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比起苹果每年数次发布的新品,以及人头攒动的开发者大会,这一次的新闻为它带来的光环更显耀。
第一家市值超过1万亿美元的美国上市公司,相当于7个贝索斯、15个扎克伯格和47个马斯克的身价。这个数字通常用来形容一个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中国石油早就达到过这一高点,但2008年的金融危机几乎抹去了它7成的市值。
这让苹果像是一个现代意义上的东印度公司,又或者是这个时代的通用汽车和美孚。
在美股动荡不安的背景下,这个消息的确让很多人振奋。它意味着苹果成了一家抗周期能力强的公司,在改变世界的同时更成了不停歇的利润机器。几年前开始大幅增持苹果的价值投资者巴菲特,因此又获得了年度丰收,证明了自己对苹果的投资的确是“价值投资”。
几乎同时,苹果CEO蒂姆·库克还提到了一个事实,苹果的音乐服务(Apple Music)在北美已经超过Spotify。这是苹果在最新一役上的战果,而这显然归功于它沉淀下的庞大用户以及一整套生态系统。直到去年,Spotify都还在音乐流媒体市场牢牢占据着领导者的地位,如今它受到了苹果公司的有力挑战。
长期关注技术行业的彭博科技记者Brad Stone由此想到了半个世纪前出版的一本书,在他看来,这本书如今更像是一种预言。这就是1967年的时候John Kenneth Galbraith写的《新工业国家》(The New Industrial State)。这本书当中的判断可以解释“万亿苹果现象”的发生。这位经济学家观察到,大公司在美国人的生活中越来越成为中心。这些巨人打破了传统经济学当中的供需规律,很难被小的竞争者取代。他写道,“这些伟大的公司可不是慢慢长大的街角便利店,它们有显著不 同。”
这也意味著,去年以来对技术大公司们的广泛争议和批判显得无力。人们感受到这些大公司长得越来越大,随之只能把个人的信息主动或被动地上交,这些不受限制的权力也带来Facebook泄漏用户隐私等震动全球的新闻,给个人和整个社会带来难以限量的伤害。不过,因为停不下来的飞轮效应,它们依然在不可避免地变得越来越大。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这些像是水、煤和电一样的存在。
苹果只是第一个过线的冠军。Google和亚马逊,其实离冲破1万亿美元的距离也不远了。如今苹果和Google软件系统加在一起,占据了整个智能手机市场的99%。Facebook和Google则拿走了美国在线广告每一美元当中的59美分。不过20年的时间,这些技术大公司深深植入了全球发展脉络,速度快于历史上的任何领域、行业和发展周期,像是由整个世界运转的中央机器。
回头看乔布斯在1996年重返苹果的时候,这家公司的市值只有30亿美元,到了1997年,它的现金甚至都快要花光了。如今22年过去了,苹果登上了万亿美元高峰。这一路走来,作为明星公司的苹果并非一帆风顺,它遭遇过不间断的质疑—从高管的接连离开,与传统出版社和音乐人的关系紧张,硬件问题频出,到乔布斯离世,苹果是否依旧还能创新的大讨论,加上在语言、汽车等研发项目上大量投入但只看到了有限的成果。
但在有一点上,它成功地维系了自己作为一个卓越品牌的光环。在品牌情感和对从创意人才到科学家到用户的号召力上,依然很少有品牌可以与之抗衡。
这正是1万亿美元背后的真实驱动力。品牌和情感可以包容它的失误和缓慢,让整个产品持续溢价,让它在雪道上滑行得更久。
不过接下来,它要面临的挑战也像这个数字一样巨大。如何让如此庞大的正向现金流投入公司的未
来发展之中,始终不是个容易回答的问题。Bloomberg Opinion科技评论员Shira Ovide发现,即便过去10年的市值增长曲线异常陡峭,如今苹果的运营利润率是2009年至今的最低水平。近来中美贸易摩擦引发的紧张关系,则会直接影响到它的供应链体系和生产成本,利润率有可能继续下行。至于创新本身,下一个能驱动它稳定向前的产品是什么,总不该是增强现实眼镜吧 毕竟,再具光环的品牌,也很难承受接二连三的挑战。
第一家市值超过1万亿美元的美国上市公司,相当于7个贝索斯、15个扎克伯格和47个马斯克的身价。这个数字通常用来形容一个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中国石油早就达到过这一高点,但2008年的金融危机几乎抹去了它7成的市值。
这让苹果像是一个现代意义上的东印度公司,又或者是这个时代的通用汽车和美孚。
在美股动荡不安的背景下,这个消息的确让很多人振奋。它意味着苹果成了一家抗周期能力强的公司,在改变世界的同时更成了不停歇的利润机器。几年前开始大幅增持苹果的价值投资者巴菲特,因此又获得了年度丰收,证明了自己对苹果的投资的确是“价值投资”。
几乎同时,苹果CEO蒂姆·库克还提到了一个事实,苹果的音乐服务(Apple Music)在北美已经超过Spotify。这是苹果在最新一役上的战果,而这显然归功于它沉淀下的庞大用户以及一整套生态系统。直到去年,Spotify都还在音乐流媒体市场牢牢占据着领导者的地位,如今它受到了苹果公司的有力挑战。
长期关注技术行业的彭博科技记者Brad Stone由此想到了半个世纪前出版的一本书,在他看来,这本书如今更像是一种预言。这就是1967年的时候John Kenneth Galbraith写的《新工业国家》(The New Industrial State)。这本书当中的判断可以解释“万亿苹果现象”的发生。这位经济学家观察到,大公司在美国人的生活中越来越成为中心。这些巨人打破了传统经济学当中的供需规律,很难被小的竞争者取代。他写道,“这些伟大的公司可不是慢慢长大的街角便利店,它们有显著不 同。”
这也意味著,去年以来对技术大公司们的广泛争议和批判显得无力。人们感受到这些大公司长得越来越大,随之只能把个人的信息主动或被动地上交,这些不受限制的权力也带来Facebook泄漏用户隐私等震动全球的新闻,给个人和整个社会带来难以限量的伤害。不过,因为停不下来的飞轮效应,它们依然在不可避免地变得越来越大。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这些像是水、煤和电一样的存在。
苹果只是第一个过线的冠军。Google和亚马逊,其实离冲破1万亿美元的距离也不远了。如今苹果和Google软件系统加在一起,占据了整个智能手机市场的99%。Facebook和Google则拿走了美国在线广告每一美元当中的59美分。不过20年的时间,这些技术大公司深深植入了全球发展脉络,速度快于历史上的任何领域、行业和发展周期,像是由整个世界运转的中央机器。
回头看乔布斯在1996年重返苹果的时候,这家公司的市值只有30亿美元,到了1997年,它的现金甚至都快要花光了。如今22年过去了,苹果登上了万亿美元高峰。这一路走来,作为明星公司的苹果并非一帆风顺,它遭遇过不间断的质疑—从高管的接连离开,与传统出版社和音乐人的关系紧张,硬件问题频出,到乔布斯离世,苹果是否依旧还能创新的大讨论,加上在语言、汽车等研发项目上大量投入但只看到了有限的成果。
但在有一点上,它成功地维系了自己作为一个卓越品牌的光环。在品牌情感和对从创意人才到科学家到用户的号召力上,依然很少有品牌可以与之抗衡。
这正是1万亿美元背后的真实驱动力。品牌和情感可以包容它的失误和缓慢,让整个产品持续溢价,让它在雪道上滑行得更久。
不过接下来,它要面临的挑战也像这个数字一样巨大。如何让如此庞大的正向现金流投入公司的未
来发展之中,始终不是个容易回答的问题。Bloomberg Opinion科技评论员Shira Ovide发现,即便过去10年的市值增长曲线异常陡峭,如今苹果的运营利润率是2009年至今的最低水平。近来中美贸易摩擦引发的紧张关系,则会直接影响到它的供应链体系和生产成本,利润率有可能继续下行。至于创新本身,下一个能驱动它稳定向前的产品是什么,总不该是增强现实眼镜吧 毕竟,再具光环的品牌,也很难承受接二连三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