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网络新闻的暗示性传播表现在:第一,受众对主流媒体信息的揣测性解读;第二,受众对网络流言的跟风性传播;第三,受众对网络谣言的错误认识。造成这一系列网络新闻的暗示性传播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主流媒体的公信力下降、受众的从众心理和各种原因导致的特定人群对不当利益的追求。应对网络信息的暗示性传播,就要加强主流媒体的公信力,加大社会信息的透明度,国家要进行合理的监管,受众在接受信息时要学会正确的认识信息。
关键词:暗示性传播;从众心理;网络流言;网络谣言;主流媒体
暗示是指在无对抗条件下,用某种间接的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使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思想。暗示“是一种相当普遍地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社会心理现象。无论在人际关系沟通还是大众沟通中都存在着人与人之间或直接或间接的相互暗示的现象,从而影响人际互动。”
接受暗示心理,是受众不自觉地心甘情愿地接受新闻宣传影响的一种受众群体(当然也包括个体)心理。从实质上说,“接受暗示心理也是受众自愿接受新闻导向的一种心理状态。”
互联网作为一个新兴媒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而社会上的每一个自然人由于繁杂的网站以及网络系统拥有了多种不同的网络身份,因而拥有了更多的接收信息的渠道。在如此复杂的网络情况下,受众会由于信息传播的重复性以及广泛度等多方面原因而受到有关信息的暗示。
一、 当前网络新闻的暗示性传播的诸种表象
(一) 对主流媒体新闻的揣测性解读
首先,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受众对主流媒体的认识存在着一定的误差。关于“主流媒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强势媒体”、“弱势媒体”、“大报”、“小报”、“高级媒体”、“大众媒体”等等这些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从来就没有做出规范性的甄别与界定。“大家久听惯说,闻而不觉其非,言之犹以为是,最终导致概念的混乱和讨论的混沌。”
其次,由于网络的开放性以及互动性。对于主流媒体所发布的新闻信息,网络受众会根据自己的知识修养以及生活经验对新闻信息进行讨论。这样的讨论本身是更有益于增加受众对新闻活动的参与度的。但由于受众并不都经历过新闻事件或拥有足够的媒体素养,因此讨论的信息会存在主观性。在这样的情况下,受众在接受某个新闻时,不免由于传播的暗示性会同时接受网民的主观解读,从而对主流媒体信息进行揣测性解读。
(二) 对网络流言的跟风性传播
在互联网上,受众所接受信息的繁杂,使受眾没有精力去确认每条信息的真实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网络流言的产生。“流言传播的广度随其相关人员的重要性乘以该主题证据的模糊性的变化而变化。”相关人员重要性固定的情况下,我们在互联网上所接收到的信息由于其特性而得不到证实,模糊度必然增大,流传的广度必然增大。因此,网络流言由于其自身的一些优势,得以在网络中生存。
(三)对网络谣言的错误认识
郭庆光认为,谣言指的是“信源不明、无法得到确认的消息或言论,通常发生在社会环境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正规的传播渠道不畅通或功能减弱的时期”。而网络谣言则是在网络这一特定环境下,网络使用者以特定的方式传播的网民感兴趣的事件、人物或者问题的未经证实的阐述或诠释。网络谣言以其匿名性、及时性、全球性、数字化等特征,为谣言插上了一双翅膀,使其传播速度比以往快千倍百倍,范围比以往广千倍百倍,对社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二、造成网络新闻暗示性传播的心理动因
(一) 主流媒体公信力下降
公信力是新闻媒体最主要的竞争力。由于新媒体的出现,信息在网络上更新变得极为迅速,受众接触到越来越多的信息,导致受众对主流媒体的公信力产生怀疑。因较早之前的“纸包子”类假新闻、低俗新闻、有偿新闻极大地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造成了媒体公信力的集体下降。而主流媒体在与网络媒介进行融合时,又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
(二) 公众的从众心理
新闻受众心理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心理。受众是整个新闻传播模式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受众的心理决定着新闻的传播效果。新闻受众心理有其独特的表现。
第一,新闻受众心里的随意性。“随意”即凭自己的意思。新闻信息跟党的文件的影响往往是潜在的,不易被人意识到的。所以从受众选择新闻有主动权的角度上看,受众心理带有随意性,并不能受到人为的控制。
第二,新闻受众心理的交融性。受众的心理不是孤立存在的,作为社会成员的受众、在接受媒介宣传的同时,还常常会受到来自身边的他人(如家人、朋友、同事等)对媒介信息的评价、态度、情感等方面的影响。
第三,新闻受众的互动性。是指在新闻活动中,传者与受众以及受众和受众之间通过新闻媒介或人际交往表现出来的心理上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特性。
受众心理的随意性影响着受众对信息的接收与抉择,而受众心理的交融性以及互动性影响着受众对信息的判断。这些因素都不是新闻媒体或者个人可以控制的。而这些特性使得网络新闻的暗示性传播在受众身上成为可能。
三、应对网络新闻暗示性传播的策略
(一)大力维护主流媒体的传播公信力
媒介的舆论引导是否有效,关键在于两大要素,即媒介是否值得相信,受众是否相信媒介。靠信任和责任交相作用的公信力是大众媒介存在的基石。公信力决定媒体的影响力,也因此成为媒介引导舆论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要强化主流媒体公信力,就要做到:第一,树立有序的传播观念;第二,培育和优化媒介素养;第三,加强法律和制度保障。传统主流媒体是舆论引导的中流砥柱,强化传统主流媒体的公信力是正确舆论引导的前提。
(二) 增加社会信息传播的透明度
网络日益成为假消息假新闻的集散地。要防止受众受到网络新闻的暗示性传播的不良影响,就要增加社会信息的透明度。首先,需要政府的有力监管并建立相关的规定,政府的监管是网络媒体发展的有力后盾。其次,媒体树立正确的道德立场并在一定安全条件下公布信息。
(三)国家建立完整的监管机制
1.推动对网络监督本身的认识深化。网络舆论监督是民主化、公开、平等的推动力,政治民主化是政治文明的前提,其基本要求就是要政治上的民主、公开和平等,这是网络监督的前提和目标。
2.强化对网络监督的法律与约束。建立有利于网络舆论监督的制度与途径,促进社会成员的自我发展与社会规范化进程。
3. 形成舆论监督的合力,对网络舆论实行立体化引导。在分散的网络言论环境中建立若干凡有某种权威和信誉的言论中心;建立健全管理的干预体系,帮助网络媒体视线自律;制定可操作性强的自律标准,加强网络媒体的社会责任意识,平衡网络媒体的社会责任与商业利益。
(四)受众正确的认识信息
受众是新闻传播模式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信息传播的整个环节中,受众是其最终的受益者。在网络传播模式中,信息的碎片化、浅表化、情绪化的表达方式弱化思维,消减大众深度思考能力。传播内容缺乏传统媒体具有的深度。而网络是一个大舞台,监管与检测都可能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除去政府、新闻机构与新闻人所进行的努力,新闻受众也要学会从正确的渠道获取信息,并用唯物辩证的心态看待每一条信息,才能确保自己收获正确的新闻。(作者单位: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参考文献:
[1]刘京林.新闻心理学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2]方建移.大众传媒心理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3]苏宏元.网络传播学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4]夏怡.网络谣言传播机制及其治理对策[J].传媒观察.2012(10)
[5]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6]乔丽萍 钟帅楠.新媒体时代加强网络舆情管理的对策[J].传媒观察.2012(9)
关键词:暗示性传播;从众心理;网络流言;网络谣言;主流媒体
暗示是指在无对抗条件下,用某种间接的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使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思想。暗示“是一种相当普遍地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社会心理现象。无论在人际关系沟通还是大众沟通中都存在着人与人之间或直接或间接的相互暗示的现象,从而影响人际互动。”
接受暗示心理,是受众不自觉地心甘情愿地接受新闻宣传影响的一种受众群体(当然也包括个体)心理。从实质上说,“接受暗示心理也是受众自愿接受新闻导向的一种心理状态。”
互联网作为一个新兴媒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而社会上的每一个自然人由于繁杂的网站以及网络系统拥有了多种不同的网络身份,因而拥有了更多的接收信息的渠道。在如此复杂的网络情况下,受众会由于信息传播的重复性以及广泛度等多方面原因而受到有关信息的暗示。
一、 当前网络新闻的暗示性传播的诸种表象
(一) 对主流媒体新闻的揣测性解读
首先,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受众对主流媒体的认识存在着一定的误差。关于“主流媒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强势媒体”、“弱势媒体”、“大报”、“小报”、“高级媒体”、“大众媒体”等等这些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从来就没有做出规范性的甄别与界定。“大家久听惯说,闻而不觉其非,言之犹以为是,最终导致概念的混乱和讨论的混沌。”
其次,由于网络的开放性以及互动性。对于主流媒体所发布的新闻信息,网络受众会根据自己的知识修养以及生活经验对新闻信息进行讨论。这样的讨论本身是更有益于增加受众对新闻活动的参与度的。但由于受众并不都经历过新闻事件或拥有足够的媒体素养,因此讨论的信息会存在主观性。在这样的情况下,受众在接受某个新闻时,不免由于传播的暗示性会同时接受网民的主观解读,从而对主流媒体信息进行揣测性解读。
(二) 对网络流言的跟风性传播
在互联网上,受众所接受信息的繁杂,使受眾没有精力去确认每条信息的真实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网络流言的产生。“流言传播的广度随其相关人员的重要性乘以该主题证据的模糊性的变化而变化。”相关人员重要性固定的情况下,我们在互联网上所接收到的信息由于其特性而得不到证实,模糊度必然增大,流传的广度必然增大。因此,网络流言由于其自身的一些优势,得以在网络中生存。
(三)对网络谣言的错误认识
郭庆光认为,谣言指的是“信源不明、无法得到确认的消息或言论,通常发生在社会环境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正规的传播渠道不畅通或功能减弱的时期”。而网络谣言则是在网络这一特定环境下,网络使用者以特定的方式传播的网民感兴趣的事件、人物或者问题的未经证实的阐述或诠释。网络谣言以其匿名性、及时性、全球性、数字化等特征,为谣言插上了一双翅膀,使其传播速度比以往快千倍百倍,范围比以往广千倍百倍,对社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二、造成网络新闻暗示性传播的心理动因
(一) 主流媒体公信力下降
公信力是新闻媒体最主要的竞争力。由于新媒体的出现,信息在网络上更新变得极为迅速,受众接触到越来越多的信息,导致受众对主流媒体的公信力产生怀疑。因较早之前的“纸包子”类假新闻、低俗新闻、有偿新闻极大地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造成了媒体公信力的集体下降。而主流媒体在与网络媒介进行融合时,又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
(二) 公众的从众心理
新闻受众心理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心理。受众是整个新闻传播模式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受众的心理决定着新闻的传播效果。新闻受众心理有其独特的表现。
第一,新闻受众心里的随意性。“随意”即凭自己的意思。新闻信息跟党的文件的影响往往是潜在的,不易被人意识到的。所以从受众选择新闻有主动权的角度上看,受众心理带有随意性,并不能受到人为的控制。
第二,新闻受众心理的交融性。受众的心理不是孤立存在的,作为社会成员的受众、在接受媒介宣传的同时,还常常会受到来自身边的他人(如家人、朋友、同事等)对媒介信息的评价、态度、情感等方面的影响。
第三,新闻受众的互动性。是指在新闻活动中,传者与受众以及受众和受众之间通过新闻媒介或人际交往表现出来的心理上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特性。
受众心理的随意性影响着受众对信息的接收与抉择,而受众心理的交融性以及互动性影响着受众对信息的判断。这些因素都不是新闻媒体或者个人可以控制的。而这些特性使得网络新闻的暗示性传播在受众身上成为可能。
三、应对网络新闻暗示性传播的策略
(一)大力维护主流媒体的传播公信力
媒介的舆论引导是否有效,关键在于两大要素,即媒介是否值得相信,受众是否相信媒介。靠信任和责任交相作用的公信力是大众媒介存在的基石。公信力决定媒体的影响力,也因此成为媒介引导舆论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要强化主流媒体公信力,就要做到:第一,树立有序的传播观念;第二,培育和优化媒介素养;第三,加强法律和制度保障。传统主流媒体是舆论引导的中流砥柱,强化传统主流媒体的公信力是正确舆论引导的前提。
(二) 增加社会信息传播的透明度
网络日益成为假消息假新闻的集散地。要防止受众受到网络新闻的暗示性传播的不良影响,就要增加社会信息的透明度。首先,需要政府的有力监管并建立相关的规定,政府的监管是网络媒体发展的有力后盾。其次,媒体树立正确的道德立场并在一定安全条件下公布信息。
(三)国家建立完整的监管机制
1.推动对网络监督本身的认识深化。网络舆论监督是民主化、公开、平等的推动力,政治民主化是政治文明的前提,其基本要求就是要政治上的民主、公开和平等,这是网络监督的前提和目标。
2.强化对网络监督的法律与约束。建立有利于网络舆论监督的制度与途径,促进社会成员的自我发展与社会规范化进程。
3. 形成舆论监督的合力,对网络舆论实行立体化引导。在分散的网络言论环境中建立若干凡有某种权威和信誉的言论中心;建立健全管理的干预体系,帮助网络媒体视线自律;制定可操作性强的自律标准,加强网络媒体的社会责任意识,平衡网络媒体的社会责任与商业利益。
(四)受众正确的认识信息
受众是新闻传播模式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信息传播的整个环节中,受众是其最终的受益者。在网络传播模式中,信息的碎片化、浅表化、情绪化的表达方式弱化思维,消减大众深度思考能力。传播内容缺乏传统媒体具有的深度。而网络是一个大舞台,监管与检测都可能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除去政府、新闻机构与新闻人所进行的努力,新闻受众也要学会从正确的渠道获取信息,并用唯物辩证的心态看待每一条信息,才能确保自己收获正确的新闻。(作者单位: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参考文献:
[1]刘京林.新闻心理学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2]方建移.大众传媒心理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3]苏宏元.网络传播学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4]夏怡.网络谣言传播机制及其治理对策[J].传媒观察.2012(10)
[5]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6]乔丽萍 钟帅楠.新媒体时代加强网络舆情管理的对策[J].传媒观察.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