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脉冲光(540nm)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59例

来源 :中国美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ym821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毛细血管扩张是影响面部美容的常见问题,也是皮肤光老化的重要表现之一。临床观察发现激光或强脉冲光治疗面部血管性病变有效且副作用较少[1]。目前,常用于治疗毛细血管扩张所选择的波长包括560nm、570nm、590nm的强脉冲光和532nm、585nm、595nm的激光等[2-4],均取得一定疗效,但尚未见540nm强脉冲光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报道。最近,我们采用飞顿II号多功能治疗仪540nm强脉冲光对59例该类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59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女性,年龄18~45岁,病程6个月~24年,皮肤类型为III~V型。病变程度分级:轻度18例,中度30例,重度11例。面部毛细血管扩张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分为:轻度:表现为扩张的毛细血管位于表皮下,散在分布,局部皮肤色泽正常;中度:表现为扩张的毛细血管网状分布,局部皮肤色泽正常;重度:表现为颜面局部皮肤成片发红,散在或网状的扩张毛细血管分布浅层。
  1.2 病例选择:以面颊部毛细血管扩张为主,无明显丘疹、脓疱的患者。排除标准:①近期有日光曝晒史者;②近期使用过光敏药物者;③糖尿病、癫痫病及瘢痕体质者;④孕妇。
  1.3 仪器及材料:飞顿II号多功能治疗仪,540nm滤光头,脉宽可调。配备皮肤冷却系统,使用原厂配备光耦合剂。
  1.4 治疗方法:每次治疗前后拍照并存档。治疗前清洁皮肤、保护毛发、戴护目镜,皮肤表面均匀涂抹冷凝胶,治疗波长540nm,脉宽10~12ms,能量15~18J/cm2。使用已选择的参数于耳前做光斑测试,如皮肤轻微发红且无异常刺痛及红肿可开始治疗,治疗时治疗头轻触凝胶,垂直对准皮肤开始逐个光斑治疗,额部及眼周能量密度适当降低1~2J/cm2。3~4次为一个疗程,每次间隔4周,治疗后治疗区域降温(冷敷)。若烧灼感明显或有水疱可外用抗生素软膏,1周内避免洗热水澡和化妆,治疗期间避免日光曝晒。
  1.5 疗效判定和标准:患者在结束最后一次治疗后1、6个月复诊拍照。医生与患者对比治疗前后照片结合患者满意度判定疗效。基本痊愈:皮损消退≥90%;显效:皮损消退60%~90%;有效:皮损消退30%~60%;无效:皮损消退≤30%或未消退。总有效率=(基本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
  
  2结果
  
  59例患者经一个疗程治疗后基本痊愈53例,显效5例,有效1例,总有效率98.31%(见表1)。33例患者于治疗中及治疗后局部有疼痛、潮红及红肿等症状,均于治疗后48h内症状消退。所有患者局部均未出现色素减退、皮肤瘢痕或萎缩,随诊6个月无复发。典型病例照片见图1~2。
  
  3讨论
  
  强脉冲光用于治疗毛细血管扩张是利用组织对光的选择性吸收并产生光热解效应[5]。治疗需要选择性破坏真皮的畸形血管而不损伤正常表皮组织的最佳波长,为达到此目的,波长必须接近靶色基的光吸收峰,以减少表皮组织或周围真皮组织内其他分子的吸收。光作用于毛细扩张血管的靶色基是氧合血红蛋白,它在418nm、542nm和577nm处有特征性吸收峰[6]。在418nm处的吸收峰最高,但该波长的光穿透深度不够,难以作用到皮肤表面0.1mm以下的血管。因而,强脉冲光治疗血管性病变的最佳波长为靠近542nm和577nm的波长。
  飞顿II号多功能治疗仪平台中的540nm强脉冲光治疗头是氧合血红蛋白的542nm吸收峰最佳匹配波长,推断选择性光热解作用极强,脉冲宽度为10~15ms可调,能选择性破坏扩张的毛细血管,而对黑素细胞及相邻组织损伤小,并可重复多次治疗,直至获得满意效果。我们对59例患者进行540nm强脉冲光治疗,并根据患者皮肤类型、病变程度、病灶分布选择适当的治疗参数,结果总有效率为98.31%,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有效率也随之提高。治疗中发现面积小者较面积大者效果好,面积大者往往是部分皮损消退,部分皮损仍存在。由于病变深浅不一,某些病变分布较深,能量的掌握较困难,因此也影响治疗效果。治疗后无色素沉着、减退及瘢痕形成。另外,此仪器操作简便、能量输出稳定,更大程度地保障了表皮的安全,治疗头的接触性皮肤冷却技术,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表皮的损伤,减轻了患者治疗时的不适感,使患者更易于接受治疗。
  综上,我们认为应用540nm强脉冲光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有明显疗效,安全度高、治疗后护理简单、患者易于接受,是作为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的有效手段之一。
  
  [参考文献]
  [1]孙林潮,高天文,王艳春,等.皮肤血管性病变的激光治疗[J].中国美容医学,2003,10(5):552-554.
  [2]NegishiK, WakamtsuS, KushikataN, et a1. Full-face photorejuvenation of photodamaged skin by intense pulsed light with integrated contact cooling:initial experiences in Asian patients[J].Lasers Surg Med,2002,30:298-305.
  [3]赵红艺,马小兵,李 斌,等. 应用强脉冲光技术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7,4(9):25-27.
  [4]杨 青,马 丽,吴润达,等. 585nmQ开关激光与595nm可调脉宽激光治疗毛细血管扩张[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4,8(18):495-496.
  [5]彭国红.强脉冲光子非剥脱嫩肤技术[J].中国美容医学,2001,10(3):208-209.
  [6]高天文,孙林潮.美容激光医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41.
  
  [收稿日期]2008-05-05[修回日期]2008-07-09
  编辑/李阳利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2001年1月~2008年1月,我们应用MTC-3微波手术仪(南京微波电子研究所)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患者168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68例患者均来自我科门诊,男8例,女160例,年龄15~50岁,平均32.5岁。其中102例为面颊部片状皮损,34例为鼻翼周边弧行皮损,32例为蜘蛛痣。    2治疗方法    常规消毒,无需麻醉。打开微波手术仪开关,根据血管直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高分子聚合体表面润湿性对成纤维细胞初期贴附能力的影响。方法:使用薄膜等离子体聚合法在圆形盖玻片表面生成六甲基二硅氧烷(Hexamethyldisiloxane, HMDSO)薄膜聚合体,然后用低温氧等离子体轰击聚合体表面,根据轰击时间的不同形成一系列的不同润湿性表面,将成纤维细胞系L929接种于不同润湿性表面,观察6h、12h时细胞的贴附率,并观察细胞的形态。结果:随着氧等离子体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三维计算机断层摄影血管造影(Three-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3D-CTA)检查在体表血管畸形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33例临床初步诊断血管畸形且病变范围较大的患者行3D-CTA检查,并以结果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和实施。结果:33例患者3D-CTA诊断为静脉畸形,其中21例经病理检查证实,所得影像显示清楚。其中2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面癣发病的相关因素、临床特点及诊断,降低误诊率。方法: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病史及临床表现。结果:面癣见于各年龄段,但以21~40岁多见;67.1%的面癣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症状典型与否和病程长短呈负相关;69.5%的患者合并一种或一种以上其他部位浅部真菌病;76.8%的患者曾被误诊为湿疹、过敏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等;自体接种、重体力工作、接触患病动物是诱发面癣的重要因素,滥用激素软
期刊
1临床资料    1.1病史资料:患儿系女婴,7月大。因“左面部肿块1月”于2007年11月26日入院,1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面部肿块,约黄豆粒大小,伴红、肿,无明显哭闹,表面有白头,后白头自行破溃消失,破溃面愈合,有无脓性分泌物具体不详。未行相应治疗,肿块逐渐增大,变硬,无寒战,发热。家族无类似病史。(如图1~2)    1.2体格检查:左面颊见约2cm×2cm大小质硬肿物,与皮肤粘连,界限不清
期刊
痤疮是一种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青年男女颜面部,因影响美观,患者求治心切[1]。2006年1月~2008年2月,我们采用高压氧联合异维A酸治疗中重度痤疮患者,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入选标准:入选患者均具有典型的中重度痤疮的临床表现[2],病程3个月~2年,年龄18~35岁,性别不限,入选前多采用其他方法治疗,但效果不佳。对育龄妇女嘱在服药期间
期刊
随着生活及审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牙科修复的目标不仅要求功能好,而且要求能达到天然牙的色泽及外观。全瓷贴面修复体因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美学性和牙体预备量少等优点,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多。目前,关于全瓷贴面修复的文章比较多,绝大多数都是从临床方面进行报道,关于其制作工艺方面的比较少,如何制作出颜色自然、形态美观、适合性良好的全瓷贴面呢?近年来,我科使用义获嘉公司的第三代热压铸陶瓷E-max进行全瓷贴
期刊
[摘要]目的:比较两种仪器Chromameter CM2500d 和Maxmeter MX18在客观测量正常皮肤颜色及紫外线照射后皮肤颜色时的异同。方法:Chromameter CM2500d 的输出结果为L*a*,Maxmeter MX18的输出结果为M和E。其中L*和M反映皮肤黑素的变化,而a*和E则反映皮肤红斑的变化。测量正常皮肤曝光和非曝光部位的皮肤颜色,比较两种仪器的异同;分别以最小红斑
期刊
在要求做重睑成形的年轻患者中,有部分患者呈现眼睑迟缓征的眼部表现,眼睑迟缓征俗称“三角眼”,其视觉上表现为睑裂开大程度细小,睑裂后1/3下垂,呈三角形眼形态,给人以阴险、不易相处之感,女性温柔气质不足,这种求美者往往在咨询重睑成形手术时经医师解释方对该种眼型有较深认识。2007年1月~2008年1月,对25例女性青年眼睑迟缓征求美者通过切除冗余皮肤、眼轮匝肌和眶隔脂肪的重睑成形术,明显改善了眼部形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应用经皮上睑提肌缩短术矫治上睑下垂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经皮入路上睑提肌缩短术治疗上睑下垂27例(52眼),术后对临床效果进行随访观察。结果:经平均6个月(6~24个月)随访,其中早期轻度睑裂闭合不全10例,经1~2月保守治疗后完全恢复,矫治不足1例(1眼),3个月后经再次手术后矫正。术后远期(3个月以上)疗效良好,睑裂高度矫正至正常,重睑皱襞自然,弧形流畅。结论:经皮上睑提肌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