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就护理管理干预在急诊静脉输液病人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收治的60例急诊静脉输液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分别施以常规护理和护理管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一次成功穿刺率与护理满意度均比对照组高(P<0.05),且不良反应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针对急诊静脉输液病人施以护理管理干预可促进一次穿刺成功率的提高,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降低,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关键词:急诊;静脉输液;护理管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19)04-168-02
如今对广大患者来说,静脉输液治疗无疑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治疗方法,急诊患者的数量较多,且存在复杂和流动较快的特点,进而便让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加大[1]。同时,大部分患者在患病后均有一定的负面情绪,一旦处理不好,就极易引发护患纠纷,导致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如果要将急诊护理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提高,首先就必须对输液的安全性予以保证,我院利用分组对比的方式,对护理管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意义展开了论述,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收治的60例急诊静脉输液患者为研究对象,合并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活动性肝炎、手术、精神障碍或有精神病史患者不在本次研究对象之列。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其中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为 13~75岁,平均年龄为(41.7±6.1)岁;静脉输液时间 3~20d,平均(8.6±1.54)d;病症类型:10例上呼吸道感染、12例支气管炎、8例肺炎、。观察组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为 15~80岁,平均年龄为(44.2±6.5)岁;静脉输液时间 3~20d,平均(8.6±1.54)d;病症类型:上呼吸道感染17例、7例支气管炎、6例肺炎、。两组一般资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1.2方法
以常规护理方法护理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则接受护理管理干预,包括
1.对患者疾病做出正确评估,详细询问患者的现病史、既往史、遗传史与过敏史,给予其心理安抚,并把输液方面的相关知识告知患者,使之对输液治疗的重要性有一充分认识,就输液中可能发生的输液反应进行讲解,让其知晓相关注意事项,全面详细的了解整个输液过程,针对患者的疑问,做出耐心解释,把其输液顾虑打消,从而以一个良好的心态接受输液治疗[2]。
2.护理人员主动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对其需要予以了解,给予一定鼓励。并告知患者在疾病治疗方法,静脉输液具有很快的疗效,进而让其积极配合,第一时间给予患者关注和关心,把心理应激反应对静脉输液的影响给有效减少。
3.在护理操作过程中,护理人员的动作不宜过大,尽可能让患者感到舒适,并关心其是否疼痛,告知其静脉穿刺会有轻微痛感出现,把其紧张心理消除。与此同时,通过把患者的注意力分散来达到将疼痛反应减轻的目的。
4.把特殊药物的用途与或许存在的不良反应告知患者,如果有必要需让家长把监护工作做好,得到家属的积极配合。输液时需对患者的意见耐心听取,加大巡视与观察力度,尽可能早的把输液不良反应找出,第一时间进行补液的更换。
5.结束输液在拔针后,需对穿刺部位按压5分钟左右,保证没有出血时再离开,以让患者感到安全。
6.针对急诊静脉输液的护理管理做进一步加强,在输液前、中、后均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原则,对医嘱、输液信息、患者等进行严格核对,配液时两种药物混合使用时注意药物配伍禁忌。规范静脉输液无菌操作要求,同时加大消毒隔离力度,以免发生交叉感染,让静脉输液服务质晕标准得到保证。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予以观察,诸如出血,淤血,针头溢液等均包括在不良反应范畴中。同时通过我院自制问卷调查表评价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共分为三个层次,即满意、一般与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本次研究所有调查数据值,以()、%表示临床观察指标,检验采用t、X2,P<0.05代表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而不良反应则比对照组明显要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患者中,满意12例、一般10例、不满意8例;观察组中满意18例、一般11例、不满意1例,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讨论
快速發展的医疗技术,不断完善的医疗制度,显著提升的大众健康意识,均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急诊患者的例数,更是加大了门诊压力[3]。所以,选择一种有效的护理管理制度既有利于促进护理质量的提升,也能够把医患纠纷降低。日益加剧的老年化社会,大大增加了急诊心脑血管危重患者的数量,所以急诊护理工作量非常大,但护理人员平均年龄均不大,进而便增加护理纠纷的发生率[4]。护理管理干预作为一项全面护理的基本方法,主要是从心理干预和健康知识普及等方面展开[5]。而急诊科采用最多的一项治疗方法就是静脉输液治疗,虽然现阶段社会医疗条件和医疗人才的医疗水平提高较大,但很多患者却并不知道静脉输液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规范化的输液过程,所以本院实施护理管理干预以健康教育为着手点,先让患者客观认识静脉输液,再将自身所治疗的疾病结合起来了解药物作品,尤其是部分药物具有一定的副作用,护理人员提前告知,让患者有所准备;其次是对患者行心理干预,因为急诊科以突发疾病居多,环境复杂,输液人群年龄各不相同,所以护理人员需把每一名患者的特点结合起来耐心与之沟通,让其不再畏惧静脉穿刺,通过适当的方式把患者的注意力转移,将疼痛减轻。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将护理管理干预应用于急诊静脉输液病人护理中,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既可把穿刺成功率有效提高,加强培训护理人员,也能够将防护意识树立起来,促进专业技能的提高,对细节护理问题引起重视。与此同时,也让护理人员和患者之间的沟通增加了,护患关系明显好转,让患者及其家属积极参与其中,顺利实施穿刺,提高护理满意度。一方面可使患者的生理需求得到满足,另一方面也能够让其心理需求得到满足,临床研究价值巨大。
参考文献
[1]陈莲,李文璐,刘颖.护理管理干预对门诊、急诊静脉输液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S3): 309-310.
[2]付莉霞.护理管理干预对门急诊静脉输液质量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05):912-913.
[3]李永娜,杨红娟.护理管理干预对急诊静脉输液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0(07):228-229.
[4]黄庆文.护理管理干预对静脉输液质量的影响 . 现代临床护理 ,2009,8(10):67-68.
[5]陈娇燕,冯秀梅 . 护理管理干预对急诊和门诊静脉输液质量的影响 . 海南医学 ,2014(18):2797-2798.
关键词:急诊;静脉输液;护理管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19)04-168-02
如今对广大患者来说,静脉输液治疗无疑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治疗方法,急诊患者的数量较多,且存在复杂和流动较快的特点,进而便让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加大[1]。同时,大部分患者在患病后均有一定的负面情绪,一旦处理不好,就极易引发护患纠纷,导致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如果要将急诊护理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提高,首先就必须对输液的安全性予以保证,我院利用分组对比的方式,对护理管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意义展开了论述,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收治的60例急诊静脉输液患者为研究对象,合并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活动性肝炎、手术、精神障碍或有精神病史患者不在本次研究对象之列。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其中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为 13~75岁,平均年龄为(41.7±6.1)岁;静脉输液时间 3~20d,平均(8.6±1.54)d;病症类型:10例上呼吸道感染、12例支气管炎、8例肺炎、。观察组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为 15~80岁,平均年龄为(44.2±6.5)岁;静脉输液时间 3~20d,平均(8.6±1.54)d;病症类型:上呼吸道感染17例、7例支气管炎、6例肺炎、。两组一般资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1.2方法
以常规护理方法护理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则接受护理管理干预,包括
1.对患者疾病做出正确评估,详细询问患者的现病史、既往史、遗传史与过敏史,给予其心理安抚,并把输液方面的相关知识告知患者,使之对输液治疗的重要性有一充分认识,就输液中可能发生的输液反应进行讲解,让其知晓相关注意事项,全面详细的了解整个输液过程,针对患者的疑问,做出耐心解释,把其输液顾虑打消,从而以一个良好的心态接受输液治疗[2]。
2.护理人员主动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对其需要予以了解,给予一定鼓励。并告知患者在疾病治疗方法,静脉输液具有很快的疗效,进而让其积极配合,第一时间给予患者关注和关心,把心理应激反应对静脉输液的影响给有效减少。
3.在护理操作过程中,护理人员的动作不宜过大,尽可能让患者感到舒适,并关心其是否疼痛,告知其静脉穿刺会有轻微痛感出现,把其紧张心理消除。与此同时,通过把患者的注意力分散来达到将疼痛反应减轻的目的。
4.把特殊药物的用途与或许存在的不良反应告知患者,如果有必要需让家长把监护工作做好,得到家属的积极配合。输液时需对患者的意见耐心听取,加大巡视与观察力度,尽可能早的把输液不良反应找出,第一时间进行补液的更换。
5.结束输液在拔针后,需对穿刺部位按压5分钟左右,保证没有出血时再离开,以让患者感到安全。
6.针对急诊静脉输液的护理管理做进一步加强,在输液前、中、后均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原则,对医嘱、输液信息、患者等进行严格核对,配液时两种药物混合使用时注意药物配伍禁忌。规范静脉输液无菌操作要求,同时加大消毒隔离力度,以免发生交叉感染,让静脉输液服务质晕标准得到保证。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予以观察,诸如出血,淤血,针头溢液等均包括在不良反应范畴中。同时通过我院自制问卷调查表评价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共分为三个层次,即满意、一般与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本次研究所有调查数据值,以()、%表示临床观察指标,检验采用t、X2,P<0.05代表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而不良反应则比对照组明显要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患者中,满意12例、一般10例、不满意8例;观察组中满意18例、一般11例、不满意1例,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讨论
快速發展的医疗技术,不断完善的医疗制度,显著提升的大众健康意识,均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急诊患者的例数,更是加大了门诊压力[3]。所以,选择一种有效的护理管理制度既有利于促进护理质量的提升,也能够把医患纠纷降低。日益加剧的老年化社会,大大增加了急诊心脑血管危重患者的数量,所以急诊护理工作量非常大,但护理人员平均年龄均不大,进而便增加护理纠纷的发生率[4]。护理管理干预作为一项全面护理的基本方法,主要是从心理干预和健康知识普及等方面展开[5]。而急诊科采用最多的一项治疗方法就是静脉输液治疗,虽然现阶段社会医疗条件和医疗人才的医疗水平提高较大,但很多患者却并不知道静脉输液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规范化的输液过程,所以本院实施护理管理干预以健康教育为着手点,先让患者客观认识静脉输液,再将自身所治疗的疾病结合起来了解药物作品,尤其是部分药物具有一定的副作用,护理人员提前告知,让患者有所准备;其次是对患者行心理干预,因为急诊科以突发疾病居多,环境复杂,输液人群年龄各不相同,所以护理人员需把每一名患者的特点结合起来耐心与之沟通,让其不再畏惧静脉穿刺,通过适当的方式把患者的注意力转移,将疼痛减轻。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将护理管理干预应用于急诊静脉输液病人护理中,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既可把穿刺成功率有效提高,加强培训护理人员,也能够将防护意识树立起来,促进专业技能的提高,对细节护理问题引起重视。与此同时,也让护理人员和患者之间的沟通增加了,护患关系明显好转,让患者及其家属积极参与其中,顺利实施穿刺,提高护理满意度。一方面可使患者的生理需求得到满足,另一方面也能够让其心理需求得到满足,临床研究价值巨大。
参考文献
[1]陈莲,李文璐,刘颖.护理管理干预对门诊、急诊静脉输液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S3): 309-310.
[2]付莉霞.护理管理干预对门急诊静脉输液质量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05):912-913.
[3]李永娜,杨红娟.护理管理干预对急诊静脉输液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0(07):228-229.
[4]黄庆文.护理管理干预对静脉输液质量的影响 . 现代临床护理 ,2009,8(10):67-68.
[5]陈娇燕,冯秀梅 . 护理管理干预对急诊和门诊静脉输液质量的影响 . 海南医学 ,2014(18):2797-2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