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语文课程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阅读的地位更显其重要。怎样更好的进行阅读教学,如何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也就成为我们探究的课题。阅读教学贵在善于质疑,贵在从质疑到解疑的过程。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如何进行质疑求解呢?一般地说,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对文中多次出现的语句或人物动作、神态提出质疑
一篇文章中有时会多次出现同一语句或人物的动作、神态,而出现的具体语境又往往不同,那么它所表达的意思也就不同,这显然是作者有意安排的。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对此情况高度重视,并善于提出疑问,而且要力求想深想透。
如《孔乙己》一文中,作者极力描写了孔乙己的三次受嘲讽,两次的结尾都有一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对此,不妨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这两次出现的语句对刻画人物的性格、表现文章的主题有何作用?通过思考,就会明白:同样的句子这样出现,就构成了回环反复,形成了诗一般的节奏,着力渲染哄笑的声浪和快活的空气。人们把“乐趣”建立在孔乙己的痛苦之上,充分表现了孔乙己所处环境的冷漠无情,取笑的人们的冷酷与麻木。
2、对文中的引文、用典提出质疑
作者为了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加其主题的深刻性,往往在行文中引用别人的文句或以前的典故。
如吴伯萧的《记一辆纺车》中的引文“沙场秋点兵”。面对这一引文,我们这样进行思考:这引文出自何处?用在这里有什么好处?结合上文的纺线竞赛,不难看出:作者在这里引用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句子是要用沙场点兵的那种阵容、气势来形容纺线竞赛的阵容大、气势磅礴。又如刘庶凝的《(还乡梦)自序》中的句子“古语说狐死首丘,兽犹如此,人何以堪?”。面对这一引文,我们也要进行思考:这句子是作者写的还是引用别人的话,或是引用典故?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经过思考分析就会知道:作者是活用《世说新语》中“木犹如此,人何以堪”这一典故,其目的是要含蓄地抒发自己落叶归根的深沉感情。
3、对文中极富表现力的字词提出质疑
文章中一些富有表现力的字词,经过作者的精心锤炼、组织,或清新雅致,或生动形象,或言简意赅,或准确鲜明,可谓恰到好处。
如国学大师王国维盛赞北宋宋祁《玉楼春》中的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用个“闹”字而境界全出。应该这样进行思考:为什么只能用“闹”,而不用其它的词来代替?用“闹”字,其又妙在何处?思考后明白:“闹”一字就写出了春天的生机勃勃、生意盎然——百花争春、百鸟闹春、百人耕春。
4、对耐人寻味的比喻句提出质疑
比喻作为最重要的修辞手法之一,往往会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具有一种非常神奇的作用。但有的比喻句,你看起来似懂非懂,总觉得还有什么深意没有体会出来。这时,就要穷根究底,直到弄清其含义为止。
例如《海燕》中有这么一句话:“海燕像黑色的闪电。”这个比喻句显得别致新颖,但同时又出现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金色的闪电变成了黑色的?这个比喻句有何深层寓意?思考后明白:作为本体的海燕是黑色的,它在大海上快速而敏捷的飞翔,不就像是闪电吗?勇敢的海燕敢于在暴风雨要来临的时候这样快速的低飞,不正是勇敢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那种大无畏精神的象征吗?又如《春》中最后一节:“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春天怎么会像健壮的青年?为什么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并且能“领着我们上前去”?弄清了这些问题,一定会对作者所赋予它的含义有更深刻的认识。
5、在看似矛盾处提出质疑
一些作品的文字或语言看似矛盾,其实却别具深意,并不矛盾。只要带着疑问,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深入思考,认真体会,就一定会取得豁然开朗的效果。
《(还乡梦)自序》中有着样一段文字:“暮霭中古墓累累,夜闻竹林萧萧,声如泉涌,独坐窗前,久不能寐,我有一种凄凉而又甜蜜的落叶归根的感觉。”语句中的“凄凉”与“甜蜜”是两个意义相反的词语,把它们联在一起,似乎矛盾。但两词并用,究竟有什么弦外之音呢?这时,就应带着疑问,结合课文内容对其进行反复的研读之后,就会明白:原来这是作者复杂感情的体现——多年漂泊海外,回乡后因山水依旧、人事全非而凄凉;因兄弟姐妹的团聚而甜蜜。又如《故乡》一文中闰土与“我”见面时的一句描写“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对“欢喜”和“凄凉”这两个看似矛盾的词也应质疑,直到弄清楚其所以然为止。
6、在独立成段的词语、句子处提出质疑
许多作者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或个人的某种感情,往往在文章中用词语或句子独立成段的方式来表达。
如《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最后一段“活该。”就是由一个词语独立成段的。面对这一段落,我们这样进行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有什么寓意、作用?分析上文及有关资料就会明白:作者用一个词语独立成段,使词语读来铿锵、斩钉截铁,充分表现了作者那极强的爱憎感情。又如朱自清《春》的结尾那三段全是一句话一段,作者分别用娃娃、小姑娘、青年来比喻春天,对此,我们也应积极思考,弄清其用意。
7、在意犹未尽处提出质疑
很多文章中往往有不少地方写的意犹未尽,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思考和想象空间。遇到这种情况,就要善于对其提出疑问,并挖掘其深层含义,体察其弦外之音,领会其言外之意。
如《一面》中有这样一段话;“现在,先生是死了!我们不愿恣情地悲痛,这还不是我们恣情悲痛的时候……”鲁迅先生在“我”心中的地位是如此之重要,形象又是如此之高大,为什么先生死了“却不愿恣情地悲痛”?并且说“这还不是我们恣情悲痛的时候”?原来是先生的精神鼓舞了我们,我们应化悲痛为力量,继续完成先生未完成的事业。弄清这些问题之后,一定会有茅塞顿开的感觉。
总之,只要善于在教学中质疑求解,就能掌握阅读教学的门径,就能提高阅读的教学能力,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从而极大地提高学生阅读、鉴赏的水平和审美的能力。
1、对文中多次出现的语句或人物动作、神态提出质疑
一篇文章中有时会多次出现同一语句或人物的动作、神态,而出现的具体语境又往往不同,那么它所表达的意思也就不同,这显然是作者有意安排的。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对此情况高度重视,并善于提出疑问,而且要力求想深想透。
如《孔乙己》一文中,作者极力描写了孔乙己的三次受嘲讽,两次的结尾都有一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对此,不妨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这两次出现的语句对刻画人物的性格、表现文章的主题有何作用?通过思考,就会明白:同样的句子这样出现,就构成了回环反复,形成了诗一般的节奏,着力渲染哄笑的声浪和快活的空气。人们把“乐趣”建立在孔乙己的痛苦之上,充分表现了孔乙己所处环境的冷漠无情,取笑的人们的冷酷与麻木。
2、对文中的引文、用典提出质疑
作者为了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加其主题的深刻性,往往在行文中引用别人的文句或以前的典故。
如吴伯萧的《记一辆纺车》中的引文“沙场秋点兵”。面对这一引文,我们这样进行思考:这引文出自何处?用在这里有什么好处?结合上文的纺线竞赛,不难看出:作者在这里引用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句子是要用沙场点兵的那种阵容、气势来形容纺线竞赛的阵容大、气势磅礴。又如刘庶凝的《(还乡梦)自序》中的句子“古语说狐死首丘,兽犹如此,人何以堪?”。面对这一引文,我们也要进行思考:这句子是作者写的还是引用别人的话,或是引用典故?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经过思考分析就会知道:作者是活用《世说新语》中“木犹如此,人何以堪”这一典故,其目的是要含蓄地抒发自己落叶归根的深沉感情。
3、对文中极富表现力的字词提出质疑
文章中一些富有表现力的字词,经过作者的精心锤炼、组织,或清新雅致,或生动形象,或言简意赅,或准确鲜明,可谓恰到好处。
如国学大师王国维盛赞北宋宋祁《玉楼春》中的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用个“闹”字而境界全出。应该这样进行思考:为什么只能用“闹”,而不用其它的词来代替?用“闹”字,其又妙在何处?思考后明白:“闹”一字就写出了春天的生机勃勃、生意盎然——百花争春、百鸟闹春、百人耕春。
4、对耐人寻味的比喻句提出质疑
比喻作为最重要的修辞手法之一,往往会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具有一种非常神奇的作用。但有的比喻句,你看起来似懂非懂,总觉得还有什么深意没有体会出来。这时,就要穷根究底,直到弄清其含义为止。
例如《海燕》中有这么一句话:“海燕像黑色的闪电。”这个比喻句显得别致新颖,但同时又出现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金色的闪电变成了黑色的?这个比喻句有何深层寓意?思考后明白:作为本体的海燕是黑色的,它在大海上快速而敏捷的飞翔,不就像是闪电吗?勇敢的海燕敢于在暴风雨要来临的时候这样快速的低飞,不正是勇敢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那种大无畏精神的象征吗?又如《春》中最后一节:“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春天怎么会像健壮的青年?为什么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并且能“领着我们上前去”?弄清了这些问题,一定会对作者所赋予它的含义有更深刻的认识。
5、在看似矛盾处提出质疑
一些作品的文字或语言看似矛盾,其实却别具深意,并不矛盾。只要带着疑问,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深入思考,认真体会,就一定会取得豁然开朗的效果。
《(还乡梦)自序》中有着样一段文字:“暮霭中古墓累累,夜闻竹林萧萧,声如泉涌,独坐窗前,久不能寐,我有一种凄凉而又甜蜜的落叶归根的感觉。”语句中的“凄凉”与“甜蜜”是两个意义相反的词语,把它们联在一起,似乎矛盾。但两词并用,究竟有什么弦外之音呢?这时,就应带着疑问,结合课文内容对其进行反复的研读之后,就会明白:原来这是作者复杂感情的体现——多年漂泊海外,回乡后因山水依旧、人事全非而凄凉;因兄弟姐妹的团聚而甜蜜。又如《故乡》一文中闰土与“我”见面时的一句描写“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对“欢喜”和“凄凉”这两个看似矛盾的词也应质疑,直到弄清楚其所以然为止。
6、在独立成段的词语、句子处提出质疑
许多作者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或个人的某种感情,往往在文章中用词语或句子独立成段的方式来表达。
如《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最后一段“活该。”就是由一个词语独立成段的。面对这一段落,我们这样进行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有什么寓意、作用?分析上文及有关资料就会明白:作者用一个词语独立成段,使词语读来铿锵、斩钉截铁,充分表现了作者那极强的爱憎感情。又如朱自清《春》的结尾那三段全是一句话一段,作者分别用娃娃、小姑娘、青年来比喻春天,对此,我们也应积极思考,弄清其用意。
7、在意犹未尽处提出质疑
很多文章中往往有不少地方写的意犹未尽,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思考和想象空间。遇到这种情况,就要善于对其提出疑问,并挖掘其深层含义,体察其弦外之音,领会其言外之意。
如《一面》中有这样一段话;“现在,先生是死了!我们不愿恣情地悲痛,这还不是我们恣情悲痛的时候……”鲁迅先生在“我”心中的地位是如此之重要,形象又是如此之高大,为什么先生死了“却不愿恣情地悲痛”?并且说“这还不是我们恣情悲痛的时候”?原来是先生的精神鼓舞了我们,我们应化悲痛为力量,继续完成先生未完成的事业。弄清这些问题之后,一定会有茅塞顿开的感觉。
总之,只要善于在教学中质疑求解,就能掌握阅读教学的门径,就能提高阅读的教学能力,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从而极大地提高学生阅读、鉴赏的水平和审美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