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研究对幼儿读物的创作伦理进行研究,发现我国幼儿读物在创作底蕴、创作手法、塑造能力、创作理性、创作底线、创作理性、创作观念等创作伦理上上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把健康的精神食粮送给孩子是每个幼儿读物的创作者,幼儿读物的研究者和出版工作者的社会责任。
关键词:童话;荒诞;教育价值;幼儿读物;创作伦理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5-0057-02
一、引言
幼年時期是一个人感知世界、思维启蒙、智力开发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幼儿主动性强、好奇心重,时刻渴望利用自己感官所能触及的一切事物来丰富自己。优秀的幼儿读物在促进儿童神经发育、开启智慧、丰富知识、发展个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近些年,随着幼儿读物数量的增加,幼儿教育读物的质量开始下降。很多作品打着“童话”的幌子,干着胡编乱造的勾当,对幼儿具有潜在的不良影响。
二、童话旗帜下的荒谬创作及其教育影响
幼儿读物本身应该带给小孩子的是健康的精神养料,童话带给人的也应该是一种美好的感觉,一种心灵的纯净。然而很多创作者在商业化的驱使之下,纷杂的幼儿读物市场上存在很多问题,这些在童话旗帜下的荒谬作品造成的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一)创作底蕴不足,违背生活常识
童话的逻辑性是指幻想和现实结合的规律。所有的童话都是虚构的,但有的读起来合情合理,而有的却觉得很牵强,原因就在于前者符合童话的逻辑,而后者却忽略了这一点,以至破坏了整个故事的合理性。
童话《小偷罢工》里有个小偷协会集体通过了罢工决议,为了让小偷复工,于是与小偷协会代表谈判,小偷抱怨自己没黑没白地工作,要求政府给开工资。这个童话采用幻想的手法使故事貌似真实,但其实荒诞,违背生活逻辑,小偷竟然被说成是一个职业,也是人们生活的需要,无意之中好像是对小偷这个职业的鼓吹和张扬。
(二)创作手法蹩脚,想象力贫乏
童话的特点是通俗易懂,有趣味性和亲切感,充分考虑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这些特点主要归功于拟人、夸张等表现手法的作用,如果不能很好地运用这些手法,童话的荒诞美就会进入尴尬的境地。童话的创作者抓住儿童的这一心理特点,采用拟人手法将非人类的东西加以人格化,赋予它们思想情感和思维活动。作家无非就是想要求新求异,但是由于想象力的贫乏,创作手法又很蹩脚,违背支配他们的自然法则和生活规律。
夸张作为修辞手法,夸张就是用夸大的词句来形容事物的特点。作为艺术手段,夸张要借助丰富的想象,扩大和强调描写对象的某些特点,突出其本质特征,达到增强艺术效果的目的。夸张用得恰如其缝会收到很好的效果,而在幼儿读物作品中,很多创作者为了博得读者的笑声或者追逐市场利益而滥用夸张,随意将一些角色和事件夸大到荒诞、滑稽不堪,从而陷于浅薄和庸俗。
(三)塑造能力低下,缺乏典型人物
童话形象是整个作品的关键部分,没有活泼有趣的童话形象,作品的基本思想就不能生动有力地传达给读者。在所有文学作品中,童话的形象最为广泛,世间万物都可以作为有语言行为、有思想性格的人物出现在故事中。但不管选取什么去充当童话的角色,反映的都是人类的现实生活,它们身上具有的也是各种人物的社会性格。
当前的幼儿读物作品中,我们看到的人物形象往往很滑稽或是很叛逆,比如“淘气包”、“捣蛋鬼”,在繁荣的幼儿读物中都是些概念化的角色或者是一群形象特点模糊的人物。作家选择了求易的心态,不再涉足幼儿的现实生活,因此塑造的人物形象无需在这种没有难度的写作中通过真实的情景刻画人物性格和特色,这些形象只需赋予其特殊的符号即可。
(四)创作现实缺乏,远离本土生活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贫富相差的悬殊、文化层次的出入、价值观念的矛盾、信仰的危机等等给人们带来很大的生活和思想压力。儿童读物作家在创作中却并没有承担起为国家未来塑造民族性格和提供情感养料的责任,很多作家的创作理性已经完全迷失在虚拟的现实,虚拟的快乐童年生活的浪潮中了,在当前的儿童读物创作中很难看到能够关注表现儿童生活本质,挖掘儿童心灵深处真诚体验的作品。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比如贫困山区苦难的儿童和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农民工子女问题、留守儿童问题等等是值得我们关注的,虽然也有作家关注,但始终没有被重视。
(五)创作底线缺失,违背人性伦理
在童话《鲁肉找快乐》中就给读者制造了一个残忍、非常没有人性的故事,主要内容如下:鲁肉是一只猫,这只猫要找快乐,但是这只猫的快乐可谓天下奇事,一直在寻找快乐,却是一只最不快乐的猫。“鲁肉说:‘我要穿小一号的鞋子,是为了得到宽解的快乐——当我把穿了一天的鞋子脱掉的当儿,太舒服,我觉得真的好享受。那种感觉,就好像从地狱搭电梯直登天堂一样,你要不要试试?’结果脚肿的像个大面包”“鲁肉练习倒挂金钩,将受伤的脚勾住树干,但是从树上掉下来摔断了三根肋骨。”作品极尽夸张之能事,让人对鲁肉的这种做法不寒而栗,对孩子的幼小的心灵又会造成什么样的伤害,不知道孩子看了之后或者家长给自己的孩子讲这个童话时有何感受。
(六)创作理性不足,应试教育色彩明显
几千年来我们都习惯于“ 灌输式” 的教育,习惯于居高临下的说教,而缺乏与儿童的平等交流。我国幼儿读物的创作向来注重作品的教育功能,而如何将教育性艺术化地含藏在生动形象的故事中,力避生硬的议论和说教,一直以来都是儿童文学创作所必须面对的问题。虽然也提倡“ 寓教于乐” ,但是少儿读物出版物也总是板着面孔进行说教,有个“ 教育者” 立在那里,小读者总是望而生畏。
很多幼儿读物久而久之容易让幼儿形成懒惰的习惯,一味只依靠眼睛和耳朵去接受给出的信息,因为很多幼儿读物作家认为小孩子没有自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片面地认为幼儿都是被动的,受周围环境所左右,这种观念长期下来将影响幼儿思维能力,动脑能力的发展。而家长往往喜欢将童话的教育价值强加给童话和小孩子,总是觉得看完一篇如果没有学到知识,某种品德或者没有得到某种启发便不能将其称为好童话。幼儿读物的创作者也往往人为地将儿童的欲望和天性与教育理想对立起来。 (七)创作观念成旧,缺乏新意与突破
幼儿读物的创作者大都观念陈旧,思想老套,他们眼中的孩子只是没有主动权的接受者,很多教育被简单的几个所谓的经典故事替代了,然而,这对幼儿的人格的养成、智力的开发非常不利。研究表明:高成就动机的孩子可以在更早的年龄阶段自我控制、自我依靠。幼儿读物的反复创作和出版几乎不能体现高成就动机,更不奢谈能对孩子进行高成就动机的引导和教育,又怎么来促进国家的建设。
出版理想和责任感的缺乏、出版者和创作者写作伦理的沦落以及对幼儿读物所服务的群体的漠视都促成了幼儿读物的反复创作和出版,更不用说去发现研究少儿读物的规律。文化市场充斥着众多内容或是形式上雷同的作品,这不仅是为了一些短期的名利对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亵渎和漠视,更是对我们民族精神、民族文化、民族传统的诋毁和背离。
三、教育视域中的幼儿读物创作伦理要求
幼儿读物具有奠基性教育作用,每一个幼儿读物创作者应该对此保持理性的认识,自觉遵守创作伦理,为我国广大幼儿群体奉献最有价值的精神食粮。
(一)丰富创作底蕴,反映现实生活,对幼儿进行生活教育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童话创作者,不仅要通过扎实好自身的心理学,教育学知识,还必须理解哲学、宗教及人文背景来不断提高写作素质、丰富创作底蕴。我们都知道童话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它必须遵循作品中所塑形象的生活规律和自然规律。因此,幼儿读物的创作者要从提高全民族的人文素质的高度出发对幼儿进行生活教育,应该摒弃把以成人看世界的角度强加给幼儿,多接触幼儿的实际生活、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让儿童在经典名著的深厚文化底蕴中获得人文精神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感染的同时,推出贴近幼儿生活、贴近幼儿内心世界和感情的原创作品。
(二)慎用创作手法,提升作品可读性,丰富幼儿想象力
童话的幻想情境是通过某些特殊的艺术手法来表现的,这些艺术手法主要是夸张、象征、拟人、神化、变形、怪诞等。但是作者在使用这些创作手法时必须持科学的态度,不能随心所欲地滥用。童话中拟人手法的运用必须适合儿童的心理,也符合儿童的思维要求。另外,运用拟人手法也不能违背事物固有的属性,还应注意人性与物性的自然结合。童话是用幻想来反映生活的,而那些奇异的幻想往往是通过夸张来表达的,运用夸张可以突出童话形象的特征,给读者以鲜明而深刻的印象,还能增强作品的幽默感和趣味性。所以,童话作家应努力以文字手段,综合恰当地运用各种塑造表现手法提升作品的可读性,保护、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三)强化形象意识,塑造典型角色,为幼儿树立效仿榜样
由于童年时期的孩子他们的生活空间和交际圈子小,生活经验十分贫乏,他们认识形象往往只停留于表象,比较简单,浅显。他们还不善于通过自己的感受、认识和体验来理解文学形象,更谈不上对形象进行丰富和补充了。正是在理解读物形象的局限性与差异性上,类型化的形象恰恰可以适应与满足幼儿与儿童的认识水平。
作家也不能随心所欲地叫一些生物和非生物扮演角色。在选择时,一方面要照顾这些东西本来的形态习惯和自然属性,另一方面,则要考虑表现主题的需要,而且,童话让哪种角色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题。此外,在挑选人物角色时,适当地尊重读者的爱好、民族习惯以及多年来形成的传统、心理和感情,也是必要的。
(四)保守创作底线,提高作品思想,提升幼儿的人格
我国当代著名作家莫言说过:“小说家应该有强烈的批判精神。”童话是从现实生活中提取出来的,它的素材来源于现实生活,它的世界观是架空了现实世界而形成的。这并不否认童话作为一种文学作品,是没有社会担当的,是不可以有批判性的。
童话在阅读上,不必太在意小孩是否读得懂,是否一次能能识记多少生词好句,需要偏重的是一种阅读感受。一篇经典之作,它除了能以高洁的神性姿态和方式教育人们、美化人们心灵之外,还能以一种博大宽广的胸怀让恶者在浮躁中找到心灵的宁静与信仰的皈依,给弱势群体送去美好的憧憬与希望。
(五)增强创作理性,避免功利化倾向,避免拔苗助长现象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采用不同的教材,进行启蒙教育时也对不同特点的儿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我国古代尽管缺乏儿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学等相关理论知识系统的发展,却有丰富的有关这方面的思想和作品。公元前200多年,我国教育和思想的集大成者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教育理念,主张顺应儿童的本性和自由天性设置相应的课程开展教学活动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考虑到儿童心理的特殊性和这个年龄阶段的特点,让孩子们在故事中带着兴趣欣然接受教育。
(六)更新创作观念,鼓励创新与突破,让童话深植儿童记忆世界
一个作家要想使自己的作品获得持久的生命力,离不开创新。一个作家要创新,就要有勇气突破前辈作家和同时代作家的束缚,打破题材上的禁锢,写别人没写过的,发现别人没发现的东西,而不是人云亦云。新的時代作品,应有新的思想内涵,这就要求作家要把握时代脉动的思想敏锐和观照社会生活。现代人的交流、语言等的表达方式也与过去有所不同,社会也应当鼓励创新与突破,以适应现代儿童的心理和审美需求,以使儿童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生活点滴,让童话更好地扎根于孩子们的心中,为孩子的童年留下美好的记忆。
四、结语
儿童时期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对儿童的培养直接影响着儿童以后的生长发育过程,而且儿童的培养关乎一个家庭、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所以儿童的培养必须受到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幼儿读物作为一个重要学习媒介和途径,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了影响儿童身心发展。因此,无论是家长、幼儿读物的创作者还是幼儿读物的研究者等社会群体都应该承担保证优质幼儿读物的创作及出版的责任,坚守创作理性,为孩子们创造更多更好的作品。
参考文献
[1]唐新红.漫议低幼读物的出版[J].中国出版,2009(2):42.
[2]翟晓云. 当前幼儿读物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以呼和浩特、乌兰察布市为例[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8):119.
[3]贾芹. 浅谈当代低幼读物创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出版社.2011:41-42.
[4]贾芹.浅析制约国内低幼读物创作的因素[J].科教文汇,2010(12):53.
[5]戴达.中国新童话[M].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6.(5).
[6]金近.中国经典童话[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7]谢清风.难解少儿出版重复结[J].新观察,2004(3):22.
[8]梅子涵.中国儿童文学5人谈[M].新蕾出版社,2002(11).
关键词:童话;荒诞;教育价值;幼儿读物;创作伦理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5-0057-02
一、引言
幼年時期是一个人感知世界、思维启蒙、智力开发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幼儿主动性强、好奇心重,时刻渴望利用自己感官所能触及的一切事物来丰富自己。优秀的幼儿读物在促进儿童神经发育、开启智慧、丰富知识、发展个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近些年,随着幼儿读物数量的增加,幼儿教育读物的质量开始下降。很多作品打着“童话”的幌子,干着胡编乱造的勾当,对幼儿具有潜在的不良影响。
二、童话旗帜下的荒谬创作及其教育影响
幼儿读物本身应该带给小孩子的是健康的精神养料,童话带给人的也应该是一种美好的感觉,一种心灵的纯净。然而很多创作者在商业化的驱使之下,纷杂的幼儿读物市场上存在很多问题,这些在童话旗帜下的荒谬作品造成的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一)创作底蕴不足,违背生活常识
童话的逻辑性是指幻想和现实结合的规律。所有的童话都是虚构的,但有的读起来合情合理,而有的却觉得很牵强,原因就在于前者符合童话的逻辑,而后者却忽略了这一点,以至破坏了整个故事的合理性。
童话《小偷罢工》里有个小偷协会集体通过了罢工决议,为了让小偷复工,于是与小偷协会代表谈判,小偷抱怨自己没黑没白地工作,要求政府给开工资。这个童话采用幻想的手法使故事貌似真实,但其实荒诞,违背生活逻辑,小偷竟然被说成是一个职业,也是人们生活的需要,无意之中好像是对小偷这个职业的鼓吹和张扬。
(二)创作手法蹩脚,想象力贫乏
童话的特点是通俗易懂,有趣味性和亲切感,充分考虑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这些特点主要归功于拟人、夸张等表现手法的作用,如果不能很好地运用这些手法,童话的荒诞美就会进入尴尬的境地。童话的创作者抓住儿童的这一心理特点,采用拟人手法将非人类的东西加以人格化,赋予它们思想情感和思维活动。作家无非就是想要求新求异,但是由于想象力的贫乏,创作手法又很蹩脚,违背支配他们的自然法则和生活规律。
夸张作为修辞手法,夸张就是用夸大的词句来形容事物的特点。作为艺术手段,夸张要借助丰富的想象,扩大和强调描写对象的某些特点,突出其本质特征,达到增强艺术效果的目的。夸张用得恰如其缝会收到很好的效果,而在幼儿读物作品中,很多创作者为了博得读者的笑声或者追逐市场利益而滥用夸张,随意将一些角色和事件夸大到荒诞、滑稽不堪,从而陷于浅薄和庸俗。
(三)塑造能力低下,缺乏典型人物
童话形象是整个作品的关键部分,没有活泼有趣的童话形象,作品的基本思想就不能生动有力地传达给读者。在所有文学作品中,童话的形象最为广泛,世间万物都可以作为有语言行为、有思想性格的人物出现在故事中。但不管选取什么去充当童话的角色,反映的都是人类的现实生活,它们身上具有的也是各种人物的社会性格。
当前的幼儿读物作品中,我们看到的人物形象往往很滑稽或是很叛逆,比如“淘气包”、“捣蛋鬼”,在繁荣的幼儿读物中都是些概念化的角色或者是一群形象特点模糊的人物。作家选择了求易的心态,不再涉足幼儿的现实生活,因此塑造的人物形象无需在这种没有难度的写作中通过真实的情景刻画人物性格和特色,这些形象只需赋予其特殊的符号即可。
(四)创作现实缺乏,远离本土生活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贫富相差的悬殊、文化层次的出入、价值观念的矛盾、信仰的危机等等给人们带来很大的生活和思想压力。儿童读物作家在创作中却并没有承担起为国家未来塑造民族性格和提供情感养料的责任,很多作家的创作理性已经完全迷失在虚拟的现实,虚拟的快乐童年生活的浪潮中了,在当前的儿童读物创作中很难看到能够关注表现儿童生活本质,挖掘儿童心灵深处真诚体验的作品。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比如贫困山区苦难的儿童和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农民工子女问题、留守儿童问题等等是值得我们关注的,虽然也有作家关注,但始终没有被重视。
(五)创作底线缺失,违背人性伦理
在童话《鲁肉找快乐》中就给读者制造了一个残忍、非常没有人性的故事,主要内容如下:鲁肉是一只猫,这只猫要找快乐,但是这只猫的快乐可谓天下奇事,一直在寻找快乐,却是一只最不快乐的猫。“鲁肉说:‘我要穿小一号的鞋子,是为了得到宽解的快乐——当我把穿了一天的鞋子脱掉的当儿,太舒服,我觉得真的好享受。那种感觉,就好像从地狱搭电梯直登天堂一样,你要不要试试?’结果脚肿的像个大面包”“鲁肉练习倒挂金钩,将受伤的脚勾住树干,但是从树上掉下来摔断了三根肋骨。”作品极尽夸张之能事,让人对鲁肉的这种做法不寒而栗,对孩子的幼小的心灵又会造成什么样的伤害,不知道孩子看了之后或者家长给自己的孩子讲这个童话时有何感受。
(六)创作理性不足,应试教育色彩明显
几千年来我们都习惯于“ 灌输式” 的教育,习惯于居高临下的说教,而缺乏与儿童的平等交流。我国幼儿读物的创作向来注重作品的教育功能,而如何将教育性艺术化地含藏在生动形象的故事中,力避生硬的议论和说教,一直以来都是儿童文学创作所必须面对的问题。虽然也提倡“ 寓教于乐” ,但是少儿读物出版物也总是板着面孔进行说教,有个“ 教育者” 立在那里,小读者总是望而生畏。
很多幼儿读物久而久之容易让幼儿形成懒惰的习惯,一味只依靠眼睛和耳朵去接受给出的信息,因为很多幼儿读物作家认为小孩子没有自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片面地认为幼儿都是被动的,受周围环境所左右,这种观念长期下来将影响幼儿思维能力,动脑能力的发展。而家长往往喜欢将童话的教育价值强加给童话和小孩子,总是觉得看完一篇如果没有学到知识,某种品德或者没有得到某种启发便不能将其称为好童话。幼儿读物的创作者也往往人为地将儿童的欲望和天性与教育理想对立起来。 (七)创作观念成旧,缺乏新意与突破
幼儿读物的创作者大都观念陈旧,思想老套,他们眼中的孩子只是没有主动权的接受者,很多教育被简单的几个所谓的经典故事替代了,然而,这对幼儿的人格的养成、智力的开发非常不利。研究表明:高成就动机的孩子可以在更早的年龄阶段自我控制、自我依靠。幼儿读物的反复创作和出版几乎不能体现高成就动机,更不奢谈能对孩子进行高成就动机的引导和教育,又怎么来促进国家的建设。
出版理想和责任感的缺乏、出版者和创作者写作伦理的沦落以及对幼儿读物所服务的群体的漠视都促成了幼儿读物的反复创作和出版,更不用说去发现研究少儿读物的规律。文化市场充斥着众多内容或是形式上雷同的作品,这不仅是为了一些短期的名利对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亵渎和漠视,更是对我们民族精神、民族文化、民族传统的诋毁和背离。
三、教育视域中的幼儿读物创作伦理要求
幼儿读物具有奠基性教育作用,每一个幼儿读物创作者应该对此保持理性的认识,自觉遵守创作伦理,为我国广大幼儿群体奉献最有价值的精神食粮。
(一)丰富创作底蕴,反映现实生活,对幼儿进行生活教育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童话创作者,不仅要通过扎实好自身的心理学,教育学知识,还必须理解哲学、宗教及人文背景来不断提高写作素质、丰富创作底蕴。我们都知道童话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它必须遵循作品中所塑形象的生活规律和自然规律。因此,幼儿读物的创作者要从提高全民族的人文素质的高度出发对幼儿进行生活教育,应该摒弃把以成人看世界的角度强加给幼儿,多接触幼儿的实际生活、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让儿童在经典名著的深厚文化底蕴中获得人文精神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感染的同时,推出贴近幼儿生活、贴近幼儿内心世界和感情的原创作品。
(二)慎用创作手法,提升作品可读性,丰富幼儿想象力
童话的幻想情境是通过某些特殊的艺术手法来表现的,这些艺术手法主要是夸张、象征、拟人、神化、变形、怪诞等。但是作者在使用这些创作手法时必须持科学的态度,不能随心所欲地滥用。童话中拟人手法的运用必须适合儿童的心理,也符合儿童的思维要求。另外,运用拟人手法也不能违背事物固有的属性,还应注意人性与物性的自然结合。童话是用幻想来反映生活的,而那些奇异的幻想往往是通过夸张来表达的,运用夸张可以突出童话形象的特征,给读者以鲜明而深刻的印象,还能增强作品的幽默感和趣味性。所以,童话作家应努力以文字手段,综合恰当地运用各种塑造表现手法提升作品的可读性,保护、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三)强化形象意识,塑造典型角色,为幼儿树立效仿榜样
由于童年时期的孩子他们的生活空间和交际圈子小,生活经验十分贫乏,他们认识形象往往只停留于表象,比较简单,浅显。他们还不善于通过自己的感受、认识和体验来理解文学形象,更谈不上对形象进行丰富和补充了。正是在理解读物形象的局限性与差异性上,类型化的形象恰恰可以适应与满足幼儿与儿童的认识水平。
作家也不能随心所欲地叫一些生物和非生物扮演角色。在选择时,一方面要照顾这些东西本来的形态习惯和自然属性,另一方面,则要考虑表现主题的需要,而且,童话让哪种角色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题。此外,在挑选人物角色时,适当地尊重读者的爱好、民族习惯以及多年来形成的传统、心理和感情,也是必要的。
(四)保守创作底线,提高作品思想,提升幼儿的人格
我国当代著名作家莫言说过:“小说家应该有强烈的批判精神。”童话是从现实生活中提取出来的,它的素材来源于现实生活,它的世界观是架空了现实世界而形成的。这并不否认童话作为一种文学作品,是没有社会担当的,是不可以有批判性的。
童话在阅读上,不必太在意小孩是否读得懂,是否一次能能识记多少生词好句,需要偏重的是一种阅读感受。一篇经典之作,它除了能以高洁的神性姿态和方式教育人们、美化人们心灵之外,还能以一种博大宽广的胸怀让恶者在浮躁中找到心灵的宁静与信仰的皈依,给弱势群体送去美好的憧憬与希望。
(五)增强创作理性,避免功利化倾向,避免拔苗助长现象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采用不同的教材,进行启蒙教育时也对不同特点的儿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我国古代尽管缺乏儿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学等相关理论知识系统的发展,却有丰富的有关这方面的思想和作品。公元前200多年,我国教育和思想的集大成者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教育理念,主张顺应儿童的本性和自由天性设置相应的课程开展教学活动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考虑到儿童心理的特殊性和这个年龄阶段的特点,让孩子们在故事中带着兴趣欣然接受教育。
(六)更新创作观念,鼓励创新与突破,让童话深植儿童记忆世界
一个作家要想使自己的作品获得持久的生命力,离不开创新。一个作家要创新,就要有勇气突破前辈作家和同时代作家的束缚,打破题材上的禁锢,写别人没写过的,发现别人没发现的东西,而不是人云亦云。新的時代作品,应有新的思想内涵,这就要求作家要把握时代脉动的思想敏锐和观照社会生活。现代人的交流、语言等的表达方式也与过去有所不同,社会也应当鼓励创新与突破,以适应现代儿童的心理和审美需求,以使儿童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生活点滴,让童话更好地扎根于孩子们的心中,为孩子的童年留下美好的记忆。
四、结语
儿童时期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对儿童的培养直接影响着儿童以后的生长发育过程,而且儿童的培养关乎一个家庭、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所以儿童的培养必须受到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幼儿读物作为一个重要学习媒介和途径,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了影响儿童身心发展。因此,无论是家长、幼儿读物的创作者还是幼儿读物的研究者等社会群体都应该承担保证优质幼儿读物的创作及出版的责任,坚守创作理性,为孩子们创造更多更好的作品。
参考文献
[1]唐新红.漫议低幼读物的出版[J].中国出版,2009(2):42.
[2]翟晓云. 当前幼儿读物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以呼和浩特、乌兰察布市为例[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8):119.
[3]贾芹. 浅谈当代低幼读物创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出版社.2011:41-42.
[4]贾芹.浅析制约国内低幼读物创作的因素[J].科教文汇,2010(12):53.
[5]戴达.中国新童话[M].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6.(5).
[6]金近.中国经典童话[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7]谢清风.难解少儿出版重复结[J].新观察,2004(3):22.
[8]梅子涵.中国儿童文学5人谈[M].新蕾出版社,20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