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农民文化知识与专业技能的欠缺已经成为制约其向城镇与非农产业进行有序转移的根本性障碍因素。由于广西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城乡教育的“二元化”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从而直接影响到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存量的有效提升。因此,继续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同时构建针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职业教育补偿机制,以及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村收入水平就成为加强广西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破解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非制度性障碍”的重要途径与保障。
关键词:区域经济;农村经济;农村劳动力;农村教育;人力资本投资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1)08-0078-05
一、问题的提出
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向城镇与非农产业的有序转移,既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规律,也是顺利推进工业化与城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传统农业部门中大量处于“就业不足”或“隐性失业”状态的劳动力如果长期滞留,不仅严重制约着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与农村经济的增长,给农村的和谐稳定带来重大隐患,同时还会造成农村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影响农村居民整体文化素质的提升。而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我国的西南边陲,属于典型的农业大省(区),农业比重大,农村人口多。据统计,“截至2009年底,广西全区常住人口总数为4 856万人,其中市镇人口约为1 904万,占总人口数的39.20%;乡村人口约为2 952万,占总人口数的60.80%。”[1]并且由于广西自身地貌特征的限制,能够用于增加种植的土地并不多[2],广西人多地少、人地关系紧张的矛盾非常明显。与此同时,伴随着土地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稳步提高,土地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将会逐渐减弱[3],而对人口资源的“挤压”则会进一步增强,广西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任务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仍将非常艰巨①。
当前,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与转移②主要受到包括以户籍制度为代表的“制度性障碍”与以劳动力自身人力资本存量③不足为主要表现形式的“非制度性障碍”两方面因素的制约。但是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最近几年,“制度性障碍”因素的影响正渐趋弱化,而“非制度性障碍”的影响却日益突出(林绍珍,2007;武立文,2007),因此国内理论界对于人力资本积累与劳动力转移关系的研究开始增多,农村劳动力自身的人力资本存量对其转移所发挥的重要影响作用也已经为学者们所共识(李中华,2006;程伟,2007;陶久钦,2008)。虽然广西对于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逐年加大,但是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与水平仍然偏低,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存量严重不足,使其无法满足城镇现代生产部门对劳动者素质与技能的需要和要求,从而直接影响了其转移的规模与质量。因此,本文以我国“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为背景,着重关注广西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非制度性障碍”问题,从理论上阐明农村劳动力自身人力资本存量的提升对其转移的促进作用,为政府加大教育投入特别是职业教育投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理论支撑,并力争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广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广西经济社会的发展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实行以及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持续推进,使农村生产力得到根本解放,同时伴随着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户籍制度限制人口自由迁徙作用的逐渐弱化,农村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向城镇第二、三产业流动与聚集。总体而言,广西农村劳动力转移所经历的发展阶段与全国其他省份基本相同,即:1979—1988年的二次启动期,1989—1991年的缓慢转移期,1992—1996年的加速转移期,以及2002年至今的稳定发展期[4]。目前,广西跨县以上转移就业的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已达近八百万人。虽然广西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问题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可是农村之中仍然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形势依然严峻。韦伊净、谭荣毅(2009)采用“最适劳动投入法”对广西农村剩余劳动力存量进行测算后得出:“在1990年到2006年的17年中,广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量经历了先降后升的变化过程,2006年广西农村劳动力的总数量为2 380.33万人,剩余劳动力的存量达到659.98万人。”[2]随着广西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业科技进步与应用程度的稳步提升必将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持续提高,资本、技术等要素对农业生产人员的替代作用会越来越强,农业部门继续释放大量剩余劳动力的趋势不可避免[5](P2),如何促使农村劳动力能够既好又快地向城镇与非农产业转移仍将是摆在政府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三、广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特点与问题
(一)农村劳动力以向区(省)外的劳务输出为主要转移方式
总体上看,广西仍然属于我国的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基础薄弱,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大,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从而导致区(省)内非农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不足,同时广西山多田少④,农村经济的增长相对缓慢,县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并不理想,因此广西是我国典型的劳动力输出型大省之一,农村劳动力向区(省)外的跨省流动就业成为其转移的主要方式。广西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五号)文件显示:“2006年,广西外出从业人员中,在乡外县内从业的劳动力占7.7%,在县外市内从业的劳动力占8.9%,在市外省内从业的劳动力占8.2%,去省外从业的劳动力则占到75.2%。”虽然广西农村劳动力向区(省)外的大规模转移对缓解当地农村就业压力,增加农村家庭收入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劳动力资源特别是人才资源的持续流出不仅使流入地能够“免费”分享到宝贵的“人口红利”,还有可能造成广西与发达地区之间差距的持续拉大[6]。而且随着广东等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将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资本对劳动的替代也将日益增强,因此当地第二、三产业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会逐渐提高,而工业部门对一般劳动力的需求却会逐渐回落,这必将对广西农村劳动力的区(省)外转移带来一定影响。
(二)农村教育发展落后导致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存量偏低
虽然中央和自治区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广西农村教育的发展,但是农村教育投入不足以及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局面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扭转,2008年广西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8.7年,大部分劳动力还处于初中及以下水平,农村人力资本存量偏低的问题非常突出[7]。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点:首先,当前农村教育投资的体制和农村教育经费的责任负担机制不够合理,导致基础薄弱的县乡基层财政不足以承担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所需要的巨额经费支出[8](P19),从而不可避免地导致农村基础教育投资短缺问题的发生;其次,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与农村居民的家庭收入以及对人力资本的教育投资程度都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9](P34),长期以来广西农村经济的发展较为薄弱,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村居民投资教育的能力与意愿;最后,广西的“老、少、边、山、穷”地区较多,自然环境相对封闭,再加上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长期影响,使得农业人口的思想观念比较保守[10],对教育投资与培训的认识存在着很大的偏差与不足,一方面认为接受教育就是为了考上大学,而经济的贫困则会使其不愿意负担投资高中阶段教育所可能产生的一系列“沉没成本”[11](P74),另一方面他们又容易受到短期经济利益的驱使而放弃学业,外出从事廉价体力劳动。正是由于上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使得广西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文化素质与知识技能普遍偏低,人力资本存量明显不足⑤。
关键词:区域经济;农村经济;农村劳动力;农村教育;人力资本投资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1)08-0078-05
一、问题的提出
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向城镇与非农产业的有序转移,既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规律,也是顺利推进工业化与城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传统农业部门中大量处于“就业不足”或“隐性失业”状态的劳动力如果长期滞留,不仅严重制约着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与农村经济的增长,给农村的和谐稳定带来重大隐患,同时还会造成农村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影响农村居民整体文化素质的提升。而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我国的西南边陲,属于典型的农业大省(区),农业比重大,农村人口多。据统计,“截至2009年底,广西全区常住人口总数为4 856万人,其中市镇人口约为1 904万,占总人口数的39.20%;乡村人口约为2 952万,占总人口数的60.80%。”[1]并且由于广西自身地貌特征的限制,能够用于增加种植的土地并不多[2],广西人多地少、人地关系紧张的矛盾非常明显。与此同时,伴随着土地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稳步提高,土地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将会逐渐减弱[3],而对人口资源的“挤压”则会进一步增强,广西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任务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仍将非常艰巨①。
当前,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与转移②主要受到包括以户籍制度为代表的“制度性障碍”与以劳动力自身人力资本存量③不足为主要表现形式的“非制度性障碍”两方面因素的制约。但是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最近几年,“制度性障碍”因素的影响正渐趋弱化,而“非制度性障碍”的影响却日益突出(林绍珍,2007;武立文,2007),因此国内理论界对于人力资本积累与劳动力转移关系的研究开始增多,农村劳动力自身的人力资本存量对其转移所发挥的重要影响作用也已经为学者们所共识(李中华,2006;程伟,2007;陶久钦,2008)。虽然广西对于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逐年加大,但是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与水平仍然偏低,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存量严重不足,使其无法满足城镇现代生产部门对劳动者素质与技能的需要和要求,从而直接影响了其转移的规模与质量。因此,本文以我国“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为背景,着重关注广西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非制度性障碍”问题,从理论上阐明农村劳动力自身人力资本存量的提升对其转移的促进作用,为政府加大教育投入特别是职业教育投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理论支撑,并力争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广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广西经济社会的发展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实行以及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持续推进,使农村生产力得到根本解放,同时伴随着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户籍制度限制人口自由迁徙作用的逐渐弱化,农村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向城镇第二、三产业流动与聚集。总体而言,广西农村劳动力转移所经历的发展阶段与全国其他省份基本相同,即:1979—1988年的二次启动期,1989—1991年的缓慢转移期,1992—1996年的加速转移期,以及2002年至今的稳定发展期[4]。目前,广西跨县以上转移就业的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已达近八百万人。虽然广西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问题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可是农村之中仍然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形势依然严峻。韦伊净、谭荣毅(2009)采用“最适劳动投入法”对广西农村剩余劳动力存量进行测算后得出:“在1990年到2006年的17年中,广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量经历了先降后升的变化过程,2006年广西农村劳动力的总数量为2 380.33万人,剩余劳动力的存量达到659.98万人。”[2]随着广西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业科技进步与应用程度的稳步提升必将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持续提高,资本、技术等要素对农业生产人员的替代作用会越来越强,农业部门继续释放大量剩余劳动力的趋势不可避免[5](P2),如何促使农村劳动力能够既好又快地向城镇与非农产业转移仍将是摆在政府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三、广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特点与问题
(一)农村劳动力以向区(省)外的劳务输出为主要转移方式
总体上看,广西仍然属于我国的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基础薄弱,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大,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从而导致区(省)内非农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不足,同时广西山多田少④,农村经济的增长相对缓慢,县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并不理想,因此广西是我国典型的劳动力输出型大省之一,农村劳动力向区(省)外的跨省流动就业成为其转移的主要方式。广西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五号)文件显示:“2006年,广西外出从业人员中,在乡外县内从业的劳动力占7.7%,在县外市内从业的劳动力占8.9%,在市外省内从业的劳动力占8.2%,去省外从业的劳动力则占到75.2%。”虽然广西农村劳动力向区(省)外的大规模转移对缓解当地农村就业压力,增加农村家庭收入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劳动力资源特别是人才资源的持续流出不仅使流入地能够“免费”分享到宝贵的“人口红利”,还有可能造成广西与发达地区之间差距的持续拉大[6]。而且随着广东等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将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资本对劳动的替代也将日益增强,因此当地第二、三产业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会逐渐提高,而工业部门对一般劳动力的需求却会逐渐回落,这必将对广西农村劳动力的区(省)外转移带来一定影响。
(二)农村教育发展落后导致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存量偏低
虽然中央和自治区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广西农村教育的发展,但是农村教育投入不足以及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局面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扭转,2008年广西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8.7年,大部分劳动力还处于初中及以下水平,农村人力资本存量偏低的问题非常突出[7]。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点:首先,当前农村教育投资的体制和农村教育经费的责任负担机制不够合理,导致基础薄弱的县乡基层财政不足以承担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所需要的巨额经费支出[8](P19),从而不可避免地导致农村基础教育投资短缺问题的发生;其次,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与农村居民的家庭收入以及对人力资本的教育投资程度都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9](P34),长期以来广西农村经济的发展较为薄弱,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村居民投资教育的能力与意愿;最后,广西的“老、少、边、山、穷”地区较多,自然环境相对封闭,再加上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长期影响,使得农业人口的思想观念比较保守[10],对教育投资与培训的认识存在着很大的偏差与不足,一方面认为接受教育就是为了考上大学,而经济的贫困则会使其不愿意负担投资高中阶段教育所可能产生的一系列“沉没成本”[11](P74),另一方面他们又容易受到短期经济利益的驱使而放弃学业,外出从事廉价体力劳动。正是由于上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使得广西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文化素质与知识技能普遍偏低,人力资本存量明显不足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