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宋时期浙江医药的发展》出版
【摘 要】
:
【出 处】
:
中华医史杂志
【发表日期】
:
2005年35期
其他文献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大家欢聚一堂,共庆我们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创建70周年,我是十分欣慰的.医学作为一门科学,发展进步是一个必然.医史学会的诞生,是医史学在医学的综合发展中确立独立学科地位的标志.产生医史学会,在国外也不过百余年的历史;在我国,相当于医史学会的学术组织于20世纪初即开始设立,这就是我国老一辈医史学家陈邦贤先生于1914年呼吁创建的"医史研究会".可惜当时
期刊
心肺复苏是挽救生命危机病患最有效的方法,心脏电除颤是近几十年来有关心肺复苏中最大进步之一.研究发现,心脏电除颤带来的复苏成功率更胜于徒手心肺复苏、药物等,电除颤技术已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急救手段,正是有了电击除颤的发展,才能挽救更多的生命.电除颤发展史是一个多学科协作的成功范例,是医生、生物与生理学家和工程师通力合作的结晶.今天,美国心脏病协会等国际组织认可了"早期除颤"作为标准治疗概念,除颤也成为
我国著名中医学家、中西医肿瘤专家余桂清同志于2005年12月7日病逝,享年84岁.余桂清,男,汉族,1921年9月15日出生,武汉市人,1947年6月毕业于国立江苏医学院,从事外科工作.1955年,他响应党中央继承和发展祖国医学的号召,调到中国中医研究院,从此他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中医药事业,并在辛勤劳动和不懈的努力中,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期刊
TIA的定义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的1小时分界到1960-1970年确立的24小时分界. 在无影像学帮助区分TIA与脑卒中的时代,这样的定义仅起临床分类作用,存在不可避免的缺陷.随着影像学技术的进步和溶栓治疗的发展,TIA已经成为发现和处理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键时机.新定义重新以l小时分界并强调没有组织学损害证据,有助于尽早发现和处理缺血性脑血管病.疾病定义的修订需要把医学科学发展与实践应用结合起来
中华医学会的创立,是伍连德、颜福庆等一批爱国医生为实现医学救国救民理想而促成的壮举.1915年中华医学会成立之初,先辈们就通过《中华医学杂志》创刊号明确地昭示了"巩固医家交谊,尊重医德医权,普及医学卫生,联络华洋医界"的办会宗旨[1].中华医学会已经走过了90年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本文试对中华医学会20世纪践行"联络华洋医界"宗旨,积极开展民间对外交往的情况,作一概述。
期刊
依据现存文献,颞颌关节脱位口内复位法的最早记载见于1984年湖北省江陵县张家山出土的汉简<引书>.其后,历代医家在<引书>记述的基础上,对颞颌关节脱位一病的病因病机、症状体征、治疗等方面有所发挥.虽然<引书>中记载的复位手法较为简单,但作为骨科临床的基本操作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2005年9月14日,英国伦敦大学维尔康医学史研究中心(The Wellcome Trust Centre for the History of Medicine)主任哈罗德·库克(Harold Cook)教授应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史学研究中心之邀,作了题为“第一个全球化时代的医学交流:Willem ten Rhijne在日本,1674-1676”的学术报告。参加报告的有医史学研究中心的师生、兄弟院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