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语类理论和翻译目的 论为翻译教学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本研究阐释了基于此理论框架的翻译教学新模式及其教学环节:文本解构—译例纠错—译文建构.通过文本解构,学生了解了语类的宏观结构模式,提升了他们对双语宏观语篇差异性的识别敏感度.通过译例纠错和译文建构环节,学生反复将语类知识运用于翻译实践,不断强化他们的语篇意识和语篇把控能力,摆脱了原文字、词、句的束缚,依据目的 语的语类规范进行创造性的传译,实现了译文与原文的功能对等.
【机 构】
:
河南农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类理论和翻译目的 论为翻译教学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本研究阐释了基于此理论框架的翻译教学新模式及其教学环节:文本解构—译例纠错—译文建构.通过文本解构,学生了解了语类的宏观结构模式,提升了他们对双语宏观语篇差异性的识别敏感度.通过译例纠错和译文建构环节,学生反复将语类知识运用于翻译实践,不断强化他们的语篇意识和语篇把控能力,摆脱了原文字、词、句的束缚,依据目的 语的语类规范进行创造性的传译,实现了译文与原文的功能对等.
其他文献
去年秋期开学后,由于合校的原因,学校增加了好几百名学生,人数比之前多了一倍.为加强管理,我校将原有的班级打散重组,并从班级文化建设入手,让学生感悟学校的办学精神和文化,从而快速融入新的学习生活.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对于数学教学工作,每位教师的认识和所采取的方法都不尽相同.我校在大数学“6+1”课程的带动下,不断推进数学课改,将“数学口语表达技能素养”这一“语文+数学”的整合课程贯穿于一至六年级教学中,使学生既提高了口语表达的能力,又巩固了数学知识,从而逐步构建起完整的数学逻辑语言模式.
最近,我读了《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二版),算是第二次阅读这本书了.第一次是全区共读,在超星平台由译者闫寒冰老师领读,但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赶时间的粗浅阅读让我觉得这本书所提到的内容似乎以前都有接触.比如它的逆向设计,我们一直在做的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和它的思路是一致的.它提出设计“基本问题”,我们也一直提倡每一课都要有主问题,引领学生进行长线思考,不要碎问碎答.
耕读文化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始终,是中国传统文化之根.新时代,耕读文化应在原有内涵基础上不断丰富——“耕”寓意实践、劳动,建立与自然相和谐的关系;“读”寓意学习、探索,在自然中形成自我世界观和价值观.
每当开学前夕,作为主管行政后勤工作的副校长,我总会提前巡视校园,看看校园广场、田径场等区域有没有跑、冒、堵、漏现象,看看校园设施设备保养维护得如何,看看校园各处物品的规整、花草的养护、固定资产的管理等.
本研究以工程图学为课程改革研究对象,在介绍工程图学课程的主要特点的基础上,选取包括教学活动的组织在内的多个方面为切入点,分析混合式教学模式所包含的各大重要环节、现实可行性及实效性,并针对工程图学课程教育如何更好地引入、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探讨.
说到阅读,我们会想到一句话:得语文者得天下,得阅读者得语文!对小学生而言,阅读是开启智力最直接、最简单的手段.所以,作为教师,要把孩子尽早地引入阅读的天地,让孩子喜欢上阅读.
吟诵是一种有效的古诗文学习形式,它有助于学生在韵律的熏陶中,潜移默化地将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发扬下去.我在教学实践中,渐渐摸索出吟诵教学的几个方法.
不少小学生写作文时,老觉得无话可说,这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学会积累素材.其实,生活中的素材俯拾即是,且生动鲜活.我们要把学生的目光引向日常生活中,为学生打开习作之门.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坚持全面发展,坚持知行合一,让学生成为生活和学习的主人.我们提倡通过深化课程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打造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大课堂,从而发挥教育基地、公共文化设施和自然资源的重要育人作用;通过优化教学方式,重视情境教学,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这为研学旅行提供了政策保证.那么,如何选取适切的研学地点举行活动,如何策划研学活动项目呢?我们对此做了有益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