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果在初中数学教师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那么学生将无法学好数学这门学科。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并不仅限于初中阶段,因而初中数学教师必须要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努力采取措施来帮助学生学好数学学科。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留出时间、小组合作和效果评价来发挥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作用,促进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任务驱动;数学教学;初中
什么是任务驱动教学法?其将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由此可以看出,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初中数学教师也因此需要在自己的教学中落实任务驱动教学法。当教师成功做到这一点的时候,学生就会有着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效果,他们也因此在初中阶段奠定了坚实的数学基础。
一、创设情境,生动呈现学习任务
在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时候,初中数学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为学生设计并且呈现学习任务。在设计学习任务的时候,教师要考虑到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呈现学习任务的时候,教师需要选择充满趣味的方式,旨在激发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探索欲望。初中数学教师对学习任务的呈现是在课堂导入环节完成的,此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进行生动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师的教学课堂中,认真地去探索并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在进行《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这一内容的教学中,笔者为学生所布置的学习任务就是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为了让学生对该任务产生探究的兴趣,笔者在课堂导入环节就为学生创设了如下情境:小明家里搞装修,小明一不小心把一块三角形形状的玻璃打碎了,为了不让妈妈发现,小明决定重新去买一块一模一样的玻璃。当学生看到这里的时候,笔者就会提出如下问题:小明需要了解三角形玻璃的哪些信息,才能够买到一块一模一样的玻璃呢?换句话说,笔者需要引导学生去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性质。此时笔者就会向学生承诺,如果他们顺利地回答该问题,就会予以他们奖励。这样的话,笔者就顺利地将学生引入到了该节内容的探究中去。
二、留出时间,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在进行了学习任务的呈现之后,初中数学教师要给学生留出一定的独立思考时间,促使学生产生对所要学习数学知识的思考,进而对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进行培养。但初中学生的自制力并不是很强,他们在教师留出的时间里很容易转移或者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基于此,初中数学教师就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他们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独立思考的结果记录在纸上,可以走下讲台进行巡视,还可以向学生提问。例如:判断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有很多,笔者会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去进行思考。学生首先需要给出自己的猜测,将它们列举到纸上。然后学生就需要结合课本教材去验证自己的猜测。在验证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问题,他们此时就需要将问题同样列举在纸上,进而为即将到来的小组合作活动奠定基础。当到了笔者规定的思考时间之后,笔者就会抽取学生进行提问,进而检查学生的独立思考情况。抽取的学生是随机的,每一名学生都有可能回答问题,因而学生就需要认真地进行思考,进而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
三、小组合作,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因为数学知识有着抽象复杂的特点,学生仅凭自己的努力可能并无法对数学知识有着深刻的了解,也因此无法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此时初中数学教师就需要将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让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在学生以小组形式展开探究的时候,初中数学教师要求每一名学生都说出他们的想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这样的话,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就能够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并且培养自己的能力。例如:笔者会将数学基础好的学生和数学基础差的学生分到一个小组中,进而确保他们能够相互帮助。然后笔者要求每一名学生都说出自己的猜测以及验证猜测的过程。其中,“边边边”这一条件是最简单的,学生能够很轻松地对其进行验证。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找出所有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条件,集合一个小组的力量,学生会找到尽可能多的条件。除此之外,有些学生的猜测有可能是错误的,如有一名学生就提出了“边边角”这一判定条件,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有些成员就会对其提出疑问,然后在此基础上展开验证,就能够得出“该条件无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结论。由此可以看出,小组合作的形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效率。
四、效果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为了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初中数学教师就不能够只关注学生探究的结果,还需要关注学生探究的过程。这样一来,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就是全面的,能够给学生带来有效的指导。除此之外,初中数学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到评价的过程中去,学生可以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这样的话,学生对于自我就能够有着更加清晰的认知,他们也能够在下一次探究活动中有着更好的表现。例如:在开展《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这一内容的课堂教学活动之前,笔者就会为每一名学生发一张表格,表格上涉及到了学习态度、学习收获、合作时的表现、合作中收获的能力、在该节课表现出来的优点和缺点等诸多内容,学生需要进行填写。除此之外,各个小组的学生还需要交换彼此的表格,并且在表格上进行补充。接下来笔者会将表格收取上来,并结合自己的观察以及表格上的内容来对学生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在评价的时候,笔者還会根据学生的表现来予以他们奖励,进而让学生更加期待下一次的课堂探究活动。
总而言之,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也因此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但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初中数学教师合理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基础上的。因而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初中数学教师就需要对任务驱动教学法展开研究,旨在充分发挥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作用,帮助学生学好数学这门学科。
参考文献
[1]陈章.任务驱动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组织方略探析[J].新课程导学,2017(05):98.
[2]顾啸敏.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6(A1):67.
付和敏 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蒙姑镇九年一贯制学校
关键词:任务驱动;数学教学;初中
什么是任务驱动教学法?其将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由此可以看出,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初中数学教师也因此需要在自己的教学中落实任务驱动教学法。当教师成功做到这一点的时候,学生就会有着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效果,他们也因此在初中阶段奠定了坚实的数学基础。
一、创设情境,生动呈现学习任务
在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时候,初中数学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为学生设计并且呈现学习任务。在设计学习任务的时候,教师要考虑到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呈现学习任务的时候,教师需要选择充满趣味的方式,旨在激发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探索欲望。初中数学教师对学习任务的呈现是在课堂导入环节完成的,此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进行生动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师的教学课堂中,认真地去探索并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在进行《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这一内容的教学中,笔者为学生所布置的学习任务就是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为了让学生对该任务产生探究的兴趣,笔者在课堂导入环节就为学生创设了如下情境:小明家里搞装修,小明一不小心把一块三角形形状的玻璃打碎了,为了不让妈妈发现,小明决定重新去买一块一模一样的玻璃。当学生看到这里的时候,笔者就会提出如下问题:小明需要了解三角形玻璃的哪些信息,才能够买到一块一模一样的玻璃呢?换句话说,笔者需要引导学生去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性质。此时笔者就会向学生承诺,如果他们顺利地回答该问题,就会予以他们奖励。这样的话,笔者就顺利地将学生引入到了该节内容的探究中去。
二、留出时间,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在进行了学习任务的呈现之后,初中数学教师要给学生留出一定的独立思考时间,促使学生产生对所要学习数学知识的思考,进而对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进行培养。但初中学生的自制力并不是很强,他们在教师留出的时间里很容易转移或者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基于此,初中数学教师就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他们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独立思考的结果记录在纸上,可以走下讲台进行巡视,还可以向学生提问。例如:判断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有很多,笔者会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去进行思考。学生首先需要给出自己的猜测,将它们列举到纸上。然后学生就需要结合课本教材去验证自己的猜测。在验证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问题,他们此时就需要将问题同样列举在纸上,进而为即将到来的小组合作活动奠定基础。当到了笔者规定的思考时间之后,笔者就会抽取学生进行提问,进而检查学生的独立思考情况。抽取的学生是随机的,每一名学生都有可能回答问题,因而学生就需要认真地进行思考,进而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
三、小组合作,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因为数学知识有着抽象复杂的特点,学生仅凭自己的努力可能并无法对数学知识有着深刻的了解,也因此无法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此时初中数学教师就需要将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让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在学生以小组形式展开探究的时候,初中数学教师要求每一名学生都说出他们的想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这样的话,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就能够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并且培养自己的能力。例如:笔者会将数学基础好的学生和数学基础差的学生分到一个小组中,进而确保他们能够相互帮助。然后笔者要求每一名学生都说出自己的猜测以及验证猜测的过程。其中,“边边边”这一条件是最简单的,学生能够很轻松地对其进行验证。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找出所有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条件,集合一个小组的力量,学生会找到尽可能多的条件。除此之外,有些学生的猜测有可能是错误的,如有一名学生就提出了“边边角”这一判定条件,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有些成员就会对其提出疑问,然后在此基础上展开验证,就能够得出“该条件无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结论。由此可以看出,小组合作的形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效率。
四、效果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为了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初中数学教师就不能够只关注学生探究的结果,还需要关注学生探究的过程。这样一来,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就是全面的,能够给学生带来有效的指导。除此之外,初中数学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到评价的过程中去,学生可以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这样的话,学生对于自我就能够有着更加清晰的认知,他们也能够在下一次探究活动中有着更好的表现。例如:在开展《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这一内容的课堂教学活动之前,笔者就会为每一名学生发一张表格,表格上涉及到了学习态度、学习收获、合作时的表现、合作中收获的能力、在该节课表现出来的优点和缺点等诸多内容,学生需要进行填写。除此之外,各个小组的学生还需要交换彼此的表格,并且在表格上进行补充。接下来笔者会将表格收取上来,并结合自己的观察以及表格上的内容来对学生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在评价的时候,笔者還会根据学生的表现来予以他们奖励,进而让学生更加期待下一次的课堂探究活动。
总而言之,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也因此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但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初中数学教师合理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基础上的。因而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初中数学教师就需要对任务驱动教学法展开研究,旨在充分发挥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作用,帮助学生学好数学这门学科。
参考文献
[1]陈章.任务驱动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组织方略探析[J].新课程导学,2017(05):98.
[2]顾啸敏.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6(A1):67.
付和敏 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蒙姑镇九年一贯制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