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平时的课文学习和作文训练中,加强对经典素材的深入解读,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挖掘观点,并能准确找准契合点,灵活而恰当的运用经典素材,做到“一材多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作文成绩。
【关键词】议论文写作 经典材料 一材多用
考场写作,很多同学都遭遇过这样的窘境——面对所给材料或者话题,突然无材可用或材料不够用。其实,每位同学在平时都已准备了不少素材,但为什么还会为材料匮乏而发愁呢?究其原因,一是因为考试时间紧迫,心情紧张,考前准备的很多新颖独特的素材,暂时性地遗忘了;二是有些同学不会高效率地利用已有的熟悉材料,不善于一材多用。
面对这种窘境,解决的一个好办法就是教会学生使用经典素材,用好经典素材,做到“物尽其材”“一材多用”。
经典材料,因其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涵,故具有很强的普适性,几乎能够对应所有的考场作文。因此,如何巧妙地挖掘经典素材,灵活地运用经典素材,已经成为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个关键。
一、多角度挖掘观点
由于事物本身的丰富多彩,一则好的材料总是立体型的,具有多元的属性,再加上不同的人对材料的理解不同,立意的角度有异,因此,同一则材料往往可以从中挖掘出几个不同的观点,以适用不同的话题作文。
必修3里的《苏武传》是《汉书》中最出色的名篇之一,它记述了苏武出使匈奴,面对威胁利诱坚守节操,历尽艰辛而不辱使命的事迹,生动刻画了一个“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爱国志士的光辉形象。文章人物众多,关系复杂。学习这篇课文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归纳提炼不同的适用话题。
在挖掘出“忠贞、爱国、气节”等话题后,很多学生就不知要怎么继续挖下去了。这时教师要适当引导学生,共同归纳多角度挖掘话题的几种方法:
1.有几人(物)就有几个角度;
2.有几种关系就有几个角度。
《苏武传》中人物有:武帝、苏武、张胜、常慧、卫律、李凌等,他们之间有君臣关系、上下属关系、同事关系、地对面关系等。据此,可以挖掘很多不同的话题:担当、责任、选择、信念、斗争、勇气、气节、忠贞、爱国、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团队要沟通团结、斗争要讲究策略……
纵观近几年福建高考作文题目,从2008年的“三个人进商店买饮料,分别选择了果汁、咖啡、矿泉水”;2009年:这也是一种_____;2010年:格林童话;2011年:袁隆平 梦想 水稻;2012年:人生 赛跑 路程;到2013年:变成树根、扎进地层……只要使用的角度适当,均可用上《苏武传》中的材料。
由此可见:材不在多,会用则灵。
二、找准契合点,恰当使用素材
议论文中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就像鱼和水的关系,鱼因水而彰显生命活力,水因鱼而具有生机色彩。一篇好的议论文,议论文论点与论据要一致统一,论点统帅论据,论据要为论点服务。
例如要以苏轼被贬后的生活经历为素材,以“走出圈子”或“不敢忘记”为话题写一段话。
首先,找准材料和话题之间的契合点。
苏轼与“圈子”的契合点在于他经历乌台诗案后被流放到偏僻荒凉的黄州,从而陷入人生痛苦的圈子。最后由于他的乐观、豁达,苏轼潇洒地走出了个人痛苦的圈子,走出了官场黑暗的圈子。两者在这点上有交集。
苏轼与“不敢忘记”的契合点则在于虽然一贬再贬,苏轼始终不敢忘记自己身上的责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其次,对事例的叙述要有侧重点。针对不同论点,有意识的选择材料中有用的部分,巧妙地转换叙述重心,适当渲染扩充,突出某个侧面。也就是说,能证明中心、围绕话题的部分要详写,和中心、话题无关的,要略写或不写。
最后,要对事例进行分析引申与拓展。
事例叙述后,要不失时机地对事例进行分析引申,使事例与所要证明的道理紧密关联,从而达到有力地证明论点的作用。
分析的方法主要有:分析原因法,假设分析法,分析意义法。
“因果分析法”:就是抓住论据所述的事实,并据此推求形成原因的一种分析方法。例如“正是因为东坡不敢忘记肩上的责任,牢记着要为百姓造福,才赢得了后人的尊重和爱戴,美名扬天下。”
假设分析法就是用假设性的语言,把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讲出来,使得人们服你。例如“如果苏轼只是沉浸在贬谪的痛苦之中,不能走出痛苦的圈子,那么,他还能够潜心于诗文的创作,还能写下“两赋一词”等千古佳作,成为中国文坛上一颗璀璨的明星吗?”
意义分析法:就是透过论据提供的现象揭示出事物的本质或所蕴含的意义,或予以高度评价,或揭示其要害、危害等,从而证明论点提出的看法和主张的影响、价值、效果等。
根据上面的步骤,有学生写出了下面的优秀片段:
⑴历经生死之关的乌台诗案,然后被流放到偏僻荒凉的黄州,苏轼陷入了痛苦的圈子,不能自拔。然而他并没有沉沦,而是换个眼光看世界。于是,一切豁然开朗。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苏子高吟“一蓑烟雨任平生”“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因着乐观,因着豁达,苏轼潇洒地走出了个人痛苦的圈子,走出了官场黑暗的圈子。如果苏轼只是一味沉浸在贬谪的痛苦的圈子里,那么中国历史上就会少了这么一位文坛巨匠。
⑵东坡不敢忘记肩上的责任,因为报效国家,为民请命是他一生的理想和追求。因此,即使是流放到黄州,他也心系百姓,造福于民。为此,他成立了救儿会,捐出节衣缩食的钱物,帮助贫穷的百姓脱离困境。人民因此感激他,铭记他。如果东坡的心中只有个人的享受,没有百姓的温饱,那么他就可能只会沉浸于个人的伤痛之中,也就不能胸怀天下,也得不到人民的尊重和爱戴了。
实际上,高中的语文课文基本上都是经典之作,例如:《荆轲刺秦王》《鸿门宴》《垓下之围》《陈情表》《项脊轩志》《我有一个梦想》《老人与海》等,如果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能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发散思维,多角度去挖掘材料,并进行归纳和整理,实现“一材多用”,起到“以一当十”效果,那么学生作文中“无米之炊”的窘境就可以得到解决,还能写出不少考场佳作。
【关键词】议论文写作 经典材料 一材多用
考场写作,很多同学都遭遇过这样的窘境——面对所给材料或者话题,突然无材可用或材料不够用。其实,每位同学在平时都已准备了不少素材,但为什么还会为材料匮乏而发愁呢?究其原因,一是因为考试时间紧迫,心情紧张,考前准备的很多新颖独特的素材,暂时性地遗忘了;二是有些同学不会高效率地利用已有的熟悉材料,不善于一材多用。
面对这种窘境,解决的一个好办法就是教会学生使用经典素材,用好经典素材,做到“物尽其材”“一材多用”。
经典材料,因其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涵,故具有很强的普适性,几乎能够对应所有的考场作文。因此,如何巧妙地挖掘经典素材,灵活地运用经典素材,已经成为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个关键。
一、多角度挖掘观点
由于事物本身的丰富多彩,一则好的材料总是立体型的,具有多元的属性,再加上不同的人对材料的理解不同,立意的角度有异,因此,同一则材料往往可以从中挖掘出几个不同的观点,以适用不同的话题作文。
必修3里的《苏武传》是《汉书》中最出色的名篇之一,它记述了苏武出使匈奴,面对威胁利诱坚守节操,历尽艰辛而不辱使命的事迹,生动刻画了一个“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爱国志士的光辉形象。文章人物众多,关系复杂。学习这篇课文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归纳提炼不同的适用话题。
在挖掘出“忠贞、爱国、气节”等话题后,很多学生就不知要怎么继续挖下去了。这时教师要适当引导学生,共同归纳多角度挖掘话题的几种方法:
1.有几人(物)就有几个角度;
2.有几种关系就有几个角度。
《苏武传》中人物有:武帝、苏武、张胜、常慧、卫律、李凌等,他们之间有君臣关系、上下属关系、同事关系、地对面关系等。据此,可以挖掘很多不同的话题:担当、责任、选择、信念、斗争、勇气、气节、忠贞、爱国、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团队要沟通团结、斗争要讲究策略……
纵观近几年福建高考作文题目,从2008年的“三个人进商店买饮料,分别选择了果汁、咖啡、矿泉水”;2009年:这也是一种_____;2010年:格林童话;2011年:袁隆平 梦想 水稻;2012年:人生 赛跑 路程;到2013年:变成树根、扎进地层……只要使用的角度适当,均可用上《苏武传》中的材料。
由此可见:材不在多,会用则灵。
二、找准契合点,恰当使用素材
议论文中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就像鱼和水的关系,鱼因水而彰显生命活力,水因鱼而具有生机色彩。一篇好的议论文,议论文论点与论据要一致统一,论点统帅论据,论据要为论点服务。
例如要以苏轼被贬后的生活经历为素材,以“走出圈子”或“不敢忘记”为话题写一段话。
首先,找准材料和话题之间的契合点。
苏轼与“圈子”的契合点在于他经历乌台诗案后被流放到偏僻荒凉的黄州,从而陷入人生痛苦的圈子。最后由于他的乐观、豁达,苏轼潇洒地走出了个人痛苦的圈子,走出了官场黑暗的圈子。两者在这点上有交集。
苏轼与“不敢忘记”的契合点则在于虽然一贬再贬,苏轼始终不敢忘记自己身上的责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其次,对事例的叙述要有侧重点。针对不同论点,有意识的选择材料中有用的部分,巧妙地转换叙述重心,适当渲染扩充,突出某个侧面。也就是说,能证明中心、围绕话题的部分要详写,和中心、话题无关的,要略写或不写。
最后,要对事例进行分析引申与拓展。
事例叙述后,要不失时机地对事例进行分析引申,使事例与所要证明的道理紧密关联,从而达到有力地证明论点的作用。
分析的方法主要有:分析原因法,假设分析法,分析意义法。
“因果分析法”:就是抓住论据所述的事实,并据此推求形成原因的一种分析方法。例如“正是因为东坡不敢忘记肩上的责任,牢记着要为百姓造福,才赢得了后人的尊重和爱戴,美名扬天下。”
假设分析法就是用假设性的语言,把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讲出来,使得人们服你。例如“如果苏轼只是沉浸在贬谪的痛苦之中,不能走出痛苦的圈子,那么,他还能够潜心于诗文的创作,还能写下“两赋一词”等千古佳作,成为中国文坛上一颗璀璨的明星吗?”
意义分析法:就是透过论据提供的现象揭示出事物的本质或所蕴含的意义,或予以高度评价,或揭示其要害、危害等,从而证明论点提出的看法和主张的影响、价值、效果等。
根据上面的步骤,有学生写出了下面的优秀片段:
⑴历经生死之关的乌台诗案,然后被流放到偏僻荒凉的黄州,苏轼陷入了痛苦的圈子,不能自拔。然而他并没有沉沦,而是换个眼光看世界。于是,一切豁然开朗。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苏子高吟“一蓑烟雨任平生”“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因着乐观,因着豁达,苏轼潇洒地走出了个人痛苦的圈子,走出了官场黑暗的圈子。如果苏轼只是一味沉浸在贬谪的痛苦的圈子里,那么中国历史上就会少了这么一位文坛巨匠。
⑵东坡不敢忘记肩上的责任,因为报效国家,为民请命是他一生的理想和追求。因此,即使是流放到黄州,他也心系百姓,造福于民。为此,他成立了救儿会,捐出节衣缩食的钱物,帮助贫穷的百姓脱离困境。人民因此感激他,铭记他。如果东坡的心中只有个人的享受,没有百姓的温饱,那么他就可能只会沉浸于个人的伤痛之中,也就不能胸怀天下,也得不到人民的尊重和爱戴了。
实际上,高中的语文课文基本上都是经典之作,例如:《荆轲刺秦王》《鸿门宴》《垓下之围》《陈情表》《项脊轩志》《我有一个梦想》《老人与海》等,如果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能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发散思维,多角度去挖掘材料,并进行归纳和整理,实现“一材多用”,起到“以一当十”效果,那么学生作文中“无米之炊”的窘境就可以得到解决,还能写出不少考场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