钯(Ⅱ)二元及三元混配配合物的合成研究

来源 :当代旅游(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whitewo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1,10-邻菲络啉-5,6-二酮(dphen)为第一配体,组氨酸(his-)为第二配体合成了钯(Ⅱ)三元混配配合物 [Pd(dphen)(his)]+。同时合成了dphen和钯(Ⅱ)的二元配合物,通过UV和IR表征了1,10-邻菲络啉-5,6-二酮及两个配合物。
  关键词:钯(Ⅱ)配合物;紫外分析;红外分析
  以平面配体为第一配体,氨基酸为第二配体的Pd2+的配合物与DNA的作用方式为非共价结合,即配合物的平面配体插入DNA的碱基对间,从而抑制DNA的分裂。当配合物与DNA以插入方式结合时,通常发生减色效应,并伴有一定程度的红移。减色效应的强度通常与配合物和DNA 作用的强弱有关,插入配体的平面性越好,面积越大则与DNA作用越强。因此我们以1,10-邻菲络啉为原料合成了1,10-邻菲络啉-5,6-二酮,并以其为第一配体,合成钯(Ⅱ)的二元配合物[1]。
  一、实验仪器及药品
  (一)实验药品
  1,10-邻菲络啉 分析纯;
  氯化钯 分析纯;
  L-组氨酸 分析纯;
  溴化钠 分析纯;
  二氯甲烷 分析纯;
  醋酸铵 分析纯
  (二)实验仪器
  470FT-IR型红外光谱仪(KBr压片) 厂家Thermo Finnigan;
  UV-2550型紫外吸收光谱仪 厂家SHIMADZU;
  JB90-D型强力电动搅拌机 上海标本模型厂;
  WTY型电加热套 辽阳傅大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DZF-6020型真空干燥箱 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2]。
  二、实验步骤
  (一)合成四氯合钯酸钾(常规方法)
  取一定量的PdCl2,加入适量浓HCl加热溶解,加入固体KCl(摩尔量约为PdCl2的2倍),加热赶走多余盐酸,得褐色针状晶体K2[PdCl4][3]。
  (二)合成二氯1,10-邻菲络啉-5,6-二酮合钯(Ⅱ)
  1mmol(0.3264g) K2[PdCl4]溶于5mL水中,在剧烈搅拌下加入溶有0.2282g(1mmol)1,10-邻菲络啉-5,6-二酮乙醇溶液中,逐渐有姜黄色固体产生。加热搅拌使乙醇挥发,再将剩余固体抽虑,用水洗至无色,再将固体在40℃下干燥,最后用无水CaCl2在真空干燥器内干燥至恒重。得产物0.294g。
  (三)合成组氨酸1,10-邻菲络啉-5,6-二酮合钯(Ⅱ)
  将5mmol K2[PdCl4]与5mmol组氨酸分别用20mL蒸馏水溶解混合,搅拌下用0.8mol/LnaOH溶液调节混合液PH=7.31(溶液1),将等摩尔的1,10-邻菲络啉-5,6-二酮用20mL无水乙醇溶解(溶液2),将2液与1液混合于250mL平底烧瓶中,用带有微孔的橡皮塞将烧瓶盖严,磁力搅拌20min后,析出黑色固体,于50-60℃下水浴蒸发,将约30mL含有固体的混合液抽虑,真空干燥,得固体配合物。
  三、结果表征
  (一)二氯1,10-邻菲络啉-5,6-二酮合钯(Ⅱ)表征
  1.红外分析
  配合物的红外图对比配体(1,10-邻菲络啉-5,6-二酮)的红外图可见,配体中νC=N在1574 cm-1 和1560cm-1 处的中强度双峰在配合物中消失了,这说明N与Pd2+发生了配位。在1706 cm-1的强峰归属为配体C=O的面内伸缩振动吸收峰,且发生了蓝移,原因是Pd2+和配体形成了d-p反馈π键,使羰基上电子云密度增大,键的强度增加,致使吸收峰向高波数移动。同时碳骨架振动吸收峰也因此发生了蓝移。
  2.紫外分析
  配合物紫外结果对比配体的紫外吸收可知,配合物的最大吸收发生在230nm及317.5nm左右,归属为配体的C=N及C=O的π-π*和n-π*跃迁吸收峰,且发生了38nm和24nm的蓝移,原因亦为Pd2+与配体间形成了d-p反馈π键。230nm处C=N吸收峰为一肩峰,说明配体中N参与配位。结果与红外分析一致。
  (二)组氨酸1,10-邻菲络啉-5,6-二酮合钯(Ⅱ)表征
  1.红外分析
  配体(his-)对比配合物的红外吸收图,可见NH3+的特征吸收峰消失,且自由配体中氨基C-N伸缩振动吸收峰(1060-1315 cm-1)在配合物中没有出现,说明NH3+中N原子与Pd2+发生配位。配体中咪唑环上的C-N的伸缩振动吸收峰位于1300-1400 cm-1,在配合物中基本沒有变化,说明此N原子没有参与配位;而咪唑环上C=N的伸缩振动吸收峰出现在1588 cm-1和1573 cm-1(双峰),在配合物中此双峰消失,于1577 cm-1处生成一单峰,说明C=N中N原子参与配位。在配体1,10-邻菲络啉-5,6-二酮的谱图上,C=N的伸缩振动吸收峰(1574 cm-1和1560 cm-1,双峰)在配合物中亦被1577 cm-1处单峰所取代,证明1,10-邻菲络啉-5,6-二酮也以N原子与Pd2+配位。另外,组氨酸的νC=O(1633cm-1)和二酮配体上的νC=O(1684cm-1)两个伸缩振动吸收峰重叠于1605 cm-1处,形成宽峰并产生红移,其原因为与Pd2+配位后羰基上电子云密度减小,能量降低,使得红外振动向低波数移动。
  2.紫外分析
  由配体(his-)和配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可见,配体1,10-邻菲络啉-5,6-二酮(254nm)及L-组氨酸(252.5nm)中C=N的π-π*和n-π*跃迁吸收峰在配合物中形成一宽峰,并发生红移,说明两配体都以N原子参与配位,与红外分析相一致。
  四、结论
  ①以1,10-邻菲络啉-5,6-二酮为配体,与Pd2+合成了二元配合物,并通过紫外和红外表征,讨论了配体与中心离子的配位方式,得到配合物的结构图。②以1,10-邻菲络啉-5,6-二酮为第一配体,以L-组氨酸为第二配体,合成了Pd2+三元混配配合物,并通过紫外和红外分析表征了配合物的结构。(作者单位:乌海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简介:闫碧莹,1981年生,女,讲师,研究生,研究方向:精细化工产品的开发与应用以及物理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吴建中.无机化学学报,2000,16(5):697-704.
  [2]刘祖武.现代无机化学,化学工业出版社,1991:86-99.
其他文献
美国科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200名幼儿园孩童召集起来,一人发给一块糖,并向所有的孩子许诺:如果在1小时内能够不吃掉手中的糖,1小时后,将发给那些将手中糖块保留下来的
摘要:新课标强调学科之间的整合。利用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联系,促使学生的素养提升。本文就语文学科与生活、其他学科的整合进行有效的探索。  关键词:新课程;语文教学;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3-0006  传统的语文单科过分强调了工具性,极少与学生的生活、与其他的学科甚至与学生的作业进行整合,从而割裂了知识的整体性,造成学生知识的支离
期刊
2012年,万科物业推出了“幸福社区计划”,作为这一计划的组成部分,万科物业牵手华为公司共建了“智慧社区联合实验室”,以促进最新的信息、通信、物联网技术在物业管理领域的
多吡啶Pt(Ⅱ)络合物为d8族具有平面四边形构型的不饱和金属络合物,由于其配位的不饱和性,在双核多吡啶Pt(Ⅱ)络合物分子中金属-金属能够相互靠近并发生作用,产生MMLCT激发态.
目的:探究对严重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自本院2011年至2013年收治严重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100例,患者接受治疗后给予全面的精心护理干预措施,归
近年来,江苏省国土资源系统充分发挥信访工作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作用,以尽心尽力维护群众权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推进阳光信访、责任信访、法治信访建
杭州市萧山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 2000年,在广东省汕头市、潮州市、汕尾市和揭阳市等地区出现骗取出口退税事件后,国家税务总局派出工作组,赴全国各地进行大检查.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网络科技为核心的教育信息化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在时间和空间上所受的约束,犹如春雨般渗透到每一所学校,渗透到每一位教师和学生的心田,无
咨询室走进一对母女,一坐下女儿便道:“我马上要起诉离婚了,可孩子才8个月。孩子这么小,肯定要判给我,又要工作,根本忙不过来。妈妈身体也不好,根本不能帮我,我该怎么办?我现在每天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