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搂一瓣心香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面对当下学生冷漠地应对语文,没有耐心去读,不会真正欣赏语文的美丽。所以在语文教学之余,我常常思考,究竟有没有一种仿佛点金石一样的东西,照耀出语文的光彩,焕发出语文的魅力!为此,我探索将音乐适时实地适量地引入语文课堂,以提高学生上语文课的兴趣,更好地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语文 教学 音乐 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041-02
  文学与音乐本应有着一种不解之缘,无数诗文名家常常在音乐中捕捉灵感,在音乐中陶冶性情。语文课堂上如果能使文学美融合音乐美,一定可以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享受文学作品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也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美的艺术魅力。
  音乐是艺术,从审美的角度唤起学生的感受的共鸣,针对学生具有可塑性的特点,借助音乐的感召力,有目的的听,激发内在的情感,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有些语文课本所选的文章是不同时代的作品,已远离学生的生活。教学时老师通常只是作一些时代背景的简单介绍,就像上历史课一样单调乏味,这很易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感到枯燥无味,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甚至有学生在课余说自己上语文课基本都是昏昏欲睡,可想效果肯定就不好。如果教学形式能灵活多样,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兴趣,那提高教学效果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因此音乐在语文课中恰到好处的运用,可以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苏霍姆林斯基说:“对美的感知和理解是审美教育的核心,是审美修养的要点,没有这种修养,人的感情对生活中一切美好和高尚的东西会无动于衷。”适当的运用音乐教学与语文课堂相信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新课导入中的歌声,先声夺人
  一篇课文的教学,课前的激趣极为重要,特别是学生比较陌生的事物,如果教师只是简单的谈话导入,就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我们用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效果就会大不一样。首先,在教室里营造一种气氛,调动学生的某种情感,再引言揭题,就能先声夺人。我在进行《黄河颂》一课的教学时,面对眼前生活在江南的学生,他们对华北,对黄河的景观了解并不是很多,很难体会那山河的雄奇壮丽,当然也无法感受那抗敌战士的英勇神武。鉴于此,我在上课之前就给学生们播放了课文所节选部分的《黄河大合唱》的第二部分《黄河颂》,让学生在音乐中,在歌声中感受危难当头时中华民族所表现出的悲壮情怀。结果学生听得热血沸腾,壮怀激越。接下来的教学就很顺理成章了,整堂课没有一个开小差,课堂效果非常好。还有一次,我在学校所承办的市中小学课堂教学艺术节活动节上,讲的课文是《云南歌会》,这是一篇极富情趣的散文,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内容并不深奥,课文的背景就是一幅优美的图画,学生在预习课文时早就观看了插图,兴奋点已经过去,那还能靠什么来调动学生的兴趣呢?同时,我也考虑到了地域民风的差异,非常有智慧地在上课前让学生欣赏云南民歌《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远方的客人那请你留下来,唉洛唉洛唉洛唉,姑娘们赶着白色的羊群,踏着晚霞她们就要回来要回来,那个塞洛塞那个唉洛唉……”
  这一首优美热情的歌曲一放,听课老师也一下子就被吸引了,再看学生的脸上,也露出了喜悦的表情,看来孩子们也已进入到淳朴惬意和回归自然的放松境界中去了。
  伴着音乐我深情地说:“在云南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每逢集会或节日,人们总是聚在一起,即兴歌唱,问答,游戏传情等。那些古老的歌会,蕴含着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今天,我们就跟随著名作家沈从文先生走进《云南的歌会》,来感受一下那里的民风民俗。”学生在优美动听的音乐中,身临其境,不知不觉地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本节课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发言也精彩连连,这里面固然有我对教材的准确把握,但利用音乐创设情景开头,无疑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用音乐导入新课,能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一堂课,好的开头,给人以艺术的享受,课堂上师生都进入了一种美妙的境界,自然对学习的课文充满了也就兴趣。
  二、文本解读中的歌声,事半功倍
  中学教材中的许多课文,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陶冶学生高尚道德情操的好素材。语文教师应当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情感水平,创设一种育人环境,自觉地不失时机地对学生渗透思想教育,培养健康人格、优良个性。在教学戴望舒的《我用残损的手掌》时,为了能让对学生与诗人有共鸣,更好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感受诗人那强烈的对敌人痛恨和对祖国炽爱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我适时放了一首《我的中国心》,学生似乎很快就感悟到了诗人在日寇铁窗下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注,对解放区的深情向往,对祖国光明未来的热切盼望。利用音乐,较好地帮助了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上张晓风的《行道树》时,我在通过师生互动学习、基本把握课文内容后,放了歌曲《雨花石》作为课堂小结。歌词很美:“我是一颗小小的石头,我是一颗小小的石头,紧紧的靠在泥土之中。我是一颗小小的石头, 深深的埋在泥土之中。我愿铺起一片五彩的路,让人们亲亲密密一片欢乐。我愿铺起一片五彩的路,让人们亲亲密密一片欢乐。我是一颗小小的石头,紧紧的靠在泥土之中。我是一颗小小的石头, 深深的埋在泥土之中。 我愿铺起一片五彩的路,让人们亲亲密密一片欢乐。我愿铺起一片五彩的路,让人们亲亲密密一片欢乐啊…… ”
  下课后的走廊上还能听到学生在尽情歌唱:“我是一颗小小的石头,深深的埋在泥土之中 。我愿铺起一片五彩的路,……”简直可以说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从歌曲中迸发的发自内心的情感和震撼人心的力量是其它任何教学手段都不可比拟的。音乐可弱化学习的“任务性”,强化兴趣学习,陶冶学生的情操 ,何乐而不为?
  在音乐中,无须老师泛泛的讲授,从孩子们那理解的眼神中便是最好的回答。音乐中,孩子们学会了用心去感受历史、用心去感悟生活,从而珍惜今天幸福的生活。恐怕有人问,学生能听懂这些音乐吗?也许,学生一时不能真正理解这些音乐的真谛。但音乐本身就是开拓人们的思维,发挥人们的想象,并且有些音乐作品所表达的主题并没有固定,随你自己想象和理解。学生不理解这些音乐的内涵不要紧,最重要的是学生在音乐中受到感染。可能又有人问,不理解何来感染?这就是音乐与众不同的一个方面。就算你不去理解它,在那种强烈浓厚的音乐气氛中或多或少都会受到感染的。若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受到的感染那就是至深的感染了。所以,无须为学生能否听懂音乐而担心。   三、写作训练中的歌声,激发灵感
  作文是教学重难点,而“音乐能使人的灵魂爆发出火花”,它能触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激发其想象力、创造力。听音乐能给学生带来一种美的享受,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写作,从而提高写作水平。所以把音乐引入作文教学,让学生通过音乐找到写作灵感,去想象、去创作,这一定是个很好的作文训练办法。在学习完流沙河的《理想》一文后,为引导学生感受理想信念的崇高与伟大,从而实现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之奋斗的目标,我不仅组织了关于“理想与信念”的小组讨论活动,还打算进行抒情短文比赛。尽管铺垫已经比较充分,可学生还是无从下手。我只好拿出杀手锏——反复播放周杰伦的《蜗牛》。“该不该搁下重重的壳,寻找到底哪里有蓝天,随着轻轻的风轻轻地飘,历经的伤都不感觉疼。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等待阳光静静看着它的脸,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想,重重的壳裹着轻轻地仰望。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在最高点乘着叶片往前飞,小小的天流过的泪和汗……”看着学生专注于音乐的神情,我料定在音乐的启发之下,定会有佳作出炉。果然,很快就有同学跃跃欲试要展示自己的即兴创作——
  我很喜欢周杰伦,他的《东风破》、《菊花台》、《听妈妈的话》都是我所喜欢的,今天的一曲《蜗牛》,道出了千千万万人对理想的追求。理想,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的一盏明灯,它可以为我们指出前进的方向。阳光、蓝天是蜗牛的理想 ,而音乐,恰恰就是我的理想和奋斗的目标。在遭遇失败和挫折时,我也从来不曾畏惧过,因为成为音乐家的理想总时刻提醒着我:现在的我离理想还是那么遥远,前面的道路仍很坎坷,加油吧!用将用坚定的信念去战胜一切!当我疲倦时,只要音乐的天赖之音响起时,我就早以忘记什么是疲倦。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此类发自肺腑、感情真挚的语句不胜枚举,无疑,是音乐,给了学生最深的触动,最真的情感,也给了他们表达自我情感的勇气和信心。是音乐,让作文课活力四射、生机盎然。
  总之,语文教学“以人为本”,把展现学生的个性,塑造学生的品格,完善学生的精神作为出发点和终极目标。语文与音乐牵手,是用最动听的声音,用最动人的情感,声情并茂地传递积极向上的情绪;语文和音乐牵手,是把艺术带入语文课堂,开拓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加强了语文教学的审美因素,潜移默化地帮助我们实现塑造积极乐观全面发展的学生的教育目标。当然,在具体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对音乐的引入应把握好度,就像语文特级教师黄厚江所说:“现在的语文越来越不像语文了,语文被严重异化,失去了本真。”“异化”的语文课堂不应是语文老师的初衷。说到底,音乐是为语文教学服务的,切不可喧宾夺主。
  参考文献:
  [1]《语文教学中的音乐美》林青
  [2]《语文教学中显现音乐美》孙亚
  [3]《音乐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李雪冬
  [4]《语文的原点——本色语文的主张与实践》黄厚江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25.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208-01  每个班级,总有几个后进生存在,他们要么学习差,要么纪律差……甚至兼而有之。这些后进生直接影响着整个班级的各项活动的开展。如何对后进生进行转化,促进整个班级体的发展,笔者从自身十几年的教育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多奉献出一份爱心是后进生转化的基础  作为班主任,应该热爱每一位学生,公平
期刊
【摘要】随着手机等移动通信工具日益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据信息产业部最新统计数据表示,全国手机用户已经超过了4.8亿户,成为世界第一大手机使用国。但是,科技进步虽然给我们带来了方便,如果没有正确的使用手机,那么手机广泛使用将成为侵犯他人权益的工具。如何正确使用手机,成为我们需要面对的共同问题。中职生正是人生的的转变时期,教育好中职生文明使用手机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引导 中职生 文明使
期刊
【摘要】我国的三维目标和欧美课程的教学目标有很多相通点。通过参考IB课程和美国课程在培养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做法,同时和我们做法相比较,发现双方的差异和长短处,并通过比较找到可以借鉴的方法,从而运用到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去,来更好地实现我国“三维目标”。  【关键词】三维目标 IB课程 知识 能力 过程 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210-01  有人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这个“主任”既无行政级别,又无实际权利;还有人说,班主任是学校里最苦的岗位,需要披星戴月,需要撇家舍业;更有人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满天下的桃李都会记住她(们)……,这种最具挑战的工作使我深刻体会了生活的美好、人生的充实。班主任面对的是有思想、有感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214-02  前几日在宿舍收拾杂物,突然看到去年学生写给我的一封信。这个学生不是老师眼中的乖学生,也会经常不交作业,那是一次上课时,几乎所有的同学都在聚精会神的听课,只有他趴在桌子上走神,见此景,我便提出一个课堂问题请他回答,似乎他看出我是有意让他回答,所以他选择沉默,我却还“孜孜不倦”地启发他,可是没想
期刊
目的:
  通过体外培养牙龈成纤维细胞(Human gingival fibroblast, HGF),用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脂多糖(L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牙龈成纤维细胞建立牙周炎细胞模型,采用不同能量密度低水平激光(Low Lever Light Therapy, LLLT)照射牙周炎细胞模型,通过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及骨膜蛋白和I型胶原表达量的变化,研究LLLT对细胞外基质蛋白表达的影响、寻找低水平激光发挥作用的最佳参数及
【中图分类号】G623.7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223-01  一、问题的提出  语言是人类用来交流的 一种手段。其实,从我们出生开始,我们就在用语言来交流和学习。语言从狭义上理解,它就是我们通常用来交流的语音和文字;从广义上讲,可以说我们的物质世界里的每一个物体都有其特殊的语言,只是看我们能不能懂的问题。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语言发展速度是及其迅速的,
期刊
【摘要】西方经济学是经管类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同时也是其余专业学生了解经济社会的基础类课程。文章主要是从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实践教学以及数学化等方面阐述了其课程特征,然后分析了西方经济学在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中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一个“三类课程”互补课程体系、“三个维度”互通课程教学改革、“三个课程”互享平臺、“三项职能”良性互动以及“三个要素”互促的“五个三”教学改革模式
期刊
【摘要】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的提高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高职《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从革新传统的教学思路,更新实践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教学方法,建立完善的实践考核体系等角度进行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关键词】高职 市场调查与预测 实践教学 改革  【基金项目】本文是温州科技职业学院2010年度院级重点建设课程研究
期刊
【摘要】校本课程开发是中学课程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落后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开发校本课程具有重要意义。农村地区中学语文课程开发要善于挖掘古民居老建筑文化、老民俗老风情文化、饮食文化、名人文化、乡村特色文化等文化资源。  【关键词】农村初中 校本教材 语文 开发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029-01  农村里的乡土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