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数形结合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n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小学数学教师应该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使学生将其作为学习数学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常用工具,增强学生的思维和创新意识。本文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强化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三方面进行了分析。 全文查看链接
其他文献
运用变换思想解题方法一直都是中学数学考试对数学解题思想方法考查的一个重要考点和中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数学解题手段,也是中学数学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将重点归纳总结变换思想在中学数学的具体方面的应用,并运用实例展示变换法的灵活使用.  变量代换又称换元法、辅助元素法.通过引进新的变量,可以把分散的条件联系起来,隐含的条件显露出来,或者把条件与结论联系起来变为熟悉的形式,把复杂的计算和推证简化.  1.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呈现出令人欣喜的新气象。但细细咀嚼,课堂似乎成了师生表演的舞台,少了静静的思考、静静的感悟和静静的聆听。有效教学,作为一个基础教育课堂教学的永恒的主题,我们一直在不断探索。我认为有效的数学课堂应是思维的课堂、感悟的课堂、聆听的课堂……  一、设计富有思考性的教学问题,让问题的引领成为学生思维碰撞的导火索。  学生的思维是一个十分内隐和复杂的心理过程。学生进入课堂后,就像
目的 分析实施人性化护理对发热门诊就诊患者焦虑情绪影响作用.方法 2020-1-21~2020-3-31本院发热门诊就诊总人数795人,随机抽取200例,并进行分组,人性化护理干预(干预组,n=10
摘 要: 针对当前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作者提出要采取各种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数学课堂 学生主体 小组讨论 教学效率  在数学教育教学活动中,经常遇到这样的现象:在课堂上教师讲得明明白白,教师感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清清楚楚,但课后学生解题特别是遇到新题型时,就无所适从。面对这种极为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