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定教”在职业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888332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所谓“以学定教”就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本文对“以学定教”在职业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旨在为职业高中物理教育工作者提供帮助。
  关键词: 以学定教 职业高中物理教学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1.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教育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职业高中教育的发展。职业高中物理教育者也在积极寻找最优的教学方法,而“以学定教”无疑是一种优良的方法。“以学定教”要求结合学生的基础水平制定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兴趣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需要制定教学内容,一切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物理教学水平[1]。
  2.“以学定教”在职业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探索
  2.1结合学生的基础水平制定教学目标
  职业高中学生的物理水平差别很大,主要是由于这些学生大都来自不同学校,他们的基础水平良莠不齐。因此,对于职业高中的物理教师来说,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最好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物理基础水平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由于学生的物理水平差别较大,教师可以将教学目标分成不同层次,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三类,分别是“差等生”、中等生、优等生,教师根据这些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进步。例如,当学习机械能守恒定律时,物理教师首先设计一个每个学生都要完成的探究问题,利用机械守恒定律分析直线运动情景。其次,教师设计一个较难的问题:利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曲线运动情景。对于这个问题,可以让优等生单独完成,中等生在优等生的帮助下完成,对于“差等生”,教师要适当提示和引导。最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更难的问题:利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弹性势能情景。这个问题对于中等生和“差等生”来说较难,因此对这些学生可以不做要求。教师要帮助及引导优等生完成这个问题的探究。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既能提高“差等生”和中等生的水平,又能使优等生获得更大的进步[2]。
  2.2结合学生的兴趣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在职业高中物理教学中,最重要的是能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再根据物理课程的特点,选择分组探究实验、演示实验等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果一味地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教材知识,但是学生没有通过亲自实践,难以巩固知识,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3]。比如学习自感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先讲述自感的原理,并探究出现自感的原因,接着动手演示断电自感及通电自感的实验。教师在讲述理论知识后再演示实验,学生对于知识的记忆比较深刻,也很容易接受。学生通常都有很强的好奇心,因此教师可以设计一个电击实验,器材主要有导线、干电池和镇流器,将这些器材连成一个简单的电路,为了符合学生好动的特点,可以让学生把手放在导线处,教师拆开电路,这时候触摸导线的学生就会有被电击的感觉。学生在实验中亲自感受到“自感”,然后会产生很多疑问,并且产生进一步探究和学习的欲望。接着,教师深入传授知识,使学生明白其中原理,学生的印象就会很深刻了。
  2.3根据学生的需要制定教学内容
  通常情况下,教师都是根据参考资料和教材备课的,因此没有明显的针对性,不符合学生的需要,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要少讲,对于重点难点要多讲。在物理课堂上,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反应,确定学生的需求,了解学生的兴趣点。例如,在学习摩擦力时,即使学生在中学时学过这个内容,但是大多学生没有掌握,所以教师在授课时,不仅要演示实验,还要准备一些实例,使学生掌握其中难点。选择符合学生生活的实例,则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既满足学生的需要,又能增强教学效果[4]。如果在举出实例之后,有些学生还是难以理解,则可以采用问答方法来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结语
  在职业高中物理教学中,“以学定教”要求结合学生的基础水平制定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兴趣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需要选择教学内容,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吴志山.物理课堂需要“以学定教”[J].物理教学探讨,2011,3(11):637-638.
  [2]朱富根.实施以学定教落实过程教学[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2,4(06):356-357.
  [3]吴兴俊.也谈职业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验教学[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3(11):256-257.
  [4]滕玉英.“以学定教”: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以“磁场对电流的作用”一课教学为例[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1,3(12):986-987.
其他文献
摘 要: 任何“新知”的学习都不可能像在一张白纸上作画,学习者总是凭借自身的感性素材和原始观念,理解、认识和建构新知识或信息。学习者的原有知识及生活体验和思考都是学习“新知”不可缺少的平台,所以,感性素材是宝贵的教学资源。在教学中应有效地调用学生广泛而丰富的感性素材,让学生带着生活感受与体验走进课堂,加深对地理“新知”的理解和把握,使地理科学生活化,让地理教学“活”起来。  关键词: 地理教学 感
梅花转基因育种工作进展缓慢,其主要原因是至今仍未有一个有效的遗传转化体系,而遗传转化体系的前提则是再生体系的建立。本研究旨在通过不同的激素处理以及环境条件的调控,
摘 要: 提问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基本的教学方法。有效问题可以利用教材、生活素材等创设,而课堂问题设计要注意问题的趣味性、递进性及探究性。  关键词: 地理课堂 有效问题 提问策略  新课程要求“高效课堂”,如何做到高效?“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提问得好即教得好”。中西方学者讲得不无道理,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是实现高效课堂的重要环节。一个恰到好处的问题可以“问”出学生的兴趣,“问”
摘 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实践探索体现新课标理念的教学方法,并且保证教学质量,让学生学有所得,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对高中地理教学中一些有效教学创新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高中地理教学 教学方法 创新措施  新课标的实施对高中阶段地理教学模式产生了很大影响,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模式以知识传授为主,教师是整堂课的主角,师生互动比较少,教学的出发点就是让学生取得好成绩。新课程标准则凸显
高中物理解题历来使同学们感到困难,对于那些未知量较多的物理问题,中学物理中比较常见.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技巧性.多数学生遇到这类物理题目时,往往束手无策.本文总结了一些处理这类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1.利用端值确定范围求解  例1.如图1所示,电路中,电源内阻不能忽略,已知R=10Ω,R=8Ω,当开关置于1时,电流表读数为0.20A,当开关置于2时,则电流表的读数可能为( )  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