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建材店打短工的张慧芬遇到了一个天大的难题:出生三个月的儿子一旦睡着,就随时可能因呼吸衰竭死亡!孩子只有靠呼吸机才能维持生命——而买一台呼吸机需要8万元;在医院就诊,一天需要300元钱。
鲜嫩的生命就这样慢慢凋谢。绝望中,张慧芬却发现用5元钱就能挽回孩子的生命。穷妈妈能否创造奇迹呢?
新生儿睡着就可能死去
那是7年前的一个冬夜,四川盐亭县城郊云溪镇万安村村民张慧芬一觉醒来,发现身旁熟睡的儿子兰科张着嘴巴急促地吐气,两颊憋得通红,浑身不停抖动。在村里做过几年赤脚医生的她料到大事不好,忙叫醒丈夫兰广智,两人踩着自行车,把孩子往镇医院送。
兰科是个苦命孩子,在妈妈肚子里呆了七个月就来到世上,刚出生,便发现肺透明膜没发育完全,被盐亭县肿瘤医院诊断为肺癌。这么小的孩子,没法做手术和化疗,只有用药物抑制癌细胞生长。兰科常被病痛折磨得彻夜啼哭。没想到事隔两个月,他又出现了呼吸不畅的危险症状。
经过医生紧急抢救,兰科的呼吸渐渐平息下来,但不到10分钟,兰科又颤抖起来,换气不匀,难受得哇哇大哭。医生再次做了抢救措施。
半小时后,见兰科没有任何不良反应,医生拔下了氧气管。可兰科闭上眼睛睡去不到两分钟,险情又发生了:他张嘴吐气,嘴唇发紫,浑身冰凉。医生只得吩咐张慧芬千万别让孩子睡着,赶紧送往县肿瘤医院。
这时,张慧芬明白了:儿子得了一种怪病,只要睡着就会发生危险。
到达县肿瘤医院时,已是凌晨两点多了,张慧芬夫妇只有坐在医院的长凳上,想各种法子折腾儿子,不让他睡。婴儿夜里不睡觉,这多么残忍,兰科的嗓子都哭哑了。
上午10点,兰科的病情得到确诊。因为他年纪太小,肺癌已导致他的呼吸功能衰竭,要想治愈肺病,几乎不大可能。医生遗憾地说:“患儿随时可能死亡。”
兰广智劝妻子说:“医生都没办法的事,听天由命吧。好在我们还年轻,可以再生一个。”“不!”张慧芬哭着问:“真的没办法了吗?”医生为难地说:“办法倒有一个,就是用呼吸机帮他正常呼吸,但费用你们能承受吗?”
使用呼吸机每小时需要十元,加上住院的各种费用,一天至少得二三百元,而兰广智只是个泥巴匠,张慧芬在县城一家建材店帮工,夫妻俩一个月的总收入才七八百元。
但张慧芬豁出去了,“就是能延长他一个小时的生命,我们也不放弃,他能活一个小时,就不能让他遭一个小时的罪!”兰科再次被送到急救室。看到儿子在呼吸机的帮助下,均匀地呼吸,静静地睡着了,张慧芬才放心地拽过丈夫说:“走,凑钱去。”
给儿子造一台山寨呼吸机
兰广智夫妻回到家,顾不上喝口水,就分头找亲戚朋友借钱。好多人劝张慧芬要理性一点:花再多的钱,孩子离开呼吸机就会死,有必要这么做吗?张慧芬坚持说:“没有一个母亲,能忍心让自己的孩子等死。”
亲人们看她这么坚定,纷纷解囊相助,一周时间,就凑集了1.5万多元,够孩子在医院住上两个月了。
邻居们也跑来嘘寒问暖。兰广智的自行车太烂了,修理店的李德山大叔把收购来的一辆二手摩托车修好,送给他们,好让他们往返医院时节省点时间。村委会主任还在大喇叭上动员各家各户捐款。兰广智家的三间平房紧靠大公路,夫妻俩腾出来卖给废品回收站,自己搬到村里废弃的保管室住。
倾其所有,最多也只能维持兰科住院两年的花费。这显然不是张慧芬的目标。她打听到了,不住医院,买台呼吸机放家里供兰科用,需要8万多元。张慧芬突然想到:李德山大叔那么聪明,能捣鼓出各式两轮车、三轮车,能不能捣鼓出一台呼吸机?
李德山听完张慧芬的想法,摇头说:“这怎么成?呼吸机是高科技的玩意,不是我这个大老粗能玩的。”张慧芬把李德山带到医院,指着呼吸机说:“我觉得它跟修理店里的加气筒差不多,都是一头加气一头出气。呼吸机是加气筒,我儿子的肺就是轮胎。”李德山还是不相信自己能做出这么高端的加气筒。
张慧芬失望地走出医院,满大街兜转,边走边想心思。这天,她来到公园里,看见有个卖气球的老太太,用手捏着一只黄色的、圆溜溜的东西在给气球加气,捏几下,气球的气就加满了。老太太告诉她,这叫加气筒,不仅对气球,对自行车轮胎、皮球都可以加气,5元钱一个。张慧芬一拍大腿,太好了,买了个加气筒就往医院跑。张慧芬找到医生说,我已经看明白了,呼吸机与气球加气筒的工作原理是一样的——都是通过气压来交换气体。只要能让我儿子的肺部有规律地运转,使他肺部的呼吸形成相对气压,持续不断地工作,就能维持生命!“是这个道理!”医生赞许地看着她。
对一个贫穷的家庭来说,这可是唯一能拯救儿子的方法了,张慧芬义无反顾地在手术单上签了字。
针对张慧芬的想法,医院给兰科的气管里安放了一段简易的仿生气管,气管一头从兰科的鼻孔里伸出来,外接在那个手捏式加气机上。事前,医生还做了一个实验:每秒钟轻轻捏一下加气机所产生的气压,正好与人体肺部舒张所需的压力一致!
真是太好了!张慧芬在医生的指导下,轻轻捏了一下,等加气机的气囊鼓起来,再轻轻捏一下,间隔时间刚好一秒!随着有规律的捏动,她惊喜地发现,儿子的呼吸也跟着她手里的节奏均匀起来。原来,儿子的命运就把握在自己手里。张慧芬边捏边想,欣喜的泪水淌了下来。
第二天,张慧芬带着儿子出院了,刚到家门口,乡亲们就涌来看稀奇。没人见过,5元钱一个的加气机还可以给人加气。土办法救了一条命呐。
我们都是孩子的呼吸机
其实,张慧芬十分清楚,如果出现任何纰漏,哪怕是一个细小的差错,都会终结兰科的生命。夫妻俩不敢把加气机交给任何人。白天,张慧芬就守在兰科身边,晚上兰广智从工地回来与妻子交班。到了下半夜,张慧芬又要换丈夫去睡觉。
夫妻俩每天实际工作时间都在16小时以上。日子久了,不仅手指捏得麻木,人也累得面黄肌瘦,为了防止自己打瞌睡使兰科出现危险,头悬梁锥刺股的方法夫妻俩都用上了。
转眼就到了兰科周岁生日了。那天,前来祝贺的亲友很多,张慧芬不得不放下孩子去忙这忙那。因为热闹,兰科的精神也特别好,见人就笑。张慧芬心想孩子不可能睡着,就放心地把他交给小姑抱着去玩。偏偏小姑内急,又让朋友帮忙抱一下。
没有张慧芬的家人,几个孩子都大胆地围着兰科转,不时伸手去摸摸那台神奇的生命加气机。或许是兰科玩累了,渐渐有了睡意,一个叫张东的孩子伸出手说:“阿姨,兰科要睡了,我来帮他加气行吗?”小姑的朋友不明就里,点头同意了。张东满脸通红地接过加气机,一下,两下,兰科随着他手捏的节拍呼吸匀称,鼻息声轻微而酣畅。张东的手指变得轻松灵巧起来,他面带微笑,以胜利者的姿态看着同伴们。同伴们深受感染,都跃跃欲试。孩子们一个接一个,玩得正高兴时,张慧芬的小姑回来了。惊呆的她刚要上前制止,却被人拽住了,回头一看,是张慧芬,她含着泪花说:“我已经看了好一阵了,谢谢孩子们。”
生怕孩子闯祸的家长,听了张慧芬的话,也一个接一个走上去,在孩子们的指导下当起了实习生。紧接着,乡亲们都围了过来,一个个接过加气机练习起来,直到深夜,他们才踩着如水月光,意犹未尽地离开张家。
第二天一早,张慧芬刚开门,就看见邻居刘婶已经坐在门坎上了。她要帮张慧芬带一天孩子。张慧芬体悟到了乡亲们内心的爱心和责任感,它将形成一个坚实无比的链条,牢牢系住孩子的生命。
乡亲们轮流走进张慧芬家,帮她带一天或半天孩子。张慧芬夫妻精神也饱满起来,还能正常上班挣钱了,债务也越还越少。
成都华西医院肿瘤科一位姓杜的医生,老家是盐亭县云溪镇的,2005年春节回家时,他听说了这件事,受到震动,专程跑到张慧芬家探视。让杜医生感到神奇的是,兰科虽然长得瘦小了点,但面色红润,根本不像得了绝症。
正月初八,杜医生回成都上班时,让张慧芬带兰科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他们惊奇地发现,兰科肺部的肿瘤细胞没有增多,因此怀疑是兰科有了“正常”的呼吸,促使各个器官正常发育,加之他长期服用中药,对肿瘤细胞有一定的抑制,肿瘤细胞的扩散速度最终没能跑赢他的发育速度。如果将这台加气机加以改良,或许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几天后,医院为兰科实施了进一步手术。他们把兰科的气管切开,在里面安装了一根专门从美国引进的高级仿生呼吸管,管子通出鼻腔,另一头像简易帽子一样卡在头部,这种设备就是一台便携式家庭呼吸器。如果兰科睡着了,扭转开关,它就会自动做功。而它的总造价还不到1000元!
此后,华西医院根据张慧芬的意见不断改良,把干电池更换成可充电电池,最后又设计成锂电池,大大压缩了成本。
兰科一年又一年,奇迹般活了下来。3岁,他才开始走路,才能说出完整的一句话,但张慧芬已十分满足。兰科每年生日时,她都要摆起富有川北风格的坝坝宴款待乡亲们,为兰科祈福。
2010年8月20日,兰科过完7岁生日后,张慧芬决定再把兰科送到华西医院做一次检查。这一次,奇迹再次发生了!医生发现,兰科肺部的肿瘤细胞减少了许多,而呼吸能力大大增加。
回去后,张慧芬把兰科带到密林深处的娘家居住,逐渐减少兰科对呼吸器的依赖。两个月后,兰科终于可以像正常人一样自由呼吸了。张慧芬相信,兰科的生命就像一只小鸟,完全可以从她的手中放飞了……同年11月8日,在华西医院为兰科截除仿生呼吸管后,张慧芬拥抱着儿子,泪流满面地说:“我们终于胜利了……”
2011年3月,面对笔者的采访,身体已全面恢复的兰科激动地说:“我妈妈是个‘发明家’,是她发明的呼吸机救了我,我长大要向妈妈学习。”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编辑赵莹[email protected])
鲜嫩的生命就这样慢慢凋谢。绝望中,张慧芬却发现用5元钱就能挽回孩子的生命。穷妈妈能否创造奇迹呢?
新生儿睡着就可能死去
那是7年前的一个冬夜,四川盐亭县城郊云溪镇万安村村民张慧芬一觉醒来,发现身旁熟睡的儿子兰科张着嘴巴急促地吐气,两颊憋得通红,浑身不停抖动。在村里做过几年赤脚医生的她料到大事不好,忙叫醒丈夫兰广智,两人踩着自行车,把孩子往镇医院送。
兰科是个苦命孩子,在妈妈肚子里呆了七个月就来到世上,刚出生,便发现肺透明膜没发育完全,被盐亭县肿瘤医院诊断为肺癌。这么小的孩子,没法做手术和化疗,只有用药物抑制癌细胞生长。兰科常被病痛折磨得彻夜啼哭。没想到事隔两个月,他又出现了呼吸不畅的危险症状。
经过医生紧急抢救,兰科的呼吸渐渐平息下来,但不到10分钟,兰科又颤抖起来,换气不匀,难受得哇哇大哭。医生再次做了抢救措施。
半小时后,见兰科没有任何不良反应,医生拔下了氧气管。可兰科闭上眼睛睡去不到两分钟,险情又发生了:他张嘴吐气,嘴唇发紫,浑身冰凉。医生只得吩咐张慧芬千万别让孩子睡着,赶紧送往县肿瘤医院。
这时,张慧芬明白了:儿子得了一种怪病,只要睡着就会发生危险。
到达县肿瘤医院时,已是凌晨两点多了,张慧芬夫妇只有坐在医院的长凳上,想各种法子折腾儿子,不让他睡。婴儿夜里不睡觉,这多么残忍,兰科的嗓子都哭哑了。
上午10点,兰科的病情得到确诊。因为他年纪太小,肺癌已导致他的呼吸功能衰竭,要想治愈肺病,几乎不大可能。医生遗憾地说:“患儿随时可能死亡。”
兰广智劝妻子说:“医生都没办法的事,听天由命吧。好在我们还年轻,可以再生一个。”“不!”张慧芬哭着问:“真的没办法了吗?”医生为难地说:“办法倒有一个,就是用呼吸机帮他正常呼吸,但费用你们能承受吗?”
使用呼吸机每小时需要十元,加上住院的各种费用,一天至少得二三百元,而兰广智只是个泥巴匠,张慧芬在县城一家建材店帮工,夫妻俩一个月的总收入才七八百元。
但张慧芬豁出去了,“就是能延长他一个小时的生命,我们也不放弃,他能活一个小时,就不能让他遭一个小时的罪!”兰科再次被送到急救室。看到儿子在呼吸机的帮助下,均匀地呼吸,静静地睡着了,张慧芬才放心地拽过丈夫说:“走,凑钱去。”
给儿子造一台山寨呼吸机
兰广智夫妻回到家,顾不上喝口水,就分头找亲戚朋友借钱。好多人劝张慧芬要理性一点:花再多的钱,孩子离开呼吸机就会死,有必要这么做吗?张慧芬坚持说:“没有一个母亲,能忍心让自己的孩子等死。”
亲人们看她这么坚定,纷纷解囊相助,一周时间,就凑集了1.5万多元,够孩子在医院住上两个月了。
邻居们也跑来嘘寒问暖。兰广智的自行车太烂了,修理店的李德山大叔把收购来的一辆二手摩托车修好,送给他们,好让他们往返医院时节省点时间。村委会主任还在大喇叭上动员各家各户捐款。兰广智家的三间平房紧靠大公路,夫妻俩腾出来卖给废品回收站,自己搬到村里废弃的保管室住。
倾其所有,最多也只能维持兰科住院两年的花费。这显然不是张慧芬的目标。她打听到了,不住医院,买台呼吸机放家里供兰科用,需要8万多元。张慧芬突然想到:李德山大叔那么聪明,能捣鼓出各式两轮车、三轮车,能不能捣鼓出一台呼吸机?
李德山听完张慧芬的想法,摇头说:“这怎么成?呼吸机是高科技的玩意,不是我这个大老粗能玩的。”张慧芬把李德山带到医院,指着呼吸机说:“我觉得它跟修理店里的加气筒差不多,都是一头加气一头出气。呼吸机是加气筒,我儿子的肺就是轮胎。”李德山还是不相信自己能做出这么高端的加气筒。
张慧芬失望地走出医院,满大街兜转,边走边想心思。这天,她来到公园里,看见有个卖气球的老太太,用手捏着一只黄色的、圆溜溜的东西在给气球加气,捏几下,气球的气就加满了。老太太告诉她,这叫加气筒,不仅对气球,对自行车轮胎、皮球都可以加气,5元钱一个。张慧芬一拍大腿,太好了,买了个加气筒就往医院跑。张慧芬找到医生说,我已经看明白了,呼吸机与气球加气筒的工作原理是一样的——都是通过气压来交换气体。只要能让我儿子的肺部有规律地运转,使他肺部的呼吸形成相对气压,持续不断地工作,就能维持生命!“是这个道理!”医生赞许地看着她。
对一个贫穷的家庭来说,这可是唯一能拯救儿子的方法了,张慧芬义无反顾地在手术单上签了字。
针对张慧芬的想法,医院给兰科的气管里安放了一段简易的仿生气管,气管一头从兰科的鼻孔里伸出来,外接在那个手捏式加气机上。事前,医生还做了一个实验:每秒钟轻轻捏一下加气机所产生的气压,正好与人体肺部舒张所需的压力一致!
真是太好了!张慧芬在医生的指导下,轻轻捏了一下,等加气机的气囊鼓起来,再轻轻捏一下,间隔时间刚好一秒!随着有规律的捏动,她惊喜地发现,儿子的呼吸也跟着她手里的节奏均匀起来。原来,儿子的命运就把握在自己手里。张慧芬边捏边想,欣喜的泪水淌了下来。
第二天,张慧芬带着儿子出院了,刚到家门口,乡亲们就涌来看稀奇。没人见过,5元钱一个的加气机还可以给人加气。土办法救了一条命呐。
我们都是孩子的呼吸机
其实,张慧芬十分清楚,如果出现任何纰漏,哪怕是一个细小的差错,都会终结兰科的生命。夫妻俩不敢把加气机交给任何人。白天,张慧芬就守在兰科身边,晚上兰广智从工地回来与妻子交班。到了下半夜,张慧芬又要换丈夫去睡觉。
夫妻俩每天实际工作时间都在16小时以上。日子久了,不仅手指捏得麻木,人也累得面黄肌瘦,为了防止自己打瞌睡使兰科出现危险,头悬梁锥刺股的方法夫妻俩都用上了。
转眼就到了兰科周岁生日了。那天,前来祝贺的亲友很多,张慧芬不得不放下孩子去忙这忙那。因为热闹,兰科的精神也特别好,见人就笑。张慧芬心想孩子不可能睡着,就放心地把他交给小姑抱着去玩。偏偏小姑内急,又让朋友帮忙抱一下。
没有张慧芬的家人,几个孩子都大胆地围着兰科转,不时伸手去摸摸那台神奇的生命加气机。或许是兰科玩累了,渐渐有了睡意,一个叫张东的孩子伸出手说:“阿姨,兰科要睡了,我来帮他加气行吗?”小姑的朋友不明就里,点头同意了。张东满脸通红地接过加气机,一下,两下,兰科随着他手捏的节拍呼吸匀称,鼻息声轻微而酣畅。张东的手指变得轻松灵巧起来,他面带微笑,以胜利者的姿态看着同伴们。同伴们深受感染,都跃跃欲试。孩子们一个接一个,玩得正高兴时,张慧芬的小姑回来了。惊呆的她刚要上前制止,却被人拽住了,回头一看,是张慧芬,她含着泪花说:“我已经看了好一阵了,谢谢孩子们。”
生怕孩子闯祸的家长,听了张慧芬的话,也一个接一个走上去,在孩子们的指导下当起了实习生。紧接着,乡亲们都围了过来,一个个接过加气机练习起来,直到深夜,他们才踩着如水月光,意犹未尽地离开张家。
第二天一早,张慧芬刚开门,就看见邻居刘婶已经坐在门坎上了。她要帮张慧芬带一天孩子。张慧芬体悟到了乡亲们内心的爱心和责任感,它将形成一个坚实无比的链条,牢牢系住孩子的生命。
乡亲们轮流走进张慧芬家,帮她带一天或半天孩子。张慧芬夫妻精神也饱满起来,还能正常上班挣钱了,债务也越还越少。
成都华西医院肿瘤科一位姓杜的医生,老家是盐亭县云溪镇的,2005年春节回家时,他听说了这件事,受到震动,专程跑到张慧芬家探视。让杜医生感到神奇的是,兰科虽然长得瘦小了点,但面色红润,根本不像得了绝症。
正月初八,杜医生回成都上班时,让张慧芬带兰科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他们惊奇地发现,兰科肺部的肿瘤细胞没有增多,因此怀疑是兰科有了“正常”的呼吸,促使各个器官正常发育,加之他长期服用中药,对肿瘤细胞有一定的抑制,肿瘤细胞的扩散速度最终没能跑赢他的发育速度。如果将这台加气机加以改良,或许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几天后,医院为兰科实施了进一步手术。他们把兰科的气管切开,在里面安装了一根专门从美国引进的高级仿生呼吸管,管子通出鼻腔,另一头像简易帽子一样卡在头部,这种设备就是一台便携式家庭呼吸器。如果兰科睡着了,扭转开关,它就会自动做功。而它的总造价还不到1000元!
此后,华西医院根据张慧芬的意见不断改良,把干电池更换成可充电电池,最后又设计成锂电池,大大压缩了成本。
兰科一年又一年,奇迹般活了下来。3岁,他才开始走路,才能说出完整的一句话,但张慧芬已十分满足。兰科每年生日时,她都要摆起富有川北风格的坝坝宴款待乡亲们,为兰科祈福。
2010年8月20日,兰科过完7岁生日后,张慧芬决定再把兰科送到华西医院做一次检查。这一次,奇迹再次发生了!医生发现,兰科肺部的肿瘤细胞减少了许多,而呼吸能力大大增加。
回去后,张慧芬把兰科带到密林深处的娘家居住,逐渐减少兰科对呼吸器的依赖。两个月后,兰科终于可以像正常人一样自由呼吸了。张慧芬相信,兰科的生命就像一只小鸟,完全可以从她的手中放飞了……同年11月8日,在华西医院为兰科截除仿生呼吸管后,张慧芬拥抱着儿子,泪流满面地说:“我们终于胜利了……”
2011年3月,面对笔者的采访,身体已全面恢复的兰科激动地说:“我妈妈是个‘发明家’,是她发明的呼吸机救了我,我长大要向妈妈学习。”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编辑赵莹[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