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会计电算化的飞速发展,现代审计理论和审计实务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问题和挑战,在这种新的形势下,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对审计的影响和审计应采取的对策就成了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审计;会计电算化;审计线索;审计方法
近年来,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大提高了会计核算质量。然而,会计领域的计算机犯罪案件也呈上升趋势,给国家资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因此,加强会计电算化的安全监控,切实防范会计风险,也就成为审计界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
(一)改变了审计线索
电算化信息系统通过改变与审计线索有关的某些关键因素,会对审计线索产生以下影响:一是原始凭证一旦转换到机器,可识别的输入介质就不再在数据处理过程中使用;二是在某些系统中,传统的原始凭证可能由于采用直接采集数据的设备而不复存在;三是总分类账被主文件所代替,而且在主文件中可能看不出计算汇总数所依据的明细数据;四是数据处理过程未必提供业务的日常记录。若要提供只有采取专门的步骤;五是系统不一定经常打印出原始记录,只有在例外情况下才提供打印报告;六是保存在磁性介质上的数据,除非依靠计算机和应用程序,否则无法阅读;七是计算机记录的顺序和数据处理工作很难直接观察。
(二)扩大了审计的内容和范围
会计实现电算化以后,审计人员除了对原有的审计范围和内容进行审计外,还应审计以下事项:一是审查和检测系统程序。二是审查系统本身是否合规、合法。三是对系统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审。
(三)改变审计的技术方法
过去审计人员进行审计都是手工操作的,但随着会计信息系统广泛地应用了计算机技术,审计人员若仍用手工操作方式来进行审计,显然难以达到审计目的。因此,审计电算化应与会计信息系统电算化同步发展,即审计人员应该掌握计算机科学及其应用技术,将计算机当作一种强有力的审计工具来使用。
(四)影响了审计标准和准则
人们在以往的审计工作中。已建立了一系列的审计标准和准则。但是,由于审计对象有了重大的变化,审计线索、审计技术方法也受到影响而发生了变化,过去的某些审计标准和准则已不再适用,而另一方面又缺乏与新情况相适应的新审计标准和准则,如电算化审计人员培训考核标准,电算化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审计准则及其内部控制审计准则等都有待建立。
二、审计应对会计电算化面临的问题
(一)电算化会计软件不能完全满足电算化审计的要求
目前,电算化会计软件的功能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其功能越来越强。但是,软件对如何满足电算化审计要求的考虑还不够,一方面我国现有的大多数财务软件在设计时没有考虑专用的审计接口,使审计人员采集数据出现一定困难。因此,必须加强协调与规范。使有关财务软件供应商和软件使用单位能够切实按审计部门的要求预留审计接口采集数据。另一方面我国目前规模较大的财务软件公司各自使用的程序语言不一样,由于软件的编制过程没有规范的程序,导致财务软件的科目代码等至今没有统一。
(二)电算化会计法规有待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从1989年开始财政部先后发布了《会计核算软件的几项规定》等多项法规。但上述法规主要是针对会计电算化工作而发布的,远远不能够满足电算化审计的要求。电算化审计法规建设的滞后使人们在开展电算化审计工作时无章可循。因此,很有必要对电算化审计从定义、原则、方法、要求到评审都进行规定,同时还要对电算化会计法规进行修改和完善,使两类法规相互配套。
(三)审计人员素质难以适应会计电算化要求
由于电算化信息系统的环境比手工处理的信息系统更为复杂,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具有计算机电算化信息系统和会计、审计等知识和技能。此外,实现审计电算化,审计组织中需要有系统分析员、系统和软件设计员、系统操作员等,但目前我国还很缺乏具有会计、审计电算化系统等多种知识的复合型审计人才,这样对复杂和先进的电算化系统进行审计显然有相当大的难度。
三、审计应对会计电算化的对策
(一)改进会计软件,使其满足审计需要
早期的会计软件并未太多地考虑审计需要,因此,应从以下几方面对其加以改进。
1 建立新的内部控制制度,减小控制风险。包括:一是将内部控制尽量反映在程序中,用程序来保证会计信息处理过程的合法性;二是在会计软件中嵌入审计程序,简化审计人员收集会计信息的过程。
2 提供审计线索,给审计软件留下统一接口。在电算化会计环境下,会计数据的存储介质和形式、会计数据的生成和传递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审计人员很难观察到会计信息的处理过程,因此会计软件必须做到:一是反映完整的交易过程;二是保存每个处理过程的文档;三是反映对系统、数据的修改。此外,为了满足审计的需要,会计软件必须具有方便的数据备份和恢复的功能。
(二)加强审计方法与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研究
随着计算机硬件的不断更新换代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迫切需要采用新的审计方法。
1 开发审计软件,降低检查风险。组织专家研制通用审计软件。通用审计软件主要功能包括数据转换、抽样、全面的项目检查、数据的综合、分析及报告。需要在以下几方面加以完善:一是统一会计软件数据接口,加强通用审计软件开发。二是加强审计软件的集成性,开发审计实时监控系统。
2 开发计算机辅助审计工具。一方面可以引入西方最新的适应我国国情的审计技术和软件工具,将其汉化为我所用;另一方面开发自己的计算机辅助审计工具。
(三)会计软件与审计软件相结合,进行详细审计
探究审计风险的成因,一是由于审计所处的环境日益复杂,二是由于审计受成本效益原则的限制。 电算化会计和电算化审计会对审计成本造成如下影响:一是会计信息取得成本大大降低。会计电算化的实施,使得会计信息以电子数据的形式存在,加上审计软件能够实现数据转换功能,因而会计信息的取得成本大大降低。二是会计技术与审计技术的提高降低了调查成本。三是完善审计软件反馈功能,降低了审计成本和检查风险。
(四)尽快制定有关计算机审计的标准
根据我国计算机应用水平及审计的要求,在制定有关标准和准则时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是对电算系统的要求。包括系统设计开发运行维护等标准,以及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二是对审计业务的要求。确定具体的计算机审计标准、审计过程、审计效果评价指标及审计人员具备的技能水平标准;三是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要求。明确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步骤,审计应用软件标准及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可用性和适合的计算机设备。
(五)积极培养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的审计人员
审计人员除了要具有丰富的财务会计审计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还应掌握一定的电子计算机知识和应用技术。另外在审计组织中还应培养一批计算机审计的系统开发人员从事设计和开发审计应用软件的工作,建立计算机审计系统,为此应采取如下措施:
1 有步骤地对现有专职审计人员在计算机知识、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控制及计算机审计技术方法等方面加以培训。
2 聘请一些计算机技术人员,让他们学习会计和审计的基础知识,使他们加入到审计队伍当中,成为电算化审计的专业技术人员。
3 开展计算机审计正规教育,借助高等学府的师资力量开设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系统设计、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审计与控制、用户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方法等相关的课程,使高等学府成为培养计算机审计后备人才的摇篮。
栏目编辑 彭永
[关键词]审计;会计电算化;审计线索;审计方法
近年来,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大提高了会计核算质量。然而,会计领域的计算机犯罪案件也呈上升趋势,给国家资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因此,加强会计电算化的安全监控,切实防范会计风险,也就成为审计界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
(一)改变了审计线索
电算化信息系统通过改变与审计线索有关的某些关键因素,会对审计线索产生以下影响:一是原始凭证一旦转换到机器,可识别的输入介质就不再在数据处理过程中使用;二是在某些系统中,传统的原始凭证可能由于采用直接采集数据的设备而不复存在;三是总分类账被主文件所代替,而且在主文件中可能看不出计算汇总数所依据的明细数据;四是数据处理过程未必提供业务的日常记录。若要提供只有采取专门的步骤;五是系统不一定经常打印出原始记录,只有在例外情况下才提供打印报告;六是保存在磁性介质上的数据,除非依靠计算机和应用程序,否则无法阅读;七是计算机记录的顺序和数据处理工作很难直接观察。
(二)扩大了审计的内容和范围
会计实现电算化以后,审计人员除了对原有的审计范围和内容进行审计外,还应审计以下事项:一是审查和检测系统程序。二是审查系统本身是否合规、合法。三是对系统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审。
(三)改变审计的技术方法
过去审计人员进行审计都是手工操作的,但随着会计信息系统广泛地应用了计算机技术,审计人员若仍用手工操作方式来进行审计,显然难以达到审计目的。因此,审计电算化应与会计信息系统电算化同步发展,即审计人员应该掌握计算机科学及其应用技术,将计算机当作一种强有力的审计工具来使用。
(四)影响了审计标准和准则
人们在以往的审计工作中。已建立了一系列的审计标准和准则。但是,由于审计对象有了重大的变化,审计线索、审计技术方法也受到影响而发生了变化,过去的某些审计标准和准则已不再适用,而另一方面又缺乏与新情况相适应的新审计标准和准则,如电算化审计人员培训考核标准,电算化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审计准则及其内部控制审计准则等都有待建立。
二、审计应对会计电算化面临的问题
(一)电算化会计软件不能完全满足电算化审计的要求
目前,电算化会计软件的功能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其功能越来越强。但是,软件对如何满足电算化审计要求的考虑还不够,一方面我国现有的大多数财务软件在设计时没有考虑专用的审计接口,使审计人员采集数据出现一定困难。因此,必须加强协调与规范。使有关财务软件供应商和软件使用单位能够切实按审计部门的要求预留审计接口采集数据。另一方面我国目前规模较大的财务软件公司各自使用的程序语言不一样,由于软件的编制过程没有规范的程序,导致财务软件的科目代码等至今没有统一。
(二)电算化会计法规有待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从1989年开始财政部先后发布了《会计核算软件的几项规定》等多项法规。但上述法规主要是针对会计电算化工作而发布的,远远不能够满足电算化审计的要求。电算化审计法规建设的滞后使人们在开展电算化审计工作时无章可循。因此,很有必要对电算化审计从定义、原则、方法、要求到评审都进行规定,同时还要对电算化会计法规进行修改和完善,使两类法规相互配套。
(三)审计人员素质难以适应会计电算化要求
由于电算化信息系统的环境比手工处理的信息系统更为复杂,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具有计算机电算化信息系统和会计、审计等知识和技能。此外,实现审计电算化,审计组织中需要有系统分析员、系统和软件设计员、系统操作员等,但目前我国还很缺乏具有会计、审计电算化系统等多种知识的复合型审计人才,这样对复杂和先进的电算化系统进行审计显然有相当大的难度。
三、审计应对会计电算化的对策
(一)改进会计软件,使其满足审计需要
早期的会计软件并未太多地考虑审计需要,因此,应从以下几方面对其加以改进。
1 建立新的内部控制制度,减小控制风险。包括:一是将内部控制尽量反映在程序中,用程序来保证会计信息处理过程的合法性;二是在会计软件中嵌入审计程序,简化审计人员收集会计信息的过程。
2 提供审计线索,给审计软件留下统一接口。在电算化会计环境下,会计数据的存储介质和形式、会计数据的生成和传递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审计人员很难观察到会计信息的处理过程,因此会计软件必须做到:一是反映完整的交易过程;二是保存每个处理过程的文档;三是反映对系统、数据的修改。此外,为了满足审计的需要,会计软件必须具有方便的数据备份和恢复的功能。
(二)加强审计方法与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研究
随着计算机硬件的不断更新换代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迫切需要采用新的审计方法。
1 开发审计软件,降低检查风险。组织专家研制通用审计软件。通用审计软件主要功能包括数据转换、抽样、全面的项目检查、数据的综合、分析及报告。需要在以下几方面加以完善:一是统一会计软件数据接口,加强通用审计软件开发。二是加强审计软件的集成性,开发审计实时监控系统。
2 开发计算机辅助审计工具。一方面可以引入西方最新的适应我国国情的审计技术和软件工具,将其汉化为我所用;另一方面开发自己的计算机辅助审计工具。
(三)会计软件与审计软件相结合,进行详细审计
探究审计风险的成因,一是由于审计所处的环境日益复杂,二是由于审计受成本效益原则的限制。 电算化会计和电算化审计会对审计成本造成如下影响:一是会计信息取得成本大大降低。会计电算化的实施,使得会计信息以电子数据的形式存在,加上审计软件能够实现数据转换功能,因而会计信息的取得成本大大降低。二是会计技术与审计技术的提高降低了调查成本。三是完善审计软件反馈功能,降低了审计成本和检查风险。
(四)尽快制定有关计算机审计的标准
根据我国计算机应用水平及审计的要求,在制定有关标准和准则时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是对电算系统的要求。包括系统设计开发运行维护等标准,以及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二是对审计业务的要求。确定具体的计算机审计标准、审计过程、审计效果评价指标及审计人员具备的技能水平标准;三是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要求。明确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步骤,审计应用软件标准及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可用性和适合的计算机设备。
(五)积极培养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的审计人员
审计人员除了要具有丰富的财务会计审计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还应掌握一定的电子计算机知识和应用技术。另外在审计组织中还应培养一批计算机审计的系统开发人员从事设计和开发审计应用软件的工作,建立计算机审计系统,为此应采取如下措施:
1 有步骤地对现有专职审计人员在计算机知识、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控制及计算机审计技术方法等方面加以培训。
2 聘请一些计算机技术人员,让他们学习会计和审计的基础知识,使他们加入到审计队伍当中,成为电算化审计的专业技术人员。
3 开展计算机审计正规教育,借助高等学府的师资力量开设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系统设计、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审计与控制、用户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方法等相关的课程,使高等学府成为培养计算机审计后备人才的摇篮。
栏目编辑 彭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