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碧江区灯塔街道党工委对关工委工作高度重视,党建带关建工作落到实处、落地有声,通过“四个强化”认真抓好抓实关心下一代工作,为街道的发展奠基础、强力量、添后劲。
强化领导班子,健全组织网络
一是配齐配强关工委人员。成立了街道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领导小组,党工委书记任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各村(社区)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并明确专人负责。各村(社区)也由当地德高望重的“五老”同志组建健全关工委组织。做到关工委有牌子、有办公场所、有工作经费、有办事人员、有规范的档案资料。2020年在矮屯、白岩溪、地理3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成立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二是打造青少年活动阵地。各村(社区)均修建了文化活动室,共配备电脑1台,投影仪设备一套,各类图书6000余册,各类杂志1500余本。另配有篮球、羽毛球、围棋、象棋、跳绳等文体用品。矮屯社区规划服务阵地8000平方米,打造“新市民·追梦桥”服务中心、春晖社、“四点半”课堂、图书馆、健身房、乡愁馆、文化长廊、“一老一小”日间照料中心等服务平台20余个。白岩溪社区规划服务阵地有“四点半”课堂、青少年之家、文化活动室,免费向广大青少年开放,为辖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健康的活动场所。
强化“五老”力量,发挥骨干作用
一是“五老”骨干落实好。街道现有“五老”人员15人,对他们的特长、工作意愿、身体状况等情况进行台账式管理。为充分调动“五老”关心教育下一代的积极性,发挥骨干作用,在工作实践中主抓以青少年德育宣讲,老少结对促帮教,以老带新谋发展的工作形式,形成了关工委组织队伍、制度保障、服务成效和资料积累等四项工作规范。
二是定期交流促工作。定期召开“五老”座谈会开展交流活动,针对留守儿童管理、法制宣传活动、道路安全活动、校园周边环境及青年就业创业等问题,探讨工作思路并研究解决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出谋划策。
强化多彩活动,注重实际效果
一是加强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和思想道德教育。以学校为主阵地,结合青少年的学习兴趣,开展各种形式的党史学习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邀请“五老”人员讲课,观看英模教育电影,利用“五四”、“一二九”等纪念日组织学生去红色教育基地周逸群故居参观学习。今年4月25日,邀请了由街道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卢会林为主讲的中国青少年感恩励志教育讲师团到灯塔中学举办感恩励志演讲,增强和培育青少年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操。
二是开展法制教育活动,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识。街道关工委联合综治办、司法所和派出所走进校园开展法治宣传讲座和禁毒知识宣传,让广大青少年知法、懂法、守法。法制讲座每年平均举办4次,邀请区关工委法治宣讲团作专题宣讲,约6000人(次)受教育。
三是关心留守儿童健康成长。通过全面摸底,为辖区301名留守儿童建立管理台账。积极协助各村(社区)驻村工作组建好“留守儿童”之家、“四点半”课堂,由志愿者进行课外作业辅导、组织课外活动,解决留守儿童课外无人管的问题。同时,街道关工委积极争取辖区企业共同关心留守儿童的成长,今年5月,桐达彩云间公司向辖区90名留守儿童捐赠了价值2万余元的油和米。
四是积极搭建舞台,拓展渠道,为青年提供就业创业机会。针对目前辖区易地搬迁户和失地青年人数多、就业难的问题,街道关工委积极与辖区企业对接,根据企业用工需求组织失业、失地青年进行岗前培训,为600余名待业青年解决了就业难题。积极为创业青年提供政策支持和跟踪服务,采取多种措施帮扶青年创业,目前成功扶持了蔬菜种植大户4户,农家乐2家。
强化党政职责,营造教育环境
一是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和计划,开足开启课时和课程。严格落实学生请销假制度,实行未到校学生日报制,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活动,加强法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确保学生健康成长,加强安全管理,确保学校平安。
二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入实施《碧江区教师支教交流实施方案》和《碧江区3361师训强教工程》,培养骨干教师和教学名师,进一步提升教师素质。通过跟岗、上挂学习等方式加大教师交流力度,进一步缓解城区大班额。
三是保障易地扶贫搬迁适龄少儿入学。无条件接收移民搬迁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对未能在主城区就读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简化审核程序,积极分流到辖区内各学校就读。
四是教育资助应助尽助。对符合资助条件的易地搬遷学生进行登记造册,确保都能享受各种资助政策。(碧江区灯塔街道党工委)
强化领导班子,健全组织网络
一是配齐配强关工委人员。成立了街道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领导小组,党工委书记任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各村(社区)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并明确专人负责。各村(社区)也由当地德高望重的“五老”同志组建健全关工委组织。做到关工委有牌子、有办公场所、有工作经费、有办事人员、有规范的档案资料。2020年在矮屯、白岩溪、地理3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成立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二是打造青少年活动阵地。各村(社区)均修建了文化活动室,共配备电脑1台,投影仪设备一套,各类图书6000余册,各类杂志1500余本。另配有篮球、羽毛球、围棋、象棋、跳绳等文体用品。矮屯社区规划服务阵地8000平方米,打造“新市民·追梦桥”服务中心、春晖社、“四点半”课堂、图书馆、健身房、乡愁馆、文化长廊、“一老一小”日间照料中心等服务平台20余个。白岩溪社区规划服务阵地有“四点半”课堂、青少年之家、文化活动室,免费向广大青少年开放,为辖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健康的活动场所。
强化“五老”力量,发挥骨干作用
一是“五老”骨干落实好。街道现有“五老”人员15人,对他们的特长、工作意愿、身体状况等情况进行台账式管理。为充分调动“五老”关心教育下一代的积极性,发挥骨干作用,在工作实践中主抓以青少年德育宣讲,老少结对促帮教,以老带新谋发展的工作形式,形成了关工委组织队伍、制度保障、服务成效和资料积累等四项工作规范。
二是定期交流促工作。定期召开“五老”座谈会开展交流活动,针对留守儿童管理、法制宣传活动、道路安全活动、校园周边环境及青年就业创业等问题,探讨工作思路并研究解决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出谋划策。
强化多彩活动,注重实际效果
一是加强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和思想道德教育。以学校为主阵地,结合青少年的学习兴趣,开展各种形式的党史学习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邀请“五老”人员讲课,观看英模教育电影,利用“五四”、“一二九”等纪念日组织学生去红色教育基地周逸群故居参观学习。今年4月25日,邀请了由街道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卢会林为主讲的中国青少年感恩励志教育讲师团到灯塔中学举办感恩励志演讲,增强和培育青少年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操。
二是开展法制教育活动,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识。街道关工委联合综治办、司法所和派出所走进校园开展法治宣传讲座和禁毒知识宣传,让广大青少年知法、懂法、守法。法制讲座每年平均举办4次,邀请区关工委法治宣讲团作专题宣讲,约6000人(次)受教育。
三是关心留守儿童健康成长。通过全面摸底,为辖区301名留守儿童建立管理台账。积极协助各村(社区)驻村工作组建好“留守儿童”之家、“四点半”课堂,由志愿者进行课外作业辅导、组织课外活动,解决留守儿童课外无人管的问题。同时,街道关工委积极争取辖区企业共同关心留守儿童的成长,今年5月,桐达彩云间公司向辖区90名留守儿童捐赠了价值2万余元的油和米。
四是积极搭建舞台,拓展渠道,为青年提供就业创业机会。针对目前辖区易地搬迁户和失地青年人数多、就业难的问题,街道关工委积极与辖区企业对接,根据企业用工需求组织失业、失地青年进行岗前培训,为600余名待业青年解决了就业难题。积极为创业青年提供政策支持和跟踪服务,采取多种措施帮扶青年创业,目前成功扶持了蔬菜种植大户4户,农家乐2家。
强化党政职责,营造教育环境
一是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和计划,开足开启课时和课程。严格落实学生请销假制度,实行未到校学生日报制,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活动,加强法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确保学生健康成长,加强安全管理,确保学校平安。
二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入实施《碧江区教师支教交流实施方案》和《碧江区3361师训强教工程》,培养骨干教师和教学名师,进一步提升教师素质。通过跟岗、上挂学习等方式加大教师交流力度,进一步缓解城区大班额。
三是保障易地扶贫搬迁适龄少儿入学。无条件接收移民搬迁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对未能在主城区就读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简化审核程序,积极分流到辖区内各学校就读。
四是教育资助应助尽助。对符合资助条件的易地搬遷学生进行登记造册,确保都能享受各种资助政策。(碧江区灯塔街道党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