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练习课的目的不仅仅是巩固所学知识和熟练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如何理解、应用数学,学会思考的方法,发展数学思维,培养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注意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利用多媒体课件,通过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串,把知识融到活动中,融到故事里,融到生活里.
【关键词】 练习课;情境串
数学练习课是以学生独立练习为主要内容的课型,它是新授课的补充和延续. 练习课的目的不仅仅是巩固所学知识和熟练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如何理解、应用数学,学会思考的方法,发展数学思维,培养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注意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利用多媒体课件,通过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串,把知识融到活动中,融到故事里,融到生活里. 老师们教学方式发生了变化,不再是站在讲台上出示、订正一道道习题,而是走下讲台与学生一起置身于情境中,做游戏,讲故事,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成为练习课堂上的主要方式,学生在整堂课中快乐、轻松的练习,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运用知识,巩固知识,发展能力,让学生乐此不疲,真正把练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变“要我学” 为“我要学”,变“苦练”为“乐练”,从而充分体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
在实际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要求,选取什么样的情境,如何呈现练习内容,是设计情境串重点要考虑的问题,依据不同的练习内容及目标要求,我尝试为学生创设了形式多样的情境串,大大提高了练习课的教学效率.
一、提供现实生活情境串,活学活用,培养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任务之一,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在部分练习课中设计了现实生活情境串,让学生根据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经验解决实际生活中出现的数学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例如,在“统计”练习课中,我选择学生熟悉的课间活动为背景创设了情境串,在这个大情境中设计了一系列课间活动,如:踢毽子、跳绳、丢沙包、跳皮筋等,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分工完成统计表. 然后对此进行扩展,在全班范围内统计学生自己喜欢的课间活动、体育活动以及奥运会比赛项目.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注重拉近知识和生活的距离,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交流的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学以致用,从而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及分类统计的能力.
二、创设游戏情境串,活跃课堂氛围,提高练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沉重的负担”. 因此,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基于以上认识,为避免练习课单一的计算和简单的重复可能会让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在数学知识运用中,我注重创设游戏情境,以游戏的形式将练习内容呈现给学生. 学生喜爱的游戏很多,如摘苹果、抢椅子、夺红旗、捉迷藏、投标等等,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 在游戏中进行练习,寓教于趣,以趣促思,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模拟实践情境串,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应用意识
在教学中应结合练习内容创设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让学生在实践情境中运用知识. 如在“角的初步认识”练习课中,我们模拟了进入娱乐城堡,必须连闯两关方能进入. 闯关游戏进一步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保持着高度的热情参与到下面的练习活动中. 让学生积极动手动脑,用三角板上的角量出这些角属于哪类角. 学生通过观察,找出娱乐城堡门外的角,然后在自己的练习纸上,用三角板量出这三个角分别属于哪类角. 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加深了对这三种角特征的认识. 在娱乐城堡中,有许多有趣的娱乐设施. 学生可选择自己喜爱的娱乐设施进行观察,找出其中的角,然后再把自己发现的角画下来. 在集体订正时,教师有针对性的选取几个角进行演示. 使学生实现了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转变,发展了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
这样的设计把抽象、枯燥的数学计算问题变成了与实际密切相关的问题,学生非常感兴趣. 既让学生灵活的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又使学生感到数学知识就在自己身边,让学生从“会”过渡到“熟”,由“熟”过渡到“活”.
四、情境串设计体现学科间的整合
不难发现:语文课本里面有很多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我在教学实践中便直接利用这些内容,设计出适合进行数学练习的情景串,实现了语文与数学学科间的整合.
如教学“10以内加减法”练习时,利用的就是语文课本中“数字歌”一课的情境内容. 先让学生观察情境图,根据图中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式解答. 学生可能发现、提出的问题很多,如一共有几条小虫?一共飞来几只小鸟?有3只小羊,它们都去找妈妈了,草地上还剩下几只小羊?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巩固了10以内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为下面的练习做好了铺垫.
我们没有局限于情境图中显示的信息和问题,而是通过老师一句设问“你喜欢与哪个小动物交朋友?”引出下面的练习内容. 如:有的学生说喜欢和小鸭子交朋友,教师就随即点击鸭子,这时会出现一道鸭子给小朋友们出的题目. 有的同学会说想和小牛交朋友,教师就根据学生的意图去点击小牛,同样会出现一道小牛出的题目.
由于学生在学习“数字歌”时就非常感兴趣,当在数学练习课上出现这幅情境图时,学生依然兴趣盎然,积极投入,课堂气氛活跃,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练习课堂情境串的创建,依据练习内容,创设形式多样的情境串,注重学科间的整合,营造出“练中乐、乐中练”的氛围,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窗口,学生通过这个窗口进行观察,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发现数学王国的奥秘,从而帮助他们认识客观世界. 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了应用意识,切实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 练习课;情境串
数学练习课是以学生独立练习为主要内容的课型,它是新授课的补充和延续. 练习课的目的不仅仅是巩固所学知识和熟练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如何理解、应用数学,学会思考的方法,发展数学思维,培养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注意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利用多媒体课件,通过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串,把知识融到活动中,融到故事里,融到生活里. 老师们教学方式发生了变化,不再是站在讲台上出示、订正一道道习题,而是走下讲台与学生一起置身于情境中,做游戏,讲故事,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成为练习课堂上的主要方式,学生在整堂课中快乐、轻松的练习,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运用知识,巩固知识,发展能力,让学生乐此不疲,真正把练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变“要我学” 为“我要学”,变“苦练”为“乐练”,从而充分体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
在实际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要求,选取什么样的情境,如何呈现练习内容,是设计情境串重点要考虑的问题,依据不同的练习内容及目标要求,我尝试为学生创设了形式多样的情境串,大大提高了练习课的教学效率.
一、提供现实生活情境串,活学活用,培养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任务之一,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在部分练习课中设计了现实生活情境串,让学生根据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经验解决实际生活中出现的数学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例如,在“统计”练习课中,我选择学生熟悉的课间活动为背景创设了情境串,在这个大情境中设计了一系列课间活动,如:踢毽子、跳绳、丢沙包、跳皮筋等,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分工完成统计表. 然后对此进行扩展,在全班范围内统计学生自己喜欢的课间活动、体育活动以及奥运会比赛项目.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注重拉近知识和生活的距离,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交流的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学以致用,从而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及分类统计的能力.
二、创设游戏情境串,活跃课堂氛围,提高练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沉重的负担”. 因此,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基于以上认识,为避免练习课单一的计算和简单的重复可能会让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在数学知识运用中,我注重创设游戏情境,以游戏的形式将练习内容呈现给学生. 学生喜爱的游戏很多,如摘苹果、抢椅子、夺红旗、捉迷藏、投标等等,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 在游戏中进行练习,寓教于趣,以趣促思,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模拟实践情境串,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应用意识
在教学中应结合练习内容创设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让学生在实践情境中运用知识. 如在“角的初步认识”练习课中,我们模拟了进入娱乐城堡,必须连闯两关方能进入. 闯关游戏进一步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保持着高度的热情参与到下面的练习活动中. 让学生积极动手动脑,用三角板上的角量出这些角属于哪类角. 学生通过观察,找出娱乐城堡门外的角,然后在自己的练习纸上,用三角板量出这三个角分别属于哪类角. 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加深了对这三种角特征的认识. 在娱乐城堡中,有许多有趣的娱乐设施. 学生可选择自己喜爱的娱乐设施进行观察,找出其中的角,然后再把自己发现的角画下来. 在集体订正时,教师有针对性的选取几个角进行演示. 使学生实现了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转变,发展了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
这样的设计把抽象、枯燥的数学计算问题变成了与实际密切相关的问题,学生非常感兴趣. 既让学生灵活的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又使学生感到数学知识就在自己身边,让学生从“会”过渡到“熟”,由“熟”过渡到“活”.
四、情境串设计体现学科间的整合
不难发现:语文课本里面有很多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我在教学实践中便直接利用这些内容,设计出适合进行数学练习的情景串,实现了语文与数学学科间的整合.
如教学“10以内加减法”练习时,利用的就是语文课本中“数字歌”一课的情境内容. 先让学生观察情境图,根据图中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式解答. 学生可能发现、提出的问题很多,如一共有几条小虫?一共飞来几只小鸟?有3只小羊,它们都去找妈妈了,草地上还剩下几只小羊?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巩固了10以内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为下面的练习做好了铺垫.
我们没有局限于情境图中显示的信息和问题,而是通过老师一句设问“你喜欢与哪个小动物交朋友?”引出下面的练习内容. 如:有的学生说喜欢和小鸭子交朋友,教师就随即点击鸭子,这时会出现一道鸭子给小朋友们出的题目. 有的同学会说想和小牛交朋友,教师就根据学生的意图去点击小牛,同样会出现一道小牛出的题目.
由于学生在学习“数字歌”时就非常感兴趣,当在数学练习课上出现这幅情境图时,学生依然兴趣盎然,积极投入,课堂气氛活跃,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练习课堂情境串的创建,依据练习内容,创设形式多样的情境串,注重学科间的整合,营造出“练中乐、乐中练”的氛围,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窗口,学生通过这个窗口进行观察,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发现数学王国的奥秘,从而帮助他们认识客观世界. 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了应用意识,切实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