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标犹如和煦的春风给农村中学语文教师教学带来新气象。可是,我们面对新课标的要求却茫然了,底气不足了,不知道该怎样上课了。本文从自身教学的实际,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进行初步分析。
【关键词】新课标;农村;中学语文教师;动力培养
Discusses under shallowly the new class sign the countryside middle school language teacher’s power raise
Zhang Yuanhong
【Abstract】The new class sign just likes the genial spring breeze brings the new look for the countryside middle school language teacher teaching. But, we have been actually vacant facing the new class sign’s request, the energy has been insufficient, did not know how should attend class. This article from own teaching’s reality, proposed that own view and carry on the preliminary analysis.
【Key words】New class sign; Countryside; Middle school language teacher; Power raise
新课标实施几年以来,犹如和煦的春风给农村中学语文教学带来了许多新气象,正如一位老师所言,这届的初一比上届的初一要活跃很多。然而,新学期刚开始始,我们教师和学生就出现了新课程实施后的不良反应。有的教师说现在的课不知怎样上了,有的教师说这一学期找不到上学期的感觉了等等。这些现象的产生,我认为这是语文教师后续动力不足的表现。如何培养农村中学语文教师的后续动力,对于新课程实施的深入,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而《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新的课标,新的教学理念,应该在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中得到落实,获得体现。这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为学生营造一个新课标指导下的新课堂。
1 语文教师后续动力不足产生的原因
1.1 硬件设施落后,教学资源缺乏。农村中学普遍存在设施落后,信息闭塞的现象,新课程的教学需要许多的学习资源,不仅是学生的,而且是教师的。教师收集学习资源时间精力有限、难度很大。另外,必要的教师辅导用书的缺乏及新课程的教学经验的不足,使一部分教师在设计一堂课时往往感到力不从心。
1.2 缺乏形成的、有效的课题教学模式作指导。新课程如何上、怎样上才算一堂好的语文课,这些问题一直困惑着我们语文教师,影响了教师后续动力的培养和加强。我所在的学校,大多数语文教师采用了开放、自主的课堂教学,但多数教师觉得教学中放与收的尺度把握不好。如有位教师在一节公开课上,几乎整堂课的时间,都放在了朗读这个环节上,对知识目标的探究几乎无暇顾及,这算不算一堂好课?在评课时,就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一种认为这堂课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而另一种却认为这堂课没有深入对文本的探究,并不是一堂好课。
1.3 缺乏经常性的培训和学习。由于新课程实施时间短、农村学校信息闭塞,使得许多语文教师不能完整系统地吸收、理解新课程实施中的思想、目标及方法,仅凭为数不多的几次课程培训和观摩学习,所得十分有限,无法很好地应用于教学实践。
1.4 农村中学的生情非常复杂。学困生量多而且转化难度大。理解能力差、玩心大、社会负面影响较重、有“读书不如打工”、“读书无用论”的想法、对知识和能力感到乏味并且没有兴趣是学困生的共同特点,因此教师对潜能生的转化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另外,优生由于得不到更优质的营养大餐,已不满足甚至开始厌倦语文教师间单的鼓励和表扬,导致部分教师找不到课前的感觉了。
语文教师处在新课程实施的最前沿,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上述因素的产生和存在,影响和制约了语文教师的后续动力,因此,我们务必要重视和加强农村中学语文教师后续动力的培养。
2 如何培养和加强农村中学我语文教师的后续动力
2.1 探究并构建具有个性化的课堂教学模式。语文课究竟应该怎样上,这是语文教师最感困惑的一个问题。农村中学和城镇中学的生情不同,课堂教学模式就应有别。有没有一种既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即字词、分段、中心、写作特色的分块教学),又有别于当今部分教师采用的华而不实的教学模式(即放手让学生讨论而无任何价值意义),我认为教学模式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受到教学观念、教学条件等制约,要靠语文教师自己去摸索、探究,积累吸收经验,最终达成。因此,我认为语文教师应该善于捕捉课堂中的有利于教学的信息(比如对关键词的品读),调适学生的心理状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才能焕发语文课堂教学的勃勃生机和师生的生命活力。
2.2 创设并保持和谐积极的课堂心理气氛。课堂心理气氛是在课堂教学与学习过程中,由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以及教室中的环境作用所形成的一种心理状态。经过师生共同努力创设和营造,我们83班已经形成了和谐积极的课堂心理状态。在此基础上,保持并发展和谐积极的语文课堂心理状态,有助于教师后续动力的加强,进一步组织好语文课堂教学。
2.3 分层激励,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结合上学期的学习效果,根据优生和潜能生的学习能力及成绩,将学生分为多个层次,不断调整对学生的评价,对进步快的学生予以公开鼓励,还建立起学习互助小组,从而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形成良好的、一以贯之的育人环境。
2.4 继续开展多种形式新课程培训和学习,不断汲取新知识。经常性地开展新课程培训、教研交流是保持教学创新的源动力。同时,鼓励语文教师自主和集体学习。农村中学教师由于学校经费紧张,进城培训的机会不多,(这几年条件改善多了),因此钻研教材,研究学生心理和课堂环境,也是培养和加强语文教师后续动力的重要途径。
2.5 尽快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和考试制度。如果评价和考试制度仍停留在课改前的状态,就会使语文教师丧失激情,失去后续动力,甚至于用新教材教老内容,那么新课程在农村中学将名存实亡。另外,家长及社会对语文教师的认可程度与其教学成绩有着直接的关系,而且家长对教师的评价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声誉与生源。 因此,尽快建立并完善评价和考试制度,是加强语文教师后续动力的关键。
总之,培养和加强语文教师的后续动力,有利于农村中学的语文课堂教学,有利于农村中学的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切实提高,更有利于农村中学的新课程的深入实施。我相信,有了我们语文教师持续探究实施新课程的动力,农村中学语文这方园地,必将结出累累硕果。因为新课标构建的新课堂,是一个让学生的心灵得以放飞,情感得到宣泄,知识得到更新,能力得到提高的艺术殿堂。新课堂。也将成为我们师生共同成长的乐园!让课改和教师一起成长,让教师和学生一起成长!
【关键词】新课标;农村;中学语文教师;动力培养
Discusses under shallowly the new class sign the countryside middle school language teacher’s power raise
Zhang Yuanhong
【Abstract】The new class sign just likes the genial spring breeze brings the new look for the countryside middle school language teacher teaching. But, we have been actually vacant facing the new class sign’s request, the energy has been insufficient, did not know how should attend class. This article from own teaching’s reality, proposed that own view and carry on the preliminary analysis.
【Key words】New class sign; Countryside; Middle school language teacher; Power raise
新课标实施几年以来,犹如和煦的春风给农村中学语文教学带来了许多新气象,正如一位老师所言,这届的初一比上届的初一要活跃很多。然而,新学期刚开始始,我们教师和学生就出现了新课程实施后的不良反应。有的教师说现在的课不知怎样上了,有的教师说这一学期找不到上学期的感觉了等等。这些现象的产生,我认为这是语文教师后续动力不足的表现。如何培养农村中学语文教师的后续动力,对于新课程实施的深入,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而《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新的课标,新的教学理念,应该在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中得到落实,获得体现。这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为学生营造一个新课标指导下的新课堂。
1 语文教师后续动力不足产生的原因
1.1 硬件设施落后,教学资源缺乏。农村中学普遍存在设施落后,信息闭塞的现象,新课程的教学需要许多的学习资源,不仅是学生的,而且是教师的。教师收集学习资源时间精力有限、难度很大。另外,必要的教师辅导用书的缺乏及新课程的教学经验的不足,使一部分教师在设计一堂课时往往感到力不从心。
1.2 缺乏形成的、有效的课题教学模式作指导。新课程如何上、怎样上才算一堂好的语文课,这些问题一直困惑着我们语文教师,影响了教师后续动力的培养和加强。我所在的学校,大多数语文教师采用了开放、自主的课堂教学,但多数教师觉得教学中放与收的尺度把握不好。如有位教师在一节公开课上,几乎整堂课的时间,都放在了朗读这个环节上,对知识目标的探究几乎无暇顾及,这算不算一堂好课?在评课时,就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一种认为这堂课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而另一种却认为这堂课没有深入对文本的探究,并不是一堂好课。
1.3 缺乏经常性的培训和学习。由于新课程实施时间短、农村学校信息闭塞,使得许多语文教师不能完整系统地吸收、理解新课程实施中的思想、目标及方法,仅凭为数不多的几次课程培训和观摩学习,所得十分有限,无法很好地应用于教学实践。
1.4 农村中学的生情非常复杂。学困生量多而且转化难度大。理解能力差、玩心大、社会负面影响较重、有“读书不如打工”、“读书无用论”的想法、对知识和能力感到乏味并且没有兴趣是学困生的共同特点,因此教师对潜能生的转化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另外,优生由于得不到更优质的营养大餐,已不满足甚至开始厌倦语文教师间单的鼓励和表扬,导致部分教师找不到课前的感觉了。
语文教师处在新课程实施的最前沿,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上述因素的产生和存在,影响和制约了语文教师的后续动力,因此,我们务必要重视和加强农村中学语文教师后续动力的培养。
2 如何培养和加强农村中学我语文教师的后续动力
2.1 探究并构建具有个性化的课堂教学模式。语文课究竟应该怎样上,这是语文教师最感困惑的一个问题。农村中学和城镇中学的生情不同,课堂教学模式就应有别。有没有一种既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即字词、分段、中心、写作特色的分块教学),又有别于当今部分教师采用的华而不实的教学模式(即放手让学生讨论而无任何价值意义),我认为教学模式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受到教学观念、教学条件等制约,要靠语文教师自己去摸索、探究,积累吸收经验,最终达成。因此,我认为语文教师应该善于捕捉课堂中的有利于教学的信息(比如对关键词的品读),调适学生的心理状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才能焕发语文课堂教学的勃勃生机和师生的生命活力。
2.2 创设并保持和谐积极的课堂心理气氛。课堂心理气氛是在课堂教学与学习过程中,由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以及教室中的环境作用所形成的一种心理状态。经过师生共同努力创设和营造,我们83班已经形成了和谐积极的课堂心理状态。在此基础上,保持并发展和谐积极的语文课堂心理状态,有助于教师后续动力的加强,进一步组织好语文课堂教学。
2.3 分层激励,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结合上学期的学习效果,根据优生和潜能生的学习能力及成绩,将学生分为多个层次,不断调整对学生的评价,对进步快的学生予以公开鼓励,还建立起学习互助小组,从而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形成良好的、一以贯之的育人环境。
2.4 继续开展多种形式新课程培训和学习,不断汲取新知识。经常性地开展新课程培训、教研交流是保持教学创新的源动力。同时,鼓励语文教师自主和集体学习。农村中学教师由于学校经费紧张,进城培训的机会不多,(这几年条件改善多了),因此钻研教材,研究学生心理和课堂环境,也是培养和加强语文教师后续动力的重要途径。
2.5 尽快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和考试制度。如果评价和考试制度仍停留在课改前的状态,就会使语文教师丧失激情,失去后续动力,甚至于用新教材教老内容,那么新课程在农村中学将名存实亡。另外,家长及社会对语文教师的认可程度与其教学成绩有着直接的关系,而且家长对教师的评价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声誉与生源。 因此,尽快建立并完善评价和考试制度,是加强语文教师后续动力的关键。
总之,培养和加强语文教师的后续动力,有利于农村中学的语文课堂教学,有利于农村中学的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切实提高,更有利于农村中学的新课程的深入实施。我相信,有了我们语文教师持续探究实施新课程的动力,农村中学语文这方园地,必将结出累累硕果。因为新课标构建的新课堂,是一个让学生的心灵得以放飞,情感得到宣泄,知识得到更新,能力得到提高的艺术殿堂。新课堂。也将成为我们师生共同成长的乐园!让课改和教师一起成长,让教师和学生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