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中国改革步伐的加快,以及“一带一路”的迅速发展,促使中国企业不断走向世界,走向亚非欧等国家,这些国家经济环境的变化,又要求中国企业要不断适应新情况。“一带一路”和经济全球化给企业带来巨大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挑战中站稳脚跟,就需要先立足自身竞争力的增强,才能够更好地向全球市场进军。文章旨在从企业内部控制(以下简称内控)的含义和提升内控质量的意义谈起,分析阐述企业内控当前存在的质量困境,以此为依据提出对策和途径。
关键词:企业内控;内控质量困境;提升途径
面对当前中国的改革目标和“一带一路”的推进,中国企业要积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中国企业要在发展中“走出去”,就需要先“修炼内功”,立足自身,搞好公司治理和内部管理,提升企业的“硬实力”和“走出去”的底气,而内控是企业治理和管理的根基。但就目前情况看,企业的内控质量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制约企业内控发展或是影响企业内控质量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帮助企业摆脱困境,提升企业内控质量,进而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展现中国企业的良好形象是我们本文重点探讨的话题。
一、提升内控质量的意义
内控是指企业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高效运行,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完整、准确,在企业内部采取的一些列自我调整、约束、控制和评价的方法、程序和措施,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帮助企业达到巩固自身,提升经营效率和效果的目的,而提升内控质量对企业的运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当前世界处于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企业竞争愈来愈激烈。这一阶段虽然有许多机遇,给企业创造了很多机会,但也需面对许多风险,企业能否屹立不倒,还要看企业的“内功”,看企业管理和治理的效果。而内控可以识别诊断企业经营等活动中存在的不规范、不合理现象,帮助企业在投资、筹资、经营、财务等各方面控制和防范风险,保障资产安全,防止错报和舞弊。
(二)有利于企业规章制度的高质量运行
规章制度是企业有序运行的根本,良好的内控系统可以促进企业规章制度在设计方面的持续优化。同时,高质量的内控提供完善的监督和绩效手段,可使企业规章制度得以严格贯彻,而不是敷衍了事,流于形式。
(三)有利于提升企业运营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内控通过对企业生产经营、采购销售、资产管理等活动的管理和控制,保障了企业经营和生产任务的有序完成。而良好的内控更可以促进企业经营活动的良性循环,在实现制衡的同时又能促进业务运转的最大效率,调动企业不同层级员工的积极性,员工参与度更高,工作热情更高涨,企业经营的效率和效果就会越好。
二、当前企业内控质量困境
中国企业内控发展已历经十年,自2008年《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发布以来,中国企业就参与到内控体系的建设浪潮中,大家忙的不亦乐乎。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建设内控的热情慢慢冷却下来,重视度大不如前。究其原因,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企业管理者对内控的认识不足;二是没有与企业战略发展相适应;三是职能划分不合理;四是没有与企业现有管理实现较好地融合;五是内控保障措施薄弱。下面笔者将这些制约内控发展的瓶颈和影响内控质量的困境进行具体分析和阐述,帮助企业探寻内控质量困境的解决之策。
(一)企业管理者对内控的认识不足
企业管理者是内控建设和发展的主要推动者,缺少企业管理者的支持,内控工作无从谈起,而管理者们的管理理念和思维方式又深深地影响着内控的发展之路。在内控体系建设大潮的初期,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许多企业建设内控的初衷是希望提升企业在当时复杂经济背景下的危机处理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但有一部分企业则是出于合规内控的思维,报告导向型的内控建设,并不是出于企业自身真正的管理需要,这就导致后来内控的昙花一现,不能持续也无法为企业带来真正价值。
另一方面,部分企业管理者对内控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内控就是简单的企业对员工监督和管理。这些观念在日常工作中表现出来,导致了员工在业务开展过程中盲目遵从管理指令,而不是严格按规章制度执行。管理者的管理指令和行为凌驾于内控制度之上,使得内控质量十分堪忧。
(二)没有与企业战略发展相适应
当前内控发展的一个共性问题,就是没有做到与企业的战略发展相适应。在中国的改革目標和“一带一路”的推进下,中国企业正积极地向外扩张,股权收购、资产并购、筹融资、工程建设等一系列活动都需要与企业战略和发展相协调配合的部门和专业的高度参与,如项目开发、法律、财务、工程等等。而内控的关注点似乎与企业的大发展有些格格不入,过多的是关注业务循环的细枝末节,在企业的发展进程中也缺乏参与度和存在感,因而渐渐被忽略。同时,内控为企业创造的是隐性的价值,不那么容易被企业管理层所注意,这也是影响内控发展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职能设置需进一步优化
许多企业将内控建设和内控评价混为一谈,在内控建设大潮的初始,大部分企业出于信息共享和业务效率上的考虑,将内控建设和内控评价工作放在一个部门内运行,虽然有历史原因,也有业务上的考虑,但是这种既做运动员又做裁判员的设计,本身就违反了内控不相容职责相互分离的原则;此外,部分企业只有内控评价没有内控建设,或者以评代建,都较大程度地影响了内控对企业所能发挥的作用。
(四)没有与企业现有管理实现有效融合
中国大型企业都搭建有健全的管理体系,比如ISO质量管理体系、制度管理体系、内控体系等等,这些标准虽然形式有异但实质基本想同,在目标、要求等方面均有相通之处。但大部分企业并没有厘清这些体系之间的关系,没有实现与内控的有机统一,而是任其各自为政,员工在标准执行上疲于奔命,最后不得不应付了事;有些企业则做到了将制度和标准融入到内控体系当中,但苦于资源投入、技术手段等方面的限制,内控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更新和同步,最终不了了之。 (五)内控保障措施薄弱
内控不是孤立无援的控制手段,需要其他措施作保障。而考核可视为企业内控得以有效执行的“催化剂”,作为企业治理管理的重要手段和工具,考核可以促进内控管理水平的提升,有效调动每个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员工更好地执行并完成内控任务,实现内控管理的目标。然而,当前中国企业内控考核制度仍在探索当中,设计一个科学、合理兼具可操作性的考核制度是中國企业需要努力和持续探索的领域;审计作为内控的监督手段,是内控体系的重要一环也是最后的一环,但是许多企业忽略了审计监督的重要性,许多中小企业由于员工不足,认为增加审计会增加工作量并挫伤员工积极性。其实恰恰相反,审计监督可以改进和优化管理,将企业不合规、不合理甚至是藏污纳垢问题得到及时纠正和处理,企业健康发展,员工更加积极向上,内控环境自然会变得更好。
三、创新发展,努力提升内控质量
上文遇到的内控瓶颈和困难都只是暂时的,只要我们紧跟着改革创新的步伐,重视内控,多思考多创新,相信提升企业内控质量指日可待。
(一)完善企业内控环境
内控,需要从企业治理体系顶层设计开始,自上而下、扎实开展、稳步推进、共同参与,其是企业内生的需要,是企业长远发展的考虑,而非表面功夫,只追求短期利益。所以,提升企业内控质量,需要先从培养企业管理层的管理思维和员工的风险意识入手,通过长期的、持续的宣贯和培训,将内控理念植入到企业文化和人们的意识中,人们理解了,内控就自然会受到关注和重视,人人讲内控、人人都参与内控,其他问题均可迎刃而解;二是优化职能设置。应进一步厘清内控在企业管理中的具体职责,提出切实可行的内控职能优化方案,内控建设与内控评价是两个不相容的职能,应在不同的部门发挥自己重要的作用;三是注重内控的创新。内控管理并不是一成不变,而应该顺应企业的发展和变革,勇于创新。不论在机制或是方法上,都可以去探索和尝试,比如我们可以通过持续的内控梳理或创新技术手段来实现企业制度标准与内控体系的同步。创新是内控发展的原动力,忽视创新内控将必定衰败。
(二)加强内控在企业经营发展的参与度,提升内控在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内控应更多地参与到企业的改革发展进程中来,并在企业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比如,在股权收购、筹融资等重大事项决策过程中,内控可参与其中,利用专业的方法和工具帮助企业识别评估和应对风险,或从风险及合规角度提供咨询建议;在新企业初设时,内控应及时介入,帮助企业梳理流程、建立规范,为企业建立合理、可行的内控方案和管理制度;在运营阶段,通过持续的、深入的、高质量的内控评价或审计,可帮助企业发现运行机制、模式等宏观层面存在的问题或舞弊情况,并提出改进建议,其输出的成果应该是量化和显性的。内控应在企业的发展进程中贡献更多的价值,发挥更大的作用,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而不能袖手旁观、作壁上观。
(三)完善内控保障措施
科学完善的考核制度和机制不仅可以完善内控,还可以促进企业整体目标的实现。内控考核制度的设计要结合企业实际,科学、合理且具可操作性,既可以调动员工遵循内控的积极性,又可以对违反规则的企业和人员进行处罚,其应该是企业与员工之间“双赢”的局面;另一方面,企业应加大重视内部审计工作,强化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地位,突出内部审计客观性和专业性,并加大对审计成果的合理运用,条件合适时可考虑将审计结果与考核挂钩,这样内控的效果会更加凸显。
四、结束语
企业要走出国门,除了注重企业的“硬指标”,还要看企业的“软实力”,这其中就包括企业的内控,只有这样才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抓住机遇、赢得未来。本文从笔者的视角阐述了企业内控质量的重要性意义,提示人们关注、重视企业面临的内控质量困境,并且根据经验以及对内控工作的了解对内控困境的解决提出建设意见,以供参考。希望在不断的探索实践中,中国企业的发展会变得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张西栓.内部控制质量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6(21).
[2]秦岭.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执行的保障措施[J].管理世界,2015(18).
[3]吕成霞.新时期提升企业内控质量的具体途径及方法研究[J].经贸实践,2015(16).
[4]戴莉萍.浅谈提升企业内控质量的有效途径[J].财经界,2015(30).
[5]孙明慧.企业内控工作质量提升途径研究[J].现代商业,2014(26).
(作者单位:深圳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关键词:企业内控;内控质量困境;提升途径
面对当前中国的改革目标和“一带一路”的推进,中国企业要积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中国企业要在发展中“走出去”,就需要先“修炼内功”,立足自身,搞好公司治理和内部管理,提升企业的“硬实力”和“走出去”的底气,而内控是企业治理和管理的根基。但就目前情况看,企业的内控质量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制约企业内控发展或是影响企业内控质量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帮助企业摆脱困境,提升企业内控质量,进而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展现中国企业的良好形象是我们本文重点探讨的话题。
一、提升内控质量的意义
内控是指企业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高效运行,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完整、准确,在企业内部采取的一些列自我调整、约束、控制和评价的方法、程序和措施,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帮助企业达到巩固自身,提升经营效率和效果的目的,而提升内控质量对企业的运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当前世界处于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企业竞争愈来愈激烈。这一阶段虽然有许多机遇,给企业创造了很多机会,但也需面对许多风险,企业能否屹立不倒,还要看企业的“内功”,看企业管理和治理的效果。而内控可以识别诊断企业经营等活动中存在的不规范、不合理现象,帮助企业在投资、筹资、经营、财务等各方面控制和防范风险,保障资产安全,防止错报和舞弊。
(二)有利于企业规章制度的高质量运行
规章制度是企业有序运行的根本,良好的内控系统可以促进企业规章制度在设计方面的持续优化。同时,高质量的内控提供完善的监督和绩效手段,可使企业规章制度得以严格贯彻,而不是敷衍了事,流于形式。
(三)有利于提升企业运营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内控通过对企业生产经营、采购销售、资产管理等活动的管理和控制,保障了企业经营和生产任务的有序完成。而良好的内控更可以促进企业经营活动的良性循环,在实现制衡的同时又能促进业务运转的最大效率,调动企业不同层级员工的积极性,员工参与度更高,工作热情更高涨,企业经营的效率和效果就会越好。
二、当前企业内控质量困境
中国企业内控发展已历经十年,自2008年《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发布以来,中国企业就参与到内控体系的建设浪潮中,大家忙的不亦乐乎。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建设内控的热情慢慢冷却下来,重视度大不如前。究其原因,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企业管理者对内控的认识不足;二是没有与企业战略发展相适应;三是职能划分不合理;四是没有与企业现有管理实现较好地融合;五是内控保障措施薄弱。下面笔者将这些制约内控发展的瓶颈和影响内控质量的困境进行具体分析和阐述,帮助企业探寻内控质量困境的解决之策。
(一)企业管理者对内控的认识不足
企业管理者是内控建设和发展的主要推动者,缺少企业管理者的支持,内控工作无从谈起,而管理者们的管理理念和思维方式又深深地影响着内控的发展之路。在内控体系建设大潮的初期,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许多企业建设内控的初衷是希望提升企业在当时复杂经济背景下的危机处理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但有一部分企业则是出于合规内控的思维,报告导向型的内控建设,并不是出于企业自身真正的管理需要,这就导致后来内控的昙花一现,不能持续也无法为企业带来真正价值。
另一方面,部分企业管理者对内控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内控就是简单的企业对员工监督和管理。这些观念在日常工作中表现出来,导致了员工在业务开展过程中盲目遵从管理指令,而不是严格按规章制度执行。管理者的管理指令和行为凌驾于内控制度之上,使得内控质量十分堪忧。
(二)没有与企业战略发展相适应
当前内控发展的一个共性问题,就是没有做到与企业的战略发展相适应。在中国的改革目標和“一带一路”的推进下,中国企业正积极地向外扩张,股权收购、资产并购、筹融资、工程建设等一系列活动都需要与企业战略和发展相协调配合的部门和专业的高度参与,如项目开发、法律、财务、工程等等。而内控的关注点似乎与企业的大发展有些格格不入,过多的是关注业务循环的细枝末节,在企业的发展进程中也缺乏参与度和存在感,因而渐渐被忽略。同时,内控为企业创造的是隐性的价值,不那么容易被企业管理层所注意,这也是影响内控发展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职能设置需进一步优化
许多企业将内控建设和内控评价混为一谈,在内控建设大潮的初始,大部分企业出于信息共享和业务效率上的考虑,将内控建设和内控评价工作放在一个部门内运行,虽然有历史原因,也有业务上的考虑,但是这种既做运动员又做裁判员的设计,本身就违反了内控不相容职责相互分离的原则;此外,部分企业只有内控评价没有内控建设,或者以评代建,都较大程度地影响了内控对企业所能发挥的作用。
(四)没有与企业现有管理实现有效融合
中国大型企业都搭建有健全的管理体系,比如ISO质量管理体系、制度管理体系、内控体系等等,这些标准虽然形式有异但实质基本想同,在目标、要求等方面均有相通之处。但大部分企业并没有厘清这些体系之间的关系,没有实现与内控的有机统一,而是任其各自为政,员工在标准执行上疲于奔命,最后不得不应付了事;有些企业则做到了将制度和标准融入到内控体系当中,但苦于资源投入、技术手段等方面的限制,内控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更新和同步,最终不了了之。 (五)内控保障措施薄弱
内控不是孤立无援的控制手段,需要其他措施作保障。而考核可视为企业内控得以有效执行的“催化剂”,作为企业治理管理的重要手段和工具,考核可以促进内控管理水平的提升,有效调动每个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员工更好地执行并完成内控任务,实现内控管理的目标。然而,当前中国企业内控考核制度仍在探索当中,设计一个科学、合理兼具可操作性的考核制度是中國企业需要努力和持续探索的领域;审计作为内控的监督手段,是内控体系的重要一环也是最后的一环,但是许多企业忽略了审计监督的重要性,许多中小企业由于员工不足,认为增加审计会增加工作量并挫伤员工积极性。其实恰恰相反,审计监督可以改进和优化管理,将企业不合规、不合理甚至是藏污纳垢问题得到及时纠正和处理,企业健康发展,员工更加积极向上,内控环境自然会变得更好。
三、创新发展,努力提升内控质量
上文遇到的内控瓶颈和困难都只是暂时的,只要我们紧跟着改革创新的步伐,重视内控,多思考多创新,相信提升企业内控质量指日可待。
(一)完善企业内控环境
内控,需要从企业治理体系顶层设计开始,自上而下、扎实开展、稳步推进、共同参与,其是企业内生的需要,是企业长远发展的考虑,而非表面功夫,只追求短期利益。所以,提升企业内控质量,需要先从培养企业管理层的管理思维和员工的风险意识入手,通过长期的、持续的宣贯和培训,将内控理念植入到企业文化和人们的意识中,人们理解了,内控就自然会受到关注和重视,人人讲内控、人人都参与内控,其他问题均可迎刃而解;二是优化职能设置。应进一步厘清内控在企业管理中的具体职责,提出切实可行的内控职能优化方案,内控建设与内控评价是两个不相容的职能,应在不同的部门发挥自己重要的作用;三是注重内控的创新。内控管理并不是一成不变,而应该顺应企业的发展和变革,勇于创新。不论在机制或是方法上,都可以去探索和尝试,比如我们可以通过持续的内控梳理或创新技术手段来实现企业制度标准与内控体系的同步。创新是内控发展的原动力,忽视创新内控将必定衰败。
(二)加强内控在企业经营发展的参与度,提升内控在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内控应更多地参与到企业的改革发展进程中来,并在企业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比如,在股权收购、筹融资等重大事项决策过程中,内控可参与其中,利用专业的方法和工具帮助企业识别评估和应对风险,或从风险及合规角度提供咨询建议;在新企业初设时,内控应及时介入,帮助企业梳理流程、建立规范,为企业建立合理、可行的内控方案和管理制度;在运营阶段,通过持续的、深入的、高质量的内控评价或审计,可帮助企业发现运行机制、模式等宏观层面存在的问题或舞弊情况,并提出改进建议,其输出的成果应该是量化和显性的。内控应在企业的发展进程中贡献更多的价值,发挥更大的作用,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而不能袖手旁观、作壁上观。
(三)完善内控保障措施
科学完善的考核制度和机制不仅可以完善内控,还可以促进企业整体目标的实现。内控考核制度的设计要结合企业实际,科学、合理且具可操作性,既可以调动员工遵循内控的积极性,又可以对违反规则的企业和人员进行处罚,其应该是企业与员工之间“双赢”的局面;另一方面,企业应加大重视内部审计工作,强化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地位,突出内部审计客观性和专业性,并加大对审计成果的合理运用,条件合适时可考虑将审计结果与考核挂钩,这样内控的效果会更加凸显。
四、结束语
企业要走出国门,除了注重企业的“硬指标”,还要看企业的“软实力”,这其中就包括企业的内控,只有这样才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抓住机遇、赢得未来。本文从笔者的视角阐述了企业内控质量的重要性意义,提示人们关注、重视企业面临的内控质量困境,并且根据经验以及对内控工作的了解对内控困境的解决提出建设意见,以供参考。希望在不断的探索实践中,中国企业的发展会变得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张西栓.内部控制质量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6(21).
[2]秦岭.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执行的保障措施[J].管理世界,2015(18).
[3]吕成霞.新时期提升企业内控质量的具体途径及方法研究[J].经贸实践,2015(16).
[4]戴莉萍.浅谈提升企业内控质量的有效途径[J].财经界,2015(30).
[5]孙明慧.企业内控工作质量提升途径研究[J].现代商业,2014(26).
(作者单位:深圳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