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11月7日,习近平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发表演讲时指出:走发达国家发展的老路和现行的一些消费水平、生活方式,中国难以为继。“如果中国这么走,全球的资源、能源都不够中国用的。”他明确传达出这样的态度:坚持绿色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在这方面不是别人要求我们怎么做,而是我们中国必须这样做”
在习近平的多次表述中,绿色、低碳、循环,成为中国“另辟蹊径”、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一一并且是自主选择。
长汀故事未完成
30年前提出“宁肯不要钱,也不要污染”;25年前提出“绿色工程”;10年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今天又强调“绿色发展”,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一一习近平常常说“久久为功”,他关注生态文明,有着数十年的积累。
1985年,习近平在担任河北省正定县县委书记期间,主持制订了《正定县经济、技术、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其中强调:“保护环境,消除污染,治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持生态平衡,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人民生产、生活的迫切要求。”
这份文件还特别申明:“宁肯不要钱,也不要污染,严格防止污染搬家、污染下乡。”
1985年的中国,计划外生产资料的自由交易取得合法地位,绝大部分农副产品的购销价格被放开,1985年至1988年,中国乡镇企业数量从100多万上升到1800万。资源配置的变化,激发了经济迅速增长。而同时,城市人口在改革开放后也保持快速增长,城市化率1988年达到25. 8%,产业发展、人口密集带来的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和固体废物增加,使得环境污染逐渐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影响社会发展和稳定的重要因素。
即便环境问题已经出现,但在那个以满足温饱为主要目标的年代,要说出“宁肯不要钱,也不要污染”这句话,遏制住追求经济增速的冲动,对于一名最基层的“县官”来讲,殊为难得。
在福建任职的17年,是习近平主政地方、层层历练的重要时期。在此期间,他的“绿色发展”思路也日益成型,并落实在具体的执政实践之中。
1988年至1990年,习近平主政福建半山半海的宁德。为改变闽东地区的落后面貌,他提出了“山海经”一一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他鼓励地方开创“绿色工程”,依托荒山、荒坡、荒地、荒滩,发展立体种植业。他倡导发展“生态型大农业”,“组织经济大合唱,念好‘山海田经’
习近平强调,资源开发不是单纯讲经济效益,而是要达到社会、经济、生态三者效益的协调。
1989年,他写过一篇文章《干部的基本功一一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并收入《摆脱贫困》一书。在这篇文章中,他谈到了干部决策应统筹考虑群众利益一一不仅是眼前的利益,更要关注破坏生态带来的巨大隐患: “修了一道堤,人行车通问题解决了,但水的回流没有了,生态平衡破坏了;大量使用地热水,疗疾洗浴问题解决了,群众很高兴,但地面建筑下沉了,带来了更为棘手的后果;这类傻事千万千不得!”
“什么时候闽东的山都绿了,什么时候闽东就富裕了”。从习近平这句朴素的话中可以看到,后来广为人知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涵,在主政宁德期间应该就已经荫芽。
2014年11月习近平到福建考察时,《福建日报》专门刊文回溯他关心长汀水土流失治理的往事,稿件主标题即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这篇报道中,特意刊发了一‘张老照片:2001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手握铁锹,为一棵香樟树培土,树前立着的牌子上标明这棵树的捐种人正是习近平。这张照片的拍摄地点,就是长汀县河田世纪生态园。
正是在2001年,习近平以省长身份亲自挂帅福建省生态建设领导小组,前瞻性地提出建设“生态省”的战略构想,开始了福建省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生态保护工程。
“长汀经验”,是福建生态省建设的一块重要“试验田”,在福建任职期间,习近平曾5次考察长汀,多次作出批示。
长汀是客家人重要的聚居地,也是中国著名的中央苏区县和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历史上这里山清水秀,林茂田肥,由于近代以来森林遭到严重破坏,长汀成为当时中国最为严重的水土流失区之一。1985年前后,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近三分之一,“山光、水浊、田瘦、人穷”。
2000年1月,经过习近平批示推动,长汀县百万亩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被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由省级有关部门扶持资金1000万元。此前省委和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还从来没有安排到县一级的先例。而自此之后10年,“开展以长汀严重水土流失区为重点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始终在“实事”之列。
2002年,福建成为中国首批生态省试点省份。
封山育林、改良植被、补贴烧煤、发展绿色产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实施生态移民搬迁,到2009年,长汀县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7万亩。
2004年6月,己调往浙江工作的习近平,收到了来自长汀的一篮杨梅,这些杨梅正产自昔日的水土流失区,这是长汀人特殊的感谢与致意。
2011年12月10日,已经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对 《人民日报》有关长汀水土流失治理的报道作出批示,要求中央政策研究室牵头组成联合调研组深入长汀实地调研
此时的:“长汀经验”正待升级,让绿色赶走贫困,绿色才永不褪色;经过多年治理,长汀植被覆盖率大大提高,生态明显改善,但还需要以绿色带动百;姓致富,以生态助力经济发展。“百姓富”与“生态美”必须统一一。在习近平看来,这一进程至关重要,“进则全胜,不进则退”。
在长汀,生态农业、旅游开发、生态工业等蓬勃发展。水土流失的治理重点,201 3年在全国率先从县延伸至乡镇,2014年进一步延伸到建制村。
习近平来余村,是为了调研基层的“民主與法治”,时任村支书汇报时,谈到关掉污染小矿山和水泥厂来修复绿水青山,影响了村里的经济收入,表露出一丝不舍。对此,习近平颇有感触,称赞余村人关停矿山是“高明之举”,并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鼓励余村走好绿色发展道路,给正值迷茫的余村村民注入一剂“强心针”。 一周后,习近平在《浙江日报》头版的短文专栏“之江新语”中刊文,开头是这样的:“我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和谐,通俗地讲,就是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
他接着写道: “我省‘七山一水两分田’,许多地方‘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拥有良好的生态优势。如果能够把这些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那么绿水青山也就变成了金山银山。”
他进一步分析说,绿水青山可以带来金山银山,但金山银山却买不到绿水青山。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既会产生矛盾,又可辩证统一。
11年之后的2016年7月,浙江省安吉县被国家环保部列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实践试点县。
“两山论”的形成,符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逻辑一一在全球制度竞争与改革竞争的大背景下持续推进自身改革,可以说是中国改革最重要的逻辑。而解析环境与发展之间关系的“两山论”,正是对于“发展”观念的不断创新,正是对于中国改革的全面深化。
曾尖锐地批评一些干部,把“发展是硬道理”片面地理解为。经济增长是硬道理”,把经济发展简单化为GDP决定一切。j“那种要钱不要命的发展,那种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发展,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2014年3月,习近平在参加全国两会贵州代表团审议时说,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
他特别强调:“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绝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
201 5年两会期间,在参加江西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进一步阐发了“两山论”的内涵: “环境就是生命、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把不损害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的底线。”
在至关重要的发展理念中,终于有一条刚性的底线被划定一一生态环境不能被破坏。
几个月后,在就“十三五”规划建议听取党外人士意见的座谈会上,习近平分析说,“十三五”时期中国发展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最主要的就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都由此发生了新的变化。
规划建议稿中提出并阐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习近平说,落实这些发展理念, “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绿色,是发展方式之变、发展理念之变、发展道路之变。习近平对于这场深刻变革已经思虑多时,“两山论”,就是这种思考的理论成果之一。
由共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系统阐述了加强生態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正确路径。生态文明作为执政理念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全社会加以推行,是我们党前无古人的创举。
在习近平的多次表述中,绿色、低碳、循环,成为中国“另辟蹊径”、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一一并且是自主选择。
长汀故事未完成
30年前提出“宁肯不要钱,也不要污染”;25年前提出“绿色工程”;10年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今天又强调“绿色发展”,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一一习近平常常说“久久为功”,他关注生态文明,有着数十年的积累。
1985年,习近平在担任河北省正定县县委书记期间,主持制订了《正定县经济、技术、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其中强调:“保护环境,消除污染,治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持生态平衡,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人民生产、生活的迫切要求。”
这份文件还特别申明:“宁肯不要钱,也不要污染,严格防止污染搬家、污染下乡。”
1985年的中国,计划外生产资料的自由交易取得合法地位,绝大部分农副产品的购销价格被放开,1985年至1988年,中国乡镇企业数量从100多万上升到1800万。资源配置的变化,激发了经济迅速增长。而同时,城市人口在改革开放后也保持快速增长,城市化率1988年达到25. 8%,产业发展、人口密集带来的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和固体废物增加,使得环境污染逐渐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影响社会发展和稳定的重要因素。
即便环境问题已经出现,但在那个以满足温饱为主要目标的年代,要说出“宁肯不要钱,也不要污染”这句话,遏制住追求经济增速的冲动,对于一名最基层的“县官”来讲,殊为难得。
在福建任职的17年,是习近平主政地方、层层历练的重要时期。在此期间,他的“绿色发展”思路也日益成型,并落实在具体的执政实践之中。
1988年至1990年,习近平主政福建半山半海的宁德。为改变闽东地区的落后面貌,他提出了“山海经”一一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他鼓励地方开创“绿色工程”,依托荒山、荒坡、荒地、荒滩,发展立体种植业。他倡导发展“生态型大农业”,“组织经济大合唱,念好‘山海田经’
习近平强调,资源开发不是单纯讲经济效益,而是要达到社会、经济、生态三者效益的协调。
1989年,他写过一篇文章《干部的基本功一一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并收入《摆脱贫困》一书。在这篇文章中,他谈到了干部决策应统筹考虑群众利益一一不仅是眼前的利益,更要关注破坏生态带来的巨大隐患: “修了一道堤,人行车通问题解决了,但水的回流没有了,生态平衡破坏了;大量使用地热水,疗疾洗浴问题解决了,群众很高兴,但地面建筑下沉了,带来了更为棘手的后果;这类傻事千万千不得!”
“什么时候闽东的山都绿了,什么时候闽东就富裕了”。从习近平这句朴素的话中可以看到,后来广为人知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涵,在主政宁德期间应该就已经荫芽。
2014年11月习近平到福建考察时,《福建日报》专门刊文回溯他关心长汀水土流失治理的往事,稿件主标题即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这篇报道中,特意刊发了一‘张老照片:2001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手握铁锹,为一棵香樟树培土,树前立着的牌子上标明这棵树的捐种人正是习近平。这张照片的拍摄地点,就是长汀县河田世纪生态园。
正是在2001年,习近平以省长身份亲自挂帅福建省生态建设领导小组,前瞻性地提出建设“生态省”的战略构想,开始了福建省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生态保护工程。
“长汀经验”,是福建生态省建设的一块重要“试验田”,在福建任职期间,习近平曾5次考察长汀,多次作出批示。
长汀是客家人重要的聚居地,也是中国著名的中央苏区县和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历史上这里山清水秀,林茂田肥,由于近代以来森林遭到严重破坏,长汀成为当时中国最为严重的水土流失区之一。1985年前后,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近三分之一,“山光、水浊、田瘦、人穷”。
2000年1月,经过习近平批示推动,长汀县百万亩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被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由省级有关部门扶持资金1000万元。此前省委和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还从来没有安排到县一级的先例。而自此之后10年,“开展以长汀严重水土流失区为重点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始终在“实事”之列。
2002年,福建成为中国首批生态省试点省份。
封山育林、改良植被、补贴烧煤、发展绿色产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实施生态移民搬迁,到2009年,长汀县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7万亩。
2004年6月,己调往浙江工作的习近平,收到了来自长汀的一篮杨梅,这些杨梅正产自昔日的水土流失区,这是长汀人特殊的感谢与致意。
2011年12月10日,已经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对 《人民日报》有关长汀水土流失治理的报道作出批示,要求中央政策研究室牵头组成联合调研组深入长汀实地调研
此时的:“长汀经验”正待升级,让绿色赶走贫困,绿色才永不褪色;经过多年治理,长汀植被覆盖率大大提高,生态明显改善,但还需要以绿色带动百;姓致富,以生态助力经济发展。“百姓富”与“生态美”必须统一一。在习近平看来,这一进程至关重要,“进则全胜,不进则退”。
在长汀,生态农业、旅游开发、生态工业等蓬勃发展。水土流失的治理重点,201 3年在全国率先从县延伸至乡镇,2014年进一步延伸到建制村。
习近平来余村,是为了调研基层的“民主與法治”,时任村支书汇报时,谈到关掉污染小矿山和水泥厂来修复绿水青山,影响了村里的经济收入,表露出一丝不舍。对此,习近平颇有感触,称赞余村人关停矿山是“高明之举”,并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鼓励余村走好绿色发展道路,给正值迷茫的余村村民注入一剂“强心针”。 一周后,习近平在《浙江日报》头版的短文专栏“之江新语”中刊文,开头是这样的:“我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和谐,通俗地讲,就是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
他接着写道: “我省‘七山一水两分田’,许多地方‘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拥有良好的生态优势。如果能够把这些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那么绿水青山也就变成了金山银山。”
他进一步分析说,绿水青山可以带来金山银山,但金山银山却买不到绿水青山。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既会产生矛盾,又可辩证统一。
11年之后的2016年7月,浙江省安吉县被国家环保部列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实践试点县。
“两山论”的形成,符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逻辑一一在全球制度竞争与改革竞争的大背景下持续推进自身改革,可以说是中国改革最重要的逻辑。而解析环境与发展之间关系的“两山论”,正是对于“发展”观念的不断创新,正是对于中国改革的全面深化。
曾尖锐地批评一些干部,把“发展是硬道理”片面地理解为。经济增长是硬道理”,把经济发展简单化为GDP决定一切。j“那种要钱不要命的发展,那种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发展,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2014年3月,习近平在参加全国两会贵州代表团审议时说,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
他特别强调:“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绝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
201 5年两会期间,在参加江西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进一步阐发了“两山论”的内涵: “环境就是生命、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把不损害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的底线。”
在至关重要的发展理念中,终于有一条刚性的底线被划定一一生态环境不能被破坏。
几个月后,在就“十三五”规划建议听取党外人士意见的座谈会上,习近平分析说,“十三五”时期中国发展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最主要的就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都由此发生了新的变化。
规划建议稿中提出并阐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习近平说,落实这些发展理念, “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绿色,是发展方式之变、发展理念之变、发展道路之变。习近平对于这场深刻变革已经思虑多时,“两山论”,就是这种思考的理论成果之一。
由共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系统阐述了加强生態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正确路径。生态文明作为执政理念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全社会加以推行,是我们党前无古人的创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