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终点的路径交通量求解方法

来源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sbo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求解用户均衡交通分配问题,提出了一种可以避免穷举网络中的所有路径的路径交通量求解方法。该方法是基于路段算法的扩展,利用改进的F rankW o lfe算法求解出满足用户均衡规则的基于终点的路段交通量,并通过最短路算法确定出此时交通网络中各个OD(orig in destination)对间的最短路集合,再运用所确定出的路段交通量及最短路集构造出一组满足用户均衡规则的路径交通量。通过算例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并通过比较分析说明了该方法所需计算内存比其他算法要少,且计算速度要快。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balanced traffic assignment for users, a method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raffic volume is proposed, which can avoid all paths in exhaustive networks. This method is based on the extension of link algorithm, and uses the improved F rankWolfe algorithm to solve the terminal-based traffic volume that satisfies the user equilibrium rule. At the same time, the OD (orig in destination) Pairs of the shortest path set, and then use the determined traffic volume and the shortest path set constructed a group to meet the user equilibrium rules of the path traffic. An example is given to illu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ethod.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method requires less memory than other algorithms and can be calculated faster.
其他文献
大凡写作水平有点名就的人,不无这样的共识,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此话乍一听来有点夸张,可它却道出了文章修改的重要性。从某种意义上说,文章的修改不是简单的错别字和病
数学教学是教师思维与学生思维相互沟通的过程,离开了学生的参与,课堂教学就难以畅通地进行,在小组中学生能主动操作、观察、思考、讨论,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增多;小组合作学习
导入是一节课的开端,它犹如一把钥匙,只要把学生的兴趣之门打开了,那么学生的求知欲便会提高。不管我们怎样精心设计导入语,都是想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一节课的效率,只要是能够有
教师在面对一个班级进行教学时,必须先了解学生究竟“知道了什么”。只有了解学生的实情,才能确定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也才能找到适合这节课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同样
在初中英语教学的启发式教学中,常常出现“启而不发”的现象,教师费劲了心思去启发和诱导,但学生的思维就是无动于衷,我们教师在启发式教学中,要有自己的特色和适合本班学生的心理
笔者在从事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实践中深深体会到调动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积极性在教育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作为教师要不断探索创新,将学科教学与课程教研相结合,探究有利于调
在英语教学当中,要让学生学好英语,光靠老师在课堂上填鸭似的讲那是不可能的学好英语的,作为英语教师,我们看到的现象是教师教得辛苦,学生也学得累,教学的实际效果不理想,老师只有在
语文教学要遵循“文以载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语文知识和学习方法的传授,即“授业”;二是思想品德教育,即“传道”。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既要传授语文知识,又要在授课中对学生渗透思
针对铁路移频信号的信息特点,提出了利用小波脊线技术分析移频信号信息特征的具体方法。该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计算出移频信号的瞬时频率和信号包络,并根据所得出的瞬时频率
介绍了景象匹配系统性能评估的一种方法.该方法通过分析各种影响景象匹配系统工作性能的误差因素,建立相应的误差模型;并利用这些误差模型在实际设备硬件平台上进行仿真试验,从而实现景象匹配系统在不同使用条件下进行仿真和评估,最终得出景象匹配系统在不同使用条件下的匹配概率、匹配精度和适应性.本技术克服了以往仿真系统成像模型和仿真注入系统复杂、没有考虑地面反射特性、生成图像与真实效果不一致、各误差模型与仿真回