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止接触三硝基甲苯后白内障的临床研究

来源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附眼科手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yy2000_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三硝基甲苯中毒性白内障形成的机制及其在体内的长期蓄积作用.方法对脱离三硝基甲苯作业34~45年某厂5名TNT白内障工人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晶状体损伤进展缓慢且程度不等(从"观察对象"到Ⅲ期),潜伏期最长47年,最短38年.结论三硝基甲苯在体内长期蓄积、代谢缓慢、毒性作用持久且不可逆.晶状体损伤是筛查三硝基甲苯中毒的敏感指标.
其他文献
摘要:通过对生物制品注射剂白点的形成原因进行实验,表明由于配制系统铁离子的脱落,可与蛋白质药液形成络合物,产生白点(蛋白颗粒)。笔者用硝酸钝化的方法进行解决,并在生产中予以证明。  关键词:配制系统;生物制品注射剂;蛋白颗粒  中图分类号:R3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97(2009)09-0031-02
目的探讨防治复发性翼状胬肉的新方法.方法应用角膜缘干细胞联合结膜上皮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80例86眼,随访1~4年,回顾性评价疗效.结果术后3月轻度复发13例13眼,术后6月,
摘要:目的:探讨重度妊娠高血压患者行剖宫产术的麻醉处理措施。方法:对50例重度妊娠高血压患者在硬膜外麻醉、腰麻一硬膜外联合阻滞或全麻气管内插管下行剖宫产中止妊娠术。结果:50例产妇均顺利完成手术。结论:维持血压平稳是术中麻醉处理的关键。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目的探讨治疗复合性视网膜脱离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方法对16例(16眼)视网膜脱离合并严重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患者行闭合式玻璃体切除联合巩膜环扎、视网膜切开或切除及眼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