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时肴

来源 :民间故事选刊·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eaj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玉坤是新城县望江楼饭庄的老板。这天,他到城西的凤凰山中去寻找稀有食材。谁知,一进山就迷了路,绕了两天才绕出来,当真是饿得头晕眼花,累得筋疲力尽。这时,他忽然闻到一阵异香,馋得直吞口水,望见不远处有间茅屋,料想香气就是从那里传来的,他就拼起最后一口力气,跌跌撞撞地往那间茅屋走去。
  来到茅屋门前,他想抬手敲门,谁知眼前一花,整个人就奔着大门扑过去。那门本就没闩着,他这一扑,“咣当”一声就开了,他踉跄了几步,“扑通”一声摔倒在地,倒把房里正端着碗吃饭的男人给吓了一跳。那个男人忙放下碗,过来扶起他坐到凳子上。常玉坤夺过饭碗,连菜带饭就往嘴里扒拉。瞬间的工夫,就吃了个干干净净。他冲着男人伸出碗,那意思是說,还没吃饱,再来一碗吧。
  男人气呼呼地说:“你还想吃?没啦!”
  常玉坤咂巴着嘴,仍是意犹未尽,感叹道:“这菜可真香啊。这是我平生吃过的最香的菜。”
  男人笑道:“算你有口福。只是,你吃得太快,没有品出这菜的妙处。”男人的饭菜被常玉坤给吃了,只好跑到厨房里,拿了两个干饼子,就着咸菜吃起来。常玉坤愧疚地说:“真对不住,我把你的饭菜吃了。”男人一摆手说:“吃了就吃了吧。看你那吃相,也是饿了很久了。”
  常玉坤觉得那菜的香气在口中萦绕不去,思之仍觉美妙无比,看来不是因为自己太饿,而是那菜真的好吃。他不觉问道:“刚才那道菜,是用什么做的?”男人见他这么问,就知道他也是个行家,笑了笑,敷衍着说,这是他家自研的做法,上不得台面,也没名字。说罢,两个饼子已经吃完,男人说他还有事要出门。那是下了逐客令了,常玉坤只好告辞出来。
  常玉坤回到县城,心里仍是惦记着那道菜。更奇的是,吃过那道菜以后,他再吃别的菜,就味同嚼蜡,难以下咽。他决心搞清这道菜的秘密。
  常玉坤再次来到凤凰山下,藏在茅屋旁边的树林里。他早已打听明白,那个男人名叫张三,是个猎户,孑然一身。一早起来,就看张三背着火铳出了门,肩膀上搭着个褡裢,想是装着干粮和饮水。常玉坤就不远不近地跟着他。但一进了山,再跟人就难了,没多大会儿,张三就没了影子。亏得常玉坤有了些经验,摸索着出了山。
  晚上,张三回到家,又做了那道菜。鲜香味儿一出,就馋得常玉坤直吞口水。但他毕竟是个老板,不能再冲进去抢人家的饭菜吃,眼珠儿一转,就有了主意。他张三不是光棍一人吗,我给你找个媳妇,看你还有啥秘密。
  主意一定,马上实施。常玉坤花了20两银子,买通了长工宋五,把他闺女四娘许给张三为妻。媒人上门一说,张三乐得脸上笑开了花儿。半个月后,两个人就成亲了。
  3日后,四娘回门,悄悄找到常玉坤说,张三确实给她做了那道菜,果真是奇香无比。她也看了他做菜的整个过程,一一记下了。常玉坤忙着问道:“他用的是何食材?”四娘说:“蘑菇。”常玉坤又追问:“哪种蘑菇?”四娘却红着脸说,她不认得。
  凤凰山的蘑菇,得有几十种吧。望江楼饭庄的菜肴中,也有十几种蘑菇,可没一种能做得如此之香啊。连哪种蘑菇都没搞清,那等于没说啊。常玉坤想了想,又悄悄吩咐四娘:“你就嫌他家穷,不跟他回去了!”四娘点头应了。
  按照当地的风俗,只要一成亲,姑娘就是人家的媳妇了,也就是人家的人了,就不能再在娘家过夜。吃过了午饭,张三就催四娘动身。四娘却哭哭啼啼地说,张三家太穷,没吃没喝,她不去了。张三急得直跺脚,但又没有办法。
  常玉坤适时地出现了,关切地问他是怎么回事,张三讲了。常玉坤点了点头说:“你家地处荒野,常有野兽出没,一个小女子哪有不害怕的。不如你就留在城里吧。”张三愣怔怔地说:“留在城里,我能干啥?”常玉坤说:“只要你肯给我做那道菜,我保你们夫妻俩衣食无忧。”
  张三急急地说:“那道菜,不能做呀!”
  常玉坤听了,不觉笑道:“我开了这么多年的饭庄,只听说过有的菜做出来没人吃,却从没听说过有啥菜不能做。”
  张三说:“那道菜,虽然美味,但就是不能做。”
  常玉坤问道:“为啥?”
  张三说,那个菜的名字太不雅,天生就带着骂人的意思,会带来霉运的。常玉坤更不明白了,让他明说那是什么菜。张三被逼到这个份儿上,只好说,那就是狗尿苔。
  常玉坤听后,顿时呆住了。他怎么也没想到,那么美味的菜竟是用狗尿苔做的。狗尿苔是一种很小的蘑菇,生长在草丛中,老人都说那是狗撒尿以后长出来的,不能吃,他也就从没考虑过用狗尿苔做食材。他惊疑地问道:“果真是用狗尿苔做的吗?”张三说:“我给你做一次吧。”
  张三就带着常玉坤来到城外。
  虽说那道菜是用狗尿苔做的,但也不是见着狗尿苔就能做。张三就挑选那种刚长出来的狗尿苔采。他边采边给常玉坤介绍说,这狗尿苔长得极快,从生出到变老,不过两个时辰。所以做这菜要极快,更不可贪多。
  张三采回一丛狗尿苔后,迅疾回到饭庄,先用清水一汆,然后就摆在盘子里,再切了几根香菜丝,而后熬了大油,往上面一浇,瞬间香气四溢。常玉坤夹了一口,果真奇香无比。几个伙计也闻到香味儿跑过来,问是炒了什么菜。常玉坤让他们尝一尝,那几个伙计一尝,顿时连连叫好。常玉坤就对张三说:“你留下来吧。只做这道菜,也不要多做,每天只做3盘。可好?”
  话说到这个份上,张三不好再说什么,只得留下来。
  狗尿苔那名字上不了菜名的,常玉坤就给它起名叫瞬时肴。
  望江楼推出瞬时肴,一时吸引了很多饕餮之徒。每天只做3盘菜,这就把人的胃口给高高地吊起来了。何况异香扑鼻,那不是能掩盖得了的,更是馋人。排到这菜的,高兴得眉飞色舞,吃得啧啧有声;那没排到的,就只有吞口水的份儿了。
  这天,望江楼里来了几位客人,选了一个雅间,点了几个菜,头一道菜,就是这瞬时肴。常玉坤是个商人,唯利是图,也在这瞬时肴上做足了文章。并不是谁来得早就能点上这道奇菜,而是看谁花的银子多。否则,就是没有。这几位点的菜不多,也不贵,但却点了瞬时肴,常玉坤就说,没有了。   一位客人抛给他一锭银子,说道:“我们今天就奔这道菜来的。没这个菜,我们就不走了。”
  听那口气,硬得很呀,惹是惹不起的,何况人家又给了银子。常玉坤就点头哈腰地说,他跟厨师商量商量,看能不能加一份。他来到后厨,对张三说,再做道菜吧。张三点头,很快做了菜,小二给端上去。客人吃了一口,就变了脸色,“啪”的一下把筷子拍到桌子上,怒声喊道:“把你们老板叫来!”
  常玉坤忙着跑进来,点头哈腰地问道:“这位爷,有啥事?”那位客人怒气冲冲地问道:“这就是瞬时肴?”常玉坤说:“是。”那位客人从鼻孔里冷哼了一声,拂袖而起:“徒有虚名!”他大步走出去,另几位客人也跟着走了。
  常玉坤夹了一口菜,也觉得那菜没有香气,与平时所做差距甚大。他端着来到后厨,对张三说:“这道菜是怎么回事儿啊?你尝尝。”张三摆摆手说:“不用尝,我故意要这么做的。”常玉坤惊呆了:“为啥?”张三说:“我若给他们做好了菜,这条命也就没了。”
  常玉坤惊得眼珠子险些掉下来。
  张三说,那几位客人一点菜,他就猜到了他们的身份,乃是京城皇宫大内的人。若是奉办公差,他们会何等招摇。但现在,这几位却如此神秘,应该是为私命而来。到了饭庄,他们点了瞬时肴。他不由想到,他们来的目的,就是为了找他。因而,他才故意把菜做坏。
  常玉坤更是听得一头雾水,不解地问道:“跟他们走,到大内去当御厨,不是更有前程了吗?”
  张三苦笑着说,那才是一个死地,去了就是当替死鬼呀。宫廷争斗波诡云谲,御厨更是他们动手脚的地方。失手了就拿厨师当替死鬼,成功了也杀掉厨师灭口。到御厨里去,真是九死一生。而这几个人,明显就是来找替死鬼的,他才不肯去。
  常玉坤觉得张三说的也是那么个理儿,不觉惊愕地说道:“想不到你一个猎户,想得竟如此周全。”张三黯然神伤:“我爹本就是个御厨,后来被他们害死了。临死前,我爹跟我说,打死不能当御厨。我爹的话,我得记着。”
  这时,却听大堂上一阵乱,接着,有个伙计惊慌失措地跑过来,急慌慌地说道:“东家,那几个人又回来了,拦都拦不住!”张三闻言,脸色一变,推开窗户就跳,却被人擒住了。那人得意地笑道:“想跑?没那么容易!”
  那几位客人直奔雅间。常玉坤迎了过去,张三也被押上来。那位客人往正中一坐,得意地笑着说:“我们一到新城,就先听说了瞬时肴,谁知你们往上一端,竟是那么差劲。我就料到其中必有缘故,留下人偷听,果真如此。张三,你爹既然当过御厨,那定是把本事传给你了,你就老老实实地跟我们回去吧。”
  张三摇了摇头,坚决地说:“你就是杀了我,我也不肯去的。”
  那人笑道:“我们是请你去享福,又不是让你去坐牢,你怕哪门子?”
  张三说:“我觉得吧,这人的命就跟做菜一样,最讲究火候。火稍微小点儿呢,那就生了,没法吃;再稍微大点儿,那就过了,塌了秧儿,也不好吃。只有正好了,那才色香味俱全。但可惜的是,咱们都是锅里的菜,却不是那烧火的人。人家想给你烧大就烧大,想给你烧小就烧小啊。”
  那客人笑了:“你说错了。你是锅里的菜,我就是烧火的人。别废话了,跟我们走吧。”
  张三却不慌不忙地说道:“你更错了。我是个厨师啊,从来都是自己烧火做菜。炒啥菜,该用啥柴,烧到多旺,心里最是有谱儿。狗尿苔这种蘑菇,老人都说是不能吃,你知道是为啥吗?因为,火候稍微差一点儿,它就是有毒的。没那炉火纯青的本事,万万不可做这道菜的。我见你们不善,就让这火候稍微差了这么一点点。现下你们就感觉到头晕目眩了吧?”
  那客人悚然一惊,果真就觉得头晕目眩,惊慌地望向那几个人。那几个同伙也都吃过瞬时肴的,此时都已毒发,想去捉张三,却没了力气。就连常玉坤,此时也觉得浑身无力,再也发不出声来,慢慢地软瘫在地。
  张三“哈哈”一笑,大步走了。
  等到那些人漸渐地恢复了神智,张三早已没了踪影。常玉坤连忙赶到宋五家,却已是人去屋空,料想是张三带着他们一家都走了。从此,人间至味瞬时肴无影无踪,再也没有出现过。纵然常玉坤想借此菜赚钱,但毕竟不敢以身相试,也只得作罢……
  选自《故事林》2018.3
其他文献
清初,奉天府最出名的推拿师是个囚犯,人称撇子李。他本是被冤枉入狱的名医,给人推拿惯用左手,不管牢头、禁卒还是犯人,经他一通捏按,无不活了筋骨,说不出有多么舒服自在。  撇子李年轻时混过响马,在山寨专为人接骨疗伤。如今下了狱,照样带着身三锥子扎不出一滴血的犟劲,连牢头都敬着他。牢里瘐毙者甚多,说是瘐毙,其实大都死于非命。县太爷爱打铜钱眼里看人,犯人下狱要经的几道关,关关是钱,没钱就遭罪。撇子李顺顺当
期刊
惊人“尸变”  清道光十一年,中原腹地延津渡周边三月未雨,旱情严重。一个传言不胫而走,说是这一带出了旱魃,据说死人被埋在风水凶险之地,极易发生尸变变成旱魃,进而影响到当地的气候,最明显的一个特征便是干旱少雨。    这一日,石婆固村的何老实在村里大叫大嚷,说他知道那成了精的旱魃在哪里,招呼大家一块儿去扒开那墓,戳烂其尸身,将其在烈日下暴晒七日,旱情自会消解。村里男女老少跟随着何老实蜂拥向村北那片河
期刊
这一年大旱,朝廷赈灾粮迟迟不来,一时粒米粒珠,饥民成群结队外出逃荒,路上时不时有饥饿倒毙的灾民。城里大粮商周大东家见此惨象,当即吩咐下去:“快快开设粥棚救济灾民,粥要稠些。”  少东家一听吃了一惊,叫道:“爹,您这是干什么?要知道现在米是什么价?咱这不是往外白白撒银子吗?”  周大东家断然说道:“可你就忍心看着饥民活活饿死吗?若发这样的不义之财,菩萨会怪罪的。”  粥棚一立,灾民立即蜂拥而来,个个
期刊
一、血液中的酒香  海半仙酿酒坊在诸暨同山镇最偏僻的冷巷。四里八乡无须问道于野,只须闻着酒香寻踪而至。嗜酒的人们还未喝海半仙的酒之前,光是闻一闻他酿的酒,差不多就醉眼迷离了。  酿酒多半世家出身,没有三代以上的家族酿酒史,谁也不敢放言能酿酒。海半仙的老爹不酿酒,爷爷不酿酒,上溯五代差不多滴酒不沾。到了海半仙这里,他出生吃的开口奶是筷头滴下的一滴酒,第二口才是母亲的初乳。酒的血液自此随初乳浸入他的血
期刊
一  “聊斋茶馆。”郭旭好奇地念着匾额上的字,忍不住推开了半掩的木门。  一股陰冷的风突然从门内卷出,让他禁不住打了个寒战。映入眼帘的是一处小巧的庭院,院中有假山莲池,那莲花通体鲜红,开得甚为妖艳,池中的水却黑如浓墨,隐隐有股腥气。  “有客人来了吗?”一位少女从里间迎出,将他引进了茶室。  一盏茶喝下去,郭旭突然觉得肩膀酸痛起来,像针扎一般。  就在这时,外面又进来一个年轻人。他坐下后打了个电话
期刊
市师范大学出了桩命案。德高望重的徐冰教授死在校内的寓所里。市刑侦队长高然从保卫处及系领导那边初步了解了一些情况,徐冰42岁,国内一流大学管理专业博士毕业,有专著五部,其中两部已入选本专业教材。其人作风正派,虽然一直单身,却也没有什么绯闻。正是因为他学识修养均居上乘,学校两年前才把他作为人才引进。  公寓楼下有专人管理,两人轮值。昨晚接班的管理人员来自本市郊区,名叫庄静,30岁出头。徐冰尸体被发现后
期刊
老严是个古董迷,最有研究的是中国古钱币。  那天,老严去一个古城办事。坐完了火车坐汽车,下车后老严又累又饿,就在路边一个馄饨摊旁坐下来。馄饨是两块钱一碗。吃罢馄饨,就在老严把硬币丢到摊主的钱盒子里时,竟发现那里面有一枚古钱。老严拿起古钱细细一看,不由大吃一惊。他研究过这种古幣,存世已寥寥无几,堪称无价。他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老严对摊主大嫂道:“这钱你是从哪来的?”  大嫂是个爽快人,对他的问题有
期刊
旧时,仙市镇有位练武的,叫罗跛三爷。罗跛三爷未习武前,年轻气盛,爱与人争输赢。泸州有位拳师,他早有耳闻,就去挑战,那拳师徒有虚名,被他三拳两脚打趴在地上了,这下,罗跛三爷声名鹊起了,来了不少找罗跛三爷比武的,却都不是对手。罗跛三爷不免沾沾自喜,心想:都说天下武功在中原,那好,我就去中原,看中原人的武功怎样?  临行前的头天是清明节,罗跛三爷到自家的田埂上收胡豆豌豆,不一会儿烟瘾一来,就冲着锄草的朱
期刊
那天下班路过一个宠物市场,丁小山被一个卖宠物的人拉住了,老实人就是耳根软,耐不过他的一通缠磨,刚领工资的丁小山花了50块钱从他那抱回一只白色的小猫。    这小猫通体雪白,长长的睫毛,大大的眼睛,很可爱。丁小山把它抱回家,在家门口守着丁小山把工资上缴的女友艳丽见了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臭骂:“就你丁小山这模样,还有心情养宠物呢,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我当你女朋友已经半年多了,你不好好积蓄点钱,早点把咱俩的
期刊
这天,阿国突然发现自己不知什么时候得了一张假币,他一下子坐立不安起来:我阿国一世精明,凭什么当这个冤大头呢?不行,得想法子把它花出去。  在这之后,只要有花钱的机会,他都条件反射般地想到口袋里的假币。可是大商场、大超市有验钞机,很难出手;小摊贩那里相对容易些,但人家做点儿小生意也不容易,阿国于心不忍。一晃一个月过去了,这张假币仍然稳稳当当地留在阿国手里。  一个周末,阿国路过剧场,只见大幅的标语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