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路上的大象

来源 :科普童话·百科探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uqiangd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让开、让开,大象来啦!啊?大象不是在动物园里的吗?怎么会跑到马路上?这是在泰国还是印度啊?呵呵,其实我们说的不是真正的大象啦,而是——
  人家都说“马路如虎口”,其实马路上大大小小的车辆,也跟动物园一样热闹。如果摩托车是小绵羊,小汽车是老虎的话,一般的公交车大概就是河马或骆驼的大小吧。不过,世界上还有一些像“大象”那样庞大的车辆,那就是长达18米的双节公车。
  城乡间的重要交通工具
  我们平时称为“公车”或“巴士”的公共车辆,早在距今200年前就出现在巴黎和伦敦的街道上,成为城市中大量运输旅客的交通工具。不过,那时的“公车”其实是公共马车。从1905年开始,随着车辆科技的日益进步,公共汽车成为从都市到城乡间不可或缺的运输工具,不仅越来越强调舒适与平稳,也越来越便于上下车。
  公车“长高”、“长尾巴”
  现在在路上看得到的一般单节公车,多数的长度在8到11米之间。如果你坐过类似大小的校车,可能会发现,每辆车只要坐两个班的学生大概就满员了,有时甚至只能坐下一个班的孩子!因此,公车设计师开始想办法,有的人把公车的高度拉高,变成我们在电影《哈利波特》中看到的“双层公车”;或是把长度拉长,结果就变成了那些拖着“尾巴”前进的“双节公车”。
  在地铁技术还不发达的年代,为了解决都市内输送大量旅客的问题,就有人想到,是不是能把两辆公车“接”起来,这样就可以一次运送比较多的旅客。不过,当时人们只是设想,要等到1960年,在匈牙利的布达佩斯城才出现了双节公车的雏(chú)形。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欧洲国家逐渐改善市区的道路环境,双节公车开始在欧洲国家普及。随后,双节公车陆续遍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也来到了城市人口快速增长的中国。
  双节公车有更大运输力
  为什么双节公车花了这么长的时间才造出来?嗯,这是因为,当公车的“身体”变长之后,行动就不太灵活啦。为了让这种“加长”的公车能够在拥挤的市区道路上灵活地转弯,需要很精密的技术才能办到。特别是两节公车中间相连的“关节”变得非常重要。
  这个“关节”其实和火车车厢间的连接原理是一样的。乘客可以在两个车厢间自由穿越。不过现在多数双节公车的主动力都在后车厢,而不是在有司机的前车厢。所以这个连接的部分在转弯时,要能够把力量平均地传递给前车厢,才能保证车辆安全前进。在驾驶这种双节公车时,司机必须有驾驶过这种联结车的驾照。另外,在转弯时,他必须特别小心旁边的车辆。新一代的双节公车,更会在全车的前后左右配备高科技的小型监视器,让司机可以在转弯时全面地观察旁边的障碍物、行人或车辆。
  虽然双节公车的长度大约等于两辆公车,却具有比两辆公车更大的运输能力。一般的公车大约可以装载50~60名乘客,而双节公车却能轻松地将120名旅客“塞”进“肚子”里。当然啦,这么多的旅客不可能只从一个门上下,所以双节公车至少要配置前、中、后三个车门,以方便乘客上下车。
其他文献
南云在爸妈担忧的目光里和支教的同学一起奔赴到大西北的一个艰苦的地区。  到了黄土高坡,这里的艰苦超过了所有人的想像,最困难的还是用水———按人头分配。每人每天的用水量极其有限。几天没洗澡,南云感到身上又痒又臭。  下个月就到南云22岁生日了。这天,南云收到爸爸寄来的大箱子。打开一看,里面装着的是80本图书。南云决定把这些书搬进教室,给每人发一本,同时提议:“书籍互相借阅,形成一个流动的图书馆。” 
鞭炮  还记得鞭炮有一个别名叫什么吗?对,叫爆竹。实话跟你说,在南宋之前,人们过年晚上放的“爆竹”都是名副其实的——就是把真正的竹筒扔进火里,烧得噼里啪啦响!越粗、越干燥的竹筒,被烧之后发出的爆裂声也就越响。因此,古人所说的“爆竹声声辞旧岁”,这里的“爆竹”都是真竹子,跟火药一点儿关系都没有。哼哼,下次再看历史电视剧的时候,要是发现有唐朝人、汉朝人在大放鞭炮,你就可以好好地笑话笑话导演、编剧的无知
当美国宇航局的“新视野号”探测器近距离飞过冥王星,它让人类第一次清晰地看到了冥王星的样子。  这也是克莱德·汤博距离冥王星最近的时刻。他是这架探测器上唯一的“乘客”。因为他正是这颗行星的发现者。  1906年,克莱德·汤博出生在伊利诺伊州。不久以后,他父亲带着全家搬到了堪萨斯的农场里。这里到处是无边无际的玉米田。晚上,可以看到清晰而浩瀚的星空。  汤博的叔叔送了一架望远镜给他。很快,这个孩子就养成
神秘的次声波  常年生活在海边的人都知道,如果鸟类成群地从海上飞回岸边、生活在近岸水域中的小虾纷纷靠岸、鱼和水母成批地游向大海……那就预示着风暴要来临啦。这些动物们为何会有预感呢?  原来,风暴来临之前会产生一种声音,人耳听不到,可这些动物们却能听到,人们把这种声音叫次声波。次声波的特点是:传播速度快。如果在遥远的海面上发生了风暴,当强风擦过海面时,就会产生次声波,当次声波和风暴怒吼的声波一起向四
为什么不倒翁会倒?
期刊
小岛上的这家海洋水族馆每天都要接待大量的游客。从早到晚的演出让训练师玛丽小姐累得喘不上气,而她的老板——海洋动物专家杰克博士还沉浸在他的幻想中:“我们一定要驯养好这条鲨鱼,玛丽小姐。一旦成功,这可是轰动性的新闻!”  “这种鲨鱼根本不可能在被人囚禁的状态下生存,博士。”玛丽小姐坚持说。“哈,不要紧。现在不是有了你那头神奇的高智商海豚吗?既然它可以和人沟通,说不定也有本事驯服鲨鱼。”杰克博士真是够狡
方法1:在北极造冰  科技指数:★★★★  趣味指数:★★★★★  小亮:海平面上升是因为北极冰川融化,可以在北极建立一个巨型造冰机。增加北极冰川的数量,就可以减缓北极冰川融化。  广州市东风东路小学    方法2:卫星空调  科技指数:★★★★  趣味指数:★★★★  小震:可以向近地面的大气层中发射一些空调卫星,用来驱动大气的流动。北半球夏季的时候,南半球很冷,空调卫星可以源源不断地把北半球的
竹林奇事    黑竹沟古木参天,箭竹丛生,一道清泉奔泻而出。传说在沟前有一个叫关门石的峡口,一声人语或犬吠,都会惊动山神魔朗吐出阵阵毒雾,把闯进峡谷的人畜卷走。传说不足以让人信服,而现实中发生的一桩桩奇事却令人大惑不解。1950 年年初,国民党胡宗南部队的半个连,仗着武器精良,准备穿越黑竹沟逃窜。可谁知进入沟后,一个人也没出来。是被巨蛇吞吃了,还是被其他东西夺去了生命?无人知晓。1955年6月,中
世界第二大洞穴 :阿曼洞穴    阿曼洞穴是世界上第二大洞穴,位于苏丹苏尔塔娜特地区,1600米海拔的塞尔玛高地,该洞穴是在1983年,被研究水资源的地质学家戴维森发现的,他用一条绳索抵达洞穴底部,洞穴内部高度在120到150米,洞穴底部长300米、宽200米,相比之下,吉萨金字塔可以被完全放置在这个洞穴中。    萤火虫的天堂:怀托摩萤火虫洞    你见过飞满萤火虫的发光洞穴吗?这个洞穴叫怀托摩
电!磁!还有辐射!听上去是不是很神秘很恐怖?嗯,现在的人们一提“辐射”两字,就谈虎色变,马上要问:它到底有多大的危害?其实,在各种新闻报道中,往往将电磁辐射的危害说得过于夸张了,甚至产生了很多的谣言。这都是因为大家对电磁辐射没有深入的了解。今天就让小编给大家揭开电磁辐射的神秘面纱,让大家了解电磁辐射真正的危害性究竟有多高。  什么是电磁辐射?  一提到辐射,可能有些小读者就会想到可怕的核辐射。确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