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经在炎炎夏日和儿子宇宁两次参加南征到维州和北卡的美国童子军大探险 (Boy Scout High Adventure)。
我们分队18个人,只有一位来自波兰的父亲Tom参加过风帆,其余都没有帆船经验。童子军基地在切湾上游的河边,丛绿茂盛,湿漉漉的阳光让人一下车就汗淋淋。
煎熬
我们帆船队共有3条船,9人一艘,外加船长。帆船全长36英尺,最宽处约十英尺。船内可用之地简直就是寸土寸金,船长集领航、驾驶、教练和天文一身,是一船之首,因此有船长卧室,其实就是几块泡沫床垫,舱口爬梯旁边的开放式小角落。船员铺位最舒服的乃是船面,闪烁星空下,天当被、甲板当床。
船上没有空调,这在当初报名时就讲得一清二楚。童子军大探险目的是在大自然中挑战自我,锻炼毅力。
船在水上晒了整整一天,大家在舱顶和甲板上各自找可以躺下的地方准备睡觉。船长告诉大家今夜可能会有雷暴雨。半夜,剎白的闪电和闷雷就在头顶面前炸开。众人连滚带爬跳入舱内,把舱门顶盖关严实。
扬帆
清晨,起风了,船上气氛开始兴奋。船长关掉发动机,带领大家升起主帆,开始学习抢风航行。
船长曾经和我们家长交流过,建议我们少说少做,尽量让孩子们多动手。只一阵功夫,大帆益发饱满,船身开始向右侧倾斜,左侧离开水面翘起来。船长发一声喊,大家欢呼着纷纷跑上高起来的左船舷。就和电影电视上看到的一样,用重量维持船体平衡的同时帮助主桅杆上的帆最好地扯满风。船儿乘风破浪,孩子们手舞足蹈,兴奋到了顶点。抢风航行是走之字形路线。所以过了一阵,船长一边指挥,一边让孩子们学习如何协调一致,把帆安全地转向另一边。第四天,进入船长口中最狭窄的港口。船长当领航员,儿子被选择当舵手。只见他充满信心地掌舵,执行领航指令及时又准确无误,偶尔还稍作改进。一阵掌声中,船儿靠上了码头。
击浪
第二次童子军之旅是单人皮划艇划到北卡了望角国家海岸。所有东西都是用过的,甚至显旧,有点小修补,但绝对通过了安全检验。先试水,全套穿戴整齐加救生衣,学习上下艇、用脚踏方向舵控制方向、艇翻时如何水下转身等等。很好玩。晚上在潮湿的草地上扎营。帐篷由主办方提供,二人一顶。虽然又热又有蚊,在水边看缤纷晚霞落日,好美!不到45分钟到了第一站,观赏白鹈鹕。稍事休息后,领队祖说风向有点特别,要过海湾,大家不要落单。
慢慢地,风平浪静变成了滚滚波涛,儿子仍在前面第一组紧跟领队祖,我落到了倒数第二组,另一位领队麦殿在最后。顶着太阳的遮阳帽灌满了汗水和海水。手上虎口贴着的保护胶布早已烂掉,皮肤裂开了一道口,被咸咸的海水刺烫着。水面很开阔,有一段甚至看不到地平线。浪高两英尺,宽且紧。当皮艇滑入谷底时,下一个上来的就涌到了胸口上。
岸边轮廓逐渐清晰,和前面一组也拉近了距离。起伏中,只见他们落在最后的一只艇翻了,人头从水中冒出。大家把艇拖上,划向最近的岸边。到得陆地,把艇倒转过来,让座位舱中的水流走。看到东西没有丢失后,都累得瘫坐到地上了。
抢滩
第二天,经过昨天逆水一战,大家的桨艺普遍突飞猛进。加上顺风顺水,一路上是欢声笑语不绝。
我们这童子军分队平时很活跃,孩子们绝大部分都很有野外生存知识和经验。一声招呼,按原计划几个快的夹一个慢的。
“冰雹,快!” 暴风雨已经追了上来,枪林弹雨一般。怕也没用,只有全神贯注把力气用在桨上和脚下,拼命以最快速度和最佳角度向前。终于看见了渡口,第一个冲上岸边!半小时以前还热得盼下雪,现在大伙落汤鸡般瑟缩在渡口的木亭里。
拐弯就到
朦胧月影下,吃过早餐,我们起行了。看看夜光表,4点。戴着头灯,身上插着光棒,像荧火又像渔火。艇身排开的水波,点点星光,有童子军的也有银河的。到了正午,太阳把大家都烤得张开嘴巴喘气的时候,宽宽的水域终于变成了悠悠的河湾,岸上出现房屋了。已经没有一丝气力,眼睛很想合上睡一下。可一睡就会翻船。
“还有多远?”我听到一个无力的声音在问。“拐弯就到”,祖在前面应道。用尽全力到达拐弯处,只见河道弯弯。
“还有多远?”“拐弯就到。”无力地划,到了下一个,没有。
“到底有多少个弯啊?””拐弯就到。”精疲力尽,转过小弯又大弯,回荡着祖的声音。过了一道又一道,呼唤着拐弯。
呜,汽笛声!
“大家听着,渡轮1点就走,现在还有15分钟,就此一班,拐弯就到了!”祖急促地高喊。像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旅程》中的派看到陆地一样,大伙们忘了饥饿和疲劳,手脚并用,把沉甸甸的船抬上岸,认真整理好。背上行囊,满腿泥泞,昂首阔步地迈向渡轮。
(编辑/唐馨)
我们分队18个人,只有一位来自波兰的父亲Tom参加过风帆,其余都没有帆船经验。童子军基地在切湾上游的河边,丛绿茂盛,湿漉漉的阳光让人一下车就汗淋淋。
煎熬
我们帆船队共有3条船,9人一艘,外加船长。帆船全长36英尺,最宽处约十英尺。船内可用之地简直就是寸土寸金,船长集领航、驾驶、教练和天文一身,是一船之首,因此有船长卧室,其实就是几块泡沫床垫,舱口爬梯旁边的开放式小角落。船员铺位最舒服的乃是船面,闪烁星空下,天当被、甲板当床。
船上没有空调,这在当初报名时就讲得一清二楚。童子军大探险目的是在大自然中挑战自我,锻炼毅力。
船在水上晒了整整一天,大家在舱顶和甲板上各自找可以躺下的地方准备睡觉。船长告诉大家今夜可能会有雷暴雨。半夜,剎白的闪电和闷雷就在头顶面前炸开。众人连滚带爬跳入舱内,把舱门顶盖关严实。
扬帆
清晨,起风了,船上气氛开始兴奋。船长关掉发动机,带领大家升起主帆,开始学习抢风航行。
船长曾经和我们家长交流过,建议我们少说少做,尽量让孩子们多动手。只一阵功夫,大帆益发饱满,船身开始向右侧倾斜,左侧离开水面翘起来。船长发一声喊,大家欢呼着纷纷跑上高起来的左船舷。就和电影电视上看到的一样,用重量维持船体平衡的同时帮助主桅杆上的帆最好地扯满风。船儿乘风破浪,孩子们手舞足蹈,兴奋到了顶点。抢风航行是走之字形路线。所以过了一阵,船长一边指挥,一边让孩子们学习如何协调一致,把帆安全地转向另一边。第四天,进入船长口中最狭窄的港口。船长当领航员,儿子被选择当舵手。只见他充满信心地掌舵,执行领航指令及时又准确无误,偶尔还稍作改进。一阵掌声中,船儿靠上了码头。
击浪
第二次童子军之旅是单人皮划艇划到北卡了望角国家海岸。所有东西都是用过的,甚至显旧,有点小修补,但绝对通过了安全检验。先试水,全套穿戴整齐加救生衣,学习上下艇、用脚踏方向舵控制方向、艇翻时如何水下转身等等。很好玩。晚上在潮湿的草地上扎营。帐篷由主办方提供,二人一顶。虽然又热又有蚊,在水边看缤纷晚霞落日,好美!不到45分钟到了第一站,观赏白鹈鹕。稍事休息后,领队祖说风向有点特别,要过海湾,大家不要落单。
慢慢地,风平浪静变成了滚滚波涛,儿子仍在前面第一组紧跟领队祖,我落到了倒数第二组,另一位领队麦殿在最后。顶着太阳的遮阳帽灌满了汗水和海水。手上虎口贴着的保护胶布早已烂掉,皮肤裂开了一道口,被咸咸的海水刺烫着。水面很开阔,有一段甚至看不到地平线。浪高两英尺,宽且紧。当皮艇滑入谷底时,下一个上来的就涌到了胸口上。
岸边轮廓逐渐清晰,和前面一组也拉近了距离。起伏中,只见他们落在最后的一只艇翻了,人头从水中冒出。大家把艇拖上,划向最近的岸边。到得陆地,把艇倒转过来,让座位舱中的水流走。看到东西没有丢失后,都累得瘫坐到地上了。
抢滩
第二天,经过昨天逆水一战,大家的桨艺普遍突飞猛进。加上顺风顺水,一路上是欢声笑语不绝。
我们这童子军分队平时很活跃,孩子们绝大部分都很有野外生存知识和经验。一声招呼,按原计划几个快的夹一个慢的。
“冰雹,快!” 暴风雨已经追了上来,枪林弹雨一般。怕也没用,只有全神贯注把力气用在桨上和脚下,拼命以最快速度和最佳角度向前。终于看见了渡口,第一个冲上岸边!半小时以前还热得盼下雪,现在大伙落汤鸡般瑟缩在渡口的木亭里。
拐弯就到
朦胧月影下,吃过早餐,我们起行了。看看夜光表,4点。戴着头灯,身上插着光棒,像荧火又像渔火。艇身排开的水波,点点星光,有童子军的也有银河的。到了正午,太阳把大家都烤得张开嘴巴喘气的时候,宽宽的水域终于变成了悠悠的河湾,岸上出现房屋了。已经没有一丝气力,眼睛很想合上睡一下。可一睡就会翻船。
“还有多远?”我听到一个无力的声音在问。“拐弯就到”,祖在前面应道。用尽全力到达拐弯处,只见河道弯弯。
“还有多远?”“拐弯就到。”无力地划,到了下一个,没有。
“到底有多少个弯啊?””拐弯就到。”精疲力尽,转过小弯又大弯,回荡着祖的声音。过了一道又一道,呼唤着拐弯。
呜,汽笛声!
“大家听着,渡轮1点就走,现在还有15分钟,就此一班,拐弯就到了!”祖急促地高喊。像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旅程》中的派看到陆地一样,大伙们忘了饥饿和疲劳,手脚并用,把沉甸甸的船抬上岸,认真整理好。背上行囊,满腿泥泞,昂首阔步地迈向渡轮。
(编辑/唐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