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美国棉花种植业的发展改变了南方传统的经济结构,对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关键词 美国 棉花种植业 资本主义
中图分类号:F326 文献标志码:A
棉花种植业的繁荣虽然使南方种植园主获利丰厚,但并没有让南方开始真正的工业化,反而使它走上了与北方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种植园经济实质上是一种处于资本主义经济底端的产业模式。这种产业模式与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格格不入,给美国带来了很多消极的影响。
一、棉花种植园经济对南方发展的消极影响
首先,奴隶制度起死回生。独立战争后,在拿破仑战争和国际竞争加剧的双重打击下,南方当时最重要的烟草种植业开始衰落,乔治顿、诺福克、约克敦等昔日著名的烟草出口港纷纷衰败。与此一致,黑奴制也开始呈现出衰亡的趋势。北部各州逐渐废除了奴隶制,南方各州也纷纷颁布法律以限制奴隶制的发展。如1783年马里兰州曾禁止买卖黑人,1786年北卡罗莱那州对黑奴贸易课以重税。当时大部分美国人,包括乔治·华盛顿、托马斯·杰弗逊等开国元勋在内,都认为奴隶制会自行消亡。但随着轧棉机的发明,植棉业开始疯狂扩张发展,罪恶的奴隶制又重获生机。棉花生产需要大量劳动力,但由于工作过于辛苦,所以不论是原住民还是移民都不愿从事这项工作,此时黑人奴隶就成为种植园主的最好选择。如此一来,奴隶制和种植园经济就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据估计,1760年,美国黑奴为70万人,1860年则已超过400万人。随着黑奴需求量的增长,黑奴的价格亦不断走高。1813年,一个以不到200美元从海盗手中买来的奴隶,在新奥尔良市至少可卖到600美元。奴隶贸易的高额利润促使一些奴隶主蓄养更多的奴隶来出租或出售。奴隶制的起死回生使得南方的劳动力制度与北方自由雇佣制度格格不入,成为南北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
其次,南方经济畸形发展。南方种植园主在获利之后,倾向于购买土地和奴隶用于扩大再生产,而不是将资金投入到工业化进程中,这就导致了南方的工商业和运输业发展远远落后于北方。1840年时,全国从商人数与总人口比重的平均数是1/146,自由州为1/122,南部则为1/197;1840年时,全国从事制造业的人数与总人口比重的平均数是1/22,自由州为1/17,而南部为1/40。1857年,北方已铺设了22385英里的铁路,相比之下南方只拥有8783英里,仅有北方的1/3多一点。而且北方的铁路横贯东西,加强了北方与西部的联系,南方的铁路则多铺设于种植园和港口之间,这也使得南方与美国其他地区愈来愈疏远,为日后南北隔阂留下了历史隐患。
另外,南方自身人口稀少,市场狭窄,棉花价格受国际市场影响较大,种植园经常因为棉价过低而损失惨重,如1838年棉花旺季时棉价还是每磅12美分以上,而到了1839年棉价就惨跌至3美分以下。种植园经济本身是一种资本流动性差、投资回收期长的经济模式,种植园主将大部分资本投入在购买土地与奴隶上,不得不经常向北方金融资本贷款来维持家庭生活和养活奴隶等开销,从而背上了沉重的债务。据纽约商会统计,到1857年南方欠北方的债务已高达2亿美金。更糟糕的是南方虽是棉花的生产大户,但南方的运输、销售和进出口等各个环节都被北方工商业把持,种植园的产品必须通过代理商和纽约商人的转手才能出口。如1822年,南部的棉花、大米和烟草等产品占纽约总出口额的55%,到1860年南方第一大港新奥尔良的出口额仅有纽约的1/10。美国历史学家C·伊顿曾形象的评价过:南方交易中的每一个美元,其中40%的都被北方人摄取了,结果南方人不但不能从棉花种植中获益,反而落下大笔债务。南方在整个美国经济中处于一种被剥削的“殖民地位”。
二、棉花种植业的发展导致南北经济体制矛盾日渐尖锐
19世纪20年代,随着北方工业进程的加快,南北之间一些旧有的矛盾开始激化,首当其冲的便是关税问题。北方为了保护本国制造业的发展,强烈要求提高关税水平,而这对南方极为不利,因为南方大多数工业制成品从欧洲进口,而且提高关税对棉花出口也不利,所以南方强烈要求降低关税,双方对此争论激烈。1828年3月,国会通过了一项提高进口关税的法案,这使得南部非常不满,佐治亚、南卡罗来纳、北卡罗来纳等南方诸州纷纷宣布此法案违宪,从而导致一场严重的政治危机。虽然这场危机后来在各方的妥协下收场,但北方工商业资产阶级和南方奴隶主集团之间的矛盾已十分激烈。
另一个更棘手的纠纷也开始凸显。从1803年到1846年,美国人通过购买、战争等方式取得了路易斯安娜、得克萨斯州、加利福尼亚州、内华达州和犹他州等大量领土,使得美国的面积扩大了近两倍。这些州与南方诸州相连接。而第一次工业革命技术的应用和大量移民(包括奴隶)的迁入使得南北双方都有能力、有意愿开发土地,但是南方实行的是蓄奴制,和北方自由劳动雇佣体制格格不入。双方在蓄奴州的划定上产生了激烈的冲突。与此同时,美国国内废奴思潮的兴起,北方工业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废除奴隶制度,这严重威胁到了南方种植园主的利益,双方矛盾分歧愈演愈烈,最终南方在1860年美国大选中代表北方的林肯竞选总统成功后借机叛乱并脱离联邦。
三、小结
美国棉花种植业的兴盛与第一次工业革命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它也反过来促进着美国工业化的进程。但不可否认的是美国的棉花种植业存在着根本性的痼疾,这种落后而野蛮的奴隶制资本主义违反了人类进步的规律,也限制了南方的发展,并且最终导致了美国内战的爆发。□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Bennet, W. J. America: The Last Best Hope.[M] Changsha: Jiangxi People Publishing House, 2009.
[2]Faulkner, H. U. America Economic History.[M]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1964.
关键词 美国 棉花种植业 资本主义
中图分类号:F326 文献标志码:A
棉花种植业的繁荣虽然使南方种植园主获利丰厚,但并没有让南方开始真正的工业化,反而使它走上了与北方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种植园经济实质上是一种处于资本主义经济底端的产业模式。这种产业模式与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格格不入,给美国带来了很多消极的影响。
一、棉花种植园经济对南方发展的消极影响
首先,奴隶制度起死回生。独立战争后,在拿破仑战争和国际竞争加剧的双重打击下,南方当时最重要的烟草种植业开始衰落,乔治顿、诺福克、约克敦等昔日著名的烟草出口港纷纷衰败。与此一致,黑奴制也开始呈现出衰亡的趋势。北部各州逐渐废除了奴隶制,南方各州也纷纷颁布法律以限制奴隶制的发展。如1783年马里兰州曾禁止买卖黑人,1786年北卡罗莱那州对黑奴贸易课以重税。当时大部分美国人,包括乔治·华盛顿、托马斯·杰弗逊等开国元勋在内,都认为奴隶制会自行消亡。但随着轧棉机的发明,植棉业开始疯狂扩张发展,罪恶的奴隶制又重获生机。棉花生产需要大量劳动力,但由于工作过于辛苦,所以不论是原住民还是移民都不愿从事这项工作,此时黑人奴隶就成为种植园主的最好选择。如此一来,奴隶制和种植园经济就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据估计,1760年,美国黑奴为70万人,1860年则已超过400万人。随着黑奴需求量的增长,黑奴的价格亦不断走高。1813年,一个以不到200美元从海盗手中买来的奴隶,在新奥尔良市至少可卖到600美元。奴隶贸易的高额利润促使一些奴隶主蓄养更多的奴隶来出租或出售。奴隶制的起死回生使得南方的劳动力制度与北方自由雇佣制度格格不入,成为南北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
其次,南方经济畸形发展。南方种植园主在获利之后,倾向于购买土地和奴隶用于扩大再生产,而不是将资金投入到工业化进程中,这就导致了南方的工商业和运输业发展远远落后于北方。1840年时,全国从商人数与总人口比重的平均数是1/146,自由州为1/122,南部则为1/197;1840年时,全国从事制造业的人数与总人口比重的平均数是1/22,自由州为1/17,而南部为1/40。1857年,北方已铺设了22385英里的铁路,相比之下南方只拥有8783英里,仅有北方的1/3多一点。而且北方的铁路横贯东西,加强了北方与西部的联系,南方的铁路则多铺设于种植园和港口之间,这也使得南方与美国其他地区愈来愈疏远,为日后南北隔阂留下了历史隐患。
另外,南方自身人口稀少,市场狭窄,棉花价格受国际市场影响较大,种植园经常因为棉价过低而损失惨重,如1838年棉花旺季时棉价还是每磅12美分以上,而到了1839年棉价就惨跌至3美分以下。种植园经济本身是一种资本流动性差、投资回收期长的经济模式,种植园主将大部分资本投入在购买土地与奴隶上,不得不经常向北方金融资本贷款来维持家庭生活和养活奴隶等开销,从而背上了沉重的债务。据纽约商会统计,到1857年南方欠北方的债务已高达2亿美金。更糟糕的是南方虽是棉花的生产大户,但南方的运输、销售和进出口等各个环节都被北方工商业把持,种植园的产品必须通过代理商和纽约商人的转手才能出口。如1822年,南部的棉花、大米和烟草等产品占纽约总出口额的55%,到1860年南方第一大港新奥尔良的出口额仅有纽约的1/10。美国历史学家C·伊顿曾形象的评价过:南方交易中的每一个美元,其中40%的都被北方人摄取了,结果南方人不但不能从棉花种植中获益,反而落下大笔债务。南方在整个美国经济中处于一种被剥削的“殖民地位”。
二、棉花种植业的发展导致南北经济体制矛盾日渐尖锐
19世纪20年代,随着北方工业进程的加快,南北之间一些旧有的矛盾开始激化,首当其冲的便是关税问题。北方为了保护本国制造业的发展,强烈要求提高关税水平,而这对南方极为不利,因为南方大多数工业制成品从欧洲进口,而且提高关税对棉花出口也不利,所以南方强烈要求降低关税,双方对此争论激烈。1828年3月,国会通过了一项提高进口关税的法案,这使得南部非常不满,佐治亚、南卡罗来纳、北卡罗来纳等南方诸州纷纷宣布此法案违宪,从而导致一场严重的政治危机。虽然这场危机后来在各方的妥协下收场,但北方工商业资产阶级和南方奴隶主集团之间的矛盾已十分激烈。
另一个更棘手的纠纷也开始凸显。从1803年到1846年,美国人通过购买、战争等方式取得了路易斯安娜、得克萨斯州、加利福尼亚州、内华达州和犹他州等大量领土,使得美国的面积扩大了近两倍。这些州与南方诸州相连接。而第一次工业革命技术的应用和大量移民(包括奴隶)的迁入使得南北双方都有能力、有意愿开发土地,但是南方实行的是蓄奴制,和北方自由劳动雇佣体制格格不入。双方在蓄奴州的划定上产生了激烈的冲突。与此同时,美国国内废奴思潮的兴起,北方工业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废除奴隶制度,这严重威胁到了南方种植园主的利益,双方矛盾分歧愈演愈烈,最终南方在1860年美国大选中代表北方的林肯竞选总统成功后借机叛乱并脱离联邦。
三、小结
美国棉花种植业的兴盛与第一次工业革命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它也反过来促进着美国工业化的进程。但不可否认的是美国的棉花种植业存在着根本性的痼疾,这种落后而野蛮的奴隶制资本主义违反了人类进步的规律,也限制了南方的发展,并且最终导致了美国内战的爆发。□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Bennet, W. J. America: The Last Best Hope.[M] Changsha: Jiangxi People Publishing House, 2009.
[2]Faulkner, H. U. America Economic History.[M]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1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