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去一百年间,中国经历了中西文明的几度碰撞,经历了文化上的自我怀疑和放弃,传统的信仰、道德、伦理、文化认同面临挑战。今天,我们已经看到了中国人重建其文化自信和世界形象的某些迹象。“我认为,中国在未来很重要的一个使命就是要提高软实力,这对于一个传媒人来说,具有广阔的事业空间。”诸葛虹云说,“在这个意义上,蓝海电视可以说是应时而生”。
“纽约时代广场的宣传片总体来说是以中国媒体的模式制作出来,”蓝海电视总裁诸葛虹云说,“30秒的电视宣传片对塑造和提升中国的国家形象有一定的作用,而15分钟的短纪录片则明显缺乏故事性,让观众很难有从头看到尾的欲望。这正是中西方在媒体机制方面差异的体现”。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结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缺少有效的,外国人认同的对外宣传媒体”,诸葛虹云说,“中国的形象在某种意义上就是由媒体构建出来的。”
而过去的一百年间,中国经历了中西文明的几度碰撞,经历了文化上的自我怀疑和放弃,传统的信仰、道德、伦理、文化认同面临挑战。今天,我们已经看到了中国人重建其文化自信和世界形象的某些迹象。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成功的举办以及国家宣传片在纽约时代广场的播放都传递出这样一种信号。也许可以说,中国已经进入了文化自信和国家形象重建的时代。“我认为,中国在未来很重要的一个使命就是要提高软实力,这对于一个传媒人来说,具有广阔的事业空间。”诸葛虹云说,“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蓝海电视是应时而生”。
媒体之王
现代西方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沃尔特·李普曼曾做出过这样的预言,现代社会越来越巨大化和复杂化,人们由于实际活动的范围、精力和注意力有限,不可能对与他们有关的整个外部环境和众多的事情都保持经验性接触,对超出自己亲身感知以外的事物,人们只能通过各种“新闻供给机构”去了解认知。如今这早已变成了现实。
诸葛虹云是敏锐地把握到信息化与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传媒行业影响力的人之一。“蓝海电视是世界上第一个面对国际主流社会、传播中国内容、以民间机制运营的英文电视媒体”,诸葛虹云说,“中国在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中,不能将目光仅仅局限于国家的范畴之内,一定要要将目光放远,不仅要有全球化的视野,更要有全球化的信心。说到底这是一种文化自信的表现”。中国五千年的文化源远流长,在蓝海电视看来,这是他们从事媒体行业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然而东西方的文化到底是有差异的”,诸葛虹云说,“中西方媒体最大的不同在于表现方式的差异,西方的媒体是理性的,东方媒体是感性的。比如国内一些新闻媒体通常习惯于在报道结束的时候号召人们去赞同或者痛恨某种社会现象,媒体人成为了代言人,只替某一种观点说话,失去了媒体客观呈现社会现实的立场。这就给人一种先入为主的成见感,这也是中国媒体在国外大受诟病的原因之一。”诸葛虹云清楚地知道她所从事的这个行业日后将面临的巨大困难与阻力。
“所以要到国外建立媒体的话,就要用适合西方的商业媒体机制”,诸葛虹云说,“我们要做给西方观众看,就要用西方人能够接受的方式反映一个真实的中国,客观的中国。我们在努力地朝这个方向前进,虽然现在做的还没有达到尽善尽美,但是我觉得我们每一天都在向这个目标接近。然而我们知道一个新事物的诞生,它的定位其实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变化的过程,毕竟这是一个新的领域,‘摸着石头过河’在媒体领域也是存在的,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将来蓝海走向何方,最终以什么模式呈现在大家面前还需要一段时间”。
跨越鸿沟
在中国现代化程中,持续不断的裂变在人们还未来得及思考时,便不得不投身于下一次裂变当中。因此去捕捉时代的特征和理解个人的命运就成为了每一个负责任的媒体要面对的事情。在信息化与全球化的背景下,跨越这20几年来在中西方之间形成的那道看似不可跨越的鸿沟就是蓝海电视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之一。
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韩方明一次在接受采访时曾说,美国民意测验机构调研曾经做的一项调研大大超乎我们既有的认知常识判断范围。数据显示接受调研的大部分美国人所能列出的中国人的名字,除了毛泽东之外,就是李小龙和成龙,并且李小龙居然还排在毛泽东之前:不少人对于中国的事物的认识,还限于长城和熊猫:最熟悉的中国品牌并不是国内评选出来的最具价值品牌,而是在美国超市里常见售卖但国内几乎没有人知道的一个罐头品牌。这项调查正是蓝海电视在开播之前委托美国的民调机构进行的。
“任何西方媒体对于中国的报道在它们的报道机制中都属于非常非常不重要的一部分,所占比例很小。有关中国内容的报道呈给它们主编的时候,通常只会放在桌子最边角的位置。除非有重大事件发生,即使是向胡锦涛主席访美这样的事情要想上头版头条的话也是很难的。这是量的问题”,诸葛虹云说,“另外,从关注点上来看,西方媒体有一个传统,在报道中国的时候它有一个延续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有时候到了可笑的地步,即只认为中国反面新闻才是有价值的。比如胡锦涛主席访美,美联社在向奥巴马提问时提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为什么如此隆重地接待一个来自独裁国家政府的元首?虽然现在有所改变,但是总体情况依然堪忧。比如国外媒体在处理某个新闻事件时,它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这里面是不是蕴含着人权事件,有没有可以以此打击中国政府的报道角度等等”。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2005年5月与北京大学学生座谈时也曾说:“一提到共产主义,他们(西方)头脑中便出现了根深蒂固的消极形象,而且从不允许这种形象向好的方面转变。”
“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要改变这种状况。虽然我们在美国落地,但是我们不是从西方媒体中派生出来的。我们是独立的制作播出机构。我们要做的就是展现一个客观真实的中国形象,不夸张、不歪曲、不掩饰”,诸葛虹云说,“中国的国家形象不是塑造出来的。一个真实的国家的形象,不是掩饰、包装,也不是夸大或者低估,而是告诉世界中国是什么。这也就是我们推崇的蓝海模式。”
“蓝海模式用简单一句话说就是:我们要把这件事情做成真的,是什么就是什么。这样一件事情是很难做的。但是不能因为这件事情难做就不去做。人类的进步不就是在战胜了很多我们以为是克服不了的困难后才实现的吗?困难是我们努力前进的动力,而不是绊脚石”。
诸葛虹云说:“蓝海电视虽然从事的是一个商业行为,但是在客观上还是会产生某种政治效果。作为外国人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蓝海深知自己的责任。所以我们力求让蓝海更加朴实、更加真实,力求让蓝海更加民间化,说的都是老百姓的事情。用美国的谚语说就是‘down to the earth’,脚踏实地。”
当诸葛虹云和她的蓝海电视满怀信心的走向世界的时候,我们也看到了一个充满自信的中国形象正在骄傲地向世界展示自己的成长与魅力。不夸张地说,正是因为有了诸葛虹云这样的人和蓝海电视这样媒体的存在,横亘在中西之间的那道看似深不可测的鸿沟才有了被跨越的可能。
“纽约时代广场的宣传片总体来说是以中国媒体的模式制作出来,”蓝海电视总裁诸葛虹云说,“30秒的电视宣传片对塑造和提升中国的国家形象有一定的作用,而15分钟的短纪录片则明显缺乏故事性,让观众很难有从头看到尾的欲望。这正是中西方在媒体机制方面差异的体现”。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结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缺少有效的,外国人认同的对外宣传媒体”,诸葛虹云说,“中国的形象在某种意义上就是由媒体构建出来的。”
而过去的一百年间,中国经历了中西文明的几度碰撞,经历了文化上的自我怀疑和放弃,传统的信仰、道德、伦理、文化认同面临挑战。今天,我们已经看到了中国人重建其文化自信和世界形象的某些迹象。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成功的举办以及国家宣传片在纽约时代广场的播放都传递出这样一种信号。也许可以说,中国已经进入了文化自信和国家形象重建的时代。“我认为,中国在未来很重要的一个使命就是要提高软实力,这对于一个传媒人来说,具有广阔的事业空间。”诸葛虹云说,“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蓝海电视是应时而生”。
媒体之王
现代西方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沃尔特·李普曼曾做出过这样的预言,现代社会越来越巨大化和复杂化,人们由于实际活动的范围、精力和注意力有限,不可能对与他们有关的整个外部环境和众多的事情都保持经验性接触,对超出自己亲身感知以外的事物,人们只能通过各种“新闻供给机构”去了解认知。如今这早已变成了现实。
诸葛虹云是敏锐地把握到信息化与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传媒行业影响力的人之一。“蓝海电视是世界上第一个面对国际主流社会、传播中国内容、以民间机制运营的英文电视媒体”,诸葛虹云说,“中国在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中,不能将目光仅仅局限于国家的范畴之内,一定要要将目光放远,不仅要有全球化的视野,更要有全球化的信心。说到底这是一种文化自信的表现”。中国五千年的文化源远流长,在蓝海电视看来,这是他们从事媒体行业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然而东西方的文化到底是有差异的”,诸葛虹云说,“中西方媒体最大的不同在于表现方式的差异,西方的媒体是理性的,东方媒体是感性的。比如国内一些新闻媒体通常习惯于在报道结束的时候号召人们去赞同或者痛恨某种社会现象,媒体人成为了代言人,只替某一种观点说话,失去了媒体客观呈现社会现实的立场。这就给人一种先入为主的成见感,这也是中国媒体在国外大受诟病的原因之一。”诸葛虹云清楚地知道她所从事的这个行业日后将面临的巨大困难与阻力。
“所以要到国外建立媒体的话,就要用适合西方的商业媒体机制”,诸葛虹云说,“我们要做给西方观众看,就要用西方人能够接受的方式反映一个真实的中国,客观的中国。我们在努力地朝这个方向前进,虽然现在做的还没有达到尽善尽美,但是我觉得我们每一天都在向这个目标接近。然而我们知道一个新事物的诞生,它的定位其实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变化的过程,毕竟这是一个新的领域,‘摸着石头过河’在媒体领域也是存在的,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将来蓝海走向何方,最终以什么模式呈现在大家面前还需要一段时间”。
跨越鸿沟
在中国现代化程中,持续不断的裂变在人们还未来得及思考时,便不得不投身于下一次裂变当中。因此去捕捉时代的特征和理解个人的命运就成为了每一个负责任的媒体要面对的事情。在信息化与全球化的背景下,跨越这20几年来在中西方之间形成的那道看似不可跨越的鸿沟就是蓝海电视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之一。
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韩方明一次在接受采访时曾说,美国民意测验机构调研曾经做的一项调研大大超乎我们既有的认知常识判断范围。数据显示接受调研的大部分美国人所能列出的中国人的名字,除了毛泽东之外,就是李小龙和成龙,并且李小龙居然还排在毛泽东之前:不少人对于中国的事物的认识,还限于长城和熊猫:最熟悉的中国品牌并不是国内评选出来的最具价值品牌,而是在美国超市里常见售卖但国内几乎没有人知道的一个罐头品牌。这项调查正是蓝海电视在开播之前委托美国的民调机构进行的。
“任何西方媒体对于中国的报道在它们的报道机制中都属于非常非常不重要的一部分,所占比例很小。有关中国内容的报道呈给它们主编的时候,通常只会放在桌子最边角的位置。除非有重大事件发生,即使是向胡锦涛主席访美这样的事情要想上头版头条的话也是很难的。这是量的问题”,诸葛虹云说,“另外,从关注点上来看,西方媒体有一个传统,在报道中国的时候它有一个延续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有时候到了可笑的地步,即只认为中国反面新闻才是有价值的。比如胡锦涛主席访美,美联社在向奥巴马提问时提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为什么如此隆重地接待一个来自独裁国家政府的元首?虽然现在有所改变,但是总体情况依然堪忧。比如国外媒体在处理某个新闻事件时,它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这里面是不是蕴含着人权事件,有没有可以以此打击中国政府的报道角度等等”。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2005年5月与北京大学学生座谈时也曾说:“一提到共产主义,他们(西方)头脑中便出现了根深蒂固的消极形象,而且从不允许这种形象向好的方面转变。”
“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要改变这种状况。虽然我们在美国落地,但是我们不是从西方媒体中派生出来的。我们是独立的制作播出机构。我们要做的就是展现一个客观真实的中国形象,不夸张、不歪曲、不掩饰”,诸葛虹云说,“中国的国家形象不是塑造出来的。一个真实的国家的形象,不是掩饰、包装,也不是夸大或者低估,而是告诉世界中国是什么。这也就是我们推崇的蓝海模式。”
“蓝海模式用简单一句话说就是:我们要把这件事情做成真的,是什么就是什么。这样一件事情是很难做的。但是不能因为这件事情难做就不去做。人类的进步不就是在战胜了很多我们以为是克服不了的困难后才实现的吗?困难是我们努力前进的动力,而不是绊脚石”。
诸葛虹云说:“蓝海电视虽然从事的是一个商业行为,但是在客观上还是会产生某种政治效果。作为外国人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蓝海深知自己的责任。所以我们力求让蓝海更加朴实、更加真实,力求让蓝海更加民间化,说的都是老百姓的事情。用美国的谚语说就是‘down to the earth’,脚踏实地。”
当诸葛虹云和她的蓝海电视满怀信心的走向世界的时候,我们也看到了一个充满自信的中国形象正在骄傲地向世界展示自己的成长与魅力。不夸张地说,正是因为有了诸葛虹云这样的人和蓝海电视这样媒体的存在,横亘在中西之间的那道看似深不可测的鸿沟才有了被跨越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