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语言技能”是一门年轻的课程,从国家教委于1993年颁布《师范院校“教师口语”课程标准》规定全国各高等师范院校必须开设“教师口语”课至今也只有十几年时间。我们认为,作为一门以技能训练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性课程,它在课堂教学和训练指导方面都有其独特性,不能机械地依据或照搬一套教学模式而忽略了地区、教学对象、教学条件等的差异。
关键词:教师口语 教学方法 探究
“教师语言技能”是研究教师口语运用规律的一门应用语言学科,是在理论指导下培养师范类各专业学生在教育、教学等工作中口语运用能力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培养未来教师职业技能的必修课。近年来,众多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对“教师语言技能”课程从体系到内容,从教材到教法,从理论到训练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为我们的教学科研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然而我们认为,作为一门以技能训练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性课程,它在课堂教学和训练指导方面都有其独特性,不能机械地依据或照搬一套教学模式而忽略了地区、教学对象、教学条件等的差异。对“教师语言技能”课程构建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的探讨:
一、突出重点,合理分配教学内容
《师范院校教师口语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由普通话口语训练、一般口语交际训练和教师口语训练三部分组成。”
我院于2003年始在小学教育本科类学生的第三、第四学期开设“教师口语”课,并针对我院小教专业本科生的学习特点和将来的就业方向,将课程名称定为“教师语言技能”课,共36学时,选用由程培元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出版的《教师口语教程》为教科书,同时选用郭启明编写,语文出版社出版的《教师语言艺术》,以及刘伯奎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教师口语训练手册》为教学主要参考用书。
二、以“练”为主,科学处理“讲”“练”关系
毋庸置疑,教师语言技能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的侧重点是技能训练,很多教师也把口语训练作为本课程教学的主线贯穿始终,“训练为主、讲授为辅”在教师口语的教学中已达成共识。因为课时有限或学生数量多等原因,为了保证训练的时间和训练面以达到注重实践训练的目的,有些教师甚至放弃了课堂上的理论讲授,改为“以评代讲”,课内示范讨论、课外实践操练等教学模式来进行。我们认为,对于小学教育专业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进入大学的时间还不长,大一期间的学习内容主要以公共基础课为主,其中专业方面有许多学科的理论,如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等他们并未接触或并不了解,如果一味注重实践训练而忽视理论的讲授,那将是一种无理论依据的盲目的训练,收效甚微。然而,要按照教材的要求循序渐进、按部就班地进行系统的理论讲解又不符合课时安排的现实,因此,我们考虑到现实情况,针对学生实际,确定了对理论知识“有所选择、突出重点”的方案,对“一般口语交际”中的单项表述——朗诵、演讲、“教师教学口语”“教师教育口语”和“教师职业交际口语”的内容进行有重点地讲解。在“讲”和“练”时间分配上,基本采用1∶3的比例进行,即用课时的四分之一时间进行理论讲授,用课时的四分之三来进行训练。在“讲”和“练”的程序安排上则采用灵活机动的做法,可以先讲后练,可以先练后评,可以集中训练集体讲评,也可以轮流训练逐个点评。
三、大胆创新,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方法来自于教学实践活动,它指向特定的教学目标,遵循一定的教学程序。本课程的课程性质决定了它的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因此,我们必须改变以往传统的以教师讲为主的理论讲授型,代之以学生讲为主的技能训练型。
1.充分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师语言技能”是一门实践性课程,课堂教学不能采用教师“一言堂”“满堂灌”式的方法,教师应尽量把讲台让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然而,经过高考的小教本科学生长期受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其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能力水平都带有鲜明的“高考后遗症”,他们更习惯于被动参与,缺乏主动性。大学生往往“讷于言,慎于行”,在口头表达上还不如小学生主动,但本科階段的学生都有一定的自主学习意识和独立自学能力。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在教师口语理论教学中,我们尝试了“学与讲结合”“内与外结合”的方法。在技能训练中,我们尝试了“定与选结合”“练与评结合”的办法。即在进行口语训练中,由教师确定训练的要求和范围,学生选择具体的训练内容和题目。
2.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尝试运用了“示例演练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和“模拟情境训练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示例演练教学法是支持自适应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例如,在进行一般口语交际训练中,我们将一些名家口语表达的声像资料用做示例,分析其特点,提供给学生模仿学习;同时将教师和部分语音条件优秀的学生在课堂所做的口语表达示范作为示例演练的形式,让学生从中体会各种口语表达形式的特点,帮助学生找出口语表达的一般规律。
“案例分析法”的具体操作法是将学生在课堂练习时的录像资料或学生课外收集的资料用做案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和学生共同讨论,分析其中的优点或不足,以供学生参照改进。案例可以来自声像资料,也可以来自课堂实践;可以是典型的可供学习的,也可以是反面教材以便学生进一步提高的。
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基本没有教学实践经验,对教学工作的感性认识不足,因此,我们在进行“教学口语”和“教育口语”训练时,采用了“模拟情境训练法”。“情境”是知识产生或使用的具体环境,主要包括:(1)利用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案例或任务,(2)利用语言或其他符号系统进行表达和交流的场景或任务等。例如:为了更好进入角色,我们要求同学之间都以“老师”相称;课前都要求学生备课、试讲;不管在台上讲几分钟,都要求有良好的教态,讲解内容正确,相对完整;要求小组合作,有老师,有学生,有课堂气氛。尽管学生的表现还很稚嫩,教学方法运用尚不完善,但实践证明,学生很感兴趣,认为这样的训练方法有现场感,也有训练效果。
参考文献:
程培元.教师口语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晓庄学院
关键词:教师口语 教学方法 探究
“教师语言技能”是研究教师口语运用规律的一门应用语言学科,是在理论指导下培养师范类各专业学生在教育、教学等工作中口语运用能力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培养未来教师职业技能的必修课。近年来,众多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对“教师语言技能”课程从体系到内容,从教材到教法,从理论到训练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为我们的教学科研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然而我们认为,作为一门以技能训练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性课程,它在课堂教学和训练指导方面都有其独特性,不能机械地依据或照搬一套教学模式而忽略了地区、教学对象、教学条件等的差异。对“教师语言技能”课程构建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的探讨:
一、突出重点,合理分配教学内容
《师范院校教师口语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由普通话口语训练、一般口语交际训练和教师口语训练三部分组成。”
我院于2003年始在小学教育本科类学生的第三、第四学期开设“教师口语”课,并针对我院小教专业本科生的学习特点和将来的就业方向,将课程名称定为“教师语言技能”课,共36学时,选用由程培元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出版的《教师口语教程》为教科书,同时选用郭启明编写,语文出版社出版的《教师语言艺术》,以及刘伯奎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教师口语训练手册》为教学主要参考用书。
二、以“练”为主,科学处理“讲”“练”关系
毋庸置疑,教师语言技能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的侧重点是技能训练,很多教师也把口语训练作为本课程教学的主线贯穿始终,“训练为主、讲授为辅”在教师口语的教学中已达成共识。因为课时有限或学生数量多等原因,为了保证训练的时间和训练面以达到注重实践训练的目的,有些教师甚至放弃了课堂上的理论讲授,改为“以评代讲”,课内示范讨论、课外实践操练等教学模式来进行。我们认为,对于小学教育专业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进入大学的时间还不长,大一期间的学习内容主要以公共基础课为主,其中专业方面有许多学科的理论,如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等他们并未接触或并不了解,如果一味注重实践训练而忽视理论的讲授,那将是一种无理论依据的盲目的训练,收效甚微。然而,要按照教材的要求循序渐进、按部就班地进行系统的理论讲解又不符合课时安排的现实,因此,我们考虑到现实情况,针对学生实际,确定了对理论知识“有所选择、突出重点”的方案,对“一般口语交际”中的单项表述——朗诵、演讲、“教师教学口语”“教师教育口语”和“教师职业交际口语”的内容进行有重点地讲解。在“讲”和“练”时间分配上,基本采用1∶3的比例进行,即用课时的四分之一时间进行理论讲授,用课时的四分之三来进行训练。在“讲”和“练”的程序安排上则采用灵活机动的做法,可以先讲后练,可以先练后评,可以集中训练集体讲评,也可以轮流训练逐个点评。
三、大胆创新,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方法来自于教学实践活动,它指向特定的教学目标,遵循一定的教学程序。本课程的课程性质决定了它的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因此,我们必须改变以往传统的以教师讲为主的理论讲授型,代之以学生讲为主的技能训练型。
1.充分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师语言技能”是一门实践性课程,课堂教学不能采用教师“一言堂”“满堂灌”式的方法,教师应尽量把讲台让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然而,经过高考的小教本科学生长期受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其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能力水平都带有鲜明的“高考后遗症”,他们更习惯于被动参与,缺乏主动性。大学生往往“讷于言,慎于行”,在口头表达上还不如小学生主动,但本科階段的学生都有一定的自主学习意识和独立自学能力。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在教师口语理论教学中,我们尝试了“学与讲结合”“内与外结合”的方法。在技能训练中,我们尝试了“定与选结合”“练与评结合”的办法。即在进行口语训练中,由教师确定训练的要求和范围,学生选择具体的训练内容和题目。
2.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尝试运用了“示例演练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和“模拟情境训练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示例演练教学法是支持自适应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例如,在进行一般口语交际训练中,我们将一些名家口语表达的声像资料用做示例,分析其特点,提供给学生模仿学习;同时将教师和部分语音条件优秀的学生在课堂所做的口语表达示范作为示例演练的形式,让学生从中体会各种口语表达形式的特点,帮助学生找出口语表达的一般规律。
“案例分析法”的具体操作法是将学生在课堂练习时的录像资料或学生课外收集的资料用做案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和学生共同讨论,分析其中的优点或不足,以供学生参照改进。案例可以来自声像资料,也可以来自课堂实践;可以是典型的可供学习的,也可以是反面教材以便学生进一步提高的。
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基本没有教学实践经验,对教学工作的感性认识不足,因此,我们在进行“教学口语”和“教育口语”训练时,采用了“模拟情境训练法”。“情境”是知识产生或使用的具体环境,主要包括:(1)利用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案例或任务,(2)利用语言或其他符号系统进行表达和交流的场景或任务等。例如:为了更好进入角色,我们要求同学之间都以“老师”相称;课前都要求学生备课、试讲;不管在台上讲几分钟,都要求有良好的教态,讲解内容正确,相对完整;要求小组合作,有老师,有学生,有课堂气氛。尽管学生的表现还很稚嫩,教学方法运用尚不完善,但实践证明,学生很感兴趣,认为这样的训练方法有现场感,也有训练效果。
参考文献:
程培元.教师口语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晓庄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