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领悟课标,把握重点——说教材
《地震中的父与子》讲的是有一年美国发生了大地震,一位父亲冒着生命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从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学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对学情的把握,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确定为:
(1)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开辟、破烂不堪”等词语。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吸取的力量。
3.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2)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爱的伟大。
(3)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二、彰显主体,自悟探究——说学法
这是一篇能催人泪下的文章。但是学生在理解文中蕴藏的父爱时可能只停留在文字表面,朗读就不能有感而发。因此,我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抓住“了不起”这个中心词,走进文本,通过品读体会、换位思考、发挥想象等方法感受父爱的伟大,同时得到写法上的启迪。
三、自主研读,丰富体验——说流程
这篇课文我计划两课时完成,下面说说我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本课时我分四步来进行:
(1)渲染情感,整体感知亲情
上课伊始,我播放美国大地震的资料视频,并深情诉说: 1994年,美国发生一次大地震,在短短的四分钟时间内,有30万人遭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地震无情,人有情,危难时刻见真情!地震中发生了多少感人肺腑的故事啊! 今天,让我们继续去感受这场地震中一对父子演绎的动人故事吧!接下来我用“文中的父与子给你留下什么印象?”这个问题引领学生找出中心词:了不起。我又追问:那么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与子了不起呢?由此过渡到下一环节的学习。
(2)品读感悟,深入体会亲情
品读父亲和儿子的了不起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这课中有多个画面比较感人,我放手让学生谈自己最想交流最想品读的句子,学生说任何一画面后我都会顺应学情,适时进行梳理点拨。如交流感悟父亲的“了不起”时,我会在前一位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这样引导:父爱是一部震撼心灵的著作,读懂了它,你也就读懂了整个人生!那么你们还从课文哪些地方看出父亲的了不起呢?我根据学生的回答交流,梳理相关的句子。
其中我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品读这一处: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体会父亲寻找时间之漫长,过程之艰难,我让学生转换时间单位来体会36小时是多么漫长,一天半,或者说两天一夜,或者说是五十多节课。在这么长的时间里父亲在做什么呢?接下来我出示一首诗继续启发学生想象父亲当时的样子,理解挖掘的艰难。并配音范读:烈日当空,父亲满脸灰尘,可他坚持挖着;夕阳西下,父亲双眼布满血丝,可他仍旧没有停下;繁星满空,父亲的衣衫早已破烂,可他仍然在挖;晨曦微露,父亲到处血迹斑斑,可他仍然不知疲倦地挖着......就这样挖着,挖着,他挖了整整30多个小时。因为他曾对儿子说过:“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让学生练读,从而感受伟大的父爱。随后追问:身体上的痛苦,精神上的折磨都不能把这位父亲打倒,那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呢?加深理解“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个重点句,体会它是父亲的坚定信念的力量源泉;是父亲对儿子的爱;父亲对儿子的承诺……在以上交流讨论的基础再让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动。
(3)发挥想象,抒发表达亲情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理解、欣赏的能力。在这课的教学中,我始终注意挖掘教材潜在资源,引导学生发挥想象,通过换位思考来进一步感悟亲情的力量和伟大。如父亲在废墟中挖了36小时,而儿子也在废墟下等了36小时,对于儿子来说,这是怎样的36小时呀?引导学生想象说话,假如现在你就是这些小伙伴中的一位,你会听到阿曼达说什么?由此让学生感悟废墟里的艰险、儿子的坚强。然后让学生结合几个重点句进一步体会阿曼达的了不起,那么是什么力量让小小的阿曼达在危险面前这么镇定?因为他总想着: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这样安排,既填补了文中空白,又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父爱成就了一位了不起的父亲,也成就了一位了不起的儿子,并为此而深深感动。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积累、运用语言的能力。
(4)读写结合,升华延伸亲情
在父亲永不言弃的努力下,这位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究竟是什么让他们紧紧相拥呢?这就是爱的力量:爱,会使人坚定和勇敢;爱,会使人产生信赖和力量;爱,会创造奇迹。听吧!让父爱在我们的心中缓缓地流淌,滋润我们的心田。在深情的赞颂父爱的歌声中,自然地会由阿曼达的父亲联想到自己的父亲,由此我顺势让学生进行小练笔: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平凡生活中的感动也无处不在。把你的感动、你的心情,你想对父亲说的话,静静地想一想,让你的感动随着笔尖流淌吧……学习、积累、运用语言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学生把握了内容,体会了感情,领悟了写法,在动笔写一写,是水到渠成。
四、简明扼要,点明主旨——说板书
板書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也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我的板书设计简单、直观、明了,利于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以及思想内涵,突出父爱的伟大力量。
17、地震中的父与子
父亲
儿子
语文教学是学生、教师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我的教学设计力图创设良好的对话氛围,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作者进行心灵对话。在品读交流中,我珍视每个学生独特的体验,让他们感受到信任的力量,感受父爱的力量,让课堂充满着人性的光辉,流溢着生命的色彩。
以上是我对《地震中的父与子》内容的理解和教学设计安排,不当之处恳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地震中的父与子》讲的是有一年美国发生了大地震,一位父亲冒着生命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从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学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对学情的把握,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确定为:
(1)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开辟、破烂不堪”等词语。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吸取的力量。
3.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2)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爱的伟大。
(3)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二、彰显主体,自悟探究——说学法
这是一篇能催人泪下的文章。但是学生在理解文中蕴藏的父爱时可能只停留在文字表面,朗读就不能有感而发。因此,我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抓住“了不起”这个中心词,走进文本,通过品读体会、换位思考、发挥想象等方法感受父爱的伟大,同时得到写法上的启迪。
三、自主研读,丰富体验——说流程
这篇课文我计划两课时完成,下面说说我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本课时我分四步来进行:
(1)渲染情感,整体感知亲情
上课伊始,我播放美国大地震的资料视频,并深情诉说: 1994年,美国发生一次大地震,在短短的四分钟时间内,有30万人遭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地震无情,人有情,危难时刻见真情!地震中发生了多少感人肺腑的故事啊! 今天,让我们继续去感受这场地震中一对父子演绎的动人故事吧!接下来我用“文中的父与子给你留下什么印象?”这个问题引领学生找出中心词:了不起。我又追问:那么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与子了不起呢?由此过渡到下一环节的学习。
(2)品读感悟,深入体会亲情
品读父亲和儿子的了不起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这课中有多个画面比较感人,我放手让学生谈自己最想交流最想品读的句子,学生说任何一画面后我都会顺应学情,适时进行梳理点拨。如交流感悟父亲的“了不起”时,我会在前一位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这样引导:父爱是一部震撼心灵的著作,读懂了它,你也就读懂了整个人生!那么你们还从课文哪些地方看出父亲的了不起呢?我根据学生的回答交流,梳理相关的句子。
其中我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品读这一处: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体会父亲寻找时间之漫长,过程之艰难,我让学生转换时间单位来体会36小时是多么漫长,一天半,或者说两天一夜,或者说是五十多节课。在这么长的时间里父亲在做什么呢?接下来我出示一首诗继续启发学生想象父亲当时的样子,理解挖掘的艰难。并配音范读:烈日当空,父亲满脸灰尘,可他坚持挖着;夕阳西下,父亲双眼布满血丝,可他仍旧没有停下;繁星满空,父亲的衣衫早已破烂,可他仍然在挖;晨曦微露,父亲到处血迹斑斑,可他仍然不知疲倦地挖着......就这样挖着,挖着,他挖了整整30多个小时。因为他曾对儿子说过:“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让学生练读,从而感受伟大的父爱。随后追问:身体上的痛苦,精神上的折磨都不能把这位父亲打倒,那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呢?加深理解“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个重点句,体会它是父亲的坚定信念的力量源泉;是父亲对儿子的爱;父亲对儿子的承诺……在以上交流讨论的基础再让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动。
(3)发挥想象,抒发表达亲情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理解、欣赏的能力。在这课的教学中,我始终注意挖掘教材潜在资源,引导学生发挥想象,通过换位思考来进一步感悟亲情的力量和伟大。如父亲在废墟中挖了36小时,而儿子也在废墟下等了36小时,对于儿子来说,这是怎样的36小时呀?引导学生想象说话,假如现在你就是这些小伙伴中的一位,你会听到阿曼达说什么?由此让学生感悟废墟里的艰险、儿子的坚强。然后让学生结合几个重点句进一步体会阿曼达的了不起,那么是什么力量让小小的阿曼达在危险面前这么镇定?因为他总想着: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这样安排,既填补了文中空白,又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父爱成就了一位了不起的父亲,也成就了一位了不起的儿子,并为此而深深感动。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积累、运用语言的能力。
(4)读写结合,升华延伸亲情
在父亲永不言弃的努力下,这位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究竟是什么让他们紧紧相拥呢?这就是爱的力量:爱,会使人坚定和勇敢;爱,会使人产生信赖和力量;爱,会创造奇迹。听吧!让父爱在我们的心中缓缓地流淌,滋润我们的心田。在深情的赞颂父爱的歌声中,自然地会由阿曼达的父亲联想到自己的父亲,由此我顺势让学生进行小练笔: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平凡生活中的感动也无处不在。把你的感动、你的心情,你想对父亲说的话,静静地想一想,让你的感动随着笔尖流淌吧……学习、积累、运用语言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学生把握了内容,体会了感情,领悟了写法,在动笔写一写,是水到渠成。
四、简明扼要,点明主旨——说板书
板書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也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我的板书设计简单、直观、明了,利于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以及思想内涵,突出父爱的伟大力量。
17、地震中的父与子
父亲
儿子
语文教学是学生、教师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我的教学设计力图创设良好的对话氛围,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作者进行心灵对话。在品读交流中,我珍视每个学生独特的体验,让他们感受到信任的力量,感受父爱的力量,让课堂充满着人性的光辉,流溢着生命的色彩。
以上是我对《地震中的父与子》内容的理解和教学设计安排,不当之处恳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