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中国与农业社会学:理论·议题·实践研讨会综述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hui4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为农业社会学提出了许多富有时代性与历史性的新议题.农业社会学的理论与视角有助于揭示处于社会变迁中的农业、农村与农民的复杂机制与过程,从而为政策与实践提供启发.在南京农业大学召开的研讨会以“转型中国与农业社会学:理论·议题·实践”为主题,围绕农业社会学的经典传统、农业社会学与中国实践、产业振兴的社会基础、新型经营主体的行动机制、农业环境与乡村文化再出发等议题展开讨论交流,并对农业社会学的学科内涵、学科意识与学术使命进行了深入探讨.研讨会还举行了“农业社会学名著译丛”启动仪式.
其他文献
青年韦伯从对西方农业社会转型与农业资本主义的分析入手,试图寻见他毕生追溯的资本主义起源.《民族国家与经济政策》是目前少有的介绍青年韦伯农业社会学的汉译作品,文集收
<正> 电子探针X射线显微分析仪简称电子探针(EPMA或EPA),它是分析固体材料微区化学成分的仪器。分析的方法是用高速细电子束轰击试样,使受轰击的微区发出组成元素的特征X射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