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隆中位于襄樊市襄阳城以西13公里的群山怀抱中,面积约12平方公里。
我们抵达那里的时候,恰好是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暖暖的一片淡黄色的阳光,从散发着春之气息的天空里轻柔柔地倾洒下来,满目青山绿叶像是水洗过一般,欢快愉悦地显露着勃勃生机。那涩涩的青草味儿夹杂着淡淡的竹叶清香的气息,从车窗缝隙里颤颤悠悠地渗入进来,我一时觉得一千八百多年前的古隆中也是这样被温暖而湿润的气息包裹着的,诸葛孔明一定是在这样的气息怀抱里,或执一书卷,或摇一芭蕉扇,于朗朗的阳光下,青青的竹林里,伴着一泓潺潺流淌的泉水,像是在苦吟着什么,咀嚼着什么。他时而眺望着那淡蓝色的无边的天空,天空里有一行高飞的大雁排着“一”字形翔然南归;他时而长久凝视着山下那一抹绿色,那绿色的田野里三三两两的农夫,或挥汗如雨地辛勤耕耘着,或在路旁休憩着,谈论着什么。他将宁静挥洒于心间,他使平静充满了魅力。
汽车随山路起伏盘旋,微风拂面,车轻人欢,路两旁飘逸而过的竹林,郁郁青青地蔓延到氤氲离离的青山处,时而有清亮的泉水、绿叶荷花铺展的池塘和叮咚作响的山间小溪夹杂在茂林修竹间,便觉着这古隆中果然有了一番灵气,果然如我熟读的罗贯中《三国演义》书中所说:“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遂想起不久前河南南阳争议诸葛孔明隆中在现河南南阳一说,以为完全是徒劳的炒作。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在很短的时间里便浏览了古隆中所有的景居,什么供有刘备、关羽、张飞塑像三顾堂,什么千年古松下的古柏亭,还有诸葛亮一家人用过的水井,人称六角井;还有诸葛亮耕种过的田地,人称躬耕田等,都是后来者人为造之。我不大刻意欣赏。但给予我印象深刻的,是草堂有一后厅,那里悬挂着大量历朝历代的名人题写的匾额、诗句、对联和各种碑刻,内容多是对诸葛亮的颂扬。我于是想,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王朝,忠君的忠臣相当多,惟有诸葛孔明在中国历史上受到的礼赞为最盛,这恐怕主要是缘于那篇著名的《出师表》,而历代帝王看重的就是诸葛亮出师表中的那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历代统治者最怕的是江山傍落,最需要的是像诸葛亮这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为了给那些朝中的大臣树立一个榜样,这诸葛亮当然就是最好的标本。
当然,我对这些个倒不在意。终究评论一代名称不是我所能为的。我在意的是当年这里肯定是远离人员熙攘的富庶之地,诸葛亮一家为避战乱,在这里居住了整整十年。十年的隐居生活,从十七岁至二十七岁,诸葛亮在这远天远地的山角野外究竟做了些什么事情呢?换句话说,诸葛亮居住在这样偏僻的山中密林里,究竟练就了何等本事可如龙出世那样改变了天下纷乱的局势呢?
据后人研究,诸葛亮在隆中的十年里,大约做过这样几件事:一是勤奋读书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秀美的山水风景,定给他的学习读书增添了不少灵气;二是躬耕陇亩,勤俭养德,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否则他的天文地理知识等学问绝不会那么深奥丰厚,他的品行也不会那样高尚而令人敬仰;三是大志在胸,广拜名师,关注天下大事,研究历朝历代的政治经济状况和各种学派的政治主张和思想观点,他常自比管仲、乐意就是明证。四是他娶了黄阿丑为妻,“时人以为笑乐,乡里为之谚曰: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丑女”而诸葛亮却认为黄阿丑才华出众,知书达理,为他日后成就天下大事,当好了贤内助。五是孕育成熟了“三国论”。
说起“三国论”,那是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总算请出诸葛亮纵论天下形势,提出了统一天下,应走鼎足三分联孙抗曹的道路。刘备采纳了诸葛亮的主张,并请诸葛亮出山一同协助平定天下。虽然诸葛亮后来六出祁连终究没有完成统一恢复刘姓天下的事业,但国家统一的道路是按照他所分析和提出的计策,遂成趋势的。
那一年,诸葛亮才27岁。正是风华正茂书生意气之时,却已才俊过人,让纷扰战乱不断的天下,在他的论述下逐渐平靜而终获统一,实乃古之罕见之高人。
轻轻漫步在竹林绿树中,我的思绪在三国纷乱的战云中穿梭往来,脑海中全是诸葛亮的身影。一会儿是舌战群儒,一会儿是赤壁大战,一会儿是七擒孟获,一会儿是六出祁连。但最后还是心力交瘁,病倒在五丈原,引来多少志士仁人的慨叹。“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虽是痛惜,但诸葛孔明,自此却成了中国人智慧的化身,可以说,在中国久远的历史长河里,在老百姓代代相传的口碑中,再没有谁的智慧能与诸葛亮相媲美了。还有,他自此也成了中国第一忠臣。尽管他辅助的是近乎一个呆傻的人,后人称其为扶不起来的阿斗,但诸葛亮信守着当年白帝城的承诺,感恩着当年刘备的知遇之恩,兢兢业业守候操持着刘室天下的家业,天下一日不见统一,便日不思食,夜不能寐,最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但,细想一想,也许是诸葛亮聪慧过人,过于自信,因而他不大喜于纳谏,他身边也没有几个贤臣谋士,既是有那么一个文武兼备的魏延,他也无端猜疑,认为其脑后有反骨,最终将其杀害,酿成了旷古悲剧;还有他的被统治者所赏识推荐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品格,导致了一代代忠臣良将的愚忠,即忠臣于君,而不明辨历史发展之潮流,不能顺势而为,枉使旷世才华淹没在狭小的君君臣臣的理念里而不能为天下百姓所用。
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作为后来人无权去责怪逝去已千年的古人,何况是诸葛亮这样一个精忠报国的良臣!但我想说的是我们传统的文化意识里总有着那么一种固执的认识,在遭遇危难和纷乱不已之机,或是归咎于天运的不吉,或是归咎于没有圣人的出现,因而冥冥之中,总是把一切期望都寄托于上天的恩赐,寄托于一两个圣人能臣的身上,自己不再去思考,并甘愿受命运之摆布;也不再去追问天外的世界,只在那么一方狭小的天地里,要么顺其自然的活着,要么听天由命地死去。这恰恰是我们的无限悲哀。
在这样文化背景的天井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还往往成了对他人不信任的代名词,似乎只有自己能行,别人都不行;而实际上这也成了一些人贪恋权力的借口,宁可累死在工作岗位上,也不愿闲适悠闲无事而死。中国人的退休制度推行起来为什么那么艰难,我以为或许就缘于此吧。
在古隆中的景区里行步慢走,我漫无边际地遐想着,思索着,时而手抚着碗口般粗壮的青青翠竹凝视着湛蓝的天空,时而倾听着细微的窸窸窣窣的竹叶声遥想着一千八百多年的世间烟云,我一时感觉着自己好像回到了古时那偏远恬静的地方,那份在尘世里染就的不安与浮躁即刻变得朦胧、淡远起来了。我仿佛觉见得那那睿智的孔明,轻摇着羽扇,儒雅翩翩地从古隆中的竹林绿叶里笑可吟吟地步出。他那羽扇一晃一摇,便轻轻改变了天下纷乱的版图。缤纷多彩的故事,便在这版图依次上演。无数个男人争夺霸权的美梦,因了诸葛孔明的介入而变得斑斓多姿:孔明出山、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白帝托孤、七擒孟获、六出祁连、失街亭、空城计、五丈原头……
出得门来,我才细细端详起刚入门时匆匆忙忙而过的石牌坊。这座整个景区的标志性建筑,据说建成于清光绪十九年,牌坊高六米,长约十米,是那种青石开榫的结构,四柱三门,气势不凡。牌坊中门正面横梁上刻着“古隆中”三个苍劲的大字,两边立柱上分别刻着杜甫的诗句:“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的这两句诗是对诸葛亮与刘备之间关系的高度概括,也基本上是对诸葛亮一生政治生涯的写照。牌坊两边的小门上方分别刻着“淡泊明志”和“宁静致远”的字样,这两句富含哲理意味的佳句均采自诸葛亮《诫子书》中的名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年华逝水流,谁也挡不住时间的流逝。时光在点点滴滴匆匆忙忙的分秒中逝去。
老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山。我想,作为自然景观的山,若是藏着仁者智士的遗迹,渐渐地便可成为一种文化的标志,一种地域特色的象征,一种无形的精神文化资源,是后来者心灵滋润成长的精神后院。
初春的古隆中,处处透着沁凉,带着遥远苍茫的古意,在我的脑海中飘逸来又飘逸去,如尘烟散淡,时而隐匿于隆中山的竹林绿叶和潺潺流水里,时而升腾起迷一样的缕缕轻烟,述说着悠远的思念,在清风阵阵的苍茫天地里摇曳……
我们抵达那里的时候,恰好是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暖暖的一片淡黄色的阳光,从散发着春之气息的天空里轻柔柔地倾洒下来,满目青山绿叶像是水洗过一般,欢快愉悦地显露着勃勃生机。那涩涩的青草味儿夹杂着淡淡的竹叶清香的气息,从车窗缝隙里颤颤悠悠地渗入进来,我一时觉得一千八百多年前的古隆中也是这样被温暖而湿润的气息包裹着的,诸葛孔明一定是在这样的气息怀抱里,或执一书卷,或摇一芭蕉扇,于朗朗的阳光下,青青的竹林里,伴着一泓潺潺流淌的泉水,像是在苦吟着什么,咀嚼着什么。他时而眺望着那淡蓝色的无边的天空,天空里有一行高飞的大雁排着“一”字形翔然南归;他时而长久凝视着山下那一抹绿色,那绿色的田野里三三两两的农夫,或挥汗如雨地辛勤耕耘着,或在路旁休憩着,谈论着什么。他将宁静挥洒于心间,他使平静充满了魅力。
汽车随山路起伏盘旋,微风拂面,车轻人欢,路两旁飘逸而过的竹林,郁郁青青地蔓延到氤氲离离的青山处,时而有清亮的泉水、绿叶荷花铺展的池塘和叮咚作响的山间小溪夹杂在茂林修竹间,便觉着这古隆中果然有了一番灵气,果然如我熟读的罗贯中《三国演义》书中所说:“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遂想起不久前河南南阳争议诸葛孔明隆中在现河南南阳一说,以为完全是徒劳的炒作。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在很短的时间里便浏览了古隆中所有的景居,什么供有刘备、关羽、张飞塑像三顾堂,什么千年古松下的古柏亭,还有诸葛亮一家人用过的水井,人称六角井;还有诸葛亮耕种过的田地,人称躬耕田等,都是后来者人为造之。我不大刻意欣赏。但给予我印象深刻的,是草堂有一后厅,那里悬挂着大量历朝历代的名人题写的匾额、诗句、对联和各种碑刻,内容多是对诸葛亮的颂扬。我于是想,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王朝,忠君的忠臣相当多,惟有诸葛孔明在中国历史上受到的礼赞为最盛,这恐怕主要是缘于那篇著名的《出师表》,而历代帝王看重的就是诸葛亮出师表中的那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历代统治者最怕的是江山傍落,最需要的是像诸葛亮这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为了给那些朝中的大臣树立一个榜样,这诸葛亮当然就是最好的标本。
当然,我对这些个倒不在意。终究评论一代名称不是我所能为的。我在意的是当年这里肯定是远离人员熙攘的富庶之地,诸葛亮一家为避战乱,在这里居住了整整十年。十年的隐居生活,从十七岁至二十七岁,诸葛亮在这远天远地的山角野外究竟做了些什么事情呢?换句话说,诸葛亮居住在这样偏僻的山中密林里,究竟练就了何等本事可如龙出世那样改变了天下纷乱的局势呢?
据后人研究,诸葛亮在隆中的十年里,大约做过这样几件事:一是勤奋读书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秀美的山水风景,定给他的学习读书增添了不少灵气;二是躬耕陇亩,勤俭养德,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否则他的天文地理知识等学问绝不会那么深奥丰厚,他的品行也不会那样高尚而令人敬仰;三是大志在胸,广拜名师,关注天下大事,研究历朝历代的政治经济状况和各种学派的政治主张和思想观点,他常自比管仲、乐意就是明证。四是他娶了黄阿丑为妻,“时人以为笑乐,乡里为之谚曰: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丑女”而诸葛亮却认为黄阿丑才华出众,知书达理,为他日后成就天下大事,当好了贤内助。五是孕育成熟了“三国论”。
说起“三国论”,那是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总算请出诸葛亮纵论天下形势,提出了统一天下,应走鼎足三分联孙抗曹的道路。刘备采纳了诸葛亮的主张,并请诸葛亮出山一同协助平定天下。虽然诸葛亮后来六出祁连终究没有完成统一恢复刘姓天下的事业,但国家统一的道路是按照他所分析和提出的计策,遂成趋势的。
那一年,诸葛亮才27岁。正是风华正茂书生意气之时,却已才俊过人,让纷扰战乱不断的天下,在他的论述下逐渐平靜而终获统一,实乃古之罕见之高人。
轻轻漫步在竹林绿树中,我的思绪在三国纷乱的战云中穿梭往来,脑海中全是诸葛亮的身影。一会儿是舌战群儒,一会儿是赤壁大战,一会儿是七擒孟获,一会儿是六出祁连。但最后还是心力交瘁,病倒在五丈原,引来多少志士仁人的慨叹。“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虽是痛惜,但诸葛孔明,自此却成了中国人智慧的化身,可以说,在中国久远的历史长河里,在老百姓代代相传的口碑中,再没有谁的智慧能与诸葛亮相媲美了。还有,他自此也成了中国第一忠臣。尽管他辅助的是近乎一个呆傻的人,后人称其为扶不起来的阿斗,但诸葛亮信守着当年白帝城的承诺,感恩着当年刘备的知遇之恩,兢兢业业守候操持着刘室天下的家业,天下一日不见统一,便日不思食,夜不能寐,最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但,细想一想,也许是诸葛亮聪慧过人,过于自信,因而他不大喜于纳谏,他身边也没有几个贤臣谋士,既是有那么一个文武兼备的魏延,他也无端猜疑,认为其脑后有反骨,最终将其杀害,酿成了旷古悲剧;还有他的被统治者所赏识推荐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品格,导致了一代代忠臣良将的愚忠,即忠臣于君,而不明辨历史发展之潮流,不能顺势而为,枉使旷世才华淹没在狭小的君君臣臣的理念里而不能为天下百姓所用。
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作为后来人无权去责怪逝去已千年的古人,何况是诸葛亮这样一个精忠报国的良臣!但我想说的是我们传统的文化意识里总有着那么一种固执的认识,在遭遇危难和纷乱不已之机,或是归咎于天运的不吉,或是归咎于没有圣人的出现,因而冥冥之中,总是把一切期望都寄托于上天的恩赐,寄托于一两个圣人能臣的身上,自己不再去思考,并甘愿受命运之摆布;也不再去追问天外的世界,只在那么一方狭小的天地里,要么顺其自然的活着,要么听天由命地死去。这恰恰是我们的无限悲哀。
在这样文化背景的天井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还往往成了对他人不信任的代名词,似乎只有自己能行,别人都不行;而实际上这也成了一些人贪恋权力的借口,宁可累死在工作岗位上,也不愿闲适悠闲无事而死。中国人的退休制度推行起来为什么那么艰难,我以为或许就缘于此吧。
在古隆中的景区里行步慢走,我漫无边际地遐想着,思索着,时而手抚着碗口般粗壮的青青翠竹凝视着湛蓝的天空,时而倾听着细微的窸窸窣窣的竹叶声遥想着一千八百多年的世间烟云,我一时感觉着自己好像回到了古时那偏远恬静的地方,那份在尘世里染就的不安与浮躁即刻变得朦胧、淡远起来了。我仿佛觉见得那那睿智的孔明,轻摇着羽扇,儒雅翩翩地从古隆中的竹林绿叶里笑可吟吟地步出。他那羽扇一晃一摇,便轻轻改变了天下纷乱的版图。缤纷多彩的故事,便在这版图依次上演。无数个男人争夺霸权的美梦,因了诸葛孔明的介入而变得斑斓多姿:孔明出山、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白帝托孤、七擒孟获、六出祁连、失街亭、空城计、五丈原头……
出得门来,我才细细端详起刚入门时匆匆忙忙而过的石牌坊。这座整个景区的标志性建筑,据说建成于清光绪十九年,牌坊高六米,长约十米,是那种青石开榫的结构,四柱三门,气势不凡。牌坊中门正面横梁上刻着“古隆中”三个苍劲的大字,两边立柱上分别刻着杜甫的诗句:“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的这两句诗是对诸葛亮与刘备之间关系的高度概括,也基本上是对诸葛亮一生政治生涯的写照。牌坊两边的小门上方分别刻着“淡泊明志”和“宁静致远”的字样,这两句富含哲理意味的佳句均采自诸葛亮《诫子书》中的名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年华逝水流,谁也挡不住时间的流逝。时光在点点滴滴匆匆忙忙的分秒中逝去。
老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山。我想,作为自然景观的山,若是藏着仁者智士的遗迹,渐渐地便可成为一种文化的标志,一种地域特色的象征,一种无形的精神文化资源,是后来者心灵滋润成长的精神后院。
初春的古隆中,处处透着沁凉,带着遥远苍茫的古意,在我的脑海中飘逸来又飘逸去,如尘烟散淡,时而隐匿于隆中山的竹林绿叶和潺潺流水里,时而升腾起迷一样的缕缕轻烟,述说着悠远的思念,在清风阵阵的苍茫天地里摇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