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作20多年来,我教过几个毕业班,《夹竹桃》一课也不止一次执教,对教材可以说是相当熟悉了。《夹竹桃》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是“文学泰斗”季羡林先生的作品,充分体现了他散文“质朴而不失典雅,率真而不失睿智”的特点。对于这样一篇名家名作,每次教我都是又喜欢又有些犯愁。可巧的是,这学期片区教学案的编制,《夹竹桃》一课正是我的任务。
一、因学定教
在编制教学案前,我先仔细回想了去年在教这一课时的得与失,记忆逐渐地清晰起来:当时,学生在完成课后的造句“无……不……”“无不……”时有困难。最后在评讲这项作业时,我虽然着重进行了讲评,但学生订正下来的效果依然不好。我当时也想弥补,但由于新课已经上完,又有新的学习任务等着完成,这个造句作业就在遗憾中被我遗忘了。那么,现在的学生是不是也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
再一次认真研读教材之后,我请来了班上十名语文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让他们按照常规要求预习课文,并要求他们完成这个问题:“预习完课文后,你觉得自己在学习课文或完成课后习题时,会有什么困难吗?请写下来。”果然不出所料,十个人中有七人对课后造句练习表示完成起来有困难,希望老师能够给予帮助。调查结果让我下定决心不能再重复去年的遗憾,打算好好设计一下对“无……不……”“无不……”这两个造句指导教学程序,实实在在地帮助学生解决好这个困难。
随后,我逐一找这七位认为完成这项造句练习有困难的学生谈话。从交谈中,我了解到学生的困难主要集中在以下两点:(1)区别不了“无……不……”“无不……”有什么不同。(2)这两个词不像形容词和动词适用的语言环境比较明确,不知该把它们用在哪些语言环境中。
二、顺学而导
学生对困难的述说,让我有了茅塞顿开之感。是啊,我自己刚开始看到这个练习时不也产生过这样的疑问吗?编者为什么要学生同时用这样两个看似意思很相近的词语造句呢?这两个词到底有什么细微的不同呢?这些疑问必须也只有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于是,我再一次翻开教材,一遍又一遍地阅读这两个句子所在的第四自然段,细细地品味季羡林先生通过这两个词、这两个句子传达的思想情感。
“无……不……”“无不……”都是双重否定,众所周知双重否定的作用是为了起强调的作用。通过仔细体味、对比,我发现“无……不……”“无不……”不同就在于它们强调的对象不同,“无……不……”强调的是“无”和“不”中间的这个字,以文中的句子“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为例,它强调的是“无和不”中间的这个“日”字,突出夹竹桃无论什么季节,无论什么气候,无论什么环境,“每一天”都迎风吐艳;而“无不……”则强调的是“无不”后面的这个词,以文中的句子“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为例,它强调的是“奉陪”,突出夹竹桃无论是阳光明媚的春天、炎炎烈日的夏天,还是萧瑟清冷的秋天,它都默默地“陪伴”着那些春天、夏天或秋天只开一季的花儿们。这样一来,解决学生的第一个疑问有了办法。
但我仔细一想,如果就这样把自己的理解告诉学生,以学生的理解能力并不一定能够一下子接受。那么,该怎样利用好这个不可多得的培养学生语感的机会,让他们能够有更感性的认识呢?我还必须设计一个强化理解的环节。又一次经过思考,我决定采用改写句子并进行比较的形式来强化学生对“无……不……”“无不……”细微差别的认识。具体的操作步骤设计如下。
用上“无不”或“无……不”,将下面句子改写成双重否定句。
1.大家听了英雄模范的事迹报告,都激动万分。
2.我们的教室非常整洁,瞧,讲台上、课桌上、窗台上每一处都干干净净。
很明显,这两个句子用“无……不……”“无不……”改写都可以,那哪一种该法更好呢?这就要看原句想强调什么了。第一句原句想强调的是“激动万分”,第二句想强调的是“每一处”。所以,第一句改为“大家听了英雄模范的事迹报告,无不激动万分”,第二句改为“我们的教室非常整洁,瞧,讲台上、课桌上、窗台上无处不干干净净”最为符合原句的意思。
这样,学生通过改写,与原句进行对比,可以强化对“无……不……”“无不……”细微差别的认识,同时也深深地体会到季羡林先生想表现夹竹桃花开三季,表达对夹竹桃韧性的赞美,感受到季羡林先生语言运用的丰富、构思的匠心独具。
相对于解决第一个困难,解决学生第二个困难就相对容易一些了。针对学生提出的“两个词不像形容词和动词适用的语言环境比较明确,不知这两个词该用在哪些语言环境中”这个问题,我打算为学生提供一些熟悉的造句的素材,如莫高窟壁画精妙绝伦、海伦·凯勒令同学佩服、烟台的海每个季节都各具特色……设想学生在这些素材的启发下,思路会得到拓展,最后再放手让他们独立完成造句练习,一定会水到渠成。
在片区对《夹竹桃》一课的教研讨论会上,我着重介绍了自己对“无……不……”“无不……”的教学设计,其他教师对这个环节的教学设计和整份教学案都给予了高度的肯定。我也对教学《夹竹桃》一课充满了信心。
可谁知,在教学造句的过程中还是出现了问题:在让学生根据提供的素材选择“无……不……”“无不……”其中一个进行练习时,学生都选用的是“无不……”,“无……不……”则是无人问津。在学生练习时,我巡视发现独立完成“无……不……”的造句对学生来说还是有难度。这让我很是疑惑,不是考虑得很周到吗?学生课前提出的疑问不是都一一解决了吗?为什么还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三、从学生中来
课后我找来学生询问,终于找到了原因。他们都说,用“无不……”造句简单,前面不需要叙述、描写清楚具体的情况;用“无……不……”前面还要像课文中的句子一样,写清楚有哪些“日”,不然就写不清楚“无什么不”,太麻烦。再加上,学生对“无……不”这类的词语积累不够,所以都怕用“无……不……”造句。
与学生的再一次交谈,又一次让我拨开云雾见了青天。我赶紧根据学生提供的信息,进一步完善细化教学过程。在为学生提供一些熟悉的造句的素材,帮助他们完成造句这一过程时,我增添了如下要求:提供的素材必须分别用“无不……”“无……不……”分别造句。同时,我又给学生一个新的“拐杖”,提供了“无事不、无次不、无时不、无人不……”一类的词组,帮助学生从中选择辅助完成“无……不……”的造句练习,并再一次出示文中“无……不……”的例句:“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我要求学生必须要模仿例句,在句中描述、交代清楚“无”和“不”之间自己想突出的词语包含的意思。
四、到学生中去
在当天的课后辅导时间,我按照完善过的教学过程又一次进行了教学,结果效果出奇得好。我校同备课组的教师用了我改进细化后的教学案,都高兴地告诉我,绝大多数学生对于这两个造句练习都能轻松地、高质量地完成。
五、教学故事告诉我
对“无不……”“无……不……”造句教学过程的设计、落实、修正细化、再落实的全过程,我再一次切实感悟到:只有全面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真切地关注学生的真实需求,根据学生的学习动态及其发展变化,灵活地选用教学方法,进而调整教学的宏观思路和具体策略,教学活动才会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学目标才有可能得到落实。
总之,因学定教,顺学而导,教师才有“引”的方向,才有“导”的重点,学生才能真正爱上课堂,爱上语文,语文课堂教学才能真正走向高效。
(责编 张翼翔)
一、因学定教
在编制教学案前,我先仔细回想了去年在教这一课时的得与失,记忆逐渐地清晰起来:当时,学生在完成课后的造句“无……不……”“无不……”时有困难。最后在评讲这项作业时,我虽然着重进行了讲评,但学生订正下来的效果依然不好。我当时也想弥补,但由于新课已经上完,又有新的学习任务等着完成,这个造句作业就在遗憾中被我遗忘了。那么,现在的学生是不是也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
再一次认真研读教材之后,我请来了班上十名语文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让他们按照常规要求预习课文,并要求他们完成这个问题:“预习完课文后,你觉得自己在学习课文或完成课后习题时,会有什么困难吗?请写下来。”果然不出所料,十个人中有七人对课后造句练习表示完成起来有困难,希望老师能够给予帮助。调查结果让我下定决心不能再重复去年的遗憾,打算好好设计一下对“无……不……”“无不……”这两个造句指导教学程序,实实在在地帮助学生解决好这个困难。
随后,我逐一找这七位认为完成这项造句练习有困难的学生谈话。从交谈中,我了解到学生的困难主要集中在以下两点:(1)区别不了“无……不……”“无不……”有什么不同。(2)这两个词不像形容词和动词适用的语言环境比较明确,不知该把它们用在哪些语言环境中。
二、顺学而导
学生对困难的述说,让我有了茅塞顿开之感。是啊,我自己刚开始看到这个练习时不也产生过这样的疑问吗?编者为什么要学生同时用这样两个看似意思很相近的词语造句呢?这两个词到底有什么细微的不同呢?这些疑问必须也只有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于是,我再一次翻开教材,一遍又一遍地阅读这两个句子所在的第四自然段,细细地品味季羡林先生通过这两个词、这两个句子传达的思想情感。
“无……不……”“无不……”都是双重否定,众所周知双重否定的作用是为了起强调的作用。通过仔细体味、对比,我发现“无……不……”“无不……”不同就在于它们强调的对象不同,“无……不……”强调的是“无”和“不”中间的这个字,以文中的句子“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为例,它强调的是“无和不”中间的这个“日”字,突出夹竹桃无论什么季节,无论什么气候,无论什么环境,“每一天”都迎风吐艳;而“无不……”则强调的是“无不”后面的这个词,以文中的句子“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为例,它强调的是“奉陪”,突出夹竹桃无论是阳光明媚的春天、炎炎烈日的夏天,还是萧瑟清冷的秋天,它都默默地“陪伴”着那些春天、夏天或秋天只开一季的花儿们。这样一来,解决学生的第一个疑问有了办法。
但我仔细一想,如果就这样把自己的理解告诉学生,以学生的理解能力并不一定能够一下子接受。那么,该怎样利用好这个不可多得的培养学生语感的机会,让他们能够有更感性的认识呢?我还必须设计一个强化理解的环节。又一次经过思考,我决定采用改写句子并进行比较的形式来强化学生对“无……不……”“无不……”细微差别的认识。具体的操作步骤设计如下。
用上“无不”或“无……不”,将下面句子改写成双重否定句。
1.大家听了英雄模范的事迹报告,都激动万分。
2.我们的教室非常整洁,瞧,讲台上、课桌上、窗台上每一处都干干净净。
很明显,这两个句子用“无……不……”“无不……”改写都可以,那哪一种该法更好呢?这就要看原句想强调什么了。第一句原句想强调的是“激动万分”,第二句想强调的是“每一处”。所以,第一句改为“大家听了英雄模范的事迹报告,无不激动万分”,第二句改为“我们的教室非常整洁,瞧,讲台上、课桌上、窗台上无处不干干净净”最为符合原句的意思。
这样,学生通过改写,与原句进行对比,可以强化对“无……不……”“无不……”细微差别的认识,同时也深深地体会到季羡林先生想表现夹竹桃花开三季,表达对夹竹桃韧性的赞美,感受到季羡林先生语言运用的丰富、构思的匠心独具。
相对于解决第一个困难,解决学生第二个困难就相对容易一些了。针对学生提出的“两个词不像形容词和动词适用的语言环境比较明确,不知这两个词该用在哪些语言环境中”这个问题,我打算为学生提供一些熟悉的造句的素材,如莫高窟壁画精妙绝伦、海伦·凯勒令同学佩服、烟台的海每个季节都各具特色……设想学生在这些素材的启发下,思路会得到拓展,最后再放手让他们独立完成造句练习,一定会水到渠成。
在片区对《夹竹桃》一课的教研讨论会上,我着重介绍了自己对“无……不……”“无不……”的教学设计,其他教师对这个环节的教学设计和整份教学案都给予了高度的肯定。我也对教学《夹竹桃》一课充满了信心。
可谁知,在教学造句的过程中还是出现了问题:在让学生根据提供的素材选择“无……不……”“无不……”其中一个进行练习时,学生都选用的是“无不……”,“无……不……”则是无人问津。在学生练习时,我巡视发现独立完成“无……不……”的造句对学生来说还是有难度。这让我很是疑惑,不是考虑得很周到吗?学生课前提出的疑问不是都一一解决了吗?为什么还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三、从学生中来
课后我找来学生询问,终于找到了原因。他们都说,用“无不……”造句简单,前面不需要叙述、描写清楚具体的情况;用“无……不……”前面还要像课文中的句子一样,写清楚有哪些“日”,不然就写不清楚“无什么不”,太麻烦。再加上,学生对“无……不”这类的词语积累不够,所以都怕用“无……不……”造句。
与学生的再一次交谈,又一次让我拨开云雾见了青天。我赶紧根据学生提供的信息,进一步完善细化教学过程。在为学生提供一些熟悉的造句的素材,帮助他们完成造句这一过程时,我增添了如下要求:提供的素材必须分别用“无不……”“无……不……”分别造句。同时,我又给学生一个新的“拐杖”,提供了“无事不、无次不、无时不、无人不……”一类的词组,帮助学生从中选择辅助完成“无……不……”的造句练习,并再一次出示文中“无……不……”的例句:“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我要求学生必须要模仿例句,在句中描述、交代清楚“无”和“不”之间自己想突出的词语包含的意思。
四、到学生中去
在当天的课后辅导时间,我按照完善过的教学过程又一次进行了教学,结果效果出奇得好。我校同备课组的教师用了我改进细化后的教学案,都高兴地告诉我,绝大多数学生对于这两个造句练习都能轻松地、高质量地完成。
五、教学故事告诉我
对“无不……”“无……不……”造句教学过程的设计、落实、修正细化、再落实的全过程,我再一次切实感悟到:只有全面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真切地关注学生的真实需求,根据学生的学习动态及其发展变化,灵活地选用教学方法,进而调整教学的宏观思路和具体策略,教学活动才会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学目标才有可能得到落实。
总之,因学定教,顺学而导,教师才有“引”的方向,才有“导”的重点,学生才能真正爱上课堂,爱上语文,语文课堂教学才能真正走向高效。
(责编 张翼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