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步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代进程中,企业制度日趋完善,企业家对于国家、社会乃至经济的发展都承担着极为重要的责任。没有一大批的企业家我们这个国家不可能富强,老百姓不可能安居乐业,经济不可能发展。因此,造就一大批优秀企业家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中国实现民主法制、社会整体进步的需要。但时下的中国对于企业家的需要如此强烈,却面临着企业家资源稀缺的供给约束。中国企业家何以生成,这与我国体制转型期的企业家生成环境和机制密切相关。因而将目标定位于我国当前企业家资源短缺的制度原因及其解决办法应该是一个很有现实意义的研究基点。基于这种研究思路,荣兆梓、宋宏等选择了苏浙皖三地13位知名企业家以访谈的形式就企业家生成环境和机制进行了一次直面探讨与交流,在此基础上,出版了他们的最终成果《企业家是怎样炼成的》一书。
该书是荣兆梓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类项目“苏浙皖企业家生成环境和机制比较研究”的主要成果之一。该书虽仅仅是13位企业家心路历程的再现,但却透过这种再现,独特而实证地深入剖析了我国体制转型期企业家的生成环境与机制。诚如作者所言,它是中国企业家精神与潜质的一个缩影,“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可以从许多视角乃至众多学科来挖掘其中蕴藏的深广内涵”。
该书作者从13位事业有成的企业家个人经历与心智进路的探访中揭示这样一个发人深思的主题:企业家的生成乃至其全面素质与周边环境之间存在密切关联。正是围绕着这一主题思路,作者将其高度浓缩为让受访者所需要回答的“您对企业家概念的理解,企业家应该具有哪些素质?这样一些素质是在怎样的环境下形成的,什么环境有利于企业家成长,什么样的环境妨碍企业家成长?你认为苏浙皖三省企业家成长环境的区别在哪里?”这样三个问题,让受访企业家能结合自身经历并利用自己周围发生的故事予以说明。最后又从实证分析的视角加深了对这一主题的理解与提升。
在本书中,作者得出了一些独特而新颖的观点,首先是提出了“企业家生成的三阶段划分法”。企业家生成的天赋内因固然存在,但从统计学规律来看,它的地区分布大体上是均衡的,因此影响企业家生成的因素肯定是后生的,这种后生的环境因素并不单纯是外生的,在很大程度上是内生于企业家自身行为的,反映了企业家之间的一种相互依赖、互相促进的交叉关系,因而就整个企业家群体而言具有内生性。基于这种逻辑思考,作者以角色定位为界,将企业家生成过程分为定位前、定位中和定位后三个阶段。并结合访谈结果将三个阶段的环境要求进行了仔细的梳理与归纳。尤其令人耳目一新的是,作者在阐述“定位中阶段”的企业家生成环境时不仅将这一阶段归结为“干中学”与“社会选择”的耦合,而且从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的不同视角进行了对比分析。从上述分析思路以及个案调查的全部材料中,作者进一步提出改革以来企业家生成机制的江浙模式与安徽模式。这对于理解我国企业家生成环境与机制的多样性和过渡性特点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于理解以江浙为代表的东部地区和以安徽为代表的中西部地区经济环境与机制的差异以及经济发展路径的差别、对于理解优秀企业家的人格特点和奋斗精神等提供了参考借鉴。
此外,有鉴于企业家生成问题涉及经济、社会甚至文化环境诸多方面与企业家素质、企业家人力资本之形成的复杂关系,任何既有的面上材料,包括统计数据都不足以解决它。因此,作者精心选择了苏浙皖三地13位企业家为代表,将个别的企业家与同一的访谈标尺相结合,避免了随意与主观因素的影响,有利于抓住问题的本质;其次,将不同规模、不同性质、不同行业的个别企业作为参照,通过个别企业家代表的心声与形象展示出共性的企业家本色;再者,苏浙皖三省企业家个别案例的选取与相同企业发展模式相结合,辅之以宏观数据分析和一定范围内的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方法,为深化企业家理论研究提供了最新的实证案例和学术观点。
再者,从经济学理论视角来看,往往将企业家所应具备的首要基本素质归结为创新能力。但就作者基于13位受访对象对此的认可程度来看,却大相径庭,由此揭示出实践家与理论家认知角度的差异。在此基础上,作者审慎而又不失全面地从“企业家的人格、企业家的内在动力、创新精神与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以及学习能力”五个方面对企业家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进行了概括与凝炼,从而表明企业家能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更多地在于他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事业心或事业至上的价值观、社会责任心、诚信与毅力以及艰苦奋斗的品格等,这种来自于实践中的企业经营者所公认的“先做人,后做事”的简单哲理思维不能不说是中国企业家精神的高度概括。
该书谋篇布局也是匠心独运,不仅以访谈录的形式向读者展示了一个个企业家成长的路径和生成环境,而且在每一访谈之后都有后记,将访谈人的身临其境与由此而生的感悟引申到抽象的层面上,将故事背后的理论感悟加以提升,避免了通俗读物之嫌,一字一句之中显现出每一位访谈人的敏锐意识和学术研究的前瞻性,起到了高屋建瓴的作用。
《企业家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不仅在研究的视角上比较新颖、对问题的把握比较深入,而且采用了以苏浙皖三省企业家个案调查为主要手段,辅之以宏观数据分析和一定范围内的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方法,是一本具有学术价值的著作。当然,该书并非无可挑剔,例如结构与体例的安排上尚可进一步斟酌,以使全书的结构与体例兼顾一体性,观点更为鲜明与突出。然瑕不掩瑜,该书仍不失为研究企业家理论的一本难得的参考著作与实证案例。
(责任编辑 顾 锦)
该书是荣兆梓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类项目“苏浙皖企业家生成环境和机制比较研究”的主要成果之一。该书虽仅仅是13位企业家心路历程的再现,但却透过这种再现,独特而实证地深入剖析了我国体制转型期企业家的生成环境与机制。诚如作者所言,它是中国企业家精神与潜质的一个缩影,“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可以从许多视角乃至众多学科来挖掘其中蕴藏的深广内涵”。
该书作者从13位事业有成的企业家个人经历与心智进路的探访中揭示这样一个发人深思的主题:企业家的生成乃至其全面素质与周边环境之间存在密切关联。正是围绕着这一主题思路,作者将其高度浓缩为让受访者所需要回答的“您对企业家概念的理解,企业家应该具有哪些素质?这样一些素质是在怎样的环境下形成的,什么环境有利于企业家成长,什么样的环境妨碍企业家成长?你认为苏浙皖三省企业家成长环境的区别在哪里?”这样三个问题,让受访企业家能结合自身经历并利用自己周围发生的故事予以说明。最后又从实证分析的视角加深了对这一主题的理解与提升。
在本书中,作者得出了一些独特而新颖的观点,首先是提出了“企业家生成的三阶段划分法”。企业家生成的天赋内因固然存在,但从统计学规律来看,它的地区分布大体上是均衡的,因此影响企业家生成的因素肯定是后生的,这种后生的环境因素并不单纯是外生的,在很大程度上是内生于企业家自身行为的,反映了企业家之间的一种相互依赖、互相促进的交叉关系,因而就整个企业家群体而言具有内生性。基于这种逻辑思考,作者以角色定位为界,将企业家生成过程分为定位前、定位中和定位后三个阶段。并结合访谈结果将三个阶段的环境要求进行了仔细的梳理与归纳。尤其令人耳目一新的是,作者在阐述“定位中阶段”的企业家生成环境时不仅将这一阶段归结为“干中学”与“社会选择”的耦合,而且从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的不同视角进行了对比分析。从上述分析思路以及个案调查的全部材料中,作者进一步提出改革以来企业家生成机制的江浙模式与安徽模式。这对于理解我国企业家生成环境与机制的多样性和过渡性特点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于理解以江浙为代表的东部地区和以安徽为代表的中西部地区经济环境与机制的差异以及经济发展路径的差别、对于理解优秀企业家的人格特点和奋斗精神等提供了参考借鉴。
此外,有鉴于企业家生成问题涉及经济、社会甚至文化环境诸多方面与企业家素质、企业家人力资本之形成的复杂关系,任何既有的面上材料,包括统计数据都不足以解决它。因此,作者精心选择了苏浙皖三地13位企业家为代表,将个别的企业家与同一的访谈标尺相结合,避免了随意与主观因素的影响,有利于抓住问题的本质;其次,将不同规模、不同性质、不同行业的个别企业作为参照,通过个别企业家代表的心声与形象展示出共性的企业家本色;再者,苏浙皖三省企业家个别案例的选取与相同企业发展模式相结合,辅之以宏观数据分析和一定范围内的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方法,为深化企业家理论研究提供了最新的实证案例和学术观点。
再者,从经济学理论视角来看,往往将企业家所应具备的首要基本素质归结为创新能力。但就作者基于13位受访对象对此的认可程度来看,却大相径庭,由此揭示出实践家与理论家认知角度的差异。在此基础上,作者审慎而又不失全面地从“企业家的人格、企业家的内在动力、创新精神与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以及学习能力”五个方面对企业家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进行了概括与凝炼,从而表明企业家能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更多地在于他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事业心或事业至上的价值观、社会责任心、诚信与毅力以及艰苦奋斗的品格等,这种来自于实践中的企业经营者所公认的“先做人,后做事”的简单哲理思维不能不说是中国企业家精神的高度概括。
该书谋篇布局也是匠心独运,不仅以访谈录的形式向读者展示了一个个企业家成长的路径和生成环境,而且在每一访谈之后都有后记,将访谈人的身临其境与由此而生的感悟引申到抽象的层面上,将故事背后的理论感悟加以提升,避免了通俗读物之嫌,一字一句之中显现出每一位访谈人的敏锐意识和学术研究的前瞻性,起到了高屋建瓴的作用。
《企业家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不仅在研究的视角上比较新颖、对问题的把握比较深入,而且采用了以苏浙皖三省企业家个案调查为主要手段,辅之以宏观数据分析和一定范围内的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方法,是一本具有学术价值的著作。当然,该书并非无可挑剔,例如结构与体例的安排上尚可进一步斟酌,以使全书的结构与体例兼顾一体性,观点更为鲜明与突出。然瑕不掩瑜,该书仍不失为研究企业家理论的一本难得的参考著作与实证案例。
(责任编辑 顾 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