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著者们认为心包炎作为成人结核的并发症较一般公认的更为常见,因此应该较常给肺结核患者作心电图测定。他们叙述了三例;二例系化脓性结核性心包炎,一并发于粟粒性结核与另一并发于浆液纤维素性胸膜腹膜炎,第三例系一浆液纤维素性心包炎并发于结核性胸膜炎。并附X线摄影及心电图。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者们认为心包炎作为成人结核的并发症较一般公认的更为常见,因此应该较常给肺结核患者作心电图测定。他们叙述了三例;二例系化脓性结核性心包炎,一并发于粟粒性结核与另一并发于浆液纤维素性胸膜腹膜炎,第三例系一浆液纤维素性心包炎并发于结核性胸膜炎。并附X线摄影及心电图。
其他文献
炭疽病主要是草食动物如牛、羊、马等所患之病。发生于人的炭疽病,其主要感染的方式,多是由于接触了患有炭疽病的病畜、死畜以及其皮毛或排泄物所致。在皮毛业工人,因工作上的关系而感染此病者较多。炭疽杆菌之芽胞藉皮肤或粘膜之擦伤或微小之伤口进入体内。至于由皮肤炭疽病而形成的脑膜炎,或单独发生的炭疽杆菌脑炎的病例报告,尚不多见。
溴甲烷(Bromomethane;MethylBromide;Monobromomethane CH3Br)为一种无色液体,沸点4℃,故在常温时为无色并稍有醚样气息之气体,较空气重3.3倍,不易溶于水。本品在农业或仓库中用作杀虫剂、燻蒸剂,在战时用作衣服灭蝨剂,在工业上亦用作甲基取代剂及冷却剂。又因其密度大,能隔绝空气,以往曾被大量用作灭火剂,但因其毒性较大,故现时已少采用。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为一急性或亚急性的良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徵为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血中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增多及血清中含有多量嗜异性抗体。本病在国内并非罕见,但因其临床症状表现多端,易与很多疾病混淆。如无血液检查则更易被忽略。我院自创办12年来于34,616名住院患者中仅见一例,但实际病例恐不止此数。鉴于西南区尚少本病报告及本病之易被忽略,故报告此例供同道参考,并引起对本病之注意。
作者观察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胆碱酯酶活动度的改变。观察的时间自10-36天。应用Michel氏的原始电测定法测定胆碱酯酶。胆碱酯酶活动度在这些病例发生心肌梗死后均有明显降低,在恢复期显示增加。血浆胆碱酯酶活动度与红血球沉降率有明显的关系,前者降低时,后者增速,反之亦然。血浆胆碱酯酶活动度与白血球的改变无明显关系,亦不受吗啡或阿托品注射的影响。以发热病例与无发热病例相比,则前者胆碱酯酶活动度大为
自维希涅夫斯基氏倡用奴佛卡因溶液封闭疗法以来,奴佛卡因在临床上的应用更加广泛。其毒性低,在体内易于分解,注射后迅速地被血液及组织中的酶加水分解为对氨基苯甲酸(NH2·C6H5·COOH)和双乙烷氨基乙醇[(C2H5)2·N·CH2·CH2OH]。奴佛卡因引起之过敏性休克甚为少见,Clement氏统计只占0.005‰。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疾患,於1875年为Wilks氏首次描述,自1920年起即被医学界公认为特殊的临床病症。此后关於该病的报告陆续出现,但各家所用的名称多不一致。文献所见者除一般称为溃疡性结肠炎外,尚有原发性溃疡性结肠炎、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远端溃疡性结肠炎、血栓性溃疡性结肠炎等名辞。此病在欧美各国比较常见,病势严重,死亡率亦高。根据Rice-Oxley及Truelove二氏报告
在长江南北地区,丝虫病是并不少见的地方病,城市及农村中都有,有些地区居民感染率不低。可是到目前为止,这种病尚无完全满意的疗法。
自Н.Н.Аничков氏的著名的研究指出了长期饲以胆固醇可以引起家兔动脉粥样硬化以来,研究这个问题的兴趣便越来越高了。
自从对糖尿病患者实施防治保健并充分供应国产胰岛素以来,糖尿病昏迷的发生率已大为降低。但重症糖尿病仍然存在,这是一个迫切须要解决的问题,尤其是糖尿病昏迷须加以预防和治疗。高度缺乏胰岛素和有酮症倾向的重症糖尿病可以由胰腺内因素和胰腺外因素引起。这两种因素有一定的相互关系,而且共同受中枢神经调节机制的控制。
读中华内科杂志1956 年第1 期, 万洪汝氏所著“血液的一片多抹涂片法”一文后,有些不同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