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囊肿-腹腔分流术在外侧列蛛网膜囊肿的应用价值,为临床医学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2007年1月~2013年7月收治的外侧列蛛网膜囊肿患者41例,依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22例和对照组19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显微镜下囊壁大部切除+脑迟造痿术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囊肿-腹腔分流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囊肿-腹腔分流术在外侧列蛛网膜囊肿的治疗中,有非常好的值,治疗效果,能够减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关键词:蛛网膜囊肿;囊肿腹腔分流术;出血量
本文整理分析我院收治的采用手术治疗的颅内蛛网膜囊肿患者的一般资料,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07年1月~2013年7月收治的外侧列蛛网膜囊肿患者41例,所有患者年龄均大于4岁,排除掉其他严重颅内病变患者,患者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以及肢体乏力等,术后经过半年以上的随访工作,依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22例和对照组19例,实验组患者男18例,女4例,平均年龄(29.2±16.4)岁,对照组患者男17例,女2例,平均年龄(28.6±17.5)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显微镜下囊壁大部切除+脑迟造痿术,患者采取翼点入路,保护侧裂血管,充分打通侧裂池,在手术中尽可能的剥离切除囊肿脏层。
实验组患者采取囊肿-腹腔分流术,患者全麻后采用低压分流管选择距离外侧裂蛛网膜拜囊肿比较近的颞部头皮避开重要血管以及功能区,常规进行穿刺,采用引流管缓慢推进,直至遇到阻力位置,将引流管后移10mm左右,带穿刺陈恭候,腹腔内置入约15~20cm管,术后适当按压分流泵。
1.3评定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中出血量、并发症等情况,患者病情得到明显改善为好转,患者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为无变化,患者症状加重为加重,患者术后囊肿直径缩小2mm以上无缩小,患者囊中直径变化小于2mm为无变化,患者囊肿直径扩大为扩大。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4. 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x2检验作为计数资料,P< 0 .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见表1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
表1 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2.2患者并发症以及手术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和手术情况见表2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天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和手术情况
3.结论
针对外侧裂蛛网膜囊肿患者,由于部位比较敏感,周围存在很多的神经以及血管等,而且这些神经和血管之间往往粘连在一起,因此很难以进行全切除,目前常采用的手术方法包括囊肿-腹腔分流术、囊壁部分切除+带蒂颞肌填塞以及立体定向抽取的手术方法等,这几种手术方法都有着自身的优点,但是又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目前在治疗外侧裂蛛网膜囊肿疾病的手术方法中仍然存在不小的争议,这些方法中囊肿-腹腔分流术和显微镜下囊壁大部切除+脑池造痿术是最常用的两种手术方法,在以往的报道中,这两种方法的应用效果还不是很多。本研究采用这两种方法来治疗外侧裂蛛网膜囊肿患者,比较分离两组患者的治疗系哦啊过、术后并发症以及住院时间等,表明囊肿-腹腔分流术在治疗效果中与另一种方法比较类似,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囊肿-腹腔分流术组别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是啊金以及住院天数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采用显微镜下囊壁大部切除+脑池造痿术虽然能够充分减压,但是由于囊肿部分存在很多重要部分,因此难以做到全切除,残留的囊壁很有可能还会生长,而且由于分流管颅内端位置无法直视,因此分泌流管的位置可能需要再次调整。采用囊肿-腹腔分流术危险性明显低于其他手术方法,手术操作简单,在本研究中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综上所述采用囊肿-腹腔分流术治疗外侧裂蛛网膜囊肿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能够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若平,刘剑钢,方立浩,等.先天性儿童外侧裂囊肿手术治疗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4):559-561.
[2]潘云曦,王汉东,史继新. 颅内外侧裂区蛛网膜囊肿显微手术及其改进(附5例报道)[J].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2012,03:175-177.
关键词:蛛网膜囊肿;囊肿腹腔分流术;出血量
本文整理分析我院收治的采用手术治疗的颅内蛛网膜囊肿患者的一般资料,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07年1月~2013年7月收治的外侧列蛛网膜囊肿患者41例,所有患者年龄均大于4岁,排除掉其他严重颅内病变患者,患者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以及肢体乏力等,术后经过半年以上的随访工作,依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22例和对照组19例,实验组患者男18例,女4例,平均年龄(29.2±16.4)岁,对照组患者男17例,女2例,平均年龄(28.6±17.5)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显微镜下囊壁大部切除+脑迟造痿术,患者采取翼点入路,保护侧裂血管,充分打通侧裂池,在手术中尽可能的剥离切除囊肿脏层。
实验组患者采取囊肿-腹腔分流术,患者全麻后采用低压分流管选择距离外侧裂蛛网膜拜囊肿比较近的颞部头皮避开重要血管以及功能区,常规进行穿刺,采用引流管缓慢推进,直至遇到阻力位置,将引流管后移10mm左右,带穿刺陈恭候,腹腔内置入约15~20cm管,术后适当按压分流泵。
1.3评定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中出血量、并发症等情况,患者病情得到明显改善为好转,患者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为无变化,患者症状加重为加重,患者术后囊肿直径缩小2mm以上无缩小,患者囊中直径变化小于2mm为无变化,患者囊肿直径扩大为扩大。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4. 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x2检验作为计数资料,P< 0 .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见表1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
表1 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2.2患者并发症以及手术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和手术情况见表2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天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和手术情况
3.结论
针对外侧裂蛛网膜囊肿患者,由于部位比较敏感,周围存在很多的神经以及血管等,而且这些神经和血管之间往往粘连在一起,因此很难以进行全切除,目前常采用的手术方法包括囊肿-腹腔分流术、囊壁部分切除+带蒂颞肌填塞以及立体定向抽取的手术方法等,这几种手术方法都有着自身的优点,但是又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目前在治疗外侧裂蛛网膜囊肿疾病的手术方法中仍然存在不小的争议,这些方法中囊肿-腹腔分流术和显微镜下囊壁大部切除+脑池造痿术是最常用的两种手术方法,在以往的报道中,这两种方法的应用效果还不是很多。本研究采用这两种方法来治疗外侧裂蛛网膜囊肿患者,比较分离两组患者的治疗系哦啊过、术后并发症以及住院时间等,表明囊肿-腹腔分流术在治疗效果中与另一种方法比较类似,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囊肿-腹腔分流术组别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是啊金以及住院天数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采用显微镜下囊壁大部切除+脑池造痿术虽然能够充分减压,但是由于囊肿部分存在很多重要部分,因此难以做到全切除,残留的囊壁很有可能还会生长,而且由于分流管颅内端位置无法直视,因此分泌流管的位置可能需要再次调整。采用囊肿-腹腔分流术危险性明显低于其他手术方法,手术操作简单,在本研究中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综上所述采用囊肿-腹腔分流术治疗外侧裂蛛网膜囊肿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能够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若平,刘剑钢,方立浩,等.先天性儿童外侧裂囊肿手术治疗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4):559-561.
[2]潘云曦,王汉东,史继新. 颅内外侧裂区蛛网膜囊肿显微手术及其改进(附5例报道)[J].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2012,03:175-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