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贵妇画像》是亨利·詹姆斯早期的代表作,这部小说主题内涵丰富,而且结构严谨,细致入微地刻画了青年女性的心理,被西方文学评论家认为是美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为此我们以跨文化交际的视角分析这部小说的主题表达和人物刻画,是对小说主题挖掘的全新高度。
关键词:亨利·詹姆斯 《贵妇画像》 跨文化交际
引言
《贵妇画像》被公认为亨利·詹姆斯的代表作品,开辟了心理现实主义小说的全新写作方式。在这部长篇小说中,亨利·詹姆斯运用了熟练的心理分析手法,实现了作品外在的表现向人物内心世界的过度,并且运用了大量的隐喻,再一次采用了国际主题作为创作的中心背景,描写了一个天真善良的美国姑娘,为了自由和独立只身一人来到欧洲,最终她自己也逐渐地迷失在了追求的自由中。而跨文化交际就是指本族语者和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同样也泛指那些没有任何语言和文化背景之间的人们的交际。而采用跨文化交际的视角分析文学作品,就需要站在不同的文化角度分析和解读作品的文化内涵,重视语言以及文化之前的差异。
一 跨文化交际视角理论概述
不同的国家和民族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文化背景,而不同的文化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不仅仅是对语言的考量,更加是对价值观的考量。文学作品是文化传播和交流的重要载体,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分析文学作品有着重要的意义,要求在分析中体现跨文化视角,不仅仅针对本国文化,更加针对外国文化。跨文化交际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理解来提高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并且加深对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文化冲突的接纳。跨文化交际在文学批评领域也有助于提高读者的知识层面,并帮助其构建更全面的价值体系,提高对不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冲突以及融合进行分析。
二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主角形象的解读
《贵妇画像》中的主角是一个为了自由和独立前往欧洲的美国姑娘伊莎贝尔,而其他人物都或多或少地和伊萨贝尔有着一定的关系。就像大多数的美国人一样,对于神奇的欧洲大陆都充满着自己的幻想,因此他们都迫切地希望能够亲身体验欧洲的社会和文化,感受本民族文化的本源。这里就出现了一个差异,那就是美国人和欧洲人的思想和价值观念的不同,伊莎贝尔身上有着明显的美国文化的特点,她独立、热情而且有着强烈的个性。但是初次踏上欧罗巴大陆的伊莎贝尔却发现了自己和英国人之间明显的不同,所以伊莎贝尔总是小心谨慎地处理着周遭的一切事物,而且认真地观察着自己与英国人之间的不同。这种来自本族文化者对非本族文化的看法就是所谓的“文化震撼”,也就是当一个人来到本民族文化的区域内感受到的焦虑和不安,而这种文化震撼的心理也给伊莎贝尔带来了跨文化交际的困难。
尽管存在着明显的文化差异以及对非本族文化的焦虑心理,但是伊莎贝尔还是不断地提醒着自己来欧洲的目的,即认识更多的人以及感受不同的文化。但是实际的交往中,伊莎贝尔还是展现着明显的防范之心,很难展示出自己在美国本土的热情和开放,并且对英国的贵族制度和阶级制度展现出了不理解,而这种不理解以及不接受也贯穿了整部小说,而这也是导致她在跨文化婚姻中失败的重要原因。伊莎贝尔一开始的婚姻对象是英国的沃尔顿伯爵,其贵族身份是当时英国女性绝佳的择偶标准,而伊莎贝尔一开始也为伯爵身上显示出来的绅士风度以及英国深厚的文化底蕴所折服,来自美国文化的伊萨贝尔这个时候从一开始对非本族文化的戒心转化成了崇拜。但是当伯爵真正地向伊莎贝尔求婚的时候,却被她拒绝了,最终是本民族文化的行为意识影响了伊莎贝尔的决定,自幼生活在美国自由和独立文化背景下的伊莎贝尔担心一旦自己嫁给了沃尔顿,很可能会深陷在英国阶级文化的牢笼中失去了自由的思想,因此最终选择了拒绝。而在这场跨文化交际的失败婚姻中,沃尔顿身上来自英国本土的文化内涵一方面吸引了伊莎贝尔,另一方面也震慑到了逐渐向非本族文化的靠近,显示着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地位的不同转变,也就是说,在伊莎贝尔的内心世界中尽管有着对欧洲文化的崇拜但是最终还是以本族文化为主的,而这种自由和独立的美国文化也在小说中有多处体现,例如伊莎贝尔在处理姨夫留给自己的巨额财产的时候也显示出了明显的美国文化特征,这个从小生活在自由和独立过度的孩子无法接受从天而降的意外收获,面对不劳而获伊莎贝尔保持了非常理性的态度。因此小说的主题表达了文化交际的最大失败者就是主角本身伊莎贝尔。
三 跨文化交际视域下的主题表达
《贵妇画像》中描写的人物大多数来自于美国本土,这些形象都有着明显的美国文化的特点,相比于有着历史底蕴的欧洲文明来说,美國可以说是一个没有历史的国度。因此在跨文化交际的视角下,美国人在交际中表现出来的文化和欧洲人显然是没法比的。然而,这种文化的外在体现也并不是简单的语言对白,是在悠久的历史文化熏陶下表现在其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两个国度的人们在意识形态上的差异是极其明显的,而且也会在交流和交际中产生障碍,因此他们待人接物的时候也有着明显的不同感受。文化交际的冲突和矛盾是从个人来体现的,但是追本溯源的话,还是不同的历史环境造就了人们行为习惯和方式的不同。这种跨文化交际引起的戏剧矛盾和冲突,在小说中有着很多的体现。例如伊莎贝尔的姨妈和姨夫,她的姨夫是一个成功的商人,尽管常年在英国经商但是其本质上体现出来美国人的性格特征却是永远无法消失的,无论在任何时候,她的姨夫都表现着美国人的热情和开朗,而且在生意场上也体现着一个美国人的敏锐和进取精神。在沃尔顿来到自己家里做客的时候,他热情地将自己的外甥女夸奖了一番,称赞了外甥女的特别之处,而在这样特定的场合下的夸奖也让沃尔顿误认为他想要将伊莎贝尔嫁给自己,站在一个英国人的角度是非常尴尬的。就像他的儿子评价他的性格一样,他已经学会了很多英国人会说会做的东西,但是却从没有掌握怎么来回避他们忌讳的东西,仍然体现着一个美国人内在的精神状态。
同样的,伊莎贝尔的姨妈也是一个典型的美国人,在她的身上同样体现着明显的美国精神特征。由于丈夫做生意的原因,她不得不居住在欧洲,但是她并不喜欢也不适应英国的生活方式,而选择住在了意大利的弗洛伦撒,处在交际中的姨妈显示出的热情、独立和率真也显示着其美国生活的背景,但是在这场跨文化交际的实践中,伊莎贝尔的姨妈夫妇算是少有的成功者了,尽管他们仍然有着明显的本民族文化特质,但是交际中已经可以开始理解和接受非本民族文化的差异性了。 相对于以上这一对跨文化交际中的成功夫妇来说,伊莎贝尔的记者朋友斯塔克波尔显然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跨文化交际失败者了。斯塔克波尔是一个去欧洲旅游的记者,但是在她的眼中,无论自己身处在那里都认为自己的国家是最优秀的也是最正确的,她过多地强调着本国文化的优势,热烈地喜欢和钟爱着美国的一切政治环境和文化,并且处处体现出自己的这种文化忠诚度,也注定了其必然会成为跨文化交际的失败者。在小说中,作者有意地为我们刻画了史塔克波尔遇到的种种障碍,尽管她身处欧洲大陆,但是她却对英国文化有着明显的抵触情绪,几乎抵制着英国的一切文化。这其中就包括了伊莎贝尔和博尔顿的婚事,小说中的史塔克波尔一直在关注着这样一个跨文化婚姻,甚至利用和伊莎贝尔的关系不断地向卡斯帕透露着伊莎贝尔的喜好,并努力地促成两者的婚事从而可以抵制其与博尔顿的婚事,她认为假如让自己的好朋友嫁给一个英国人,就是美国人的堕落。她也极力地让自己的好朋友产生对英国阶级文化的恐惧,并认为那种生活会毁掉她的青春。不仅如此,斯塔克波尔对于英国文化的抵触还体现在她与一个英国人的交往中,她将自己第一次到达欧洲时的认识到的社会制度、风土人情认为就是欧洲文化的全部,并且也将拉尔夫也一并看成了英国腐朽的阶梯制度中的一员,并认为拉尔夫是英国制度下的傀儡。这种强烈的对于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极大地增加了其对于英国人的认识,因此也在交际中获得了失败的结果。其实从作者的描述来看,拉尔夫并不是斯塔克波尔认为的那样无所事事,通过我们从作者对拉尔夫言谈举止的描写中也能够看出来斯塔克波尔其实有着敏锐的洞察力,而这样细腻的观察力是从小生活在美国文化背景下的斯塔克波尔所无法理解的。也正是由于斯塔克波尔对于文化差异的理解,导致斯塔克波尔在于非本族文化的人交际中有着非常大的交际障碍,也很注定了其失败的结果。分析斯塔克波尔跨文化交际失败的主要原因就是她犯了一个很大的忌讳,那就是在跨文化交际中过度地重视和看待本民族的文化,而且还形成了一种文化上的优越感,导致她在跨文化交际中时时刻刻都将自己放在了中心的位置,而将其他民族的文化放在了一个次要的位置甚至是脱离了自己的交际过程,这种跨文化交际的态度也是其最后失败的重要原因。殊不知没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有着自己的闪光点,斯塔克波尔只是看到了英国阶级文化的腐朽和古老,但是却忽视了英国文化优秀的思想传统,自我认识的不平衡也体现在了其交际的表面上,影响了其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地位。
总的来说,按照《跨文化交际》中所体现的观点,美国文化是认为是一个低语境文化存在的,而欧洲等国显然是定位成了高语境。但是对于仅仅生活在一个地方的民族来说,是没有更多的精力和思想去负担其他文化的,在他们的生存意识中,自己所处的环境的文化内涵直接影响了其外在的行为习惯。过度的优越感和自卑感都会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失败,而小说所描述的几个典型的人物也象征着其重要的主题表达。
结语
亨利对于本土的文化有着很深的见解,在《贵妇画像》这部小说中,他将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放在一个特定的跨文化交际语境下,通过介绍两种文化背景中人们意识形态和行为习惯上的差异,展现着对于本土文化更深层次的探索和思考。而文章的主题也是围绕跨文化交际来开展的,作家塑造了形形色色的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人们,从他们的表现以及结果展示着两种文化的内涵和差异,而在全球文化多元化发展的今天,站在跨文化交际视角下分析这部作品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胡冬:《从跨文化交际角度分析亨利·詹姆斯的〈贵妇画像〉》,《语文建设》,2013年第36期。
[2] 胡燕飞:《〈贵妇画像〉的悲剧色彩与跨文化交际的探讨》,《美与时代》,2006年第7期。
[3] 张荣凡:《跨文化视角下对〈贵妇画像〉的解读》,《语文建设》,2015年第11期。
[4] 刘北辰:《虚空与尝试——从微精神分析学的角度看待〈贵妇画像〉中伊莎贝尔的婚姻》,《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5] 胡冬:《从跨文化交际角度分析亨利·詹姆斯的〈贵妇画像〉》,《语文建设》,2013年第36期。
[6] 李海蓉:《探讨亨利·詹姆斯的婚姻观——从〈贵妇画像〉中女主人公伊莎贝尔的悲剧说起》,《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第6期。
[7] 李明娜:《多彩的画像与不变的“方城”——从〈贵妇画像〉和〈喜福会〉中的众生相谈起》,《社会科學论坛》,2010年第14期。
[8] 满海萍:《从跨文化角度解读〈贵妇画像〉中亨利·詹姆斯的理想文化》,辽宁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
[9] 禹海玲:《〈贵妇画像〉中隐含叙述信息的语义传递途径研究》,《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
(吴玉飞,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2012级在读博士生)
关键词:亨利·詹姆斯 《贵妇画像》 跨文化交际
引言
《贵妇画像》被公认为亨利·詹姆斯的代表作品,开辟了心理现实主义小说的全新写作方式。在这部长篇小说中,亨利·詹姆斯运用了熟练的心理分析手法,实现了作品外在的表现向人物内心世界的过度,并且运用了大量的隐喻,再一次采用了国际主题作为创作的中心背景,描写了一个天真善良的美国姑娘,为了自由和独立只身一人来到欧洲,最终她自己也逐渐地迷失在了追求的自由中。而跨文化交际就是指本族语者和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同样也泛指那些没有任何语言和文化背景之间的人们的交际。而采用跨文化交际的视角分析文学作品,就需要站在不同的文化角度分析和解读作品的文化内涵,重视语言以及文化之前的差异。
一 跨文化交际视角理论概述
不同的国家和民族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文化背景,而不同的文化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不仅仅是对语言的考量,更加是对价值观的考量。文学作品是文化传播和交流的重要载体,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分析文学作品有着重要的意义,要求在分析中体现跨文化视角,不仅仅针对本国文化,更加针对外国文化。跨文化交际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理解来提高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并且加深对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文化冲突的接纳。跨文化交际在文学批评领域也有助于提高读者的知识层面,并帮助其构建更全面的价值体系,提高对不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冲突以及融合进行分析。
二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主角形象的解读
《贵妇画像》中的主角是一个为了自由和独立前往欧洲的美国姑娘伊莎贝尔,而其他人物都或多或少地和伊萨贝尔有着一定的关系。就像大多数的美国人一样,对于神奇的欧洲大陆都充满着自己的幻想,因此他们都迫切地希望能够亲身体验欧洲的社会和文化,感受本民族文化的本源。这里就出现了一个差异,那就是美国人和欧洲人的思想和价值观念的不同,伊莎贝尔身上有着明显的美国文化的特点,她独立、热情而且有着强烈的个性。但是初次踏上欧罗巴大陆的伊莎贝尔却发现了自己和英国人之间明显的不同,所以伊莎贝尔总是小心谨慎地处理着周遭的一切事物,而且认真地观察着自己与英国人之间的不同。这种来自本族文化者对非本族文化的看法就是所谓的“文化震撼”,也就是当一个人来到本民族文化的区域内感受到的焦虑和不安,而这种文化震撼的心理也给伊莎贝尔带来了跨文化交际的困难。
尽管存在着明显的文化差异以及对非本族文化的焦虑心理,但是伊莎贝尔还是不断地提醒着自己来欧洲的目的,即认识更多的人以及感受不同的文化。但是实际的交往中,伊莎贝尔还是展现着明显的防范之心,很难展示出自己在美国本土的热情和开放,并且对英国的贵族制度和阶级制度展现出了不理解,而这种不理解以及不接受也贯穿了整部小说,而这也是导致她在跨文化婚姻中失败的重要原因。伊莎贝尔一开始的婚姻对象是英国的沃尔顿伯爵,其贵族身份是当时英国女性绝佳的择偶标准,而伊莎贝尔一开始也为伯爵身上显示出来的绅士风度以及英国深厚的文化底蕴所折服,来自美国文化的伊萨贝尔这个时候从一开始对非本族文化的戒心转化成了崇拜。但是当伯爵真正地向伊莎贝尔求婚的时候,却被她拒绝了,最终是本民族文化的行为意识影响了伊莎贝尔的决定,自幼生活在美国自由和独立文化背景下的伊莎贝尔担心一旦自己嫁给了沃尔顿,很可能会深陷在英国阶级文化的牢笼中失去了自由的思想,因此最终选择了拒绝。而在这场跨文化交际的失败婚姻中,沃尔顿身上来自英国本土的文化内涵一方面吸引了伊莎贝尔,另一方面也震慑到了逐渐向非本族文化的靠近,显示着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地位的不同转变,也就是说,在伊莎贝尔的内心世界中尽管有着对欧洲文化的崇拜但是最终还是以本族文化为主的,而这种自由和独立的美国文化也在小说中有多处体现,例如伊莎贝尔在处理姨夫留给自己的巨额财产的时候也显示出了明显的美国文化特征,这个从小生活在自由和独立过度的孩子无法接受从天而降的意外收获,面对不劳而获伊莎贝尔保持了非常理性的态度。因此小说的主题表达了文化交际的最大失败者就是主角本身伊莎贝尔。
三 跨文化交际视域下的主题表达
《贵妇画像》中描写的人物大多数来自于美国本土,这些形象都有着明显的美国文化的特点,相比于有着历史底蕴的欧洲文明来说,美國可以说是一个没有历史的国度。因此在跨文化交际的视角下,美国人在交际中表现出来的文化和欧洲人显然是没法比的。然而,这种文化的外在体现也并不是简单的语言对白,是在悠久的历史文化熏陶下表现在其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两个国度的人们在意识形态上的差异是极其明显的,而且也会在交流和交际中产生障碍,因此他们待人接物的时候也有着明显的不同感受。文化交际的冲突和矛盾是从个人来体现的,但是追本溯源的话,还是不同的历史环境造就了人们行为习惯和方式的不同。这种跨文化交际引起的戏剧矛盾和冲突,在小说中有着很多的体现。例如伊莎贝尔的姨妈和姨夫,她的姨夫是一个成功的商人,尽管常年在英国经商但是其本质上体现出来美国人的性格特征却是永远无法消失的,无论在任何时候,她的姨夫都表现着美国人的热情和开朗,而且在生意场上也体现着一个美国人的敏锐和进取精神。在沃尔顿来到自己家里做客的时候,他热情地将自己的外甥女夸奖了一番,称赞了外甥女的特别之处,而在这样特定的场合下的夸奖也让沃尔顿误认为他想要将伊莎贝尔嫁给自己,站在一个英国人的角度是非常尴尬的。就像他的儿子评价他的性格一样,他已经学会了很多英国人会说会做的东西,但是却从没有掌握怎么来回避他们忌讳的东西,仍然体现着一个美国人内在的精神状态。
同样的,伊莎贝尔的姨妈也是一个典型的美国人,在她的身上同样体现着明显的美国精神特征。由于丈夫做生意的原因,她不得不居住在欧洲,但是她并不喜欢也不适应英国的生活方式,而选择住在了意大利的弗洛伦撒,处在交际中的姨妈显示出的热情、独立和率真也显示着其美国生活的背景,但是在这场跨文化交际的实践中,伊莎贝尔的姨妈夫妇算是少有的成功者了,尽管他们仍然有着明显的本民族文化特质,但是交际中已经可以开始理解和接受非本民族文化的差异性了。 相对于以上这一对跨文化交际中的成功夫妇来说,伊莎贝尔的记者朋友斯塔克波尔显然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跨文化交际失败者了。斯塔克波尔是一个去欧洲旅游的记者,但是在她的眼中,无论自己身处在那里都认为自己的国家是最优秀的也是最正确的,她过多地强调着本国文化的优势,热烈地喜欢和钟爱着美国的一切政治环境和文化,并且处处体现出自己的这种文化忠诚度,也注定了其必然会成为跨文化交际的失败者。在小说中,作者有意地为我们刻画了史塔克波尔遇到的种种障碍,尽管她身处欧洲大陆,但是她却对英国文化有着明显的抵触情绪,几乎抵制着英国的一切文化。这其中就包括了伊莎贝尔和博尔顿的婚事,小说中的史塔克波尔一直在关注着这样一个跨文化婚姻,甚至利用和伊莎贝尔的关系不断地向卡斯帕透露着伊莎贝尔的喜好,并努力地促成两者的婚事从而可以抵制其与博尔顿的婚事,她认为假如让自己的好朋友嫁给一个英国人,就是美国人的堕落。她也极力地让自己的好朋友产生对英国阶级文化的恐惧,并认为那种生活会毁掉她的青春。不仅如此,斯塔克波尔对于英国文化的抵触还体现在她与一个英国人的交往中,她将自己第一次到达欧洲时的认识到的社会制度、风土人情认为就是欧洲文化的全部,并且也将拉尔夫也一并看成了英国腐朽的阶梯制度中的一员,并认为拉尔夫是英国制度下的傀儡。这种强烈的对于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极大地增加了其对于英国人的认识,因此也在交际中获得了失败的结果。其实从作者的描述来看,拉尔夫并不是斯塔克波尔认为的那样无所事事,通过我们从作者对拉尔夫言谈举止的描写中也能够看出来斯塔克波尔其实有着敏锐的洞察力,而这样细腻的观察力是从小生活在美国文化背景下的斯塔克波尔所无法理解的。也正是由于斯塔克波尔对于文化差异的理解,导致斯塔克波尔在于非本族文化的人交际中有着非常大的交际障碍,也很注定了其失败的结果。分析斯塔克波尔跨文化交际失败的主要原因就是她犯了一个很大的忌讳,那就是在跨文化交际中过度地重视和看待本民族的文化,而且还形成了一种文化上的优越感,导致她在跨文化交际中时时刻刻都将自己放在了中心的位置,而将其他民族的文化放在了一个次要的位置甚至是脱离了自己的交际过程,这种跨文化交际的态度也是其最后失败的重要原因。殊不知没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有着自己的闪光点,斯塔克波尔只是看到了英国阶级文化的腐朽和古老,但是却忽视了英国文化优秀的思想传统,自我认识的不平衡也体现在了其交际的表面上,影响了其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地位。
总的来说,按照《跨文化交际》中所体现的观点,美国文化是认为是一个低语境文化存在的,而欧洲等国显然是定位成了高语境。但是对于仅仅生活在一个地方的民族来说,是没有更多的精力和思想去负担其他文化的,在他们的生存意识中,自己所处的环境的文化内涵直接影响了其外在的行为习惯。过度的优越感和自卑感都会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失败,而小说所描述的几个典型的人物也象征着其重要的主题表达。
结语
亨利对于本土的文化有着很深的见解,在《贵妇画像》这部小说中,他将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放在一个特定的跨文化交际语境下,通过介绍两种文化背景中人们意识形态和行为习惯上的差异,展现着对于本土文化更深层次的探索和思考。而文章的主题也是围绕跨文化交际来开展的,作家塑造了形形色色的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人们,从他们的表现以及结果展示着两种文化的内涵和差异,而在全球文化多元化发展的今天,站在跨文化交际视角下分析这部作品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胡冬:《从跨文化交际角度分析亨利·詹姆斯的〈贵妇画像〉》,《语文建设》,2013年第36期。
[2] 胡燕飞:《〈贵妇画像〉的悲剧色彩与跨文化交际的探讨》,《美与时代》,2006年第7期。
[3] 张荣凡:《跨文化视角下对〈贵妇画像〉的解读》,《语文建设》,2015年第11期。
[4] 刘北辰:《虚空与尝试——从微精神分析学的角度看待〈贵妇画像〉中伊莎贝尔的婚姻》,《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5] 胡冬:《从跨文化交际角度分析亨利·詹姆斯的〈贵妇画像〉》,《语文建设》,2013年第36期。
[6] 李海蓉:《探讨亨利·詹姆斯的婚姻观——从〈贵妇画像〉中女主人公伊莎贝尔的悲剧说起》,《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第6期。
[7] 李明娜:《多彩的画像与不变的“方城”——从〈贵妇画像〉和〈喜福会〉中的众生相谈起》,《社会科學论坛》,2010年第14期。
[8] 满海萍:《从跨文化角度解读〈贵妇画像〉中亨利·詹姆斯的理想文化》,辽宁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
[9] 禹海玲:《〈贵妇画像〉中隐含叙述信息的语义传递途径研究》,《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
(吴玉飞,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2012级在读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