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虫子有很多,但最出名的一只恐怕要数“促织”。
“促织”是这虫子的北方俗名,其实它就是蟋蟀,也叫蛐蛐儿。之所以会叫“促织”,是因为雄虫的鸣叫声与织机声相仿,让人觉得似乎是在催促主妇织布理家,所以又有俚语说:“促织鸣,懒妇惊。”
中国的蟋蟀种类并不多。世界上已经确认的蟋蟀家族约有2500种,中国不过150种。不过种类数量的多少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中国蟋蟀的风光历史,是外国蟋蟀望尘莫及的。
早在3000年前的周朝,中国人的诗歌里就已经出现了蟋蟀的身影。《诗经》里的《豳风七月》,是西周初年豳地的一首诗歌,按季节吟唱劳作记录生活,其中“七月流火”一句,至今被我们频繁使用,全诗与蟋蟀有关的句子有5句,说的是蟋蟀七月在草野,八月入人檐宇,九月在户庭活动,入冬寒冷后就伏于床下了。将蟋蟀的行动轨迹描写得精炼鲜活。
写蟋蟀的文字从此以后层出不穷。陆机《短歌行》:“今我不乐,蟋蟀在房。”杜甫《季夏送乡弟》:“莫度清秋吟蟋蟀,早闻黄阁画麒麟。”白居易《夜坐》:“梧桐上阶影,蟋蟀近床声。”不过,入诗入画并不是蟋蟀对中国人而言最独特且重要的方面。蟋蟀鸣声悦耳,尤其是求偶时节的雄蟋蟀。不过蟋蟀的鸣声并不是嗓音,而是它们振动翅膀摩擦时发出的声音。据说唐朝时,宫中每到秋天,妃子、宫女们都以小金笼装上蟋蟀,放在枕头边,夜晚听蝉鸣。这算得上是最早的随身听了吧。后来,老百姓家也纷纷效仿。诗人总是将蟋蟀的鸣声与悲秋哀情相提并论,世人却并不都具备这样的愁肠,反而常觉入耳恬然,是一种享受,倒也是有趣的对照。
大约从此以后,上至宫廷、下至民间,就有了广泛的养蟋蟀氛围,人们对这种小草虫的饲养经验也越来越丰富,无论帝王名士,还是野老顽童,善养此物者数不胜数,这也就为斗蟋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与打斗的蟋蟀都是雄性,这小小的虫儿斗志极强,遇上同性必定要龇牙蹬腿一决高下不可。很快,斗蟋蟀就成了一项雅俗共赏的休闲娱乐了。自从斗性被看中,蟋蟀顿时身价不凡,连那长相也倾国倾城起来,被分成了蝴蜂形、螳螂形、玉蜂形、枣核形、龟鹤形等等等等,颜色也有了真红、水红、真青、深青、淡青、真黄、淡黄、真黑、真白……其余如梅花翅、琵琶翅、红额头、阴阳牙、绣花针等等更是数不胜数。
既然连相貌都达到了“化腐朽为神奇”的程度,其他的当然就更不在话下。据说斗蟋蟀之戏开始于唐天宝年间,长安城的有钱人,用象牙做笼子装蟋蟀——看似斗蛐蛐,实则纯属斗富比侈。真要论实际需要的话,装蟋蟀还是陶瓷质地最佳。这方面,明朝宣德罐是最著名的代表。
宣德,其实是明宣宗朱瞻基的年号,作为明帝国一位重要皇帝,他勤于政务,雅擅丹青,明睿而多作为,堪称一代明君。朱瞻基政务之余的爱好,就是斗蟋蟀,也乐于收集蟋蟀罐。据说他每得一头善斗蟋蟀,就要下令官窑制作蟋蟀罐,由于皇帝本是丹青高手,入选的蟋蟀罐也都堪称是艺术精品。只可惜由于明宣宗玩蟋蟀被其母张太后视为不符身份之举,所以他壮年早逝之后,宫中收藏的蟋蟀罐都被毁去了,传世至今的宣德蟋蟀罐因此都成了珍品。
也难怪张太后要毁去那些蟋蟀罐。据说当时苏州斗蟀品质最好,明宣宗还为此向苏州知府况钟发下密诏,让他选送蟋蟀千只进京。虽说宣宗已经是尽量不扰民,采取“密诏”方式,但实际情况却并没有好到哪里去。不但产生了“促织瞿瞿叫,宣德皇帝要”的民谚,而且上有所好,下有所效,天子斗蟀,引发了民间又一波斗蟀高潮,也产生了众多悲欢离合。
宣宗时有苏州人因进献上好蟋蟀而得到世袭官职的。虽说可笑,勉强也还算喜事一桩。《明朝小史》却还记载了一个莫大的悲剧。当时世人争求江南蟋蟀,以至苏州蟋蟀一只值数十金。苏州枫桥地方一个粮长,为了完成向皇宫进贡蟋蟀的任务,以骏马一匹换得一只蟋蟀放在家里等待征召。孰知其妻一时好奇,想看看这只身价不凡的蟋蟀到底是个什么模样,却不料那蟋蟀从罐中一跃而出。结果旁边正有鸡在,在鸡眼中蟋蟀就是蟋蟀,哪有优劣之分,登时一嘴啄去,一匹马就此成了鸡食。粮长之妻不知该如何交代,竟上吊自杀了。丈夫返回家中,发现妻子死于非命,伤心不已,也步了其妻后尘。一只自寻死路的蟋蟀,就这样葬送了两条人命。
清时蒲松龄大约就是受了此事启发,写下了《聊斋》中著名的《促织》。其实明宣宗的斗蟋蟀并没有影响到他处理政务,“仁宣之治”从来都是历史上的一道亮色,对比之下,宋朝权贵斗蟋蟀就真可谓是玩物丧志了。
这其中最令人不齿的,莫过于南宋权臣贾似道,此君编写了一部蟋蟀专著《促织经》不说,还把南宋给治得每况愈下。据记载,蒙古大军攻破樊襄重镇之际,贾似道正伏在地上斗蟋蟀,将边关加急军报置之脑后。此君只该当个昆虫学家,占据宰相之位实是家国万民之大不幸。
其实蒲松龄所处的清朝,斗蟋蟀之风比宋明有过之而无不及。那时的城镇只要稍具规模的,都有斗蟀场,养蟀斗蟀的人群涵盖男女老幼,以之赌博,家破人亡者很多。八旗子弟不习文不练武,以拎鸟笼蛐蛐罐为正业,堂堂男儿的斗志还不如罐中的蟋蟀高昂。蒲松龄写《促织》,大概也是心有所感,因此“借古讽今”吧。
其实蟋蟀何辜,它不过是尾可入药的草虫而已,其他都是世人无事生非而已。
编辑/姚晟
“促织”是这虫子的北方俗名,其实它就是蟋蟀,也叫蛐蛐儿。之所以会叫“促织”,是因为雄虫的鸣叫声与织机声相仿,让人觉得似乎是在催促主妇织布理家,所以又有俚语说:“促织鸣,懒妇惊。”
中国的蟋蟀种类并不多。世界上已经确认的蟋蟀家族约有2500种,中国不过150种。不过种类数量的多少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中国蟋蟀的风光历史,是外国蟋蟀望尘莫及的。
早在3000年前的周朝,中国人的诗歌里就已经出现了蟋蟀的身影。《诗经》里的《豳风七月》,是西周初年豳地的一首诗歌,按季节吟唱劳作记录生活,其中“七月流火”一句,至今被我们频繁使用,全诗与蟋蟀有关的句子有5句,说的是蟋蟀七月在草野,八月入人檐宇,九月在户庭活动,入冬寒冷后就伏于床下了。将蟋蟀的行动轨迹描写得精炼鲜活。
写蟋蟀的文字从此以后层出不穷。陆机《短歌行》:“今我不乐,蟋蟀在房。”杜甫《季夏送乡弟》:“莫度清秋吟蟋蟀,早闻黄阁画麒麟。”白居易《夜坐》:“梧桐上阶影,蟋蟀近床声。”不过,入诗入画并不是蟋蟀对中国人而言最独特且重要的方面。蟋蟀鸣声悦耳,尤其是求偶时节的雄蟋蟀。不过蟋蟀的鸣声并不是嗓音,而是它们振动翅膀摩擦时发出的声音。据说唐朝时,宫中每到秋天,妃子、宫女们都以小金笼装上蟋蟀,放在枕头边,夜晚听蝉鸣。这算得上是最早的随身听了吧。后来,老百姓家也纷纷效仿。诗人总是将蟋蟀的鸣声与悲秋哀情相提并论,世人却并不都具备这样的愁肠,反而常觉入耳恬然,是一种享受,倒也是有趣的对照。
大约从此以后,上至宫廷、下至民间,就有了广泛的养蟋蟀氛围,人们对这种小草虫的饲养经验也越来越丰富,无论帝王名士,还是野老顽童,善养此物者数不胜数,这也就为斗蟋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与打斗的蟋蟀都是雄性,这小小的虫儿斗志极强,遇上同性必定要龇牙蹬腿一决高下不可。很快,斗蟋蟀就成了一项雅俗共赏的休闲娱乐了。自从斗性被看中,蟋蟀顿时身价不凡,连那长相也倾国倾城起来,被分成了蝴蜂形、螳螂形、玉蜂形、枣核形、龟鹤形等等等等,颜色也有了真红、水红、真青、深青、淡青、真黄、淡黄、真黑、真白……其余如梅花翅、琵琶翅、红额头、阴阳牙、绣花针等等更是数不胜数。
既然连相貌都达到了“化腐朽为神奇”的程度,其他的当然就更不在话下。据说斗蟋蟀之戏开始于唐天宝年间,长安城的有钱人,用象牙做笼子装蟋蟀——看似斗蛐蛐,实则纯属斗富比侈。真要论实际需要的话,装蟋蟀还是陶瓷质地最佳。这方面,明朝宣德罐是最著名的代表。
宣德,其实是明宣宗朱瞻基的年号,作为明帝国一位重要皇帝,他勤于政务,雅擅丹青,明睿而多作为,堪称一代明君。朱瞻基政务之余的爱好,就是斗蟋蟀,也乐于收集蟋蟀罐。据说他每得一头善斗蟋蟀,就要下令官窑制作蟋蟀罐,由于皇帝本是丹青高手,入选的蟋蟀罐也都堪称是艺术精品。只可惜由于明宣宗玩蟋蟀被其母张太后视为不符身份之举,所以他壮年早逝之后,宫中收藏的蟋蟀罐都被毁去了,传世至今的宣德蟋蟀罐因此都成了珍品。
也难怪张太后要毁去那些蟋蟀罐。据说当时苏州斗蟀品质最好,明宣宗还为此向苏州知府况钟发下密诏,让他选送蟋蟀千只进京。虽说宣宗已经是尽量不扰民,采取“密诏”方式,但实际情况却并没有好到哪里去。不但产生了“促织瞿瞿叫,宣德皇帝要”的民谚,而且上有所好,下有所效,天子斗蟀,引发了民间又一波斗蟀高潮,也产生了众多悲欢离合。
宣宗时有苏州人因进献上好蟋蟀而得到世袭官职的。虽说可笑,勉强也还算喜事一桩。《明朝小史》却还记载了一个莫大的悲剧。当时世人争求江南蟋蟀,以至苏州蟋蟀一只值数十金。苏州枫桥地方一个粮长,为了完成向皇宫进贡蟋蟀的任务,以骏马一匹换得一只蟋蟀放在家里等待征召。孰知其妻一时好奇,想看看这只身价不凡的蟋蟀到底是个什么模样,却不料那蟋蟀从罐中一跃而出。结果旁边正有鸡在,在鸡眼中蟋蟀就是蟋蟀,哪有优劣之分,登时一嘴啄去,一匹马就此成了鸡食。粮长之妻不知该如何交代,竟上吊自杀了。丈夫返回家中,发现妻子死于非命,伤心不已,也步了其妻后尘。一只自寻死路的蟋蟀,就这样葬送了两条人命。
清时蒲松龄大约就是受了此事启发,写下了《聊斋》中著名的《促织》。其实明宣宗的斗蟋蟀并没有影响到他处理政务,“仁宣之治”从来都是历史上的一道亮色,对比之下,宋朝权贵斗蟋蟀就真可谓是玩物丧志了。
这其中最令人不齿的,莫过于南宋权臣贾似道,此君编写了一部蟋蟀专著《促织经》不说,还把南宋给治得每况愈下。据记载,蒙古大军攻破樊襄重镇之际,贾似道正伏在地上斗蟋蟀,将边关加急军报置之脑后。此君只该当个昆虫学家,占据宰相之位实是家国万民之大不幸。
其实蒲松龄所处的清朝,斗蟋蟀之风比宋明有过之而无不及。那时的城镇只要稍具规模的,都有斗蟀场,养蟀斗蟀的人群涵盖男女老幼,以之赌博,家破人亡者很多。八旗子弟不习文不练武,以拎鸟笼蛐蛐罐为正业,堂堂男儿的斗志还不如罐中的蟋蟀高昂。蒲松龄写《促织》,大概也是心有所感,因此“借古讽今”吧。
其实蟋蟀何辜,它不过是尾可入药的草虫而已,其他都是世人无事生非而已。
编辑/姚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