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世达赖喇嘛与西藏问题

来源 :时代中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ytott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奥运会前夕,西藏发生了打砸抢烧事件。随之,达赖喇嘛这个名字频繁出现在媒体报道中。那么,达赖喇嘛到底是怎样的一种身份?他与西藏问题又有什么关联?要说清这个问题,还要从藏传佛教特有的活佛转世说起。
  
  生命轮回与活佛转时
  
  活佛转世观念与佛教的生死轮回思想有关。活佛转世最初的目的是确定寺院的首领。藏传佛教认为,只有刻苦修行的有道高僧才能在死后转世为人。西藏的宗教在很早以前就存在多个教派,其中有一个叫噶玛噶举派,因为这个教派习惯戴黑帽子,因此也称“黑帽派”。活佛转世的规则就出自于这个“黑帽派”,时间是12世纪,到13世纪成为一种制度。“黑帽派”转世活佛的名号称为“噶玛巴”,到目前为止,已有17位噶玛巴转世。自从“黑帽派”开创活佛转世以后,迄今为止,在藏传佛教传播的地区,大约有上千个活佛转世系统。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现在人们熟知的达赖和班禅系统。
  在藏传佛教中,有一个最著名的教派叫格鲁派,因为戴黄帽子而被称为“黄教”。“黄教”的创始人名叫宗喀巴。宗喀巴有个最小的弟子,叫根敦珠巴,他创立了著名的札什伦布寺。1474年,根敦珠巴去世前,宣布自己将转世。4年后,人们给他找了一位转世灵童,名叫根敦嘉措。虽然“黄教”接受活佛转世的时间,比最早的“黑帽派”要晚2个世纪,但“黄教”的转世活佛却后来居上,最终成为了全西藏的宗教领袖。
  1542年,根敦嘉措去世,他的转世灵童名叫索南嘉措。1578年,索南嘉措到蒙古传教时,被蒙古首领俺答汗授予“达赖喇嘛”的封号,这也是“达赖喇嘛”这一称号第一次在历史上出现。达赖是蒙古语“海”的意思,喇嘛是藏语“上人”的意思。索南嘉措被认定为三世达赖喇嘛,前文提到的根敦珠巴和根敦嘉措被追认为一世、二世达赖。从此以后,达赖喇嘛的活佛转世系统,由于受到世俗王权的册封,而成为西藏地区最重要的活佛转世系统之
  三世达赖索南嘉措圆寂于蒙古草原,四世达赖云丹嘉措出现于蒙古,也是达赖系统唯一的蒙古人。而且,云丹嘉措还是蒙古首领俺答汗的子孙。这便出现了一个问题:如果宗教地位很高的达赖喇嘛的转世,可以被当权人物操纵,使得宗教领袖成为权势家族自产自销的囊中之物,那么,就很容易产生腐败,弊端甚多。这一问题直到很多年以后才得以解决。
  
  达赖喇嘛与班禅
  
  四世达赖云丹嘉措1616年去世,此时,札什伦布寺的寺主名叫罗桑曲吉坚赞,他前往拉萨主持宗教事务,并开始寻访四世达赖的转世灵童。历史有时候是具有偶然性的。当时西藏的世俗政权首领拉藏汗不同意达赖喇嘛的继续转世。如果拉藏汗的意见坚持下去,西藏后来的历史也许会完全改写。罗桑曲吉坚赞拯救了达赖系统。罗桑曲吉坚赞有较高的医术,他给拉藏汗治好了病,使得拉藏汗同意寻找达赖喇嘛的转世灵童,于是,五世达赖阿旺罗桑嘉措登上历史舞台,罗桑曲吉坚赞成为五世达赖的老师。
  拉藏汗一定没有料到,自己当初同意寻找达赖喇嘛的转世灵童,会给自己带来什么结局。1641年,明崇祯14年,五世达赖和罗桑曲吉坚赞一起,将蒙古势力引入西藏,消灭了拉藏汗。进入西藏的蒙古人又正式册封罗桑曲吉坚赞为班禅。班,梵语,意为博学之士;禅,藏语意为大。班禅,意为大学者。此后,五世达赖联合清朝政府,赶走了蒙古人。1655年,清朝顺治皇帝正式册封五世达赖,达赖喇嘛由此成为西藏的最高统治者。
  1662年,清朝康熙元年,罗桑曲吉坚赞去世。五世达赖感念其教诲的师恩,决定为其寻找转世灵童。从此,黄教的第二个活佛转世系统,班祥活佛开始出现。按照黄教的辈分关系,罗桑曲吉坚赞被认定为四世班禅,前面三个“转世”的班禅都是追认的,一世班禅就是前文提到的宗喀巴的另一位弟子克珠杰。五世班禅名叫罗桑益西,1713年,清朝康熙皇帝正式册封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 (额尔德尼,满语珍宝之意)的封号。
  由此,我们看到达赖和班禅两个活佛转世系统的关系,虽然班禅转世系统实际上比达赖转世系统要晚出现100多年,但是,他们都源自于黄教创始人宗喀巴的弟子,一世班禅还是一世达赖的“师哥”。当罗桑曲吉坚赞保住了达赖的传承后,他们联合清朝,获得西藏的统治权,其实也是“黄教”的胜利。从此,西藏的其他教派,在地位上都无法超过“黄教”。西藏从此也真正进入“政教合一”的统治方式。
  由于达赖和班禅都是朝廷正式册封的,因此这两个活佛系统的地位也远高于其他活佛转世系统。清朝册封两个活佛系统,也有互相牵制的意思。在历史上,班禅与达赖都是互为师生。由于转世灵童都有一个教育培养的过程,因此,当达赖年幼时,班禅就担负领导和教师的责任;反之,当班禅年幼时,达赖就承担领导和教师的责任。从这个意义上说,达赖与班禅的地位是一样的。只是由于达赖的常驻地在拉萨,而班禅的常驻地在后藏(今日喀则地区),因此,达赖在世俗社会的重要性似乎要高一点。
  自从有了转世灵童这个传统后,一些有权势的人,经常暗中操纵,利用贿赂等手法,让转世灵童的认定有利于自己。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几代转世灵童都出于一个家族的现象。有时找来的“灵童”不止一个,经常会出现纠纷和争执。针对这些问题,1792年,清朝乾隆皇帝制定了“金瓶掣签”的制度。制度规定,凡在理藩院注册的藏传佛教蒙、藏大活佛,均须将寻得的若干“灵童”的名字写在象牙签上,置于金瓶中,由理藩院尚书在雍和宫或由驻藏大臣在大昭寺监督掣签来确定“灵童”,然后经过“坐床”仪式,便正式成为“转世活佛”。
  达赖与班禅这两个活佛系统还有一个问题不太被大众注意。活佛转世都有前身,虽说达赖和班禅的前身都是宗喀巴的弟子,但是,在藏传佛教理论中,他们的前身要更加高贵。达赖喇嘛从一开始就被认为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而班禅则被认为是阿弥陀佛的化身。观世音菩萨大家都很熟悉,阿弥陀佛就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按照佛教理论,阿陀佛的地位要高于观世音菩萨,一个是佛,另一个是菩萨,地位已经很清楚了。因此,在佛教理论上,班禅的地位要高于达赖。但是,在世俗地位中,达赖由于常驻拉萨,地位似乎显得比班禅重要。
  
  5岁农家娃幸运成灵童
  
  1933年12月17日,十三世达赖圆寂。1938年冬,在青海省一个叫祁家川的地方,寻访人员寻访到转世灵童,他就是藏族农民祁却才仁和妻子德吉才仁5岁的儿子拉木登珠。
  祁家川,青海省的这个小村庄,700多年来,众多民族在这 一带往来迁徙,使这里渐渐成为多民族混居区。自从1644年清王朝统治以来,回族人成了这条山沟的主要居民。只有祁家川的地名还能使人想起这里的早期居民藏族祁家部落。拉木登珠就出生在祁家川的当采村。这里的汉文化影响浓郁。当时,他的一家还完全不懂拉萨话,甚至连安多藏语也说不完整。
  寻访灵童的人找到拉木登珠的时候,青海省政府主席是回族军阀马步芳。马步芳认为拉木登珠是他管辖的属民,寻访队不能随便带走他。直到西藏噶厦政府请中央政府协调并私下给了马步芳40万元银币的赎身钱之后,拉木登珠才在马步芳军队的护送下前往拉萨。1939年10月,拉木登珠坐在象征达赖地位的黄轿子里进入拉萨。在摄政热振活佛的操纵下,这名5岁的男孩成为了新的达赖喇嘛。
  1949年2月5日,中央政府对摄政热振活佛的请求给予批复,免于对灵童掣签,特准继位为第十四世达赖喇嘛。同年2月22日,在布达拉宫东大殿举行第十四世达赖喇嘛的坐床典礼。灵童拉木登珠变成了达赖喇嘛丹增嘉措,从此,这个农家孩子就成为政教合一社会最高、最神秘的代表人物。
  
  从举棋不定到拥护十七条协议
  
  当时的西藏笼罩在英美势力的阴影中。早在1904年,英国人就侵入了西藏,开始寻找代理人,并且通过他们进行分裂活动。在英国人的支持下,贪恋权势、想靠英美势力谋求独立的达扎取得了摄政权。1950年年初,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的方针,希望西藏方面派出和平谈判代表。当时,西藏地方政府的执政者是摄政达扎·阿旺松绕,他和他的部分追随者都反对中央,搞西藏独立的决心很大,不但不响应中央的指示,一方面准备打仗,对抗解放军,另一方面派代表到国外,希望得到外国对藏独势力的援助,然而,派到国外的那些代表团所发出的请求,没有得到任何国家的响应,甚至连他们的旅行证件也得不到承认。于是西藏噶厦政府调集了当时90%的藏军,前往西藏东部,部署在金沙江沿岸,以图阻挡人民解放军。与此同时,一部分人民解放军根据中央人民政府的命令,开始向西藏前进。昌都战役,藏军彻底失败,这给西藏上层人物们带来了极大震动,于是很多官员主张结束达扎的摄政。由于丹增嘉措尚未到亲政的年龄,于是提前亲政的事必须请护法降神给予“神断”。神的指示是让16岁的达赖喇嘛丹增嘉措亲政。
  亲政的达赖由于受经师达扎和英美势力的影响,在政治上举棋不定。他悄悄动身前往边境口岸亚东,并带走了噶厦政府的大量钱财。亚东是喜马拉雅山谷中的一个小镇,翻过一个山口就到了国外,进出很方便。此时,美国也对西藏开始“积极关心”。
  1951年2月18日,在亚东的达赖喇嘛亲自签字,决定派和平代表前往北京。4月22日,谈判代表到达北京时,周总理非常重视,亲自到火车站迎接。关于十七条协议的谈判天天进行,谈判双方都拿出了自己的草案,在诸如驱逐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和人民解放军进藏,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西藏的政治制度和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的固有地位和职权不变,确保宗教信仰自由等条款上双方经过反复协商,达成了一致协议。5月23日,关于和平解放西藏方法的十七条协议得以签订。24日晚,毛主席在中南海以个人名义宴请了代表们。
  十七条协议的签订使杜鲁门政府十分担忧。1951年3月底至8月,美国驻印度大使韩德逊给达赖喇嘛至少捎去了三封信和更多的口信,劝说达赖喇嘛否认十七条协议并流亡国外,组织抵抗运动,美国政府愿意为此提供援助。信件既无日期、发信地点,也没有签名。一位英国记者确信他已经看见了美国的军用物资运进了西藏。这些信并未使当时的达赖喇嘛动摇。他决定返回拉萨,并在亚东会见了中央代表张经武。
  1951年8月份,达赖喇嘛回到拉萨。10月29日,达赖喇嘛正式致电毛泽东主席,表示拥护十七条协议。
  
  激情创作《毛主席颂》
  
  1954年,达赖喇嘛和班禅到北京去参加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车站,他们受到了规格很高、隆重热烈的欢迎,周恩来、朱德、邓小平、郭沫若、林伯渠亲自迎接。
  在中南海,达赖喇嘛第一次见到了毛泽东主席,他向毛主席献了哈达和一个刻有铭文的金法轮。铭文写着:1954年,我——达赖喇嘛担任代表出席我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时,谨以西藏政教礼俗向我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毛主席恭献千幅金轮,藉表无上颂祷。
  此后在北京期间,达赖喇嘛又多次和毛主席见面,亲切交换意见。
  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达赖喇嘛和班禅喇嘛分别发言,达赖喇嘛讲述了西藏工作情况,显得热情洋溢。达赖喇嘛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副委员长,班禅喇嘛当选了政协全国委员会的副主席。这是历史上西藏地方政权的执政者在中央政府中担任的最高职务。达赖喇嘛欣然接受了这个结果。
  1955年,达赖喇嘛回到拉萨写了一首《毛主席颂》,在这篇赞文中他把毛泽东主席比作太阳,保护藏族人民的慈母,战胜帝国主义的大鹏,称颂毛主席解放了枷锁,指示了和平的道路,祝愿伟大领袖像世界的火炬永放光芒。
  1956年,陈毅元帅率领中央代表团抵达拉萨,参加即将召开的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成立大会。达赖喇嘛被推选担任筹备委员会的主任委员,班禅喇嘛担任第一副主任委员。年轻的达赖喇嘛积极热情地投入筹委会的工作,相当活跃。
  
  外部势力插手西藏事务
  
  好景不长,1956年的冬天,达赖喇嘛和班禅喇嘛应邀到印度参加释迦牟尼2500年的纪念活动,而这里有一些主张独立的西藏前官员们。达赖喇嘛的两个哥哥也在这里,从一开始他们就包围了达赖喇嘛,不断劝说他留在印度。
  达赖喇嘛又开始动摇了,有了不回西藏的打算。当时正在印度访问的周恩来总理和他谈了话,又同他的随行官员中的负责人分别见了面。达赖喇嘛又一次决定返回拉萨。
  中央人民政府对西藏社会制度的改革十分慎重。然而,其他省份的藏区人民却迫不及待地要求改革。他们控诉旧制度的压迫,兴高采烈地烧掉了记录他们所欠债务的账本。受到了冲击的大小领主们一部分跑到拉萨寻求达赖喇嘛的庇护,一部分在当地策划煽动武装叛乱。
  此时的美国开始直接插手西藏事务。1954年,美国中央情报局就开始在藏族人中招募特工人员,并在台湾训练,让他们回到西藏制造麻烦,后美国又在科罗拉多州分批训练了170人的“康巴游击队”。
  美国通过边境偷运或空投武器给这些回到西藏的特工人员,让他们马上就干。很快这些人就开始在西藏发挥作用,除了他们自己去袭击中央派驻当地的机关和部队之外,还成立了叛乱组织“四水六岗”和叛乱武装“卫教军”。一个自称是“人民议会”的组织甚至在拉萨张贴了征兵令。大批西藏中上层开明人士避入了人民解放军控制的机关,大多数拉萨居民关门闭户以躲避危险。这时的拉萨很像一座空城。
  
  望天打卦出逃
  
  正式叛乱的导火索是因为达赖喇嘛提出观看演出的事情引起的。1959年2月,达赖喇嘛提出要去西藏军区俱乐部观看军区文工团的新节目。3月8日,达赖喇嘛确定3月10日下午到西藏军区礼堂看演出。但是,3月9日晚,当时的拉萨市长却煽动市民说:去军区看戏是汉人准备把达赖喇嘛劫往北京,要每户市民都必须派人到达赖喇嘛驻地罗布林卡去保卫达赖喇嘛,阻止他去看戏。
  3月10日晨,叛乱分子数千人武装包围了拉萨市,并打死、打伤一些开明的西藏人士,叛乱头目公开宣布“西藏独立”,发动了武装叛乱。
  人民解放军一直采取了忍让的态度,叛乱分子以保护达赖喇嘛的名义在罗布林卡周围修了工事,把那里变成了叛乱的大本营和指挥中心。
  3月10日至16日,达赖喇嘛给西藏工委和西藏军区领导人写了三封信,说自己受到了叛乱分子的包围。然而,3月16日他却为是否逃走打了卦,神断指示说:“快走、今晚。”于是3月17日零时,他化装成一名普通的武装叛乱分子,逃离拉萨,前往叛乱武装的根据地山南地区。
  达赖出走后,叛乱分子调集约7000人于3月20日凌晨向在拉萨的党政军机关发动全面进攻。解放军仅用两天时间就平息了拉萨地区的叛乱。26日,达赖喇嘛及其追随者宣布“西藏独立”,成立了“西藏临时政府”。之后,他们逃往印度。
  达赖逃亡国外后,中央政府从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大局出发,对他采取了耐心等待的态度。其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职务一直保留到1964年。但达赖在国外反华势力和分裂分子教唆下,完全背弃了自己曾经表示过的爱国立场,公开鼓吹“西藏是独立国家”,开始从事大量的分裂祖国的活动。
其他文献
母亲是山,山比不上;母亲是海,海不敢当;母亲那一脸的慈祥写出了一生的沧桑,母亲的爱比山高,比水长;每个人想起自己的母亲就会把快乐流淌在心上,无限的幸福就会在心间荡漾,从搭跚的成长到成功的飞扬都渗透着母亲欣慰和幸福的泪光:母亲的辛劳和付出,母亲的关怀和爱惜才使天下的儿女们健康快乐的成长……世界上最美丽的称呼就是母亲;母亲的爱谱写了世界最美好的篇章;人世间最伟大的情感是母亲的情怀和关爱;母亲以宽厚博大
期刊
我印象当中的宋郑还,好孩子集团总裁,他没有选择以铺天盖地的广告来轰炸,也没有连篇累牍的大肆炒作的,却成功地由当年一家濒临破产的校办工厂,变为今天年纯利润已经超过1亿的现代化国际企业,当年一名普通的中学老师摇身变为今天身价5亿的企业总裁、江苏首富。  位于江苏昆山陆家镇的好孩子集团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儿童用品公司之一。在没有选择以铺天盖地的广告来轰炸,也没有连篇累牍的大肆炒作的情况下,却成功地由当年一
期刊
人性化——品牌建设的有效方法    海尔:真诚到永远;  雕牌:妈妈,我能帮您干活了;  养生堂龟鳖丸:养育之恩,无以回报:  PHILPS:让科技像打开盒子一样简单;  GE:将好东西带到生活中;  白沙集团:鹤舞白沙,我心飞翔:  红蜻蜓:从距离中寻求接近……  在市场中充斥的是浓郁的亲情味,品牌传播在人性的情感敏感点上做足了文章。以人为本,以客户为营销导向的思维方式,在市场上获得了普遍的认可
期刊
面对全球通胀问题,各国政策当局似乎正在玩一个“谁先眨眼睛”的游戏。  通贷膨胀日益成为全球性的观象。不仅中国、印度、越南及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国家的通胀率居高不下,美国、欧元区甚至日本的通胀率,都出现迅速攀升态势。  通贷膨胀是一个货币现象,全球通胀是一个全球货币现象。世界上大多数经济体,部有一个中央银行性质的赏币政策当局,为本经济体制定并执行贷币政策。然而、并不存在一个全球中央银行,因而使用全球货币
期刊
这一天终于到了。坐在约翰内斯堡“足球城”球场三层看台最顶层的记者席,在南非特色的“呜呜赛啦”轰鸣声中,你能感到一种历史的重量,就像两年前的8月8日晚在鸟巢时一样。这种感觉,和4年前德国慕尼黑安联球场纯粹地享受足球,分量完全不同。  对于南非人来说,2010年世界杯寄托的不仅仅是足球,而是太多太多的承载:是自豪,是骄傲,是泪流满面,更是昂首自信。如果说1994年的后种族隔离时代首次大选,是新南非的呱
期刊
2008年05月16日央行副行长苏宁表示,外需放缓和自然灾害不会对经济产生决定性影响。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苏宁在第二届中印金融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外需放缓和自然灾害不会对中国经济产生决定性影响。他称,尽管面临全球通胀压力普遍上升的不利局面,但我国经济的内生动力决定了中国不会出现恶性的通货膨胀,不过需对未来的通胀压力给予密切关注。  苏宁表示,外需放缓和自然灾害的影响都是局部和暂时的,不会对中国经
期刊
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近日强调,要主动研究产业结构调整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质量的影响,尤其要关注不良贷款绝对额的变化,切实防止不良贷款反弹。要密切关注房地产市场走势,科学安排房地产开发贷款,借鉴美国次贷危机教训,确保按揭贷款真实性,防范房地产开发商贷款风险,支持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刘明康是在江苏、辽宁调研时作上述表示的。他指出,当前要密切关注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情况及其对银行业可能带来的影响。加强相
期刊
提起贺邵凡在湖南并不陌生,很多人都知道,他是一家地产公司董事长,邵阳市第四届人大代表,人称“湘军显赫少帅”青年民营企业家,他述职多处,是长沙市雨花区企业家协会副会长。  六年前,他和楠鑫人入驻一片不毛之地的莲湖村,鑫团队在贫差荒芜的条件下,设定了开发新模式,带领群众走出一条安居兴业,持续发展的新路子;为政府解决安民置业做出了突出贡献,深受当地人民的好评  前不久,贺绍凡又当选为第一届中国汽车配件用
期刊
大鱼不见得吃小鱼,但快鱼注定吃慢鱼。创新=新思想+能够带来改进或创造利润的行动。  ——通用电气公司董事长兼CEO杰克·韦尔奇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商海搏击,选对正确的路走,才最重要。财富,是资本衡量成功的终极指标。那些拥有大量财富的人值得尊敬,他们是赢家;而发现捷径并带领许多人,迅速获得财富的人更值得仰视,他们是智者。北京永康口腔全国连锁机构总经理宋光成先生,就是缔造行业经济模式的极少数成
期刊
1、应安徽省芜湖市文艺评论家学会的邀请,时代中国杂志社到安徽三泰集团调研  2、芜湖市炒货食品协会杜天喜秘书长(右)与本刊社长讨论炒货现况  3、芜湖市艺术家评论家协会主席朱希和(左)与三泰集团总经理李年富总经   理(右)讨论《时代中国》杂志  4、天奇大蒜素研究所所长刘锡云(右)与本刊社长亲切交谈      1、著名书法家朱石金(左一)赠画仪式  2、时代中国杂志社及相关领导考察马仁奇峰  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