琳娜·梵·赫莫森、安圭索拉,作品内容和形式并不亚于男性作品,直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伴随西方女性主义运动,西方艺术史中被埋没的女性艺术仿佛才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
女性艺术能在中国这个有着五千年传统文化的古国里掀起热浪是与时代有着紧密联系的,一方面,封建制度的土崩瓦解,社会的自我进步,教育的普及使得女性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另一方面,新中国以来,“妇女能顶半边天”“男女平等”口号的出现,使女性的社会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一大批女性开始选择挣脱封建的枷锁,投身到社会发展中,以自我对生命的感悟去诠释作品。更有一些艺术家将自己的民族情怀融入到作品中,彰显时代情怀,这是一种久违的认可,更是一种荣誉感、使命感,那股被积存在几千年传统下的力量,开始了反抗旧制、表达欲望。另外,在这个追求标新立异、追求多元化的世界,我们看多了英雄主义的题材,看多了钢铁般的意志,也需要新的视觉冲突,需要生活化的艺术。
二、中国早期女画家作品中的自我意识
(一)女性艺术家独特的情感视角
中国女性自古以来被冠以“大家闺秀”的头衔,这些渗入人们骨髓里的观念以及审美观延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大部分女性艺术家在视觉领域不同于男性最大的一点是与生活的联系程度不一样,女性多居家,以照顾家庭与孩子为先,所以视角会更贴近日常生活。回顾中国当代很有代表性的几位女画家,夏俊娜的《骄阳》、阎平的《母与子》、申玲的《注水的女人之一》等等,她们的作品基本上都是在自己日常小事中得出创作灵感,这股艺术创作上的“清流”在传统的艺术史上是不常见的,它看待事物的独特角度也为丰富艺术史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二)早期女画家自我意识的体现
当代女性画家的作品伴随着历史的变迁逐渐走向开放和自由。申玲,是中国第一个用非常开放的心态去表现性主题的女性艺术家,在当时是非常了不起的突破,是对传统女性观的挑战,强烈的色彩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赏心悦目,媒介的运用上以女性的缝纫、编织、手工等营造出独特的艺术效果,颠覆传统的男性审美标准。潘玉良作品中的女性总蕴含着一种悲的情感,不同于柔弱、嫵媚,而是透露出一股对社会、对人生的愤慨和无奈,深刻地揭示了旧社会女人的生存状态和命运,蕴含着强烈的女性意识。何香凝的艺术是与中国革命紧密相连的,她的一生都在艺术创作与艺术救国的道路上,她的画不仅是艺术情感的寄托,更是一种符号,是对时代的记录,同时也为女性画家指明了方向。
三、结语
中国早期女画家作品中自我意识的觉醒,使女性艺术开始从边缘文化逐渐走向人们的视野,她们的艺术作品是具有特殊的美学价值和文化内涵的。女性艺术一直以来饱受争议,但无论是以怎样的态度或形式参与其实都是进步的体现,是成长之路必然要经历的。她们的发展也告诉我们,当下乃至未来的艺术是包容的、多元化的,我们需要审视自我、发现自我、肯定自我,有这种独立向上的力量才能从孤独走向成熟。
(作者简介:石洁,女,硕士研究生在读,湖南科技大学,研究方向:美术学)(责任编辑 葛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